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55:红案银、簪花宴食金
作者:作者明光里      更新:2022-10-14 21:19      字数:3877
  顾思进了角门一看,只见大堂外的廊下围了一圈穿着秀才服的人。

  他走过去,垫起脚越过眼前几个秀才的肩头向里望,只见桌后坐了两个人。

  这两人没穿衙役的衣服,不知道什么身份,一个拿笔登记,一个拿着称。

  拿笔的那个正看着册子,低头道:“冯志成,束脩交了十四两?”

  “对,这是束脩。”顾思听到一个有些熟悉的声音应,看到了一只手上放着块银子递过去。

  顾思估摸着那块银子有十五两银了,对方背着身子他也看不清,开始回想着冯志成是他这两天认识的哪个。

  拿称的那个差役接过银子,放在称上,先把挂秤锤的细绳放到十四两的位置称了,看称尾高高扬起,迅速把细绳往后拨到十五两。

  称好后,这人拿起剪刀,要从银子角上剪下一块。

  “不用了不用,就多一两,理应给大宗师,还怕少了。”顾思听到那个有点熟悉的声音连忙道,还能看到他摆的双手。

  “大宗师说不多收就不多收,还能贪你的钱?”拿称的那差役可不是做样子,直接就拿剪子绞下一小块放一边。

  再把其它的银子放称上一称,不多不少,刚好十四两,可见是个常和银子打交道的。

  “给你。”拿称的把那一两银子强硬的塞到了冯志成手里。

  冯志成看自己的姓名登记好,道了谢,拿了那一两银子转身,要出人群。

  一旁等着的人见忙完了,及时道:“汉中县楚成礼。”

  顾思脚垫累了,站好,耳里听着里边的人问:“楚成礼,束脩十八两?”

  他正想着这楚成礼的家境真好,就见到冯志成出来了。

  果然是府学里的人,拨府十七名的那个,家里开纸坊的。初进学宫那天,他们在府衙里聊过。

  顾思连忙上前,作揖行礼:“冯兄,这交的什么钱?”

  冯志成看到顾思,脸上露出了笑,回了礼:“红案银。”

  顾思有些意外:“现在才收吗?”

  红案银就是堂覆被录中后,给学政交的银子,这个钱都是在招覆之前就交了。

  冯志成点头,感慨道:“大宗师真是厚道,收的红案银和我给教授的学金一样多。”

  顾思跟着点头:“对。”学政的身份比府学教授县学教谕和要高多了,多收你几两银子才是一般学政会做的事。

  现在学政钱收的少,还放在簪花礼后,就表明这个钱可交可不交。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你报单都下来了,生员身份都定了,学政也没什么可以拿捏你的了。

  嗯,真要给你穿小鞋也是有些法子的,不过夏学政现在收钱,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真家里穷的交不了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那我先去交钱了。”顾思和冯声成说一声,就等在了一边。

  大家都自动的按先来后到的顺序出声,到了顾思时,他道:“府学顾思,西乡县人。”

  拿册子的那个翻了一下,意外抬头打量顾思:“顾思,你束脩只交了五两?”

  顾思递了准备好的十两银子过去:“那是杨教授怜惜我年龄小,如今我成了生员,自是大人了,不知十两够不够?”

  他站在外边这一阵子也听了,大家不是八两九两,就是十几两。交六七两的也有,人数少一点。

  交五两的,可能后边或者前边有,目前他听到的,自己还是第一个。

  周围的人听顾思说自己是个大人,都忍不住露出笑容来。

  拿称的那个人从顾思手里取了一块银子,一边放称上称,一边笑:“大宗师最有原则,他说一样就一样,五两就行了。”

  银子一称,刚好五两,顾思想要把另一块银子也交了,两人不要,拿册子的那个直接在顾思名字后写了五两。

  顾思看他们真不要,也就收了银子。

  学金少交五两,红案银少交五两,家里一下子至少省了六两银子呢!

  这个学政一点也不贪,难怪只招五个幕僚,招多了也不好养。

  想一想,他要是学政,他也这么做。交的少的人,要么是真家贫,要么是与教授教谕有关系,这样一来能怜惜贫困生员,二来能赢来有关系的生员的好感。

  顾思出了人群,向着大堂的地方走了几步,想要进大堂,就见一个有些面熟的人踌躇的在廊上来回踱步。

  顾思认出这人是许轻,那个院试老是遇到亲人去世的倒霉蛋,想着他的事故体质,怕是又遇到了什么难题。

  舒颖和舒家外婆再次谈起许轻后,对顾思叮嘱过:“他也不一定是克亲,但他这情况,可能连带着他周围的人会跟着他倒霉,你离他远点才安全。”

  顾思当时只点了头,也没说好,现在看着许轻着急,思量着自己到底要不要上前询问。

  他不迷信,有些人看着运气不好比别人倒霉,完全是性格造成的。要么急躁要么粗心大意要么有其他情况,离远一点没错。

  他也不信命,可完全的倒霉蛋,按概率来说,还是有的。要是帮他被家里人知道了,免不得要担心……

  随后他就笑了,考虑那么多做什么,见人遇到困难,尤其是同科秀才,能帮就帮。

  要是连他都不帮,其他人都迷信,还有几个人能帮到许轻?

  顾思上前,行礼问:“是沈兄吗?”

  许轻一怔,点了点头,顾思自我介绍:“我是顾思,西乡县人,府学的。”

  “上午好。”许轻行礼。

  顾思见许轻态度平和,笑着问:“可是遇到什么事了,需要帮忙吗?”

  许轻看了眼那边交红案银的生员一眼,摇了摇头,有些迟疑:“没事。”

  顾思掏出了那块五两的银子,笑着问:“大宗师之前也没说要收红案银,大家一时都没有准备。你还没交红案银吧,不知这些够不够?”

  顾思也没说错,的确有些人身上没带钱。不过这个时候,大部分人身上都多带了点钱备用,就算差点,找认识的人借点就够了。

  愿意借许轻钱的人怕是少。

  许轻望着面前的银子,迟疑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多谢好意,不过不用了。”

  顾思收回了银子,正要告辞,旁边一个秀才过来道:“你说你借我的银子都拿去干嘛了,现在我多带的银子拿去交了红案银,大家大都如此,我才借到二两,你怎么办?”

  顾思一看,这秀才有些面熟,二十出头的样子,好像是楚成礼,汉中县案首。

  “银子我有用处。我先前也没想到要交红案银,就……就先不交了。”许轻听了,先前的话说的硬气,后边的话就心虚了。

  “大宗师现在收红案银,你不交他是拿你没法子,但你不交真的行吗?你后边还有岁试科试呢!你不想要一等二等的成绩了?”楚成礼有些生气。

  许轻不出声了。

  顾思这个时候把银子又递了过去,道:“你要是手里紧张,不用急着还我,五年还都没事。”

  楚成礼看过去,见顾思年龄轻,大概知道他是谁,笑着问:“是西乡县顾兄吗?多谢你了。”

  顾思是这科年龄最小的,现在府里有关系没关系的,基本都知道他是府衙里钱谷师爷的侄外孙了。

  顾思点头,楚成礼接过银子,又道了谢:“你这可真是及时雨啊。我原本还打算先拿宴金出来,让人回家去取银子呢,这下不用麻烦了。这钱算是我借你的,下午就还你。”

  顾思也无所谓谁借,笑着点头。

  楚成礼催许轻去交红案银,和顾思站在廊下聊天。

  他们聊的都是学习的事,楚成礼问顾思:“可想好要去哪个书院了?”

  顾思摇头:“这个过后再和家里人商量,还没有想好呢。你有要去的书院吗?”

  “已经选了两个,还没有定下来。”楚成礼要去的书院是有名的书院,觉得说出来有炫耀的成份,就没说是哪两个。

  他怕顾思家里不懂,提点他:“乡试试题驳杂广阔,要去了好的书院学习,才更容易中。师爷既然与公祖熟悉,可以询问他有没有五大书院的关系,收你进去。”

  “我知道,回去和家里人商量一下,多谢你了。”顾思道谢,书院这个问题,他暂时还没有考虑,等忙完这几天再说。

  两人聊了一会儿,许轻就面带笑容的过来了,对着顾思行礼道谢。

  人一同进了大堂,在差役的引导下,分开坐了。

  顾思见桌子上已经坐了冯志成和两个府学的人,就知道座位怎么分的了。

  顾思顺便询问起他进书院的事,冯志成道:“我就在咱们汉中府找个书院上学,不跑远了。”

  几人聊了一阵子,大堂里人都到了,谈话声越来越大。

  人到齐了,各县教谕训导等人都到了,他们桌上有酒,不过不是白酒,全是米酒,度数不大。

  “再看吧,要是大宗师待得时间门长,别人去,咱们就都去。”冯志成道。

  夏学政没给他们敬酒的机会,喝完训导的酒,就退下去了。

  紧接着,教授教谕训导他们也走了。

  大人物一走,气氛一下子就热烈了起来。

  大家吃了一阵,顾思看已经有人离席了,马上,很多人都跟了过去。

  冯志成跑出去看了,一会儿回来道:“在外边交宴金呢,人多的很,咱们不急。”

  菜还正在上呢,顾思也不急,拿了馒头,夹了酱菜,慢慢吃。

  一个秀才从怀里拿了一张油纸出来,不好意思的对大家道:“拿个馒头,家里人让带呢。”

  桌子上有两个篮子里放着馒头,至少有十几个了。

  大家一听,都笑了,道:“哈哈,我也要拿呢。”

  说着就从袖子里拿出了油纸。

  顾思一看,也从袖子里拿了油纸包出来,拿干净的筷子夹了一个。

  倒不是少这一个馒头,只是这宴上的吃食兆头好,家里亲戚才想要,只有馒头好带,

  “顾兄,你多拿几个,给!”有人拿起顾思放下的筷子,又夹了一个给顾思。

  顾思道谢接过,包起来放到怀里。

  这个时候,大堂里已经走了七八分人了,顾思出去,排着队去交食金。

  他一看,食金的钱没有定数,一二两四两的都有,多的八两十两的也有,再多就没有了,看来学政收的不多。

  顾思就掏了五两银子递过去。

  红案银交的少,这里就要多交点,免得万一学政是个假大方,岁试科试给他穿小鞋。

  那人高兴的收了,还夸了顾思一句:“真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