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止戈
作者:行三      更新:2022-11-22 12:46      字数:2568
  火药这东西,用于烟火炮仗,添的是喜庆,制成炮弹用于战场,那就是阎罗令地狱门。

  早在治理琼州时,简川便设计了诸多火器图纸,又隐秘调集批能工巧匠,于那天涯海角偏僻处慢工细活,点滴的打磨,虽没有批量生产,但数年来,也打磨出了不少好东西,这百门红门大炮便是其中之。

  至于火药,就算没有老的钻研,简川也能轻易的配制出来。

  只是却直没想好到底要不要用,他直在踌躇,到底要不要结束冷兵器时代,便是如今真将这百门红门大炮搬了出来,他也不能确定自己到底做的对不对。

  但当此国家危亡之际,却也顾不得那么许多了。天知道简川用了多大的勇气和毅力才下令开的炮。

  轰隆隆震耳欲聋间,炮口震颤,喷吐着火龙,那炮弹悠忽间划过长空,落进辽军阵营时猛的爆炸,霎时间,支离破碎,修罗场降世。

  这世间,哪有如此大杀器,鬼神之怒,怕也不过如此吧。

  如是,宋军大乱,好半晌才再现军容,宋军尚且如此,更遑论首当其冲的辽军了。

  故,霎时间,辽军大乱,人仰马翻之余被天威震慑,便是训练有素此刻也被瞬间震慑了心神,从上而下头脑片空白,满心满眼只有个念头,快跳,有多远逃多远。

  然十万大军,又岂是那么好逃的,在那炮弹轰炸间,军阵早就荡然无存,人踩人,马踏人,死伤无数,宛若修罗地狱。

  然那炮弹,仍旧无休无止的砸下去,足足砸了半个时辰,足足砸了千发,直到炮口都已烧的通红方才止歇。同时间,简川大吼“擂鼓,进攻。”

  炮声方歇,战鼓声紧随而至,城下,张凤仙不愧当世名将之名,在这大炮轰炸的半个时辰内,其虽有太多太多的震撼不解,却也在这半个时辰内稳定了心神,并做好了相应的部署。

  身

  战鼓身起时,张凤仙长出口气,拔剑指天,大喝“军听令,随我冲杀,百里而回。”

  这日,永乐城外,同样是场决战,宗泽所领军更造饭,辰时出兵,两军列阵,相比于武州城外的炮火连天,这边,乃是实打实的决战。

  双方,兵力相当,军事素养相当,那么比较的,便是谁家的主帅更有勇略,谁家的将领更能拼杀。

  宗泽,蛰伏永乐城十余年,不显山不漏水,便是当年简川收复燕云十州时,也只是负责些善后工作,他从未指挥过大型战争,世人也只以为他只是个守城良将而已。

  而今日,这个看法将被打破,数年蛰伏,为的,便是这鸣惊人。

  数年来,简川和宗泽虽聚少离多,但书信往来不断,其中探讨最多的,便是兵法,而宗泽的治军之道,军阵之道,杀伐之道,常常令简川叹为观止,自愧弗如。

  所以,简川坚信宗泽能取得这场决战的胜利。

  所以,当远在武州城的简川收到永乐城传来的捷报时,并不意外。

  长舒口气,倒头大睡,梦中,却见漫天大雪,惊喜醒来,便听窗外欢呼声震天,猛的推开窗户,哦,不是梦,真是鹅毛大雪。

  瑞雪,兆丰年,大宋,终于有救了。

  ~&ap

  瞬间睡意全无,披上貂衣,信步登上城头,仰望天地间白茫茫片,心情大畅。

  忽见远处人在门红衣大炮旁来回观摩,可不正是张凤仙,其见简川,顿时就想转身离去,被被简川叫住“哪里去,过来。”

  现而今,两人在官职上都是正品朝廷大员,应是不分主次的,奈何简川乃是永川王,这地位之尊贵,却在张凤仙之上,当然,最重要的是,张凤仙被简川欺压的久了,这心里嘛有恨,然更多的却是忌惮和害怕。故只能不情不愿的迎上简川。

  两人并肩而立,却是许久无语,漫天大雪中,也不知各是什么心思。

  良久,简川终于叹息说“十年之约,本王似乎是食言了啊。”

  闻言,张凤仙瞬息呼吸滞,继而却是坦然笑道“是啊,永川王驾食言了啊。不若,今日便兑现诺言可好?”

  简川笑道“不,食言就食言了吧。不过,本王倒是有问,不知可否得解?”

  “呵,这世间竟还有永川王不得解的事情,真是怪事。请问吧。”

  简川莞尔道“那几年,没怎么睡好觉吧,可本王不解的是,为何自我落难回京,你就不怕本王了呢?你应该知晓,当时的我,随时可以取你的性命。”

  ‘哼’,冷哼声,张凤仙面有恼色“永川王若是只为奚落本官,那就恕本官没工夫作陪了,告辞。”

  p,

  说罢,转身就走,未几步却是停住了脚步,悠悠叹道“或许,是因为我自知必死无疑了吧,又或许,是因为我自知此生,已无望胜过你了吧。”

  看着张凤仙离去的背影,简川呵呵笑着,终是释然。自当年被张仲设计落难,回京后简川本是想拿张凤仙开刀解气的,然赵煦却在简川动手之前找到了简川,经过番长谈后,简川终是放弃了这个打算,却建议皇帝命令张凤仙去收复燕云十州。

  殊不知,此乃试探,只要张凤仙在燕云十州有丝毫异动,齐引章早已埋下的暗子便可以随时取他性命,而宗泽也早已做好了去接替张凤仙的准备。

  那期间,张凤仙有很多次机会谋反,可以断定,只要其投敌,其在辽国的权位必然不会低于完颜阿骨打,而这也是简川所希望的,但张凤仙没有,自始至终,其没有丝毫投敌的举动。

  也是自那时起,简川彻底熄灭了干掉张凤仙的心思,于军,其不愧名将之实,于征,便是简川也不得不承认,他不如张凤仙,毕竟这么位军政两全者,举世罕见,杀之太过可惜。

  如是这北境,西夏有宗泽镇压,辽国有张凤仙驻守,已成铁板块。如是,简川心安,召集了燕云军所属,班师回朝,终在年前回到了汴京。

  为什么要率领燕云军回京呢?这支当世第的军队,为何不继续留在汴京驻守呢?太多太多的人不解,然很快,大家更不解了,因为消息很快传开,燕云军,解散了。

  我的天啊,这又是什么鬼啊,十余年间,燕云军乃是盘桓在国任何股军队头顶上的利剑,是梦寐以求超越而不可得的存在,十余年间,大小百余战,无败绩,遍观历史,这样的部队也是绝无仅有的,可这样的支部队,竟然解散了,宋廷竟然会允许,这太不可思议了。

  可他们又岂会知晓,燕云军初建时,万之数,后来在贱籍军改的过程中续续补充了万人,而现今,万之数只剩下了两万有余,便是这两万余,亦是人人带伤,表面上看不出什么,但人人身上皆有隐疾,将士们不说,简川却不能看不见。

  所以,他将燕云军带回了汴京,并向皇帝请旨,解散燕云军,请于琼州归养。

  ~

  皇帝自然是不同意的,甚至为此大发雷霆,然面对简川沉默坚持,终是无奈的叹了口气,准许了燕云军的解散,却保留了燕云军的军号,且强硬要求简川,择机重建燕云军,对此,简川表面上答应了,可心底里却根本没当回事情,也并不打算这么做。

  现如今,简川要的,是安稳,是教化,是大势,是统。

  赵煦明了简川的心思,可他更知道,简川要的,非年之功,许是十年,甚或几十年,可他这个皇帝,这隐疾,能允许他再支撑十年几十年吗?不,不能,难道,就要当这世碌碌无为的皇帝吗?史书上,又会怎样评价自己这个皇帝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