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34:拔贡和优贡
作者:作者明光里      更新:2022-09-29 22:53      字数:3502
  顾思教着教着,慢慢就冷静了下来,隐约觉得这事不太对。

  舒颖从窗口看到顾思教舒秩算术,就没进去打扰,把想说的话先放着,去前院找她爷。

  她站在院子里唤了人,站在门口问:“爷你有空么?”

  顾家曾祖父知道什么事,拿了玉佩,出来后就笑道:“顾思生狠了?”

  舒颖点点头,先没问,等着家长自己说。

  顾家曾祖父笑着伸出手,让舒颖看他手里的两块玉佩,解释:“没答应冯家,我逗他呢!我又没老糊涂,怎么可能不问你们就自己应了。再说冯家人也不会这么随便,真要这样急了,我反是要怀疑他们家姑娘有什么问题了。”

  舒颖松了口气,释然的笑了,她就说这事不太对嘛~!

  她望着那对玉佩,疑惑的问:“那这是……”

  顾家曾祖父叹了口气,在门口处的一把小椅子上坐下来:“老皇历了。我祖父当年帮过冯家人,口头上就给我和冯家姑娘定了亲,后来他爹中了举人,亲事就吹了。”

  舒颖没想到还有这事,免不了对冯家有些疑问:“是他们要吹的还是我们觉得不合适?”

  “咱们家没个秀才,攀举人家的亲事就不合适,主动把这玉佩还回去了,冯家还送了一些回礼和银两,两家都和和气气的,没交恶。”顾家曾祖父解释。

  舒颖便放了心,想看家长什么意思,就问;“你是看好冯家才逗顾思的吗?”

  “哪里啊!我就是看他误会了,想着小孩子太一帆风顺了一好,得有点打击才行,就顺便让他误会下去了。”顾家曾祖父绝不承认,他就是很少见顾思有情绪起伏,才想要逗他。

  舒颖安了心,聊了两句,进去了。

  她看舒秩在背书,顾思在发呆,就叫他出来。

  顾思没劲儿的出去了。

  顾思弯下腰,好笑的摸了一下他的头:“我刚想给你说,婚事都是看父母的意思,你曾爷同意也没用,结果你跑了。”

  咦?

  顾思有些意外,不相信的问:“真的?”

  舒颖肯定点头。

  顾思心下一喜,要是不管用,他曾祖父答应也没用……难道没答应?

  “谁家信物给一对?肯定给其中一个。他哄你呢。”舒颖轻轻拍拍儿子的肩膀,认真教他,“以后你遇到自己在意的事,也不能急了,急了就容易出错,要再三求证。”

  顾思点头应一声,迫不及待的跑了出去,果然在他曾祖父住的屋子里找看到了那两块玉佩,喜道:“曾爷,你骗我呢?你没答应?”

  顾家曾祖父故意板着脸:“谁骗你了?是你自己误会了!我可没说我答应,我只说冯家是门好亲事,想看你态度,哪里想到你急成那个样子啊?连我都训起来,王八蛋!”

  顾思笑嘻嘻的过去,抱住曾祖父的脖子撒娇:“我就说嘛,你怎么会那么性急,深怕别人跑了似的。也是我急了,人家真要那么好,哪里需要急着订了这事。”

  顾家曾祖父横了顾思一眼:“我吃一次亏还能吃两次亏?真要想结这门亲事,怎么都会打听好了,教咱们请媒人上门去。只塞一个玉佩过来,说冲动也没错,但还不是骑驴找马!”

  嗯?

  顾思觉得这话不对啊,追问之下,才发现冯家原来与顾家还有着这样一层往事,忍不住问他曾祖父要保证:“你看啊,这随口说的事就做不得准,谁知道以后是个什么样的情况了对不对?”

  顾家曾祖父点头,顾思就说自己的想法:“那我的亲事,你以后要问过我的意思,我很点头才行,不要瞒着我!”

  顾家曾祖父故意不答应,顾家曾祖父缠着他,他才点了头:“行行行,这

  话你要对你爹娘说,对我说没用,我又对你的婚事做不了主。”

  顾思一问,才知道,儿女的婚事只有父母能做主,冯家只是探口风,真要想结亲,也不会找他曾祖父。

  他高兴了,又跑去他娘那里,先他娘要保证:“我的亲事得我点头了,你才能答应下来,不能在我不知道的时候就应下来,不然我就离家出走不当你儿子了!”

  舒颖好笑,也看到了儿子的认真,笑着应:“好,晓得了,祖宗!”

  顾思还不放心,做完功课就一直等他爹回了。

  等人回来了就又把这话说了一遍,顾名觉得婚事这事还有些早,就答应下来。

  顾思看他爹有些不太认真的样子,又重要一遍,顾名没好气:“一般都是当娘的相看媳妇,你给我说我还能观察人家姑娘去?!”

  顾思一想也对,这才放了心。

  顾名洗完脸,过来问起舒颖:“出了什么事,顾思今天怎么说起成亲这事儿?”

  舒颖就笑着说了,顾名忍不住笑。

  他又想起别的事:“那他和咱爷吵架,肯定让舒秩他们听见了,打扰人家。”

  说起这个,他顺口又说起了旧事:“我就说咱们自己租个房子住,你非要住在外爷家,又不是花不起这个钱。”

  “你以为我住这里是为了省了几个钱?”提起这事,舒颖把心里的想法终于要说出来了。

  “那还能为了什么?”顾名反问。

  “这么长时间,你就从来没想过?”

  顾名摇头,舒颖一想夫君的性子,是指望不了他自己去往这方面考虑了,干脆应他:“亲的不如近的,我还不是为了咱娃考虑。”

  顾名认真听起来。

  “你说娃以后要是念不成书了,只一个童生,那让我三爹给他找份好差事也挺好。要是考上秀才了,岁贡恩贡完全是论资排辈远着呢,可还有拔贡和优贡呢,不选中还好,可要是选中了呢?要是过了朝考了呢?”

  顾名对拔贡和优贡具体的事不是非常清楚,只知道是学政选拔品学兼优的人到京城去考试,考过了就会授官。

  他觉得:“……那还远着呢吧,你想那么远!”

  舒颖想翻白眼,可惜不会,横了顾名一眼,:“就你想的近!”

  顾名想着,媳妇想得远也不是坏事,就是;“那朝考是那么容易过的?你想他过他就过?”

  “那总比考举人容易点吧!”舒颖没好气的应,“不指望他选出来当个知县,就当个教授或教谕,哪怕是个训导,这辈子也高枕无忧了。”

  “拔贡好像好多年才举行一次吧?”事关儿子,顾名对这个话题也关注起来。

  “拔贡十二年一次,每逢酉年举行,咱娃三岁到四岁那一年是亥酉年,下一个酉年是乙酉年,他那个时候刚好十五六,这个不行的话等下一个丁酉年,那个时候就二十七八了,就很有希望了。”舒颖扳着手指头给顾名算。

  顾名越听越清晰,也越觉得困难:“到十五六他才考两次院试,才两次他能考上秀才?就算考上了,那也选不上他去朝考啊。”

  “是以我才说丁酉年最有希望嘛。”舒颖已经说开了,要把心里话说完才自在,继续讲,“优贡虽三年一次,可一省才两个四个六个的,我其实不指望这个。”

  “怎么就不能指望了,说不得就选上了。”顾名和媳妇开起了玩笑。

  舒颖拿手里的鞋底扔过去:“指望优贡我还不如指望他乡试上副榜得个副贡呢!”

  顾名接着东西笑了笑,把鞋底放一边:“优贡都是拔尖的人才,学政肯定不会挑年轻的吧?这还不如指望他考举人呢,至少不会看年龄。”

  “是以我才要住到三爹家里来啊!”舒颖不

  高兴的用手肘撞了一下顾名,“举人我是不指望的,就指望他考个秀才,这样才行事方便啊。”

  顾思用眼神催促媳妇继续,舒颖凑过他,小声道:“你想啊,三爹在府衙里,能接触到学政,这样我们送礼都好送啊,不然没人情,人家可不一定会收。”

  “他学得好还好说,学的不好,三爹能同意?”顾名也悄悄问。

  舒颖觉得夫君蠢了,还不明白,又用手肘撞了一下夫君,继续小声:“都说了亲的不如近的,你看三爹家我五弟,他和他舅家的兄弟亲和我弟就不亲,还不是他舅家在府城里住着他们成年来往?咱娃成年在三爹面前晃,时间长了他对咱娃能没点感情?有感情了,以后我们求他给娃办事,他是不是就更用心了?”

  顾名觉得:“三爹今年多少岁了?”很小声问。

  舒颖心里算了一下,小声回应:“五十。”

  顾名心想,都五十了,能不能活到他娃长大都两说,给了舒颖一个你懂得的眼神。

  舒颖气得用力拍了顾名脊背一下,不理他了。

  她也知道他夫君说的没错,可以后的事谁知道?要是她三叔和她爷一样长寿健康呢?她先做好准备了,才能更好的应对问题。

  这个时候,,知府也应酬完,回去府衙后宅住处了。

  孙守等了他祖父好一阵了,见他回来,先问候过了他,见下人侍候他洗漱,就说:“今天和顾思学堂聊天时,有一个疑惑。”

  孙知府侧头,认真的望着孙子。

  孙守还以为他祖父忘记了,提醒他:“顾思就是钱谷师爷家的侄孙。”

  “我知道。”孙知府应一句,他早就关注过顾思了,特意解释,“对我刚选的头拔,怎么会忘。

  孙守也不浪费时间,说起今天和顾思聊天的关于增加选仕和官职的事,问他:“爷爷,你觉得这事可行吗?”

  孙知府反问他:“那你觉得,应不应该增加官位?如若增加官位,应该增加哪些官位?会有什么利处与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