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老许
作者:司农舍人      更新:2022-11-19 08:17      字数:3439
  对于吴新宏业务指导的要求,丁文东说:“个人爱好最重要,做喜欢的事儿,才有激情和动力,这是关系个人生活的大事,我不能替你做主。商铺的事儿,你自己选位置吧!找魏老六签合同就是了。”

  吴新宏留着两撇小胡子,装扮得和电影流浪者里的主角拉兹一样,长相十分清瘦,此刻就提出个很过分的要求,说:“我在街上也算是个场面人了,想开个饭店,这个寨河边上的位置不错,你看能不能叫姚世全的榨油店让出来,他再另外找地方。”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pp,欢迎下载pp免费阅读。

  侯树明和陈相义就觉得此人过于狂妄,不说第一次见面了,你还被他打残过,此刻有什么底气来提这个过分的要求?

  丁文东冷着脸看看他,说:“场地太小,位置也不好,临街铺面开早餐店还行,不适合做饭店,你想干这一行,要考虑客流定位和档次,要有长远规划,还是另外找地方吧!”

  侯树明很奇怪地看着他俩对话,不明白丁文东为什么对他这么耐心?

  曾经的记忆里,丁文东和阿绣有三个女儿,老大嫁到街上冯家,婆婆就是这个人的妹妹。

  他在乡里干了几十年的辅助治安员,结婚有了一子一女,后来又离婚了,到头来还是被裁撤辞退了,然后一个人在北边土河边上放了群羊,那时的羊肉就不是一般人能吃得起的了。六十多岁还威风不减,街头小年轻心目中的榜样。

  听丁文东这么说,他还想继续探讨一下,丁文东看看苏文越和张顺强,劝菜吃火锅,他就明白这个话题不适合公开场合讨论了。

  几个人就是来闲聊天的,这个吃饭时间就是交流机会。

  一般村民冬闲时也是这样胡乱串门,没事时约起几个伙伴到谁家去谈天,临近中午了,主家就留客打酒管饭。许多闲事儿都是这种场合谈出来的,谁家母猪下崽了,谁家儿女长大了,可以提前问问预定,牵线搭桥介绍给自己的表侄外甥,这也是一种信息交流方式。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赶集,也许有的人,赶集花不了两毛钱,但一定要步行几里地去逛街,不为繁荣市场经济,仅仅是丰富人流客流,去某个约定的地方和谁谁见面,然后,在长辈关怀下,亲戚连亲戚,朋友连朋友,许多亲事就这样谈成了。

  林场还有工人干活儿,吃饭较早,几个人当然不是为了喝酒来的,就是谈话交流的,刚喝了一轮酒,外面响起车喇叭声,王志峰过来说:“来了两辆高级车,是当官的!”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丁文东笑了一下,说:“你还能认出来什么车是官车?”

  出来一看,前面一辆吉普车,后面跟着辆皇冠,走进来一看,原来是辆尼桑公爵。

  丁文东不认识车里是谁,陈相义和侯树明一看,连忙整理下衣服,态度恭敬起来。

  吉普车上下来的是个中等个头的人,四五十岁,后面公爵上下来的是个熟人肖茂,身后还跟着个年龄稍大的中年,见肖茂和丁文东客气地握手介绍客人,就去车后箱拿出来一堆礼物,陈相义和侯树明上前问好,连忙去帮忙拿东西。

  肖茂带着县里父母官老许来了,那就得重新做饭,叫阿绣大凤两个去林场深处的小楼准备饭菜,叫陈相义几个过来重开二席。

  陈相义和侯树明当然熟悉顶头上司老许,也听说了新调来的地区行署专员,此刻见到肖专员,来见丁文东还带了两箱茅台,还有冷冻海鱼之类,就很惊讶。

  经过介绍,已经了解到肖茂的来意,哪敢再留下陪客,再说了,人家专程来乡下拜访丁文东,说明关系深厚,没看见连老许都恭敬客气的拿礼物,说不定人家要商量什么大事,自己再留下来那就太没有眼色了。

  带几个亲友来拜见认识丁文东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几个人就告辞离开。

  既然丁文东执意要在乡下养伤,也不愿出山工作,还在乡下搞得风生水起,乡镇企业建设和新型农业发展初见成效,低洼荒地被改造成千斤良田,一年的亩产量过吨,就被宣传为吨粮田。加上农业科技的运用,和良种农药的的推广示范作用,农业机械的使用率提高,十个人管理五百多亩田地,还发展经济,养鱼养猪农产品深加工,进城销售,创造附加利润,等等,都是新型农业发展的闪光点啊!

  丁文东当然不知道肖家出于什么考虑,把一个子弟肖茂调到这个经济落后地区任职,是什么意思,但他能年前来探望自己,心里还是很温暖的。

  至于老许,只能当做不认识,客客气气,规规矩矩地问答一些问题,并不发表时事言论。

  阿绣很快整出六个菜两个火锅,温棚里的青菜一直没断过,有黄瓜辣椒西红柿之类,也有些叶菜。

  加上两个司机,总共就六个客人,丁文东就叫阿绣也坐下来吃饭。

  牛肉是早已炖好的,切了盘冷拼,又炖了个火锅,另一个火锅是母鸡,盘子里还有一个黄焖鸡,肖茂看看秘书老宋,就笑着说:“我就说,东子在乡下是有想法的,这个伙食就一般人比不了。他是美食吃客,专门下乡研究这个的,以后想吃什么,就过来报菜。”

  丁文东笑着说:“这话说的!好像我是在混吃等死似的。这生活水平是根据社会发展的进步逐步提高的,丰富百姓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也应该提高一下自己的生活吧!当着许叔的面,我先做个检讨,这里的梨树被我给挖掉了,这是毁林改地,因为暂时的粮食生产还有很大缺口,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嘛!等几年粮食生产过剩了,人们群众喜欢吃水果有能力吃水果了,这里还会根据市场需求,改种些紧俏水果,比方说葡萄、桃子、草莓、西瓜之类。今年我们也种了点西瓜,可惜因为出了点事,我不在家,没吃几口。”

  “这青菜种的不错啊!”老许笑着说。

  “年初才建了六亩大棚,开始想着都是自己工人吃菜,现在冬天了,青菜确实不错,咱也没指望种这个赚钱,现在的市场没有培育出来,指望老百姓用肉价吃青菜,还没有这个经济条件。等会儿阿绣和尹红去收拾点儿青菜,给许叔和肖哥带上。呃!肖哥过来履职,嫂子和孩子带来没有?”

  肖茂笑着说:“她们年后才过来。等会儿去看看你的菜棚!”

  丁文东说:“东边还有一排猪圈,池塘里养的有鱼,只是还太小,明年夏天,有时间了,来这里钓鱼,咱自家养的有土公鸡,麻鸭大白鹅,想吃什么随便选!”

  “你不出去工作了?

  塔读小说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咱是在野之人,机关事务什么的干不来,也不想朝九晚五的被限制,乡下搞点乡镇企业,协助农业发展、农村兴盛、农民致富,解决三农问题,不也是一个重要工作吗?”

  “这个说法好!有水平!城市生活不是更轻松吗?”

  “职业没有贵贱之分,往上数三代,谁家不是农民出身呢!我在这里觉得心情更安稳些。没事儿是也可以继续自己的爱好,有需要有机会的话,也会出去转转的。”

  两个司机开车不喝酒,老许和宋秘书喝了瓶茅台,肖茂喝了一点点。几个人去外面看看环境,先看了麦地,看了池塘和猪圈,高大的鸡鸭围网笼子,又去看看仓库里的玉米,再去看看温棚,阿绣在里面摘了两筐各式蔬菜。

  肖茂看看苗床,问:“这是什么菜苗?”

  “这是西瓜苗,过完元宵节就能移栽了,清明节挂果,一个月左右就能吃瓜,到时你不来吃,我可没时间给你送哈!”

  “一定来!一定来!西瓜栽哪?”

  “扩大温棚面积,然后,等明年冬天,我要把青菜瓜果卖到大城市里去!哎!许叔,你们县里招待所需要这类青菜,可以来这里采购啊!回去和他们说一声,关照支持一下嘛!”

  老许说:“行!没问题!”

  肖茂问:“那么多玉米留着干什么?怎么不卖掉?”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pp,欢迎下载pp免费阅读。

  “我想搞个饲料厂,暂时条件不成熟,主要是人手分不开,年后要搞两个小厂,等完成后在说其它吧!再说了,玉米价格等到小麦黄梢时才会高些,那时再腾仓库装麦子。”

  肖茂并没有任何特定目的,就是拉着老许来开辟人际关系的。眼看天空飘起雪花,他和老许各自带上一筐菜,开车走了。

  腊月二十六上午,王小林的包子油条铺重新开业,这个主要是以炸油条为主,丁文东和阿绣来帮忙看一上午,开业两天,价格优惠,只卖七毛钱一斤。

  按照一般行业标准,一根油条一两左右,零卖是一根一毛钱,平常论斤是八毛一斤,一斤十根左右。技术难点是看谁家的油条膨松得更大,也就是说,同样价钱,一篮子五斤左右,买谁家的篮子更满些。

  这就是个添加剂问题了,传统的三样原料是明矾、碱面和食盐,食盐和明矾都是块状晶体,都要磨碎,然后用温水混合碱面融化打花,不等反应结束,迅速倒入面粉和面。

  这个过程只适用于少量面粉,一下子和五十斤面就不行,混合不过来,化学反应就结束了,炸出来的油条,有的就像死面一样坚硬。

  但现在市面上还没有现成的专用脆皮油条蓬松剂,也没有泡打粉发酵粉,更没有无铝油条膨松剂,但有个高级食客丁文东啊!鼓捣了两个小时,就混配了一袋子五十斤专用添加剂,其中一半都是干面粉,就是这样,每一斤就可以和面五十斤。

  他还指导老表说:“做什么要有个计划,一天炸五十斤面的油条,除掉成本,可以赚二十块钱,再蒸五十斤面的包子,也是二十块钱的利润,能维持四十块钱利润就行了,不要搞那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