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义庄布阵
作者:大木后人      更新:2022-09-24 23:51      字数:3162
  话说上官夏达从楚尚川的手里借了一匹良马之后,他驰骋在街市上甚为得意,这马儿脚力刚劲稳健,与自己平日里骑的那些衙门里的马简直不是一个级别,甚至毫不夸张的说,都可以用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来区分。当然,说是借,自己肯定不会还的,衙门里征用的东西,什么时候需要还过?

  不过,楚尚川还真是老奸巨猾,一说就明,一点就通。

  上官夏达沿着官道狂追了一阵子,并没有瞧见那些汉子们的马车。又沿路追了半个时辰,还是没有见到他们的踪影,不知道他们从哪个巷子里穿出去的。按道理来说,去往城门口的官道只有一条,难不成他们并不是出城而去?

  他本想快马加鞭,快速奔到城门口去围堵,但在马背上时,一个念头忽然涌上心头,他立刻拉住马头停了下来。远处,城墙上的青砖和飘扬的旗子皆可清晰望见,有官兵正在城门口盘查行人,他有些出神,再往前数百米就可以到达西城门,但他此刻已不想再往前行进了。

  这时,不知从哪里传来了一曲琵琶声,嘈嘈切切,有一名女子悠悠的和着曲调唱着哀伤的歌:“朝起对镜梳妆,白发生在两鬓旁,曾随英雄走天涯,老来蜷缩没衣裳,日夜思念长……”。

  上官夏达仰头听曲,心下涌动着无限的哀伤,想到云福客栈的杀人事件不仅牵扯到了郢都府豪富楚云,竟然还牵扯到了西域玄魔教。他本想自己独自追踪,拿下凶犯,立下显赫大功,但转念细思,虽然目前只有一个弱女子和八个武功不怎么样的西域壮汉,但由此可见,玄魔教既然已经出现在中原地带,那么背后所牵扯的势力,绝不是自己这个小小的郢都府捕快所能撼动的。

  出了城墙,外面的世界,自己一无所知,也无倚靠。想要立功,绝非易事。他不由的长长一叹,故而,停马在官道上,思索了好久。

  有的人等一生的时光就在等一个机会,一个扬名立万的大案,他上官夏达不是没想过,没做过这样的美梦,甚至可以说是达到了日思夜想的境地,他无时无刻不在期待着自己能破获一起大案,然后升官发财,远离郢都府这个小地方。

  但是如今,真的遇到了,他却不敢向前迈进了。

  一个小小的云福客栈不仅关联到已经死去的三大江湖恶人,而且还关联到了西域玄魔教,甚至还有漠北地区的蒙古国。他的内心曾有过激动,如此大案,百年不遇,但激动之后却又有一丝怯懦,自己已到中年,还有妻儿老小需要照顾,万一真的陷入其中,被当成了一个马前卒给作死掉了,那他一家老小谁来照管,而且出了郢都府,还有谁会在意自己这个小小的捕快。

  上官夏达最终还是决定,不再继续往前追了。

  壮志未酬,天不遂人愿,亦无可奈何。

  他抚摸了一下坐骑,这马儿正在低头吃着路边生长出来的青草,忽然上官夏达像是悟出了什么道理一样,拍掌仰天大笑起来。“马儿啊,马儿,你虽然是个大漠的马,可连你都知道屈服,知道吃近食的好处,知道受制于天时、地利和人和,知道想要在我们中原活下来,只需低头吃自己脚下的食物就好的道理。你太聪明了,我上官夏达这几十年混迹官场,捉拿案犯,竟都是好高骛远,连这个吃近食的道理都不懂得,唉,活了一生,竟然不如你这畜生聪明,也是惭愧啊。”

  原本郁结的心里,顿时豁然开朗,他立即调转了马头,折返回了郢都府市区。

  穿过市区的时候,上官夏达刻意在自家的门前逗留了一会儿,坐在高大的马背上,听着孩儿们在院子里叫嚷嬉戏的声音,还有年迈的老母亲呵斥孩童的声音,他心里舒坦极了,越发坚定自己刚才所悟出的道理,倘若自己有一天不在了,这些天伦之乐自己享受不到,这些亲人的声音,自己听不到,那这份衙门里的差事,还有什么作用。

  他听到老母亲追着小儿喂食,听着老母亲训斥小儿玩水,听着小儿嚎啕大哭……一切的声音都是那般的悦耳,让他心里踏实霍亮。又听了好一会儿,他最终没有下马。此刻不是他回家的时候,既然自己是郢都府的金刀捕快,那就要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不仅要做好,而且要做的响亮。

  眼下,那些离开的西域汉子和玄魔教已经从自己管辖的范围远去,自己自然不必理会。此刻,手头上还有那三个人的命案,如果自己能够捉拿住凶手,一样能获得声名。他当下想得通透,心绪渐渐沉稳下来,拉扯马缰绳,调转马头,踢了踢马肚子,一路疾驰,穿过闹市区,来到了郊外一处破败的荒芜之地,面前呈现着几栋残败的屋子。

  这里是义庄,郢都府唯一的一处官方认证停尸放棺的地方。

  义庄的大门是黑漆色的,足有两米多高,因为年代久远,有些地方的黑漆掉落,露出里面的白木,白木上点点洞洞,被蚂蚁啃噬了不少。义庄门额上挂着一块已经破烂掉的匾额,上面用黑底白漆写着“义庄”二字,白漆的颜色也有些剥落,义字已经不见了踪迹,只有庄字的下半部分还残留着,尚能辨认出来字形来。

  义庄的周围长满了一人多高的野草,虽然正值夏季,天气炎热,阳光正好,按道理来说,这里应该是青草依依,绿树成荫。但在这义庄附近,许是阴气太重,虽然常年生长着一人多高的杂草,但却终年枯黄,如秋季田野里的枯草一般,半死不活的生存着,连冬季也都是如此,甚是怪异。

  早些年,这里还算是门庭若市,安放着郢都府重要达官贵人们的尸体,义庄每年都接受着大批捐赠款项,主要是一些在外经商的人落叶归根,寻不到原址居地,就停留在义庄一段时间,等墓穴定好方位之后,再移出安葬。

  那些商贾贵人捐赠银两时,向来也都不吝惜,那时候的义庄,可以说是衙门口的一处生财之地。每一年不光衙门口会派专人来进行修缮维护,连那些附近的百姓也都会自发前来,清理义庄门口的杂草,供奉冥品。人们围绕着义庄周围,还修建了几栋大屋,屋里隔出了许多商铺,用以售卖一些冥烛、冥纸之类的祭拜用品,也有的小商贩们推着独轮车,在义庄周边售卖扎纸、香支、花圈类的东西。

  但是近些年来,不知为何,义庄里面经常发生尸体被盗事件,好端端的尸体白天送过去,到了第二天,开棺一看,尸体消失的无影无踪。官府派人来查,一直也都没查出个所以然来。所以后来渐渐的,自然也没有人再将尸体安放在此了,当然也就再也没有人捐赠银钱修缮维护了,这里日渐衰败。

  义庄旁边原来居住的一些住户,还有围绕着义庄做些棺木、纸钱生意的商贩,后来也都随之搬走,房屋空落了下来,前前后后全部都成了鬼屋,成了乌鸦、蝙蝠寄居的良所。后来,连看守义庄的人也都跑了,那些穷苦的人们便将亲朋好友无钱埋葬的尸体安放进来。

  再后来,官府就将那些被判了斩刑的人或者是街市上被人当街斩杀,无人认领的尸体都存放在此。曾经有段时间,官府也还试着派专人来守卫,但因为守卫的官银被逐年克扣,官府没有银钱发放下来,看守义庄的人,直接在卖掉了几具尸体之后,就卷款逃跑了。

  现在的义庄,除了孤魂野鬼或者人世间流浪的人、乞讨无居所的人在此居住外,这周围数公里内,连个人影都看不见,只有那些黑压压的乌鸦,终日盘旋在义庄的上空,遮天蔽日,哇哇的叫着。

  原先义庄里,还剩有几口上等的黑木棺材,也是不见了。寒冬时节,流浪的人们居住在义庄里面避寒,他们将尸体从黑木棺材里面搬了出来,自己躺了进去,再后来,冬季太冷,没有柴火,那些人又将棺木给劈掉,拿来烧火取暖之用,甚是可惜。义庄内堂,到处都是散落的尸体或者是阴森森的白骨。

  上官夏达想着都觉得毛骨悚然。他到了门前,自然是不肯进入到里面去的,想到那些恶臭,到时候会熏得整个人都臭烘烘的,他就连犯恶心。他四下望了望,周围一点动静也没有,乌鸦飞落在枯草上面啄食着枯败的草籽。

  他料想,他的那些手下们,定然不在此守候。

  “废物!”上官夏达骂道,现在连一个人影都没看见,不觉怒上心头,难道这些手下们没听自己的话,都不捉拿凶手了吗?

  他策马走上义庄的台阶,立马于义庄门口,果然一股尸臭的味道扑面而来,他赶紧捂住鼻子,这时方才摸到了自己下巴底下,还粘着刚才伪装用的美髯胡须,他一把将胡子扯掉,扔在了地上。屋里的味道浓厚,连马儿都嫌弃不已,不停地嘶鸣,连连退到台阶之下。

  上官夏达只好顺着马儿,远远的站着,朝义庄里面望了又望。

  忽而他心生欣喜,“好家伙们,做的不错!”

  因为他瞧见义庄里面,自己的这些手下们,干的这事,还真是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