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各忙各的
作者:司农舍人      更新:2022-11-19 08:17      字数:3363
  阿绣的大妹祝道芳,正月底生日,年后就十七了,在西林场菜地大棚里,是种菜的行家负责人。

  秋冬的时候,反季节蔬菜大量出棚,就开始艰难的卖菜之路。自己家的几个食堂肯定得吃菜,伙房当然捡便宜的买菜,降低成本啊!但自己有菜地,总不能到街面上买吧!这个矛盾就令阿芳和管后勤的大凤很着难。

  萝卜白菜大路货便宜,一毛钱一二三四五斤的卖,也是根据市场行情来定价的。开始下来小萝卜时,一斤一毛两毛,到了种麦子时,南边河湾的菜地腾出来种麦子,大量萝卜白菜上街,那就三四五分钱一斤,一大袋子六十斤,也就一两块钱。

  阿芳就嘟囔抱怨不停:“一个萝卜,小时候一二两重,价值三四分钱,浇水施肥伺候一个多月,长大到一斤,还是卖三四分钱。”

  菜地帮忙的有三个人,六姥娘也就是王志峰的妈妈,姚大凤的婆婆,在这边照顾看孙子兼职拾掇菜地。另一个的是王大舅妈,也是因为尹红经常住这里,她也来来兼职照顾孙子。

  还有个就是高君义的妈妈,儿子在林场开车,忙完农活儿,还有干不完的杂活儿。小儿子在镇上上学,她没事干,就来这里住着,清扫路面洒落的石子什么的,也在兼职预制场的厨房择菜、拾掇菜地。

  塔读小说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还有就是老姨,属于编外人员,梅奶奶来这边定居了,她也不用去城里了,在这边陪伴梅奶奶,辅助刘菜花三凤两个在林场深处看孩子。

  秋冬季节一打霜,蔬菜价格就上涨,加上物价的全面上调,原来几分钱一斤的萝卜白菜就上涨到最低一毛钱一斤。哪天打了酷霜,气温冻手时,青菜价格还会无序涨价。有时,包心大白菜能卖两毛钱一斤,一棵不太大的白菜就两块钱。

  祝道芳这才开心起来,她在街上有预留的商铺,就是冬天卖菜用的。

  进入冬腊月天,反季节蔬菜逐渐出棚,阿芳担心定价问题,定高了怕卖不出去,定低了,菜地投资太高,成本价什么时候才能收回来?

  魏老六给了个价目表,说是东子以前给规定的,豆角黄瓜辣椒西红柿,每斤都在一块三以上。阿芳又发愁起来,这比肉还贵,谁吃得起啊?

  辣椒是空壳不太压秤,那一筐黄瓜就四十斤,西红柿和长豆角也是一样重秤,一筐都是四十斤,就要五十块。其中那种塑料筐,谁要来批量买菜,第一次必须收取押金,一只筐要押八块钱,不把筐子送回来,还继续收押金。

  没想到的是,林场来了许多小卡车,自己这点菜就不够分了。

  来买菜的人很多,什么招待所什么宾馆的,大概是四五个单位的,说我们不知道你的菜什么时候收拾出来,最好给咱送过去,免得跑空路。我们也是见到货就付款,再给你些送货费,每筐菜加十块钱吧?

  阿芳觉得再合理不过,但自己上哪去租车呢?回来和大凤、魏老六一说,他就想了下,说那个刘社会留下一台车,是给服装厂送货用的,也不是天天跑,闲着就叫司机金乔力辛苦送菜吧!

  一筐菜是五十多块,每天能采摘十来筐,隔天集中采摘一次,就能摘二十多筐,叫金乔力送一趟需要一上午,就拿回来千把块钱,这样才好嘛!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阿芳就有了干劲儿,照顾菜地更精心勤快了。一种自己都不喜欢吃的葫芦瓜,客人要求要小的,拳头大小,不能超过一斤就采摘下来,还给一块五一斤。

  虽说这东西不好吃,城里人喜欢,小点就贵点,关键是它开花就结果,一棵秧子就结一堆,长得又快,隔天采摘,就可能超过一斤了。

  长得太大了,里面有籽粒人家就不要了,便宜卖也不要,阿芳就严格要求,叫几个老太太不要心疼瓜钮钮,这和萝卜一样,二两的小萝卜比二斤的大个卖得贵。

  在魏老六指点下,给县城送去的青菜都是精选的优等品,比如,黄瓜只选笔直的个头匀称的,西红柿也是个顶个的饱满圆润,豆角挑选没有疤痕没有弯曲的,果然,人家一看菜色漂亮鲜嫩,给的定价超出了阿芳的预测范围,没有还价还多给些钱。

  至于那些弯曲的黄瓜,长得不好看的西红柿,都卖给了工地伙房,自己的工人不能卖高价,也是萝卜白菜几倍的价格。就连街上的机关单位伙房,偶尔也来林场买菜,可能是给谁带捎,有时也是几十斤的买,这个价格比城里低些,也不低于一块钱一斤,质量上,那也只能算是二等品了。

  年前的菜不够卖的,现在虽说春天来了,还是低温,露地蔬菜肯定没有,工地陆续开工,不用金乔力送菜了,外来的工程队就给林场菜地包圆了。

  丁文东看人家来拉菜辛苦,就叫把街上的店铺腾出来,门头上写着阿芳蔬菜店,里面摆上货架,铺满丁师傅调味品,油盐酱醋调料,粉条海带木耳黄花菜之类的干货,门口摆满塑料筐,上面还盖着薄膜防冻。由尹红和王小林的二妹和不上学的三妹小花帮忙看着,一间小店开张了。

  预制场西南角,那口大水塘以东的位置,原来林场的围沟以外,离预制场百米开外,就是丁文东私人药剂研究所位置。

  这个院子也不算小,十二亩地左右,接近正方形,南侧沟边西侧水塘边是两座三层小楼,北侧是生活区。

  那道南北围沟填平后,和林场连为一体。现在,预制场的仓库南头空地上,就安扎了七十多名工程兵的帐篷。他们按照规划图,先拉围墙,错后两天就开挖地基。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pp。

  丁文东抱着孩子在这儿闲逛看看,就等到陆子华派来的一批人员。

  这是已经退役的三十名汽车坦克兵,直接转到镇上的工厂工作,他们来报到之后,自行决定是否带家属过来定居。

  这些人提前过来,任务是对新招聘的都是机电公司的工人进行岗前基本技能培训。

  李娟回来了,他们商量的结果是,推迟婚期到五一,到时候根据情况,确定是在这边结婚,还是回京城举办婚礼。

  丁文东说:“还是回京举办吧!我先回去给你们准备婚房。”

  另一批从春风塑料厂抽调来的六名技术员干了过来,丁文东给他们开了个小会,安排一下工作分配。

  眼看就到了二月二,他叫阿绣收拾一下行装,带上姚三凤刘玉凤和孩子们,开着改装的旅行车走了。

  重新住进西四北街阿绣的房子里,采购一批生活物资,安顿下来。丁文东去街角报刊亭,买回来一堆报纸杂志资料,在家仔细看看社会新闻,给这个时代把把脉。

  然后和徐自强一起,去凤凰公司那边看看筹备进度。

  按照计划,二月初一也就是三月六号是惊蛰,这天宣布拍摄计划,也是新片开机时间。

  计划是一部电影一部连续剧同时开拍,电影是丁文东自导自演的武打巨制《太极》,演员都已经到位了,正在学习剧本。丁文东年前提供的剧本被完善一下,就等他来再次审核,结合他画的一本漫画,就能复刻出来。

  这是为了纪念戚薇的片子,选角的女主是一个和戚薇长得很相像的女生,剧组人员从电影学院影视学校各个文工团话剧院戏曲学院等等单位,筛选许久,只找到三个相貌相近的女生,其中两个崭露头角的新秀,后来都是名角,一个是陶慧明,一个是何清,还有个北影的林芳冰,都是绝色佳人。

  丁文东看了照片,全部以没有太极基础的理由给否决了,叫派人去河南温县找一个叫许玉娟的女生,长得和戚薇极为相像。八一年在县中学读书的学生,现在不知道考到哪里了,应该很容易找到。她就是给戚薇出主意让自己争取文状元的那个疯婆子,这次借机要好好修理她一下。

  徐自强对丁文东的奇人怪语已经习以为常了,三个副导演里有两个都不相信,不相信他能知道温县有需要的特型演员,但还是派人拿着戚薇照片去找。

  新拍电视剧也是五十集,名字叫《新白娘子传奇》,主角是丁文东亲自挑选的,男主是江苏戏校出身的侯常容,女主就是祝道绣。女配角两个,一个是小青,由当前呼声最高的金牌女配角洪雪敏担任。另一个是许仙姑妈家的女儿,这才把备选演员林芳冰给安排到合适角色。

  洪雪敏的面相性格过于喜俏,和林芳冰的冷美人反差太大,丁文东建议导演组更换调整一下,由林芳冰担纲小青一角,洪雪敏来饰演姑妈家那个刁蛮任性的大小姐。

  丁文东还有几天时间去和朋友们联络一下感情,先后去为陈老爷子家调理身体,去曲伍家看望他的新生儿子。当然了,曲铃家的两只麒麟神兽,那也得带去一堆礼物玩具。

  陈老爷子逗玩儿一会儿两个孩子后,一起吃了顿饭,问了丁文东近期的情况,说:“年轻人可以玩一下,还是正事儿要紧。”

  丁文东连忙解释说:“还有大半年时间可以随意玩玩儿,然后等乡下的场地设施完善后,就开始工作。”

  “哦!那里的目的或者说目标是什么?”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pp。

  “不限领域的随便涉猎一下,主要方向还是医药方面。”

  “那,还是叫陈伽过去帮忙吧!”

  经陈老爷子介绍,又给丁文东找了个差事,为他的一位战友,长期北疆工作的王大将军梳理调整一下身体。

  这个过程并不长,然后徐自强那边就传来消息,找到许玉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