第86章 第 86 章
作者:乌合之宴      更新:2022-09-26 05:29      字数:3563
  天不眷顾,逢喜共喝了一碗黑豆汤,吃了两个橘子、一个地瓜、一节玉米,正昏昏欲睡的时候,她母亲来了。

  聂夫人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还有亲自煲好的一锅鸡汤。

  逢喜吓得头顶上的毛都要炸开了,母亲要是看见自己这样还得了?

  萧琢将她摁住安抚下,吩咐道:“先请夫人在偏堂稍坐,我们马上就去。”

  逢喜抓住萧琢的手,喊道:“镜子镜子!”

  她对着镜子翻了翻,发现自己脖子上没有太多的痕迹,这才松了口气。

  萧琢给她找了件高领的衣裳,二人紧赶慢赶往偏堂里去。

  逢喜纳闷,这个点儿她娘应该和她爹在家用晚膳呢,怎么好端端来她这儿了?

  聂夫人看着王府简约到可以说是寒酸的装修,忍不住皱眉。

  她以前听传言说越王抠门,府上下人都吃大饼子就咸菜,她还觉得这都是瞎扯,好歹一个王爷,总不能如此吝啬。

  现在,聂夫人开始深思这件事情兴许是真的。

  那逢喜在萧琢这儿,万一养不好胎怎么办?万一她大孙子长得不好怎么办?

  她一拍大腿,决定等会儿商量接逢喜回家养着。

  逢喜忍着腰酸小跑过来的时候,就看到她母亲似乎是下定了什么决心。

  她脑袋里的问号更多了。

  “诶呦,你跑什么?慢慢走慢慢走。”聂夫人见她是跑着来的,连忙去扶住她。

  然后又从身后拿出了鸡汤:“这是娘今天特意给你熬的,乖乖,多喝一些。”

  聂夫人慈爱地看着逢喜的肚子。

  逢喜咽了咽口水,冲萧琢使了个眼色。

  不说她现在吃饱了喝不下,就是她娘的手艺,她就算饿死也不会喝一口的。

  神仙知道她娘怎么突发奇想给自己炖汤了。

  萧琢会意,连忙殷勤地从丈母娘手中接过鸡汤,岔开话题:“这个时辰,正该吃晚饭吗,母亲怎么来了?”

  聂夫人头脑简单,他这么一打岔,她都忘了自己来干什么的,一屁股坐下,开始抱怨起来:“还说呢,昨天晚上司兵参军喝多了,一脑袋坠进湖里,今天晌午捞上来的时候人都硬了,这事儿交给了大理寺查办,你爹连饭都顾不得吃,就去大理寺了。”

  逢喜和萧琢对视一眼,下意识觉得事情不简单。

  虽新帝登基大赦天下,但先帝下葬还未足七日,实则还处于先帝的孝期,官员百姓都不得饮酒作乐。

  司兵参军年纪不小了,又一贯稳重,不会不知道这些,怎么会在此期间饮酒,还意外坠入湖中呢?

  聂夫人还在碎碎念:“这事儿连京兆尹都被牵连了,圣上斥责他御下不力,罚了三个月俸禄又命其闭门思过。”

  她眼看着还要继续抱怨两句,逢喜的腰受不了了,于是暗暗怼了萧琢两下,冲他使了个眼神:你个傻女婿说句话啊,别干愣着。

  她娘其实嘴硬心软好说话的很,若是没有她爹在一旁掺和着,萧琢多说两句好话,她娘就能喜欢萧琢多几分。

  这可是个大好的表现机会。

  萧琢平常跟逢喜油嘴滑舌没个正经,但是到了面对长辈的时候就头皮发麻失了章法,憋了一会儿,最后才憋出来一句:“母亲,您吃饭过饭了吗?”

  聂夫人又是一拍腿:“我哪儿顾得上吃饭?汤一炖好这不就紧赶慢赶给逢喜送来了。”

  她像是想起来一样,忙道:快快快,逢喜尝尝娘这手艺有没有进步?”

  萧琢这次不用逢喜捅了,脑子终于开窍,紧随其后道:“母亲还未吃饭,正好我们也未吃呢,等我去做几道菜,母亲留下吃晚饭吧?”

  聂夫人看看萧琢,又看看逢喜,有些讷讷,像是没反应过来,然后点头:“好。”

  上次逢喜说萧琢会做八本菜谱的菜,她还当这丫头吹嘘,没想到萧琢还真会做饭?

  只见自己那个不怎么得意的女婿向她行了个礼之后,熟门熟路往厨房方向去了。

  逢喜揉着腰坐在聂夫人身侧,被她拉住手腕,她冲着萧琢离开的方向抬了抬下巴,问:“闺女,越王真会做饭啊?”

  “会,我和他一日三餐都是他做的,我有时候不忙了去给他打个下手洗个菜什么的。”逢喜还傻乎乎一笑:“他还嫌我添乱,让我等着吃就行。”

  聂夫人咂舌,但还是嘴硬了一句:“抠门成这样,连个厨子都舍不得请。”

  她看着逢喜满身疲惫,不断揉腰,又心疼:“你怀着身子辛苦,你又没有婆婆能帮衬,越王就算会做饭也是个粗心的男子,照看起来怎么说也欠妥当。

  府上下人也不多,我瞧着实在不利于养胎,你吃过饭,随着娘回家去将养吧。”

  逢喜连忙把手从聂夫人手里抽出来,拼命摇头。

  要命,她要是真回家养胎了,这假孕的事儿不就暴露了吗?

  何况天冷了,萧琢抱着睡暖和,他又做得一手好菜还会伺候人,她走也实在太亏了。

  “娘,咱等会儿再说吧。你说我回家这样不合适吧,像是我跟萧琢有什么矛盾要和离了似的。

  洛阳的那些小报你又不是不知道,逮着个捕风捉影的消息就要大肆宣传,还会以讹传讹,指不定怎么传呢。

  将来您孙子生下来,总听人家说他爹娘感情不好要和离,就连他娘怀着他的时候都是在娘家待着的。

  那您孙子得多伤心啊?”

  逢喜东拉西扯扯了一堆没用的话,她自己都觉得没逻辑瞎扯,聂夫人却陷入了深思。

  她指尖忍不住在桌上敲了敲,得,她没在萧琢那儿失宠,倒是在自己爹娘这儿失宠了。

  两个人东拉西扯一堆,全都是聂夫人传授给逢喜的育儿经验,逢喜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半句没记住。

  她抓了抓头发,算了,这事儿还是一会儿让萧琢来听吧,他跟她娘指定有共同语言。

  她转移开话题:“娘,您再说说那个司兵参军的事儿,案子在大理寺,我也听不着消息,您给我讲讲。

  司兵参军跟谁一起喝的酒?

  溺死在哪儿的池子了?”

  聂夫人经她这么一问,皱起眉头:“倒是没什么可说的,就那么回事儿,说是独自饮酒,死在哪儿……这我倒是不清楚,等回头我问问你爹。”

  她话音刚落,萧琢便进来,招呼二人去吃饭。

  为了讨好并不怎么待见自己的丈母娘,萧琢这次是牟足了力气,既要显得自己会照顾人,做的都是有益孕妇的菜色;又要展现自己的高端的厨艺;占用的时间还不能太长。

  共做了六菜一汤,三荤三素。

  聂夫人甫一见,就被震撼住了。

  连对萧琢说话的语气都软了好几度:“这都是你做的呀?瞧着可真不错。”

  就不说萧琢以前谣传的靠不靠谱,单就是会做饭,能给媳妇儿做饭,还能做出这样的花样,整个洛阳都难找出来几个了。

  原本对萧琢只有三分的满意度,一下子飙升到六十分。

  她就知道她闺女是个聪明孩子,若是萧琢对她不好又没什么优点,逢喜怎么可能在萧琢身边儿待了这么久?

  聂夫人已经完全忘了自己曾经鼓动逢喜跟萧琢和离的时候了。

  待她坐下尝了一口萧琢盛的汤,忽然觉得自己炖的实在拿不出手了。

  她吃得兴致勃勃,对萧琢的称呼一度从“越王”变成“萧琢”最后演化成“阿琢”,可见萧琢这几盘菜倒是很划算地收买了丈母娘的心。

  逢喜就动了两筷子,剩下时间就在吃萧琢给她炒的琥珀核桃。

  核桃上挂着一层薄薄脆脆,如同琥珀般剔透经营的脆皮糖衣,糖衣上又沾着一层芝麻,晾凉之后酥酥脆脆带着坚果的香气,倒是很适合做小零食。

  萧琢知道她晚上吃不下饭了,又不能让她在桌上干坐着,特意现给她炒了一份。

  “逢喜,你怎么不吃了?”聂夫人看向女儿,有些担忧。

  逢喜扯了扯嘴角,她下午吃了那么多东西,能吃的进去才怪,恹恹道:“吃不下,不想吃。”

  然后又往嘴里塞了块琥珀核桃。

  聂夫人大惊失色,连忙拍拍她的手,“娘收回刚才的话,你在这里养胎就好,娘时不时来看望你就行了。”

  她说得极快,生怕逢喜赖上她了。

  若是女婿不靠谱,就算这小祖宗再难伺候她也要带回家养着,但是女婿这不是靠谱嘛,那就劳烦人家了……

  聂夫人来的时候大包小裹地带着,走的时候又是大包小裹地拿着,萧琢还特意给她装了一盒逢喜爱吃的琥珀核桃仁。

  她美滋滋地回去,决定把好东西分享给自己老头子。

  逢喜跟萧琢一击掌:“恭喜我们凤娇终于获得了岳母的认可!”

  萧琢胳膊搭在逢喜肩上,嘴角忍不住扯起来。

  两个人拉着扯着往回走,忍不住聊起司兵参军一事。

  “新帝登基,朝中人员调度不开,多半要从翰林院选人去暂代其职,少一个翰林多一个翰林都无妨。

  这职位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是个苦差事,却能做些实事。”

  “虽然是司兵一职,但也不是领兵调度,文官倒也可以胜任。”逢喜点头,复而又问:“你觉得谁会担此任?”

  萧琢想了想:“若不是崔徊意现在被调到吏部,我觉得她是个挺不错的人选。现在我觉得倒有可能是傅计圆。此人油滑老练,左右逢源,在朝中如鱼得水,人气不低。”

  “傅计圆?”逢喜眉头一皱,忍不住回想起来:“你不觉得是我师兄吗?他也在翰林院。”

  萧琢一听这个名字就冒酸水觉得晦气,脸都快皱在一起了:“是是是,你师兄多厉害,哪儿都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