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老宅修缮
作者:晨曦待来      更新:2022-10-29 04:02      字数:2203
  李忠比他们要早到大半天,一个人回到了小院儿,屋里屋外都收拾干净,搬凳子坐在了二爷经常坐的位置,发了一阵呆,才悠悠然从旁边的外套兜里取出了半包烟。

  这院子是他从十岁左右,从海市回到京城住的院子。

  听二叔说过,这条胡同儿,从前都是李家的产业,是他父亲负责采买入手的。

  后来李家遭难的时候,他才不满周岁,二叔带着李家老小众位女眷隐居在这里,过了两三个月,后来京城的形势越来越严峻。

  他们又以整条胡同的房产作为酬劳,换取了出城的机会。

  再回来的时候,这整个一条胡同儿也就只有这一间正房,让他们爷俩栖身了。

  二叔这人看起来很不着调儿,从前也是京城圈儿里有名的纨绔,不过他这人,好交朋友,为人仗义,无论是在京城还是在海市,都积攒下了不少的人脉。

  他年轻的时候,那也是黑白两道儿都能说得上话的人。

  若是没有那几十年的动乱,他在李家,应该会是个很了不得的人物儿。

  那段特殊时期,才让他彻底收敛了锋芒,安心抚养他们兄弟几人。

  后来

  他们兄弟几个,就剩下了他一个,几位哥哥成了他最痛心的过去,而他却成了二叔最宝贝的人。

  以至于为了他,彻底错过了当年的二婶。

  他们爷俩的关系其实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很别扭。

  他知道二叔这辈子为了李家,为了他牺牲了太多,所以想要推开他,不想再让二叔继续操心他的事情。

  所以他放弃了继续上学的机会,选择去当兵。

  再后来转业的时候,也避开了离京城近的地方,这或许是他这辈子做的最后悔的事情。

  “叮铃铃”

  屋里的电话铃声响起,李忠从自己的思绪里抽离出来,才发现手里的烟早已熄灭,儿子的眼眶也被泪水浸湿。

  “爸,不是说好了住在学校这边的小二楼,怎么又回胡同去了?”

  李伯山怎么算父亲都应该是早到了,房子里却没有一丝痕迹。

  “我过来收拾了一下,等会儿就过去。”

  “我过去接您,顺便去买些东西。”刚刚回来,这家里什么都没有,那边的市场大,东西可以一次买齐。

  李伯山捏着车钥匙,上楼看了一眼正在儿童房里的母子两人。

  航航已经睡着了,李伯山一开门,冯艳红就抬起了头。

  他压低了声音道:“我去接爸,顺道去买些东西回来。”

  “好,慢点开车,注意安全。”冯艳红并不困,将手臂慢慢从航航怀里抽出来。

  房子里的卫生她就找过保洁过来打扫过,屋里很干净,她现在要下楼去烧些水,小家伙儿再醒来,估计会闹着要吃东西了。

  带着孩子出来,她的行程就不能安排得太紧张了。

  冯艳红在厨房转了一圈,橱柜里果然什么都没有,想给他做吃的都没办法了。

  李伯山在小市场大肆采购了一番,柴米油盐都买齐了。还买了冯艳红爱吃的枣泥点心,兜里的几十块钱,都花干净了才往回家走。

  原本跟孟教授约好的是明天早上,去老宅子见面,没想到孟教授当天晚上就找到她家里来了,同时带来的,还有一叠厚厚的设计图稿。

  “这是我根据你们那宅子的原貌和查阅历史资料做出来的方案,基本上就能还原这宅子四百多年前的原貌。”

  孟教授讲解起设计图稿,眼里的光芒很难让人忽视,更是从骨子里带着的骄傲,让冯艳红十分的佩服。

  孟教授对古建筑的热情,已经深入骨髓,也是因为有这民族自信,才会露透露出这种骄傲。

  这屋子里除了孟教授和他的学生,其他人对这些东西都听得似懂非懂。

  不过他们都十分清楚,这套方案,一定是孟教授十分慎重,考虑再三得出的方案。

  方案讲解结束的时候,都已经入了深夜,孟教授的茶杯都换了两三回茶叶,他却还保持着如初的热情。

  “你们是主家,觉得还有没有哪里不满意,咱们可以再商量着整改。”

  冯艳红和李伯山一致看向了李忠。

  “爸您觉得呢?”

  冯艳红从接手这宅子开始,是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但她那点儿知识储备,连皮毛都算不上,要提意见,恐怕还真轮不到她。

  李忠没说话,而是抽出了倒数第二张的图稿。

  “这里是家里以前的宗祠,我看过,里面的结构基本上没动过,这里我想只做基础的修缮,不做任何改动,往后还是当做宗祠。”

  孟教授立刻在图稿上做了标注,又看了看原本的照片,发现这一处还真是保护得最好的一处地方了。

  第二天到了现场之后,李忠又提出园子里的那处小池塘不整改,孟教授推了推眼镜,虽然蹙着眉心,但也点头答应了。

  这池塘很小,原本在他的计划里,是要填平做个八角亭的,主家希望保持原貌,那就保持原貌吧。

  李忠又在现场提出了几个无关紧要的小意见,还问了一些问题。

  孟教授很耐心的一一给他们讲解,看样子是对这宅子的历史,真的很了解。

  这宅子是大概五百多年前的宅子,当时是给一个王爷建造的,后来那王爷的后人犯了事儿,全家被流放,家产也被没收了。

  闲置了几十年,后来又被当时的皇帝赐给了一位高官,那位高官的下场也不怎么好,后来在一两百年里又换了几代主人,直到清代后期,时代经商的李家,用不少银子,从皇家手里得来的这处宅子。

  事实上,李家得到这宅子也不过百年而已,李家败落这却一直没舍得将这宅子的地契交出。

  后来被当时的军阀征用,又被政府用了那么久,修缮这事儿一直也没人认真做过,久而久之就破败成了现在的样子。

  “不过,一旦修起来也快,毕竟原先的东西都还在,精细些也最多用一年的时间就能完工。”

  “材料的价格我都列好了单子,工费你们就看着给吧。”

  孟教授毕竟不是生意人,说起钱的事情,神情还有些晦涩。

  “哦,材料你们放心,都是我亲自把关的,不会有任何问题。”

  “有您把关,我们当然放心。工费您还是跟施工队商量一下,我们不能亏待您。”

  冯艳红看过那材料清单了,总价要二十多万,价格真比市面上要便宜很多,这也都是托了孟教授的福,那么工费上,她就更不会亏待了孟教授。

  最终以修缮的材料费和工费各二十万的价格,敲定了老宅修缮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