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32:半个举人
作者:作者明光里      更新:2022-09-29 22:53      字数:3583
  顾思的表弟舒秩刚好在一旁,听了这话,抢着回答:“知府肯定是去当阅卷官的!”

  顾思知道,乡试是阅卷官把好的卷推荐给主考官,主考官从中选拔好的卷子来录取。

  但是:“阅卷官不是选的知县和知州吗?”知府官大又忙,哪里有时间去阅卷啊?

  舒秩又抢答:“也没说知府不行啊,不忙的话想去就可以去。”

  舒家三外公扫一眼孙子,淡淡道:“你哥把功夫都用在学习上了,才对这些小事不清楚,哪像你?成天光记一些没用的。”

  舒秩有些沮丧,顾思夸他:“俗事早晚也要通晓,奈果很聪明,学习再用心再努力一些,也会出成绩。”

  舒秩这才高兴了。

  舒家三外公就给顾思解释:“乡试分为内帘官和外帘官,内帘官有正副主考和房考。协同正副主考官阅卷的称为‘同考官’,又称‘房考’‘房官’‘房考官’,外帘官就是除此之外的受卷官弥封官那些。”

  顾思有些没弄懂:“知府去当阅卷官的很少吧?”他怎么听他弟说的话,怎么感觉这阅卷官是知府主动要去做的。

  舒家三外公点头:“很少。”

  阅卷是个辛苦的活儿,被关在一个地方不能出去,顾思觉得知府会去阅卷怕是还有其他什么原因。

  这些就不是他能了解到的了,他想着自己要看的书还没看完,就去看书去了。

  没几天,苏贡生就走了。

  新来的这个老师也是个贡生,他也有自己的学馆,是以只上下午半天课。

  上午他们也要到学堂去,自己复习做功课。

  顾思还担心这个老师学识不好,没想到常识也挺厉害的,顾思有疑惑都能给他解决,就是……

  脾气太差了!

  动不动就骂人!

  以顾思的认真和勤奋,天就要被骂了一次,连学堂里除了知府的孙子孙守也不例外。

  不过他两是被骂的最少的,其他的人最惨,一天能被骂三遍。

  苏贡生也骂人,但不人身攻击,这新夫子张口“蠢货”闭口“愚钝”,很多学生都被骂的沮丧极了。

  顾思只好安慰他们:“等咱们夫子回来就好了。”

  大家都盼着乡试快点结束苏贡生快点回来,连顾思也不例外。

  再是个成年人的心理,也不喜欢被骂啊!

  望眼欲穿的期盼里,中秋到了,学堂里的讨论的都是乡试他们府上能中几个举人,期盼乡试马上就要结束了。

  等到了月底,苏贡生终于回来了,他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夫子,你可回来了!”

  “夫子,我们好想你!”

  “夫子,呜呜,我想死你了!”

  苏贡生回家也高兴,有活泼的,就问他:“夫子,咱们汉中府中了几个举人啊?”

  苏贡生叹了一口气:“只有四个中了举人,一个中了副榜。”

  顾思这个时候,还没觉得这些人里与自己会有什么关系。

  他知道往年也就是中上三到五个的样子,四个都在大家的意外之内,都很兴奋的讨论。

  放学后回了家里,从他三外公那里知道,知府也已经回来了,他们府里的秀才们大都是一起回来的。

  又过了几天,顾思一回家去,就见到了他曾祖父,意外又惊喜:“曾爷,你怎么来了府里?”

  他上下打量着人,见他状态还不错,应该不是身体不舒服过来看病了。

  顾家曾祖父欣慰的望了顾思一眼:“长大了,高了。”他说完,才感叹般的“唉”了一声,应着,“咱们县里我有个熟人,这次乡试中了副榜,家里

  请客,我来随点礼钱。”

  顾思顺了一下,才问:“他搬到府诚来住了?”不然怎么请客要到府里来。

  顾家曾祖父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没说清,摇头:“老家在咱们西乡县,祖上早就搬到府里去了,现在只收租时才回来。”

  说完,他又惆怅的叹口气:“才四十多岁,比你大伯还年轻呢!”

  “中了副榜的,就是副贡生吗?”顾思求证的询问。他知道秀才里最厉害的是贡生,贡生又分六种,最厉害的那种就是副贡。

  “是啊!”顾家曾祖父点头,“正榜是举人,副榜就是半个举人,获得监生资格。要是经过礼部铨án选,就可以当官喽!推官知县州佐,随便一个,家族就飞黄腾达了!”

  顾思从这话里都闻得到那股子酸味了,失笑道:“别说半个举人了,就是个举人的资历和劳绩,是那么容易能经过吏部审查的?举人都难,再半个举人也没用!”

  顾家曾祖父自然是个想得开的,不然也活不了这么多岁数,跟着失笑道:“再难也是有个盼头。”

  “啥盼头啊,还不是看人脉和钱财,举人的人脉和钱财要比半个举人强多了,他们都竞争不过,副贡生就别提了,你不用羡慕。”顾思用事实安慰他曾祖父。

  本国有多少个县顾思不清楚,但他知道中国也就两千多个县。按这个算,两千多个知县,进士分下来要是有多的几十上百个,也都那两万多的举人竞争当去了,哪里有副贡生的事儿?

  除非你人脉特别强钱财又多或者能力极为出众,这种都是极个别的事。

  顾思觉得,这一方面像是给有权势的人留下的走后门的路,一方面是国家在全方位的网罗人才,不放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才能之士。

  顾家曾祖父能不知道这些?他知道他也羡慕:“做不了官也羡慕。”

  “谁让人家是个秀才呢!唉~”顾思故意叹了一口气,做怪样子,惹得顾家曾祖父笑了出来。

  顾思关心长辈身体,顾家曾祖父关心他的学习,两人聊起了这些日子各自的情况

  舒颖这时抱着被子过来了

  顾家曾祖父虽然年龄大了,到底是男性,要住在前院的客房里这边褥子有,就是裤子晒了后收了起来

  顾家曾祖父这时对顾思提起了一事:\≈ot;等王贡生宴客的那一天,你中午早早的请了假过来\≈ot;

  要说是带自己去吃点好的顾思能理解,但要请假过去,还是为了吃饭,顾思觉得,这个理由,他先生一定会骂他,而且不会批

  他有些为难,觉得曾祖父这个决定不妥当,拿眼去看他娘,又突然反应过来,这种事还是自己拒绝的好

  他娘拒绝,他曾祖父虽然会多考虑一下,但说不得会生她娘的气

  正要开口,他娘已经在旁边接话了:“那顾思你就请个假去吧,好好跟夫子说,你常日里又不偷懒,想来他会同意的。”

  顾家曾祖父对于舒颖这个孙媳妇更加满意,她果然是个明白人。

  顾思见他娘都开口应下了,就点头同意,开始考虑起这件事是不是有什么深意。

  一想也就明白了,重要的不是吃饭,而是他曾祖父要把自己的人脉介绍给他,让他在那些长辈跟前先混个眼熟。

  这样以后有事了,请人帮忙人家也知道你是谁了。

  顾思答应了请假,却不知道怎么开口,想着事情到了头再说。他猜着他先生有可能那天也会过去,毕竟他们汉中府就这么大,说不得他先生也认识那副贡。

  就是不知道先生会不会提前放学。

  这天一节课下来,正当顾思要着一会儿开口请假时,苏贡生先开口了:“今日里我有事,先下学了,下午来了你们先温书。”

  顾思高兴了,不用请假了。

  他曾祖父已经先去了,顾思让车夫把他送到了王贡生的家里。

  进门的时候,他看以门口有一块一米多长的匾额,用红布盖着,有些好奇。这又不是新房盖成挂匾,或者换居开店挂匾,放一块匾干什么?

  刚来也不好马上揭开看一看,他就先找到了他曾祖父。

  “这就是我那重孙,今年刚中了童生。”顾家曾祖父向着众人介绍顾思的时候,一脸的自豪,“来,顾思,叫孙爷爷和吴爷爷。”

  顾思就跟着叫人。

  “哎呦,了不得啊!”孙秀才感叹。

  “在王兄那里上的学?”吴秀才感叹。

  顾思回答着,一路跟着认人叫人,有的人会拉着顾思说话,有的还逗他。

  等一遍人问候完了,顾思就小声问他曾祖父:“我想去看门口的那块匾,能看吗?”

  顾思见他曾祖父点头,就跑到了大门口去。

  他看了一下周围没人注意,想着他曾祖父也不会骗他,小小心的揭了红布看。

  上边从右到左写了三个大字:副进士

  咦?

  不是半个举人吗?怎么是副进士了?他觉得,应该是副贡生,或者是副举人都没有错啊。

  顾思继续看,见副进士后边最未端,竖着写了两行小字:陕省嘉庆二十二年己卯科乡试副榜

  顾思:“……”所以还是个副贡生啊,那到底为什么要写个“副进士”?

  他小心的又把红布盖了回去,想去问他曾祖父,结果人正忙着跟人聊天吹他呢,他没找到说话的机会。

  等到了子时,乐队奏的乐由欢快的换成了肃穆的,顾思知道重要时刻到了,主动到了他曾祖父处。

  然后,他就见一群人抬着匾额,向着一个地方去了,他们自然也跟着。

  一直跟到了地方,顾思才发现,他们到了王家宗祠里。

  然后就是举行仪式,挂匾,看王家人祭拜祖宗,再回去吃饭。

  离开时顾思也没找到机会问,干脆就问学堂里的孙守:“我看乡试副榜的王贡生挂了个‘岁进士’的匾,什么意思?”

  孙守见识多,说话又言简意赅,重主题,不像有的人,会偏题讲到别的地方去。

  孙守一听,惊讶中带着些嗤笑的意味:“副进士?好不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