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这就是印的
作者:自由行走的小花      更新:2022-09-20 14:43      字数:1638
  “那这个住持还是还给俞大班长吧。”庆庆笑拍了一下俞嫚媛。

  “就这么定了。”姚舞拍板。

  “怎么转回来就成和尚庙了?”俞嫚媛笑说,“本住持宣布:六人庙的寺务处第二次会议会正式开始,首先,奏庙歌。”

  “哈哈,六人庙。”

  “庙歌,哈哈。”

  从吉他中流出一阵舒缓的音乐,几花安静下来。

  下午的阳光很毒辣,越过枝头斜斜地把空地分成阴阳两界,像一个太极图。

  几人坐在阴界,享受着林间微风的轻抚,聆听着曼妙的吉他。

  “轻轻制舞衣,佛砚轻冰散,长庆清风在,仙媛来朱邸。”宋琦轻轻的低吟,“六人大庙谁方丈,芙蓉如面柳如眉。”

  “啪啪”“啪啪”歌毕曲终众花拍手。

  “什么意思?”姚舞嗑的瓜子拍拍宋琦。

  “几首带我们名字的诗串起来了。”芙蓉拿瓶汽水探身递向宋琦,拍拍姚舞。

  宋琦捏着瓶盖,用力一拔,瓶盖便在宋琦的手中了。

  几朵花都见识过宋琦的武功,对此也见怪不怪了。

  “还有谁喝?启子在他手里。”芙蓉笑说。

  宋琦探身,取过两瓶汽水,“呯”、“呯”两声后,将瓶子递给冰儿和庆庆。

  两人接了。

  最后宋琦又启了两瓶,递给姚舞。

  姚舞传给芙蓉,芙蓉传给俞嫚媛。

  汽水总共买了六瓶,剩一瓶是没来的寒竹的。宋琦不喝别的水,大家都知道,所以都没说什么。

  “拂砚……”冰儿低吟。

  姚舞身子前趴,从圆心拉出军挎,取出纸笔,递给宋琦说,“写出来。”

  送去把吉他反搁在双腿上当桌子,接过纸笔,把“歌词”写了出来,并在每句歌词后注明出处,除了题目《六人庙歌》和方丈那句。

  “哇!要不是亲眼看见,我真以为是印上去的。”冰儿拿到大32开纸,说出了一天来最长的一句话。

  庆庆凑过来看着,问“宋琦。你这字练了几年?”

  “你又不是没见过人家的毛笔字。”俞嫚媛说着话,探身从冰儿手中抢过纸,认真地看了起来。

  “宋琦,你的钢笔字里有毛笔的影子。”俞嫚媛问,“你是不是上辈子中过进士?”

  “九岁就中生员了。”芙蓉也凑过来看,她不是看字体,是奔着“芙蓉如面柳如眉”去的。

  “我看看。”姚舞伸手要。

  满脸疑惑的俞嫚媛看看宋琦,又看看芙蓉,把纸递给姚舞。

  俞嫚媛在田老师离世的那天,就已确定田老师的先生就是《囹圄中的女人们》中第一个百年故事主人公的原型。

  而宋琦的书法造诣直逼田老师的先生,所以余嫚媛严重怀疑,宋琦是田老师的先生托生转世。

  田老师死前在课堂上提过,他的先生9岁中秀才,芙蓉刚才说起也许是巧合。但宋琦一脸回味的表情也是巧合吗?

  宋琦此时确实在回味,回味刚才瞬间闪现的电影画面。

  100年前的今天,现在。

  在前年秋季的秋闱中获得举人功名的那个九岁秀才,又成了十四岁举人老爷。

  在去岁京城礼部主持的会试中十四岁举人高中榜首,成为十五岁的贡生。

  十五岁的贡生今年已十六岁。

  1884年5月6日,未时。紫禁城保和殿,正进行一次终极考核——殿试。

  主持和监考是当今皇帝陛下。

  经过皇帝亲自圈定,十六岁的举人老爷凭优异的成绩位列一甲等级第一名,是为状元。

  成为前朝十六岁摘状元的第一人。

  “宋琦。”芙蓉在叫。她感觉得宋琦又抛锚了。

  “怎么了?”已经回神的宋琦平静地问。他低头看着手表,电影耗时1秒钟。

  “没事就好。”芙蓉说。

  “下面进行本届此次会议的第二项。”俞嫚媛看着对面的宋琦说,“承接上次会议的议题,由宋琦为大家表演唱《木兰辞》,大家呱唧呱唧。”

  听来俞嫚媛不少受五朵金花熏陶。

  稀稀拉拉、热热烈烈的掌声响起。

  “《木兰辞》也叫《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一个姓佚叫名的人写的。”宋琦一本正经的做了介绍,“这个佚名写过不少好东西,所有不知道是谁写的、好的诗词歌赋,都要算到他头上。”

  三花所得一头雾水,姚舞和芙蓉二花,偷偷的在乐。

  “姚舞,分一下,别不舍得。”芙蓉拉了一下姚舞。

  然后从书包里抽出五张写着密密麻麻小字的大32开纸,给大家一人发了一张。

  当然宋琦不需要。这是宋琦提前用钢笔写好的《木兰辞》,一模一样的总共六张,寒竹没来,便宜了姚舞,独得二张。

  “这字是写的,哎呀呀呀呀。”庆庆。

  “我拿回去当字帖,行不行?”俞嫚媛。

  “行吗?”冰儿。

  “行啊,只要不嫌我写的丑。”宋琦谦虚。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庆庆指着纸上的字对冰儿说,“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