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授封楚国公!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作者:帅帅辛普森      更新:2022-09-17 00:03      字数:6073
  承天殿内。

  文武百官缄默不语,满脸凝重。

  氛围格外沉闷。

  “诸位爱卿应该已经知道,蛟龙撞毁堤坝,闯入大江一事。”

  老皇帝坐在龙椅上,面色难看,继续言道:“若是让蛟龙继续走水,后果将不堪设想,诸位可有何应对之策”

  昨日国运金龙才出现。

  老皇帝本以为一切都会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没想到,江南竟然出事了。

  要知道,江南富庶。

  大晋每年四成的税收都是从江南征来。

  如若蛟龙将江坝撞毁,导致江河泛滥,洪水肆虐,几十万百姓将遭受灭顶之灾。

  牵一发而动全身,国库本就空虚,朝廷到时还要拨款赈灾,而且为了安抚江南百姓,税收还得削减几成,这样一来,往后三四年大晋都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但问题是。

  蛮夷狼子野心,一直虎视眈眈。

  可国库没钱怎么打仗

  内忧外患之下。

  大晋的江山社稷恐怕不稳。

  此时,伴随老皇帝的声音响起。

  苏子由站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守住江坝,疏散沿江百姓,减少伤亡损失。”

  “前者可以向仙门求援,请修士出手,并派遣儒生配合,能规劝则规劝,不能则出手降服,后者可下旨给当地官员。”

  苏子由开口。

  中规中矩,并没有多少新意。

  但却是老成谋国之言。

  毕竟朝政本就如此,哪有那么多标新立异,方法不怕旧,管用就行。

  听到这话,老皇帝点点头。

  “钦天监监正。”

  “尔立刻传告江南仙门,请他们出手降服蛟龙,事后论功行赏。”

  虽然不常于仙门打交道。

  但作为一国之尊,肯定和仙门有联系,只是一般井水不犯河水。

  说完之后,老皇帝又看向群臣,问道:“诸位认为,该派那位大儒前往江南,才能规劝蛟龙回头,放弃走水”

  对于蛟龙。

  大晋依旧保持规劝的态度。

  倒不是妇人之仁。

  而是蛟龙与仙门修士斗法,波及范围太广,造成的灾害仅次于大坝被毁。

  “陛下,老臣愿领命前往!”

  礼部尚书站了出来。

  老皇帝转头看去,望着他白发苍苍,老态龙钟的样子,有些犹豫。

  虽然他是大儒,但蛟龙并非善茬,关键是他一把年纪,万一途中出点什么事,遭逢不测,临时再派人又浪费时间。

  正想着。

  丞相秦辅的声音响起。

  “陛下,臣以为有一人更合适。”

  秦辅开口。

  百官纷纷转目看去,好奇他会举荐哪位大儒,难不成是太学院的严直

  “何人”

  老皇帝出声问道。

  “苏长歌。”

  秦辅语气平淡的说道。

  闻言,文武百官脸上露出惊讶之色。

  不是举荐大儒吗

  苏长歌虽然是文坛魁首,天赋举世无双,但也没到五品大儒境界吧

  而且他与太学院一党乃是死敌,这趟去江南劝服蛟龙,也不是什么必死之局,无非是尽力而为,不行就请仙门修士出手。

  做成了,大功一件。

  失败了,无关痛痒。

  这么好的差事,丞相不安排自己人上,推举苏长歌,他这是糊涂了

  就在这时,秦辅的声音再度响起。

  “正所谓举贤不避仇。”

  “臣虽与苏长歌在政见上有隙,但他为国立言,天赋才情举世罕见。”

  “此等大才,若弃之不用,乃是国之损失,更别说他此前就担任过礼部官员,只是因误会被罢职,如今正好复用。”

  “此外,陛下您欲封他为楚国公。”

  “江南自古便是楚地。”

  “他作为楚国公,当为楚地百姓计,由他前往劝说蛟龙,合乎情理。”

  秦辅开口。

  他最后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

  封号的事我不争了。

  但作为交换,苏长歌身为楚国公,楚地的事就让他去负责。

  此言一出。

  他的党羽一脸不可思议望着他。

  吾等正欲死战。

  丞相何故先投

  不仅让苏长歌去干这美差,而且还同意将楚地授封给他。

  领头羊叛变了

  这一刻,不单单是他们。

  老皇帝、太子,还有满朝文武,全都不知道秦辅这样做到底意欲何为。

  难道真的如他所说。

  举贤不避仇

  沉思一会,老皇帝没有多做犹豫,直接点头答应了此事。

  “苏长歌的确是合适人选,但他太过年轻,处理事情来恐经验不足,陆尚书,正好你与他同去,一起劝服蛟龙。”

  老皇帝开口,看向礼部尚书。

  秦辅可能有什么算计。

  但苏长歌不可能一直在自己羽翼下。

  而考虑到年轻人处事难免会偏激,所以他特地安排了个稳重之人从旁提醒。

  正好,陆尚书又是大儒。

  苏长歌做主使,他为副使,碰到意外也能有照应,不会耽误要事。

  而且他还有其他事要交苏长歌,算是考验,也算是历练,毕竟在治国上有见解,但在处理朝堂政务上不一定行。

  蛟龙一事平息后。

  到江南官场磨砺两下也不错。

  “老臣遵旨!”

  此时,陆尚书出声答应下来。

  他一向是对事不对人。

  只要对大晋有利,不违背先圣礼法,他对谁都一视同仁。

  更何况,苏长歌还是圣贤之才,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接触一下,上次只搞到一副墨宝,没有异象,多少有些可惜了。

  “既如此,传朕旨意。”

  “楚国公苏长歌为江南宣抚使,礼部尚书陆从俭为副使,即刻动身。”

  老皇帝开口。

  “诺。”

  百官纷纷拱手应声。

  秦辅见自己的目的达到,面不改色,但眼中闪过几分异彩。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苏长歌在文坛上清清白白。

  自己就算想对付他,也没有任何办法。

  毕竟两人不在一个圈子。

  但到了官场上,他一个愣头青,怎么可能玩的过自己

  更别说江南那地方,就是一处泥潭,利益派系太多,牵扯太广,不是他能玩明白的,搞不好就被谁给算计了。

  而此时,因为情况紧急。

  讨论出对策后。

  太子殿下便亲自拟招,然后前往太学院,颁发圣上旨意。

  太学院内。

  苏长歌刚向学子宣布新制。

  成立学子会,协助学宫管理院务,有事可以直接向院长或司业反馈。

  另外还有监察会。

  负责监督监察学子会成员的行为。

  其实苏长歌也有些犹豫。

  学子会的出现,会不会让学子出现地位差距,但最后还是定下来。

  家境不同,学子就必然有贫富、身份、地位的差距,就必然有各自团体,既如此,还不如换种比较公正的方式明着来。

  而且有人监督他们的行为。

  一旦滥用职权。

  视情况大小来严肃处理。

  此时,做完这些的苏长歌来到黄字丁班,准备教书讲课。

  “夫子!”

  刚进学堂,耳边就响起一声喊叫。

  苏长歌转头看去。

  只见赵恒快步跑到面前,手里还拿着块精雕细琢的美玉。

  “夫子,这是我小姑昭宁公主托我送给您的,感激您为国立言,使我大晋从此以后,不再有女子被迫远嫁塞外和亲。”

  赵恒开口。

  声音响起的一刹那。

  慕子清眼神一凝,她的直觉告诉她,自己又多了个对手。

  “代为师谢过昭宁公主。”

  苏长歌没多想,收下这块美玉。

  若是发簪、香囊、同心结、头发等物他还会拒绝,但玉佩倒是没什么。

  毕竟自己阻止和亲一事。

  公主不用远嫁草原,送礼感谢很正常。

  随后,赵恒回到座位上。

  苏长歌也准备讲课。

  但就在这时,太子突然带人走了进来,脚步有些急促。

  众人目光好奇的看过去。

  “苏长歌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苏长歌为国立言,有大功于社稷。”

  “朕观其行,品性纯良,忠孝仁义,今特进为楚国公,食禄两千五百石,朕之此言,通于天地,布告尔众,咸使闻知。”

  太子开口宣读诏书。

  身后侍卫将公爵特制的绯色麒麟袍,还有其他之物捧上前。

  看到这一幕,赵恒等人很是兴奋。

  夫子授封为国公。

  他们作为弟子自然与有荣焉。

  “臣谢过陛下。”

  苏长歌出声,接过诏书。

  他本以为皇帝碍于百官的阻拦。

  最后会定下蜀国公之位,但没想到这才一天,封号的事就商议好了。

  不过看太子这急匆匆的样子。

  应该是发生什么事了。

  正想着。

  下一刻,太子的声音再度响起。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景阳湖蛟龙撞毁堤坝,危及无数百姓。”

  “朕特此任命楚国公苏长歌为江南宣抚使,礼部尚书陆从俭为副使,两人即日出发,与仙门修士一同降服蛟龙。”

  话音落下。

  学堂内顿时陷入寂静当中。

  赵恒等人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不明白朝廷为什么派夫子前去。

  这才刚忙完和谈。

  现在江南蛟龙又要夫子去处理。

  整个朝廷上下怕不是只有夫子一人在认真做事,其他人干什么吃的

  此时,苏长歌也有些疑惑。

  蛟龙之事。

  他虽然早就听太子提及过,可这跟自己貌似没什么关系

  当然,蛟龙走水危及无数百姓,朝廷如今安排自己过去,那他自然不会因为嫌麻烦,或者想休息两天就放任不管。

  只是太学院才刚改制。

  自己就不在旁边。

  严院长等理学门徒可能会趁机阻拦。

  但那也没办法,两者相比较,百姓肯定在前,毕竟他改制就是为了强国富民。

  如若真的洪灾发生。

  饥民沿门乞食,扶老携幼,气命如丝,菜色雷腹,儿号妇哭。

  甚至是夫鬻其妻,易子而食。

  苏长歌不想看到这等惨状,因此这次降服蛟龙他必须要去。

  “臣接旨。”

  说完,他伸手接过圣旨。

  “苏爱卿。”

  “你此行乃丞相所举荐。”

  太子出言提醒,意在让他小心谨慎,免得中了丞相的算计。

  “嗯。”

  闻言,苏长歌点点头。

  心中浮现一丝明悟。

  难怪朝廷会派自己去对付蛟龙,原来是秦辅在背后搞鬼。

  而且若是他没猜错,之所以这么快就被封为楚国公,应该是秦相的政治交换,就是不知道对方在打的什么鬼主意。

  但也没必要怕。

  自己当初被罢黜到太学院都没事,更何况现在还是国公。

  小心谨慎,遇事但凭本心即可。

  而就在这时。

  又见太子从袖中取出一封密函。

  “此乃陛下托本宫交给你的,等你处理完蛟龙之事后再打开。”

  他小声说道。

  闻言,苏长歌收下密函点了点头。

  看来老皇帝有什么安排。

  所以才会顺势答应丞相提出的建议,而自己江南这趟浑水是趟定了。

  不过也好,为政者就怕与百姓脱离联系,政令不能从百姓切实需求出发,自己此行去江南,正好可以体察民情。

  心中如此想着。

  苏长歌回头跟弟子们道别之后。

  就随太子来到城门外。

  只见一艘数十丈长的宝船停在陆地上,白发苍苍的陆尚书早已收拾好行囊。

  “老夫见过太子殿下,楚国公。”

  陆尚书拱手行礼。

  “您老折煞晚辈了。”

  苏长歌回礼。

  一个七十多岁,对你有过恩惠的老人向你行礼,怎么可能坦然受之。

  “此乃朝廷礼制,国公受得起。”

  陆从俭有些执拗的说道。

  见状,苏长歌也就只能由他,自己做好晚辈应做的礼数就可以了。

  而后二人与太子辞别,登上宝船。

  此船乃是仙门法宝,造价不下千万两白银,可日行万里,但要耗费诸多灵石,折算成银子,一趟大概要花五六万两银子。

  这样的宝船,大晋也就两艘。

  事态紧急才会使用。

  现在蛟龙走水,危及无数百姓,自然是越快抵达江南越好。

  天穹上,云雾弥漫。

  苏长歌和陆从俭盘腿对坐在甲板上,面前摆着一张桌案。

  “老夫活了七十八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天上景色。”看着左右一朵朵雾气翻腾的白云,陆从俭忍不住感叹一句。

  苏长歌此时也在欣赏风景。

  毕竟紧急归紧急。

  但现在在船上,不是靠心急就能快点赶到,起码需要半天的时间。

  正此时。

  陆从俭突然开口问道。

  “楚国公,老夫知您善作诗,此等缥缈仙景,可有诗兴。”

  说罢。

  他从行囊中拿出笔墨纸砚。

  看到这一幕。

  苏长歌不觉有些好笑。

  礼部尚书看起来挺古板的样子,没想到对异象之物竟有这么深的执念。

  不过他那佩玉确实帮了自己不少忙。

  于是苏长歌点了点头。

  随后,在陆从俭殷切渴望的目光下,提笔在纸上写道。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刚放下笔。

  刹那间,纸上的字便闪烁金光,给人一种非比寻常的感觉。

  见状,陆从俭瞪大了眼睛。

  这就出金了!

  本来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退一步拿张墨宝自己也不亏。

  但没想到苏状元这就引动了异象。

  圣贤之才!

  果然是圣贤之才!

  陆从俭一番震惊过后,注意力又从异象转到这句诗的意境上。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常言道。

  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

  浮云既是实写,也可以说是身边宵小,而最高层,同样是实写,身处天穹之上,但还可以说是自己位高权重,或者境界高。

  结合现状。

  就是不畏惧朝堂上秦相那群人。

  下江南又如何。

  自己身处最高决策层,又高瞻远瞩,岂会惧怕宵小的算计。

  想到这。

  陆从俭有些惊讶的看着苏长歌。

  未曾想到他这个年纪。

  竟然就有如此豪情壮志和豁达心胸,实在令人敬佩。

  不过唯一遗憾的。

  就是这首诗只有一联。

  若是再多几句。

  或许异象会再壮观一点。

  不过诗词无法强求,要看感情和意境,苏状元能有如此佳句,足可见诗情不凡。

  “好诗,真是好诗!”

  “苏状元不愧是千古第一诗才。”

  陆从俭一边赞叹,一边将桌上白纸收入袖中,准备回去之后裱起来。

  见状,苏长歌笑了笑没接话。

  站起身来眺目远望。

  如今身居高位,方知前人登高望远,不惧浮云宵小,是何等的气魄。

  看到这一幕,陆从俭没去打扰,年轻人有此雄心壮志,豪迈气魄,他一个垂垂老矣的老朽,就不要坏了人家雅致。

  很快,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周围渐渐变暗。

  并不是太阳下山了,而是江南这边在下雨,乌云密布。

  偶尔还能看见一两道雷电从远处划过。

  看着愈发厚重的乌云,以及如瀑布般倾泻而下的雨水,苏长歌和陆从俭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没有前面欣赏风景的兴致。

  如此暴雨。

  就算没有蛟龙捣乱。

  对江南百姓而言也是一场灾难,

  一旦决堤,更是不必多说,整个江南六郡都要被洪水侵吞,死伤无数。

  “江南的情况比老夫所想还要更糟。”

  “那群王八蛋居然隐而不提!”

  陆从俭语气低沉,脸上露出愤怒之色。

  他在朝从政差不多五十年,也见过暴雨导致洪涝,但从未见过如此大的雨。

  想来定是蛟龙走水,引动了天象,再加上本就有暴雨,两者相结合,所造成的灾害,远远超乎陆从俭来时的想象。

  可这些东西在奏折中居然没提。

  只说了蛟龙的事。

  就离谱!

  苏长歌听到陆尚书的话。

  知道他在骂江南官员,又想起老皇帝的密函,猜到可能跟江南官场有关。

  于是出声问道。

  “陆尚书,您觉得江南官场如何”

  “不堪。”

  陆从俭冷笑的说道:“老夫年轻时曾被外调到江南任职。”

  “因为这里距皇都甚远,人口稠密,极为富庶,所以商贾极多,尤其是盐商,这群人不亚于豺狼虎豹,极难对付。”

  “他们与江南各郡官员勾结。”

  “新官上任若是接受他们孝敬还好,否则就等着被同僚排斥,并被极尽诋毁。”

  随着声音响起。

  苏长歌对江南官场大概有了了解。

  以盐商为核心。

  靠金钱组成的利益共同体。

  要么入伙留下。

  要么就用尽一切办法逼走,甚至对损害共同体利益的人痛下杀手。

  想到这,苏长歌好奇的问道。

  “那您是如何做的”

  “辞官。”

  陆从俭叹了口气,说道:“老夫曾上奏过此事,陛下也派人严查。”

  “但对方只是推出来几个不高不低的官,再消停个几年,这件事便追查不下去,而等风头过了又开始兴风作浪。”

  “万念俱灰之下老夫就辞官了。”

  闻言,苏长歌点点头。

  不能指望这天底下所有的人都是圣人,那是不切实际的事情。

  人就会有各种。

  酒色财气,甚至是古董、字画等等。

  那些盐商就像是一只只苍蝇。

  只要你露出一丁点缝隙,就会缠上你,投其所好,将你腐化成同党。

  自己若真到江南为政,第一个要面对的恐怕就是这群苍蝇,以及他们背后的各级官员,其中必然还有豪强世家。

  正想着。

  乌云中出现两道璀璨的宝光。

  苏长歌投目望去。

  只见一位脚踩古剑,双手背负,身穿道袍,白发婆娑的老者御剑而来。

  另一道宝光则是块白色手帕。

  上面站着两道身影。

  一位宫装美妇,身材窈窕,容貌不俗,眉宇间散发成熟韵味。

  还有位是老熟人。

  “几位可是受邀而来的仙门义士”

  陆从俭拱手,挺身直立。

  “正是。”

  “贫道天师府张道然。”

  御剑老者一脸淡然的踏上宝船,随手一挥,古剑周身环绕一圈后收入袖中。

  苏长歌不明白为啥要转一圈才回袖。

  但不得不说。

  看起来确实挺潇洒帅气。

  此时,手帕上的两位女子也登上宝船。

  “幼薇姑娘。”

  苏长歌主动打了声招呼。

  “长歌。”

  鱼幼薇情不自禁的回了一声。

  但瞬间想到师父在身边,瞬间感觉不好意思,俏脸通红的低下了头。

  只不过宫装美妇注意力并不在她身上。

  此刻,她正认真端详苏长歌的脸,口中还不停点头赞叹道:“眸灿如星,皎如玉树,长相如此俊俏的男子,难怪你会动心,换做为师当年,说不定孩子都怀了。”

  说罢。

  宫装美妇就像丈母娘看女婿一样。

  眼神越看越满意。

  突然一步上前,对着苏长歌问道:“你准备什么时候和幼薇成婚”

  声音响起。

  苏长歌看着丈母娘,呸,看着宫装美妇一脸懵逼。

  这跟他想象的忘情宗怎么不一样。

  按照套路,不应该是‘你配不上幼薇,莫要耽误她修行大道’吗

  啊这

  怎么就快进到成婚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