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大堂伯当对读生和曾祖父院试
作者:作者明光里      更新:2022-09-17 22:47      字数:3474
  顾思每天早上早早起来,学一阵子书,然后吃饭,吃完饭上课。

  先上半个小时左右的《中庸》,自学一个半小时左右,有什么不懂的就问;而后打个太极拳,接着教半个小时学《孟子》,再自学一个半小时左右。

  《孝经》短,已经在年前学完了,《大学》只一章,更短,也学完了。

  下午在顾思的要求下,学的是《尚书》和《春秋》,他对《周易》和《诗经》《礼仪》的兴趣不大。

  顾家曾祖父身子好了,每天教这么长时间也不觉得累。

  时间勿勿,半年就过去了,一天顾思见曾祖父从外边回来叹气 ,就问他:“怎么了,曾爷?”

  “今年大比之年,你大伯去长安了,我一辈子都没有去过长安。”顾家曾祖父有些失落。

  长安是本省省城,顾思讶异:“不是科试过了才能去乡试吗?”

  顾家曾祖父摇了摇头:“乡试卷要糊名,誊录手誊录改笔迹,对读生校对防错,他是去对当对读生。”

  说着就讲了一些听来的乡试的事。

  顾思安慰他:“那活儿累的很,咱们不稀罕。”

  顾家曾祖父笑了。

  很快,半年又在学习中过去了。

  冬天放假后,顾六伯又来问顾五哥能不能下场了。

  顾家曾祖父同意了:“他也大了,该去试一下了。不成的话让他认清自己,好好好努力 。”

  然后顾五哥就被拒在书房里,顾家曾祖父重点给他讲课,考察他。

  原本顾家曾祖父还担心会让顾思懈怠了,结果发现顾思听得比顾浩还认真。

  这机会难得,顾思自然不会放过。

  过了年以后,家里就开始准备给顾浩去县衙里报名了。

  “我也要去!”顾思很想去看热闹,见识一下是怎么报名的。

  “你不去,你太小了,那里人多,有些人得了风寒,没得给你染上了,让家里人担心。”顾家曾祖父拒绝了顾思的要求。

  连顾思的娘都听到了这个消息,来劝他:“现在外边还冷,你去了我担心的很,等下次,下次家里再有人县试,报名时就让你去。”

  顾思:“你就哄我呢!”他曾祖父觉得他五哥过不了,他学了一年,不会写八股文,但看事下倒是会一点。

  以他浅薄持经验,都能看出他五哥的文章写的没什么精彩的地方,觉得肯定过不了。要是再考,他觉得得再学个两三年,那他就得等这么长时间。

  舒颖笑了:“你才五岁嘛,过了六七岁,身子就会好一些,别让娘担心,好吗?”

  顾思看着他娘大着的肚子,点了点头。

  他娘怀孕了,快生了。

  顾家一门子大,顾思感觉他曾祖父不是今天去这个的出阁宴,就是去喝那个的满月酒。

  加上白事,一年里吃了六次宴席了。顾思也跟着混了六次饭。

  这天是腊月二十四,晚上的时候,舒颖就生了个女儿。

  顾名和舒颖没女儿自然高兴,顾思也很高兴,就是顾思的奶奶念叨了一句:“要是个男娃就好了。”

  重男轻女是这个时代的常态,其实在现代也重男轻女,古代更重一点。

  顾爷爷只说好,不说嫌弃是女儿的话。

  反正二院里倒是挺乐呵的。

  顾思的十三婶听她九嫂生了女儿,松了一口气。她嫂子要是再生一个男娃,她婆婆就能念叨死她,什么没用啊,连生两女,看看你嫂啊,连生两个儿子。

  她不是不盼着她九嫂好,实在是不想受她婆婆的冷言冷语了。她九嫂已经有个儿子了,要是知道自己希望她这胎生个女儿,会不会生气?

  顾十三婶抱着自己的肚子,想着自己盼望这胎是个儿子,莫名的,就有些心虚。

  全家要说有谁对顾思这个妹妹失望,那就只有顾家曾祖父了。

  他非常希望舒颖这一胎还是个男孩 ,给顾思生个弟弟。

  往好了说,这个孩子聪明了将来考个童生对家里好,要是不聪明了,以后也是顾思的一个助力。

  万一要是顾思没长成,半路夭折了,这孩子也是个希望。

  可惜啊,太可惜了!

  怎么就不是男孩子呢!

  顾家曾祖父失望之后,就接受了这个事实。

  过完年,顾五哥要去下场,家里的气氛都紧张了起来。

  临近县试,顾思也紧张起来。

  顾家曾祖父原本还想送考,被家里人劝住了。

  二月初七,顾六伯就带着儿子上县了。

  顾家曾祖父没心思上课,顾思自己练习写字。

  他的字已经写的有点样子了,顾思很满意,顾家曾祖父更满意,一年就写成这个样子,除了肯用功,天赋也是好的。

  十三早上,顾家曾祖父就焦躁的在屋子里走来走去,一般今明两天是第一场出成绩的日子。

  过了酉时,傍晚的时候,顾家曾祖父脸上终于有了点笑。

  等第二天酉时,他彻底放松了,对顾思道:“看来第一场应该过了,不然现在应该已经回来了。”

  第一场录的松,顾思也不意外这个结果。

  结果第二天午饭后,顾六伯就带着儿子回来了:“今年发案晚一点,今天才发案。”

  顾家曾祖父黑了脸,顾六伯安慰他:“好歹第一次考嘛,能答完题,比我强多了!”

  顾家曾祖父脱了帽子追着打人:“跟你比强有什么用?我十八岁县试一场过,这样下去他这辈子别说秀才了,连个童生都考不上!”

  顾六伯挨了两下子也不生气,乐观的很:“再学两年,到时候一起过了,就能去村塾里当个夫子了!”

  顾家曾祖父更气了:“村塾里缺一个童生当夫子!你就这志气!顾思还知道要考秀才呢!”

  顾六伯嘿嘿的笑,顾家曾祖父气的挥手;“滚滚滚,别在我面前晃,我头晕!”

  顾六伯笑着走了,走了半截,又被叫了回来:“那今年还是让他在县里上学?”

  顾思给了顾家曾祖父自信,觉得

  顾五哥已经议好亲,今年就要成亲了。

  顾六伯想了一下,点头:“成了亲呆在家里,怕是没心思学习。”

  顾家曾祖父一想也是这个样子,点头同意了。

  顾思的日常又回到了学习当中。

  这一年,顾家曾祖父开始让他对对子,写一些小诗,然后教他写一些文章,发现顾思写的好,在家里人和村里人面前好一通夸。

  顾思;“……”成年人的思想,有条理,刚开始要是连个孩子都不如,那这辈子别说童生秀才了,连县试都过不了。

  临近秋天的时候,顾家曾祖父就经常出去了。

  顾思先要跟着,顾家曾祖父不让:“我出去你跟着干什么?”

  顾思理直气壮的道:“你要准备明年的院试,我知道的,我也跟着长长见识嘛。”

  “小屁孩长什么见识!”顾家曾祖父有些恼。

  “你是不是怕写的文章不好被人笑话,不想让我看到你的窘境?”顾思跟他曾祖父相处的时间长了,就知道他曾祖父是什么性子了,直戳他软肋。

  “小兔崽子!”顾家曾祖父恼羞成怒,脱了鞋子就追着顾思打。

  顾思跑掉了,最后死缠烂打,还是跟着他曾祖父了。

  顾家曾祖父把自己的文章拿给顾耕看,问他:“可有什么地方要润色的?”

  顾耕这两年,认识的秀才多了,见识的人多了,还真的学到了一些,见些还真给改了。

  顾家曾祖父看过以后,沉默了一阵,感叹道:“老了老了,不行了,越活越回去了!”

  “不是的,曾爷,是大伯他进步的比你快,不是你退步了。”顾思安慰了,已经知道村里人说他曾祖父在四个童生里文采最好不是恭维他的话。

  顾耕意外的望着顾思,摸了一下他的头:“你往常都说这孩子聪慧,看来还是夸的浅了啊!”

  说起这个,顾家曾祖父脸上有了笑。

  然后,顾思又跟着他曾祖父去了村长家,王爷爷家,和他们一起讨论学问。

  原本顾家曾祖父带着顾思,两人还怕他闹腾,结果 见顾思竟然十分坐的住,都感叹的很:“你这曾孙如此坐的住,定能考个秀才出来。”

  哪怕是恭维话,顾家曾祖父也喜欢听得很,高兴得不得了 ,顺便让顾思背一段书,又引来夸奖。

  顾思为了他曾祖父的心理健康,极为的配合。

  过了年,府里发了院试时间,今年他们府是在五月。

  离剧情时间越来越近,顾思很担心他的曾祖父,开始缠着他曾祖父:“曾爷,你去院试,我跟着你一起去嘛,反正你考试时,客栈也是白闲着!”

  “你一个小孩子,跟着去凑什么热闹!”

  “你要是考不好,我可以安慰你啊!”

  “去你娘的,小崽子,越来越会说话了!”顾家曾祖父笑骂。

  不过顾思说多了,他倒是真的考虑起了让顾思跟着一起去的决定。

  最后,家里一商量,还是同意了让顾思去了。

  顾思想学八股文,顾家曾祖父骂他:“一步步的来,没会走就会跑。”

  顾思觉得临近院试,他曾祖父的脾气越来越不好,也就熄灭了先学一下的心思。

  五月初二,顾家曾祖父带着顾爷爷、顾名、顾思,一起去了府城里。

  顾思第一次出远门,高兴的很。

  他成天在村里,就见过那么一点人,府城人多,让他觉得繁华热闹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