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开业大吉
作者:司农舍人      更新:2022-11-19 08:17      字数:4405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pp。

  正月十四是惊蛰节气,已经没有了上冻的可能,推迟到这一天开工,完全是照顾大家的春节旧传统。在这个节奏缓慢的时代里,不过元宵节,人们的心情就安静不下来。

  天气温暖,沙场这边的拖车拖拉机摆了一溜,全都贴上大红标语,热烈庆祝永盛预制场成立!热烈庆祝锦程建筑公司成立!热烈庆祝丰乐联合农场成立!热烈欢迎广大朋友的加盟支持!热烈欢迎各级领导来检查指导工作!

  沙场里聚集了上百男女青年,拿着很正式的打印版招工简章,三五成群的在交头接耳议论什上面的条款。

  陈相义和侯树明都来现场监督,丁文东陪着在一边说话,招聘工作就由老王魏老六和罗凤村杨文戍王志峰几个主持。

  说是招聘四十三个人,实际上,杨文戍找来的已经有十三个人了,加上老罗带来的九个伙伴,建筑公司只需再找八个工人和两名炊事员。

  建筑公司的炊事员也有了人选,一个是杨文戍的老婆,另一个是罗凤村介绍来的,是罗红旗的小姨,是个三十多岁大姐,她丈夫也来应聘泥瓦工。

  人们就看着简章,来竞争预制场的十一个岗位,预制场这边的炊事员,王志峰的新媳妇姚大凤想来应聘,丁文东不用,说:“你两个在这边管理林场就行了,炊事员太累太忙,你做不了。”

  大凤听他这么说,就等着这个表妹夫兼便宜假外甥给自己安排具体工作。

  许多男女青年还带来毕业证,让老王工程师审阅。现场也就老王的级别水平最高,杨文戍和老罗也只能让他主持招聘会。

  有了更多选择,预制场这十来个人就很快选拔出来。最后又扩招了四个人,岗位是身后这个农场长期工人。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pp。

  王志楠带来的四名女同学两名男同学,和丁文东单独谈话后,很高兴地走了。四名女同学里,就有那个细白雀斑的肖晓燕,她们的工作安排是服装厂,只是还得等待到年底。两名男同学,暂时安排和高君义一起,留在农场做编外工人,等钢筋钢材运进来,工作岗位还是缺人。

  面对许多失望的青年,老王说:“这次没应聘上的朋友,不要着急,丁总来我们镇上投资,就是为了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的,只是现在才是起步阶段,以后还会有更多机会!街上车站那边,即将开建工厂,到时还会招聘大量员工。就是咱们这个建筑公司,开始建设了,也会需要更多临时工,请大家留意街上车站和这里大门外张贴的用工广告。”

  十一点是吉时,丁文东在西南角塘边和公路沟交界处,摆上供品烧纸祭奠土地,鞭炮齐鸣之后,魏老六开着挖掘机在西南角水塘边上,挖出第一铲土,新签合同的工人就用手推车送来砖块,王志宇周大旺带人架好搅拌机,那边简易棚子里启动发电机,开始拌料。

  挨着水塘位置,要挖个大点的基础墩子,由老罗指挥徒弟们清理底部,开始砌一个大脚。

  这个基脚较大,向西伸出一米左右的突出部分,在这个围墙的末端,修一个向外的拐角。

  丁文东在老罗和杨文戍几个大师傅的注视下,亲手摆放砖块,把这个拐角砌成个向西的锥形。杨文戍知道丁文东在做什么镇物,老罗不知道啊!但他也是一辈子的老泥瓦匠了,这个规矩也懂。跟着用瓦刀砍砖块,快速把墙脚砌起来。

  露出地面,超出公路高度之后,五零大脚收为三七,再收为二四墙面之后,丁文东见周围没人注意,双手结出符印,嘴里念念有词,在一张紫色薄纸上打上几道符号字迹,叠成个锥形,压在在第四层砖块下面。

  杨文戍不懂这个,但也知道这时不能开口问,看见东子把彩纸砌进墙内就交给其他工人来接手。他仔细看看,发现这个箭头正对着西边的一条路。那是西边几个村子的主要出口路。而林场的大门,向北移动六七十米,不算西南角的这口大水塘,正是围墙的中间位置。

  丁文东在搅拌机这边洗洗手,对杨文戍说:“放心吧!除非咱自己做养殖业,外部的牲畜是不会进来的,进来也是不死即病。”

  魏老六沿着路边向北走,开挖出一米半深的地基槽子,一直挖到正对大门的辅路边上,后面的工人就下去清理,然后运来砖块,做砌墙准备。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pp,欢迎下载pp免费阅读。

  大门有七米宽,分为正门和边门,这里也要砌起来门墩,底部地基是连体的,也是优先建设部分。

  陈相义和侯树明还有两个乡领导来看了一会,见这边忙碌起来,丁文东也顾不上搭理他们,就告辞回去了。

  魏老六要一直挖到北头大沟边上,三百多米长度的地基槽子,卡特的挖斗一米宽度,要留些余量,就得重复一下,深度保持在一米左右,后面由几个大工师傅放线、过水平尺。

  人们还是议论工资问题,说前几天干杂活捡树根还是四块钱一天,签了正式合同了,却变成了三块一天,颇有后悔的意思,看在别人挤破头也要进来的架势,还是先干着看看再说吧!

  房管所的十三个老职工来了九个,其余四个不打算干这个行业了。

  他们九个是大工,暂时也是三块钱一天,每个人还要带两个徒弟,对徒弟们的这种议论嗤之以鼻,说:“我在房管所上班时,一个月才五十多块钱,现在涨到九十块钱,你们一上来还是学徒,就和师傅一样工价,还要什么抱怨的?当年我当学徒当了八年,开始时一天才三毛钱,吃饭都是吃自己的。现在老板中午管一顿饭,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徒弟说:“师傅升级快啊!徒弟升级慢!”

  “简章上说的清楚,原来有实践经验的建筑师傅,最快可以一年升级两次,大工每升一级涨五毛钱,三级大工可以拿五块钱一天的工资。小工每年升一级,每升一级也涨五毛钱工资,三级小工经过师傅和公司评审,就可以升为大工。这个一年有两次晋级机会,多好啊!”

  一个老职工就说:“你能能得过老板?人家是文状元出身,给你定个按天计算的工资,这里面是有奥妙的!”

  “什么奥妙?”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pp。

  “如果连续一个月下雨不能干活,那我们还有工资吗?”

  罗凤村正吊着线锤,笑着说:“你想多了!老板是个好人,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简章上还有奖金评定办法这一项,根据工程量预算工时,提前结束项目的,可以得到相应比例的奖金。合同里还写着,基本工资是每月底薪三十块,你就是请假一个月回家陪媳妇坐月子,这三十块也不会少你的!”

  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今天是农场预制场和建筑公司同时开业时间,总共有六十多个人吃饭,有姚家三姐妹加上祝道芳和杨文戍老婆金大嫂罗凤村小姨子张姐一起做饭菜,因为只有两口锅,一锅做米饭,一锅煮菜。还要煮两样菜,就是猪肉煮粉条豆腐,猪肉炖萝卜了。

  几十个人吃饭,要分成多个菜盆,罗凤村很有经验,指点说,每五六个人一份菜,由他们自己分配,就不会抱怨炊事员打菜问题了。

  老王就说:“对!就按六个人一份,一个师傅两个徒弟是一组,两组放一起最好,可以培养他们的配合协调性。”

  丁文东手写的工作制度发下来,明确说明,建筑业是特殊行业,要登高作业,工作时间尤其是中午禁止饮酒,完工了或者晚上不干活了,可以适量饮酒,但不能影响第二天工作。宿醉未清醒状态,禁止进入工地,凡是因为饮酒造成的工伤事故,公司一概不承担连带责任,这一点,明确写在劳动合同第一大项里。

  午饭时间一小时,然后继续工作。罗红旗和王志峰周大旺三个,开着拖车去轮窑厂装砖,其余人都到砌墙现场参加劳动。

  明天元宵节放假一天,十六正式开工,今天,就需要把地基大脚砌出来。

  别人盖房子修主房的粘合剂都是石灰混合砂子,丁文东却一点石灰也不用,全部使用水泥砂浆充当灰料。打地脚需要大量灰砂,这个搅拌机就有点忙了,一直没有停止工作,那个拆水泥袋子的小工叫小安,戴着口罩也是弄得一身灰,他动作很麻溜,镰刀划开袋子,抱起来倒进一个槽子里铲车端来砂子,就在他跟前,另一个人猛干一阵,往水泥罐里甩一阵河沙,水管猛喷一阵,机器旋转几分钟,铲车调头到接料口,然后反转水泥罐,就全部倾倒出来,灰料端到墙边,倒在地上,由小工用灰桶拎给大工师傅。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pp。

  小安自告奋勇来做最脏的倒水泥,因为杨文戍说了,谁倒水泥,袋子就归谁!

  大家都嫌脏,却没想到一个水泥袋子能卖二分钱,一百个就是两块钱,今天一天,小安就到了三百多袋子,那就是六块钱,是工资的两倍了。

  丁文东也在现场转悠,给工人们鼓劲加油,他说:“现在的工资确实有点少,将来肯定会不断涨价的。”

  有人问:“涨多少才合适?”

  “你随便想!要多高就有多高!”

  “不会涨到一百块一天吧?”

  “你有点胆小!有一天,这沙子要涨价到两毛钱一斤,砖块要涨到五毛钱一块,你们的工资要涨到一千块钱一天。建筑工人有很多种,泥瓦工最普遍,还有钢筋工木工,水电工等等,技术工,三千块一天都是有的。”

  “一个砖瓦工,哪能拿那么多钱?”

  “什么泥瓦工,以后就很少人用烧制瓦了,掂刀的大工,只能称为砌筑工。铺地板砖的成为泥工。你们要知道,建筑这行业里分为很多工种,搬砖砌墙的称为泥工,还有木工、钢筋工、水电工、模板工等等,你们只是从基础干起,这堵墙和大门修好后,外人就不能随意进来了。咱们就开始盖房子,然后,你们就不用来回跑了,住在这里一天三顿我免费管饭,咱们再搞个洗澡房,厨房饭堂盖好以后,大家都有桌子凳子,不用蹲在地上吃饭了。然后再给大家买台电视机,晚上还能看看电视。白天去哪里干活儿,咱都开着大拖车去,或者大家都有自行车,出工一大溜,下班一起回来。”

  “去哪里上班啊?”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pp。

  “你以为建筑公司就只是给自己盖房子吗?只要好好学习,掌握新技术,不说周边乡亲请咱盖房子了,就是市里县城的大楼,咱也可以承包这建设下来啊!”

  尹红的婚期定在正月十八,她的肚子由不得继续拖延了。

  王大舅当然满足不了她在县城买房子开面馆的条件,作为补偿,给她拼凑出七千块钱彩礼钱。另一个补充条款,就是不去城市找工作了,就在街上开个门店。

  这七千块钱是买四轮子剩下的,加上自己的积蓄,看在她肚子里的孙子份上,全给了儿媳妇。彩礼钱里面,尹红当然要给继父祝崇祥七分之一,剩下的才是自己将来创业的本钱。

  还有个附加条件就是,得知表哥在街上买了大片土地,将来要盖工厂,这就得公爹出面说情,自己要进厂当工人。

  丁文东对他们一家人的奇葩想法很好笑,说:“工厂盖起来,肯定需要很多人,不用你们用谁啊?”

  尹红说:“你不是要求初高中毕业水平才能进来吗?”

  “那是必须的!但还需要一些杂工后勤工啊!比如食堂、仓库管理,你可以在大门边搞个小卖部,开个小饭店,我没事时也不用做饭了,就去凑合一顿!”

  尹红笑了起来,说:“什么时候才能建好啊?”

  “今年过年时就差不多了!你回去好好结婚,等孩子能离娘了,腊月就能开业上班。”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那,叫小林先来干活吧!起码能挣个零花钱!”

  丁文东看看这个瘦弱的老表,不知道是不是自己长得越发高大威猛对比太大,就说:“小林和你志楠小姑她们的同学一样,不适合干这个建筑工,太累!这样吧!等你们结婚以后,就跟着我在这林场帮忙,一个月一百来块钱,我吃什么他就吃什么,每星期回家一次。行不行?”

  “这里有地方住吗?我也来这里,还能给你帮忙!”

  “暂时不能,王志峰两口子都没地方住,还天天晚上回那边林场住,等二月二以后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