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白云生深处
作者:自由行走的小花      更新:2022-09-20 14:41      字数:1638
  1984年4月29日星期日13:30分。阴历三月二十九,己未时,冲牛,煞西。

  “咚咚”脚后跟磕台阶的声音。

  “当”敲门声。

  安静片刻。

  “当当当”敲门声再次响起。

  “来了。”宋琦笑着打开房门,芙蓉出现在门口,身后是胖胖的姚舞。

  “没想到我也来了吧,不欢迎吗?宋琦。”姚舞对宋琦看见她后,笑容中微带错愕很不满意。

  “没有没有,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宋琦赶忙笑脸相迎。

  “姚姚,你喝白开还是茶?我这儿只有茉莉花茶。”把芙蓉和姚舞让到客厅的沙发上坐定,拿起准备好的热水瓶向放了茶叶的茶杯中冲进开水。

  “和芙蓉一样,她喝啥我喝啥。”姚舞坐在沙发上,笑嘻嘻地看着宋琦。

  “你们作业都写完了?”宋琦给姚舞沏茶倒水。

  “谢谢。”芙蓉接过宋琦递来的茶杯,“我的写完了,她还剩一点儿。”

  “给你们放一天半的假,各门作业肯定不少。一上午能做完,相当不错。”宋琦向芙蓉暗伸拇指。

  “从一大早她来我家,我们一直写到来这儿前,我才写完。她也就剩一篇周记了。”芙蓉把宋琦刚沏的茶端给姚舞。

  “她没说要来你这儿,早说我早写完了。”姚舞接过茶,撅嘴轻吹起来。

  “写到刚才?你们吃饭没?”宋琦问。

  “吃了,在她家吃的。吃的饱饱的。芙蓉她三妈做的烧茄盒非常香,还包着羊肉馅。”姚舞还在吹茶,她很享受眼睛被热蒸气缭绕的感觉。“哪天你有机会尝尝你就知道了,吃一口绝对忘不掉。”

  “你作业写完了?”芙蓉问。

  “昨晚上就写完了。”宋琦一指客厅小饭桌放的一摞32开笔记本。

  “我看看你们一中学生的作业做得什么样。”姚舞离开沙发,走到小桌旁,拿起一本翻看起来。

  小嘴慢慢的张大。

  很快她便放下这本,又换了一本翻开。接着便是一本一本的翻看。

  她的动作引起了芙蓉的注意。

  “怎么了?”芙蓉问。

  “……”姚舞大张着嘴,惊得说不出话。小胖手随意翻开一本向芙蓉展示。

  芙蓉不解,走了过来。

  “你看,你看人家一中学生的字,比咱们十三中好得可不止十三倍啊。”姚舞一本本翻开,亮宝似的请芙蓉过目。“而且还没一个错字黑疙瘩,橡皮擦过的印儿都没有。”

  一本本摊开的笔记本宛如一本本印刷的钢笔字帖。

  虽然芙蓉昨晚就已经见识过更神奇的“毛笔字帖”,但依然被眼前的钢笔字震撼到了。

  随便撕一页,就够她芙蓉临摹半年。至于姚舞嘛,至少一年。

  令我吃惊的惊喜,他还有多少?

  “宋琦,你能不能现场写几个字让我们看看?”

  “行。你俩各背一首诗或者词,我给你们写到白纸上,你们拿回去裱糊一下,挂到床头。”宋琦开着玩笑,去屋里箱子里拿出几张大32开的白纸,这是他“抄书”专用纸。

  “写什么?”宋琦把纸放到小桌上,从桌上的文具盒里取出一支黑色黑水钢笔。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姚舞的背诵抑扬顿挫,情感丰富。

  姚舞刚念及此,宋琦已放下手中之笔。

  只见白纸中央,清丽的字迹: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坐,坐……”姚舞背不下去了,自己的背诵居然还没人家钢笔手写得快。这是什么逻辑?而且字迹工工整整,若不是墨迹未干,真让人怀疑是印刷品。

  “白云深处有人家。你怎么写成‘生处’了?”芙蓉问。

  “是啊,是写错了吗?”姚舞问。

  “咱们小学四年级学《山行》的时候,白纸黑字的确是‘深处’,但‘生处’这个版本也同时存在。深处和生处的争辩很早就开始了,前朝之前的明朝,争论尤甚。”宋琦讲解着,“‘深处’可理解为‘云雾缭绕的深处’;而‘生处’则可以理解为‘白云形成的地方’。选个意境好的,我个人喜欢‘生’。”

  “原来这首诗还有这么多弯弯绕绕。”姚舞咂舌。“生处,深处。”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芙蓉反复品味意境。

  “其实,我认可‘生处’还有二个原因。”宋琦开口。

  “什么原因?”芙蓉停止遐想。

  宋琦答:“一是明朝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曾言其在南宋《庐山陈氏甲秀堂法帖》中,看到牧之亲手所书的《山行》拓片,其中便是‘生’处。慨言道:今刻本作‘深’,不逮‘生’字远甚。”

  “另一个呢?”

  “二是牧之在《赠朱道灵》中已经用过‘白云深处’了。‘朱渚矶南谢山北,白云深处有岩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