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24:府试正场发案了。
作者:作者明光里      更新:2022-09-29 22:52      字数:5830
  顾家曾祖父人老觉少,晚睡早起,四月十五日早早的就起来了,等到申正(4点)时,才叫顾思起床。

  顾思昨晚睡的早,一听到声音就醒。

  四月多的天气已经很暖和了,不用再像县试时穿的那样厚,只穿一件夹衣就行。

  点着油灯吃完饭,检查一遍要带的笔墨砚笔洗笔山等物,重点检查浮票和互结供单在。

  临出门时,舒颖拍了拍顾思的肩膀:“用心考就行了,不要多想结果,只要拿出自己的水平,无论考的好坏都不差。”

  顾名就直白一点:“没事,考不上也不要紧,我们还小着呢,没人笑话你,只会羡慕你,考不上也羡慕你。”

  顾思看他娘比他还紧张,安慰他们两句,提着考篮点头上车。

  顾家曾祖父检查一遍竿子上挂着的防风灯,也跟着上车,去往了考场。

  每个府都建有院试的考场,府试一般都是借用院试考场,这一次就不用带桌椅了,考场有桌椅。

  听说考场连尿罐都有,不过顾思还是带了一个,以防被加人用完了他没东西用。

  到了考场,各县里过了县试的考生已经来了,人比县试时多很多,车远远的就进不去。

  “爷,你在这里看着车,我送咱娃去。”顾名不想祖父劳累,安排着。

  顾思想起他很小的时候,他娘训他爹的事情,忍不住笑出了声来。

  那个时候他才半岁多,生病了,看过大夫开了药后,他爷和他奶要抱着他跨火堆驱邪,他爹不信这个,硬是不让做,最后被他娘挡住了。

  回了屋他娘就说他爹:“又不是吃什么奇怪的东西,会对身子有影响,不过是跨个火堆而已,做了就做了,你挡什么挡!”

  他爹嘴一动,他娘就把他爹堵回去:“不治病有什么关系?求得不过是个安心而已。什么是孝顺?让父母安心就是孝顺。”

  他爹嘴动了动,想说什么又觉得自己没理,小声的没底气的为自己找补:“啊,我就是觉得没用的事不用去做。”他爹是个完全的实用主义,他娘是个细腻的感情主义。

  现在看来,他爹性子还是没变啊。

  他曾祖父人都从住处跟过来,哪可能坐在这里看车?

  果然,顾家曾祖父有些不高兴的道:“来了个贼我还能打过他把人撵跑不成?你在这看着!”

  顾名只好将灯笼递给他祖父,自己看着车了。

  顾思低着头忍笑。

  考场外路边插着很多火把,来往的人有很多也提着灯笼,倒是能看清四周。

  两人先找他们西乡县的马教谕。

  院试进场要一县一县的进,顾思要先和本县的考生集合。

  和顾思一起县试过的很多人都是熟的面孔,顾思没记全,但他同案的人全都记往了顾思。

  没办法,同案除了一些十几岁的,全都是成年人,只有顾思一个人八岁,还考了个第三,不想记住他都难。

  是以他们走在“学政试院”的照壁前时,前边十米处已经有人挥着手喊人了:“顾思,这里,咱们西乡县在这里。”

  两人过去,和教谕问了好,等其他没来的一些人。

  人来了,教谕开始训话:“有夹带的,都给我扔了去,这次考不过,还有下次,要是夹带被逮住枷号了,这辈子就完了!”

  有那活泼的就应着:“放心吧,马教谕,大家都晓得利害,府试要比县试严格,没人敢乱来。”

  马教谕继续道:“不许擅越、不许移席、不许换卷、不许丢纸、不许说话不许顾盼不许吟哦、不许抗拒不许犯规。”

  不许不完。顾思在心里悄悄补了一句。

  马教谕说的是院试

  时的十个规矩,其实实际上的规矩更多,但这十个是主要的,是刻了印的,要是谁犯了,学政就会让人在他的卷子上盖印,基本上这种卷子都不会中。

  擅越就是占别人的空桌,有被认为替考的嫌疑。

  移席就是离开座位,换卷就是和同考交换卷子,丢纸就是把草稿纸掉到地上,这都有作弊嫌疑。

  也不能说话不能左右顾盼不能在构思时念出声来打扰别人。

  要服从差役的指示不能违反考场规则。

  不完就是天黑了还没有答完卷子。

  有的府里府试时就直接把院试的这一套照搬下来。

  其实说起来,和现代考试的规则是差不多的。

  顾思看马教谕说的极为顺口,想着他可能经常在院试府试时这样叮嘱人,都说成习惯了。

  大家自然应下。

  正等着入场呢,顾家曾祖父遇到了熟人,对方一身蓝衫,一看就是个秀才,领着十四五岁的孩子过来和顾家曾祖父打招呼。

  “顾兄弟啊,你带曾孙来考试?”

  顾家曾祖父神情有些淡的点了点头:“井兄好。”

  井秀才打量顾思一眼,笑着问:“这么小就下场,学得很好吧?县试考了个第几?”

  顾思正要开口问呢,井秀才感叹着说:“唉,我这儿子啊,非要下场,我就说他年龄小嘛,结果竟然考了个第九,也只好让他来试试了。”

  顾思明白了,这就是来炫耀的。

  他望了旁边的少年一眼,那少年年轻,神色骄傲自豪。

  见顾家曾祖父不说话,井秀才又叹道:“这孩子是谁教的啊?不是我说你啊,你这都考了一辈子了,也没过院试,可见科考难了,不学扎实一点,怎么过得了,白费功夫而已。这孩子这么小,你确实有些心急了。”

  顾思听着,这马秀才后边的话倒是有些真心的劝解。人的性格是多面的,找你炫耀的人未必对你没有好心。

  顾思见他曾祖父没反应,可不想等府试结果出来了拿成绩说话,这万一要没考好呢?

  他直接道:“我曾爷也没办法,我非要下场嘛,他就是心急了点,我年龄小县试才考了个第三,县尊说我要是再等一年,县案首也是极有可能的。”

  井秀才吃了一惊,不置信的问:“你考了第三?!”他还以为考了个一百多,没想到竟然这么高!

  顾家曾祖父一下子心里痛快了,“无奈”点头:“第三。你说的对,是我心急了,应该晚一点让他下场的。”

  井秀才有些尴尬,有点没脸面,但还是带了点真心的开口:“那你可算是等到了。”也不知道这第三是不是撞大运得了的……

  这时,差役让各县人员结队入场,井秀才便带着儿子离开了。

  顾家曾祖父看着他们的背景,感叹了一句:“井家出人才啊,我刚开始院试时,就遇到他爹了,那时候他还在读书。现在井童生都是井廪生了,他也成了井增生,儿子也下场院试了,我还是个童生。”

  就是全家都爱现了,有什么好事都爱拿出来显摆,偏人家有真本事,还反驳不了,郁闷的很。

  顾思安慰他道:“没事,我给咱家考秀才,到时候让我儿子孙子也考秀才。”

  顾家曾祖父被逗的终于高兴了。

  入场是先从汉中府本府的考生开始,一个县一个县的往下排。

  顾思进场前认真检查了一遍考篮,发现没有问题,才让差役检查。

  这次检查的就仔细多了,速度也慢。

  进了场,天已经开始微亮,本县的考生聚一起,锣声响起时,开始点名发卷。

  点名上前,廪生先认保,认保完再发卷。

  顾思拿着自己的

  卷子,提着考篮,向着大堂走去。

  县试前十,府试时还会提堂,他要和其他八个县和府里的前十一起在大堂里考试。

  等发完卷,天已经大亮,鸣炮声响起,考试开始。

  府试考三场,第一场是正场,最为重要,没有已冠题未冠题的分别,考试范围和县试一样,四书文两篇,五言六韵试贴诗一首。

  顾思小心揭下浮标保存,写了籍贯和祖宗三代姓名信息。

  等考题的时候,祈祷不要是截搭题,他的强项在做八股文上,不在思辨上。

  结果,祈祷没用,第一道题偏是个截搭题:润屋能恶人。

  这出自《论语》。

  “润屋”出自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心诚其意”。富润屋的意思是,有钱的人家可以很好的装饰屋子。

  “能恶人”出自“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意思是只有仁德的人,能够真正爱护好人,能够真正憎恶坏人。

  润屋能恶人的意思,就是很好的装饰屋子能真正憎恶坏人。

  狗屁不通的截搭题!

  顾思终于理解了他曾祖父出了院试考场时骂学政的那个心情了。

  府试都这个样子,院试可想而知更难了。

  当时他曾祖父遇到的截搭题是:禽兽之谓大丈夫。

  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下篇。

  原文是“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行色匆匆,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样一截搭,意思就成了禽兽就叫大丈夫,比他这个润屋能恶人更不好答。

  算了,不要想院试了,过了府试才是正经。

  已经遇到截搭题了,顾思也不怕,他在苏贡生那里学了一个多月,是真的学到了很多方法的。

  他开始认真思考,要怎么样破题,才能不是在胡说八道,还要让人觉得眼前一亮,要引哪些典故和事例。

  顾思考虑了很长时间,才开始动笔在草稿纸上写好,等作完后,检查几遍,打算开始誊抄时,有差役举着牌子进来了。

  开考一个时辰了,第二道题来了。

  顾思明显能感觉到大堂里有些人慌了。

  也是,这个截搭题没头没尾的,有些人没好思路很正常。

  第二道题是《孟子》里的,就很正常了,顾思高兴的抄了题,开始写八股文。

  写完修改检查,两道题再一起检查几遍,顾思才开始誊写。

  写完了,两个时辰过去,五言六韵诗的题也出来了。

  这次的题顾思好像大概有些印象,知道意思,但想不起来具体在哪里见过了。

  他又不是真的过目不忘,为了增加面,再用心看也不可能都背过,背四书五经已经够累死人了。

  知道意思不知道出处,只要写的时候不写出处就行了,一般不会有大的问题。

  顾思边考虑,边拿出肉干和炒米来吃。

  肉干抵饿,也方便,保质期长还不会坏,携带方便。炒米炒时加了一点盐水,带点味道,也很香。

  喝完水,休息一下,顾思开始构思试帖诗。

  在草稿上写好时,顾思单手抚住了额头,有些无语。

  都少喝水了,怎么现在就想尿啊?!不能晚一点,等他誊写完了再想尿吗?

  这尿意来得急,顾思要憋也能憋住,可一来这对身体不好,二来憋着考试容易分心出错,顾思决定,还是尿了的好。

  他小心的左右看了两下,想看有没有人注意他,结果一下子就对上了知府大人的视线。

  顾思眨眨眼,想着知府是他三外公的上司,听说脾气挺好,就下意识对

  着他笑了笑,笑完才发觉地点不对,连忙低下头。

  他以前在他三外公家住着,去过两次府衙,远远见过一次知府,不过当时知府有事,应该没有注意到他。

  然后,他就悄悄的拿起了尿罐,揭起官衣,解开扣子,掏出家伙……

  被人看着尿不出来啊!

  顾思抬头,果然发现知府盯着他看,可能是怕他作弊怎么的,让他无奈的很

  要是陌生人,其实还没什么感觉,可被个长辈盯着真的怪怪的,有些不好意思。——知府和顾思三外公是同事,顾思在心里觉得知府是长辈。

  他很想对知府说;您老能别看我么?你看着我我尿不出来啊!

  他不能说这样的话,就盯着知府看,五秒钟后,败下阵来,低下头认真尿尿了。

  算了,就当没这个人了!反正大家都是当堂尿的!

  带着一点不自在,顾思还是当众尿出来,然后将家伙塞进去,扣上扣子,放下尿罐,盖上盖子。

  然而顾思发现知府还在盯着他,再盯着尿罐,突然就懂了,知府不是在防着他作弊,而是奇怪他怎么尿尿不站起来解裤子!

  天啦,这么多年,应该早有人做这种考场专用裤子了吧?!知府遇到的都是考生,成年监考,不会真的没见过吧?!

  顾思有些无语,擦了手,静了下心,继续誊写。

  知府虽然只远远见过顾思一次,其实是认出他了,才会多关注他两下。

  当然,刚开始没认出来,后来赵廪生他两认保时,一听西乡县茶园镇,再一见顾思年龄和相貌,想到自己钱谷师爷提起的过有一个聪慧的侄外孙,大概就知道了。

  顾思答完卷子,已经听到辕门那里又传来了锣鼓声,已经出二牌了。

  府里果然人才多啊,他觉得自己速度很快,别人家更快。

  交卷时,知府认真的望了顾思的卷子上的字迹一眼,面无表情的收下。

  顾思收拾东西,从角门出去,到了辕门前,已经有四个等着了,正在议论,一听,全是小声骂知府的。

  “什么狗屁润屋能恶人,润屋哪里能恶人?”

  “我也郁闷,你怎么破题的?”

  有人见顾思年龄小,上前问他:“你答完了吗?怎么破题的?”

  顾思使与他交谈起来,了解一下别人怎么学习。

  一般前边交卷的,都是学的好的,除非生病提前离场什么的。

  等够了十个人,放三牌了,他们一出去,外边的吹鼓手就敲锣打鼓的庆贺起来。

  顾思感叹:幸好这个不要钱,不然大家都不想交卷了。

  这大概是中国人处事的方式,前三牌出来的人,大都在前十里,先混个眼熟,这样后来去贺喜要钱时,也好说话一点。

  顾家曾祖父一直等在考场外的车上,听第一次放牌时,就在辕门外等着了。

  一见顾思出来,就急急的上前问他:“考的怎么样?”

  顾名也过来了,他接过顾思的考篮,等着答案。

  “感觉还行,第一题是个截搭题,润屋能恶人。”

  顾家曾祖父一听,脸就拉下来,小声骂道:“不过一个府试而已,跟什么风考截搭题!一个进士还想不出一个正经考题了?!”

  然后又细问顾思怎么破题的,听完后,才放了些心:“答的比我想的好,等结果吧。”

  顾思回去,舒颖给他递了一杯温开水,简单问了两句考试的事,让他先去睡一觉。

  接着最重要的事就是等成绩了。

  第一场是正场,过了的话府试基本就过了,童生就到手了。

  是以家里人一个个都有些着急,顾思也急。

  好不容易

  等了两天,第三天发案前一晚,顾思失眠了。

  府城里的教育好,有很多廪生贡生副生都在授课,整体教学质量都好,过县试的人要是都水平高,他说不定过不了。

  迷糊睡去,又早早醒来,发现家里人竟然都醒了。

  顾思看着他曾祖父和他爹,感觉大家很像以前等高考成绩的那些家长,忍不住笑出了声。

  早早的吃完饭,就去蹲榜,结果榜下人多的要死,干脆不去挤了,等在外边。

  顾家曾祖父又遇到了井秀才,两人一起感叹府试第一道截搭题不好做,井秀才气愤的很:“这种题我们都不好答,更何况孩子呢!我家儿子勉强写完了!”

  啊,又来炫耀了!

  顾思已经听他曾祖父说过井家人的行为处事了,要是真勉强写完,不会这样说。

  写完有什么了不起,他也写完了,自我感觉还挺好的。

  有些煎熬的等了一阵,锣声响起,有差役开道,要发案了!

  顾思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拨腿就跑过去:“曾爷我去了!你别过来小心挤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