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45:印结费
作者:作者明光里      更新:2022-10-03 19:07      字数:3622
  顾思一推开门,却没有见舒颖等在前院里,有些意外。

  他进去一看,发现前院的大厅门好像开着,伸手捂住嘴,小声对跟着进来的曾祖父道:“有客人。”

  舒家三外公的客人多极了,成天有人上门来拜访,顾思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就要进二院里去。

  客人却先出来了,是个三十多岁的男子,穿一身长衫,气质也好,一看就是个读过书的。

  舒家三外公也跟着出来,笑呵呵的道:“顾思回来了啊。”

  顾思已经看出来这位客人是有身份的,与三外公亲近,拿下草帽问候:“回来了,三外爷好,这位……伯伯好。”到了客人时,纠结了一下是不是要和三外公一起论辈,最后看人年轻,还是叫了伯伯。

  舒家三外公笑的更慈祥了:“这是你姨家的表亲,论辈是你叔祖,要叫爷爷的。”

  “叔爷好。”顾思立刻改口,又好奇的望了这人一眼。

  三外公一子一女,表姨嫁到了外省,一年很少有消息,看来这是来秦省有事,顺便送信送消息送东西的。

  客人是个和善的,点头应下问候,笑眯眯的问:“拨府得了案首?”

  顾思听他口音是官腔,还带了点陕西方言味,知道他身份怕是比自己想的还要高,认真点了头,开始猜测他有没有可能是学政的幕僚。

  这人虽是问话,口气却带着肯定,看样子可能比他还要知道的早。

  客人听了后,脸上有些惋惜:“要是正场答的再好一点就好了。”

  顾思听后有些意外,忍不住笑出来,反驳对方:“话不能这么说,除非你六元及第,否则跟谁比你都是个输;更不能和虚幻的假想比,那样只处在挫败懊恨的情绪里。人只要看自己得到什么就行了。”

  客人一脸惊异的望着顾思,顾思把后边的话说完:“正场的答卷我已经很满意了,我现在只庆幸我在快要撤卷前想到了修改的好方法,不然我不会是十四名,有可能是十七十八,甚至连拨府都选不上。现在只看结果,我马上就是秀才,这不好吗?”

  客人听后抚掌呵呵的笑了两声,点头,极赞同的道:“好!家里代代有秀才,耕读传家,长盛不衰比什么都好!”

  又转头对着舒家三外公感叹:“你这侄孙了不得啊!这么有慧根,难怪小小年龄就中了秀才。”

  舒家三外公摸着胡须笑:“过谦了。”

  他这才有机会对顾思介绍:“这是大宗师的幕客,吴举人。”

  那很可能就是阅卷官了。

  这也没出顾思的预料,他立刻正了神色,行礼:“老师好。”

  连在一旁安静听着的顾家曾祖父也跟着行礼:“老师好。”

  吴举人有些意外的望了顾家曾祖父一眼,祖孙齐下场,都中了吗?这种情况在江浙一带多的很,在陕西就少了。

  他点了一下头,鼓励两人:“好好努力,更进一步。”

  简的一句话,却让顾家曾祖父极为的振奋,整个人更显精神。

  吴举人说完,和舒家三外公一起进去了。

  顾家曾祖父看一眼顾思,拿着帽子进了大厅旁边自己住的屋子。

  顾思见他不话要说,跟了过去,一进门,就听曾祖父急冲冲的小声问他:“你听到了没,座师让我更进一步。”

  顾思见曾祖父眼睛都是亮的,用力点头:“听到了!”

  他找了一下,看到桌子上晾有凉开水,倒了一杯,端过来给曾祖父。

  顾家曾祖父还在兴头上,端着不喝,畅想未来:“你读书有天份,要是以后中了举人,那咱们顾家就厉害了。”

  “怎么就我中不是你中?你下次再考,中了秀才,过了科试,说不得乡试一下子就中举了。”顾思愿意说让长辈开心的话。

  很多人考一辈子,都中不了秀才,勉强中了,勉强过了科试,却能在乡试里名列前茅。

  一说起这个,顾家曾祖父更加振奋了,想着自己乡试中举的场景,人都要飘了起来。

  他为这个场景疯狂心动,问顾思:“要不,我去捐个贡生?”

  顾思给自己倒好了水,闻言吃惊:“咱们家有这么多钱吗?”

  秀才里有六种贡生,岁贡恩贡拨贡优贡副贡例贡,例贡是拿钱买来的,是最不值钱最被人看不起的,

  朝廷收支不平衡,入不敷出,开了援例捐纳的门,很多考不上的就拿钱捐个例贡生去考乡试。

  这里边很多人都是要个荣誉,也有人是院试不中,实在没办法了,才捐个例贡出来,这些人去考乡试,有的会中举,有的会名列前茅。

  虽是少数,到底也是一条出路了。

  不过就算是中了举,因为贡生是捐来的,还是会被看不起。

  顾家曾祖父摇了摇头,钱倒是能凑出来,家里要是没钱,他也不可能不顾家里考一辈子试,不中的话每次也都得花掉十几两银子,没钱哪能这么折腾。

  他一直想凭自己的能力考中秀才,不想图个面子捐个例贡,现在既然已经中了佾生,再学三年,下次说不得就能自己考中了,哪里需要去捐个例贡,花钱还被人嘲笑。

  顾思怕曾祖父真想捐例贡,连忙劝他:“咱们家真不需要,你看我现在中了秀才,家里也有靠山了,没必要再花钱买个身份。”

  “也对,我要自己考,下次不中再说。”顾家曾祖父只是一时兴起,想捐他早捐了,听了顾思的话就歇了这个念头。

  顾思咚咚咚的喝水,顾家曾祖父也喝了起来,问他热不热。

  顾思说不热,找了扇子给曾祖父,说自己要进二院。

  “快去吧,你娘都等急了。”顾家曾祖父应了。

  顾思进了二院,舒秩立刻从书房跑出来,小声问:“哥,你中了没有?”

  顾思意外:“你怎么没去上学?”

  “我先生的熟人中了秀才,把我先生拉去喝酒去了,学堂就放了假。”舒秩快速回答,一脸期待的继续问:“你快说你中了没有。”

  一般学堂也没什么假期,也就过年的时候,跟着放一个月,再有就是过节时放两天。

  平时也没有现代那样,有暑假和周未,都是先生有事了,放半天一天两天的,假期很少。

  “中了。”顾思笑弯了眼。

  “哦~”舒秩兴奋的跳了起来,就向着正房那边冲。

  舒颖已经听到动静出来了,见儿子一脸笑意,提着的心放下,也不嫌现在太阳热起来,到了院子里就问:“第几?”

  “第一。”顾思高兴的伸出了一个指头。要不是他覆试考得好,才不会有这个名次。

  “案首?”舒颖吃了一惊,意外又惊喜,不但没出意外,名次竟然还这么高!

  案首啊,哪怕是拨府案首,说出去都是无比光彩的事。

  以后别人都要说她是秀才的娘了,还有谁敢在她面前哔哔,看不起她嫁过也得给她在心里憋着!

  真要遇到莽的,她不用顾忌直接就骂回去!连含蓄的话都不会用!到时候,别人只会说她骂的好,不会奇怪她嫁过人还有脸骂别人。

  顾思这次心里心里畅快极了,要是再遇到有人说女人读书没用,她就直接顶回去,“没用怎么我儿子考上秀才了你儿子没有”?想想就爽快!

  她伸手重重的拍了两下顾思的肩膀,“好样的,努力就是有用,以后还要好好学习。”

  顾思点头,向着正房走去。

  柳氏听到舒秩说顾思得了案首,也有些吃惊:“案首?”

  她有些惊喜的望了舒家三外婆一眼,起身快步向外走去,果然在门口见了人,一脸喜意的问:“奈果说顾思是拨府案首?”

  舒颖现在整个人正激动,狠狠点头,全身都涨满了喜悦的情绪,几乎想要跳起来了。

  柳氏感叹的望着顾思:“厉害啊,一次就中。”

  几人进去中,舒家三外婆连忙叫顾思过去喝水,整个人也一脸兴奋,几人坐下谈起了这事,舒家三外婆笑着对顾思说:“拨府案首比县学未尾好,可别泄气。”

  顾思端着杯子点头:“我知道,高兴着呢,不泄气!府学里也有廪生名额,我能得个案首,以后岁试科试肯定在府学里排名高,要是这辈子考不上举人,会更容易选中廪生,那就发财啦。”

  主要是府学里的人相对来说还是没有县学里的厉害,竞争没那么强,他再多学几年,很容易名列前茅。

  廪生是论资排辈,但要是岁试科试没有考好,也轮不到你,它只在成绩好的人里选年龄大的人。

  顾思觉得给他作保的赵廪生也是厉害,从成为廪生起,竟然一次都没失过这个荣耀,岁科试次次名列前茅。

  这话逗得大家直笑。

  举人的话离得远,大家都很赞同这话,舒颖也觉得运气好,笑着说:“进了县学也是个秀才,好听而已,我不要那些虚的,我要实在的。”

  “哈哈哈……”大家都跟着笑了起来。

  舒家三外婆算帐:“廪生一月有二两多银子的膏火银,冬天还有煤炭银,一年下来也有三十两左右了,加上作保,一年至少也要二百两银子了,的确是进府学划得来。府学里岁科试考得好,还有奖励呢。”

  柳氏原本还有些为顾思没进县学可惜,听了这些也觉得进府学好了,直说:“宁为孙雀头,不为凤凰尾,当孔雀头也有当孔雀头的好处。”

  她把“鸡头凤尾”换成“雀头凤尾”,让顾思稍微有一点点意外,原来他舅娘会细心的顾及到别人的感受,会说好听话啊!还以为她性子一直冷点,是个带点清高的人呢。

  没想到啊。

  也对,他身份不一样了。

  几人欢快的聊了起来,舒家三外婆说起了重要的事:“还有最后一关没过呢,印结费没交,这秀才可不算真的到手。”

  她问舒颖:“这印结费你们准备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