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第190章
作者:一七令      更新:2022-09-13 00:00      字数:3503
  苏贵妃惊叫一声,急忙扑了过去,接住了倒下去的沈元灏。

  一箭穿膛,本就是常人不能忍受的剧痛,何况是沈元灏这样娇生惯养的皇子了。剧痛之下,殿中晕倒的人又多了一个。

  只是沈元灏倒下去的时候都带着一股喷薄欲出的不甘与愤懑,他本来都快要坐上那个位置了,一切都如计划中一样,甚至比他计划好的还要完美无缺,只需等今晚过去,他便是名正言顺的皇帝,可为何偏偏……

  闭上眼的时候,他手里都是紧紧地握着圣旨。

  苏贵妃被吓坏了,那根箭的伤口处还在流血,望着儿子紧闭的双眼,苏贵妃心如死灰,惊呼:“元灏你快醒醒,别吓母妃啊!”

  顾准看了一眼,便知道这人死不了,也就懒得动弹了,只将太后扶到了一边坐下,又让将士将太子带下去安顿好。

  皇上眼中也露出复杂的神色,那毕竟是他的儿子,虽然做了十恶不赦的事情,依旧是他的亲骨肉就这么死了,他也有些于心不忍。

  “嚎什么?”韩斯年收回弓,平静地道:“还没死呢。”

  她儿子都这样了,竟然还有人说风凉话!

  苏贵妃这才注意到是谁杀了她的儿子,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中年人她并不认得,但是他身边的人苏贵妃却是知道的,那是早就归隐的廉将军。可是真为老将军不是已经不过问朝政诸事了么,怎会突然来了宫中。

  苏贵妃又看了一眼周围。

  发现太极殿已经被一批身着银甲的人牢牢包围住了,她儿子带进来的那些亲卫也在这短短的几息之间就被彻底制服。她大哥苏秉也不知什么时候被敲晕了。

  也是,双拳难敌四手,更何况他们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若是她方才分出神来,仔细看一看后方,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韩斯年瞅了一眼帝妃,觉得自己果然还是有先见之明:“刚才射的是他的右胸,并未伤及要害。如今只是疼得晕了过去,不过若是不及时医治,怕是真的会死。”

  苏贵妃闻言,立马转向自己丈夫:“圣上,他可是你的亲儿子,纵然他有千错万错,您将他关起来便是,何必要他的性命?况且他方才不是也没有伤及太子么,元灏他今日只是一时被迷了心智,本性并不坏的,求您看在往日的情分上,高抬贵手,救他一命吧!”

  “我就知道。”韩斯年嗤笑着对上皇上,“也就是担心往后会背上谋害圣上爱子的罪名,才没敢下狠手。否则按他今日所犯罪行,便是死个十次百次也不为过。”

  皇上红了红脸,比起恼怒,更多的是面上无光。

  他跟韩斯年不对付是实情,但是今日他遇难,救他的却是韩斯年。被韩斯年这么直截了当地嘲讽,皇上心里也不好受。他本来有几分软化的心又瞬间硬了许多,于是道:“来人,将这逆子打入大牢。”

  “圣上!”苏贵妃心都在泣血。

  太后也有些忧虑,不过她老人家分得清,并未求情,她知道元灏这孩子是留不得了,做出此等大逆不道的事,足以证明他心肠歹毒,毫无半点怜悯之心。不论如何,她都不能去求情。

  不想皇上接着又道:“让太医院派两个太医过去看着,这逆子尚未伏法,如今还不是死的时候。”

  苏贵妃立马跪下谢恩。

  皇上也看不过去了,连忙让人将这对母子两个拖走。这两个只要还在殿中,便无疑是在向众人展示他的昏聩无能。方才都已经被逼到那个份上了,如今却还下不了狠手,要说他这个皇帝当的可真是够窝囊。

  但皇上也没有办法,沈元灏能狠下心肠对自己的亲人动手,皇上却做不到。

  这对母子俩走了之后,皇上才觉得自己没那么丢人了。

  一时又听程相他们问起韩斯年外头情况如何。

  韩斯年喜欢不喜欢应付他们,还是廉老将军替他解围:“外面一切都好,除了派人围堵白马寺,二皇子并未对其他人动手,也就只召集了亲信围拢了皇宫。”

  程相立马想起自家小孙儿:“那白马寺里头的官眷?”

  廉江州道:“已经派人前去营救了,程相放心,二皇子既然想要那他们做把柄,辖制诸位大人,便不会将他们怎么样。”

  程相几个人也知道是如此,但是事情发生到自家的时候,总还是放心不下。这里也就李尚书心里稍稍安稳一些了,今儿顾准出门的时候把家里那对双胞胎送到了他们李家,有人来家里做客,他们必定不会去白马寺上香的,如此才能逃过一劫。

  李尚书这么一想,又觉得李家那对双胞胎确实是个小福星,待会儿回去的时候,可要好生谢谢他们。

  他不担心家中人,脑子便清明了几分,于是问起了廉老将军:“老将军怎么突然来了京城,之前也一直没有听过您的消息,还想着您今年不回来了。”

  皇上也盯了过来,确实,今儿这事太及时了。

  廉江州甚至都没往顾准那边看,看向皇上,一通瞎话张口就来:“圣上,老臣几日前便已经到了京城,这是一直待在家里准备祭祖,并没有出门会客。本想着低调的过个年,待年过了之后就立马出京,谁想到今日竟然遇到了这档子事。”

  韩斯年也跟着解释了一句:“我也是出宫之后听说了白马寺一事,正准备进宫救我们顾大人,刚好碰上了廉老将军,索性便一起过来了。”

  皇上听他说要救允之,心道果然如此。

  不过这也倒符合韩斯年的性子,今日若只有他一个人遇害,只怕这人高兴还来不及呢,又怎么可能会带兵来救人?

  原来他还是沾了状元郎的光。

  韩斯年一个人是没那么大本事统辖京营的,但是廉老将军不同。他原先在边境的时候掌管边境军马,在京城则掌管京营。虽说如今京营里头有一半的人都倒戈向了二皇子,但还有一些是廉老将军的旧部,今儿未曾跟着二皇子一块儿起事。这些人见了廉老将军,立马决定要入宫擒贼。

  刚好宫中又有禁军相助,两边人里应外合,这才打的沈元灏措手不及。

  韩斯年一板一眼地将这些说清楚,他不是个喜欢废话的,但是有些话还是得当众说明白。否则,那狗皇帝说不定还真要疑心了。怀疑他倒是没什么,反正他也不在意,可若是怀疑上了顾准,那麻烦可就大了。

  韩斯年说完,又激了皇上一句:“事实就是如此,你要是还不放心我的话,大可以叫人过去查。总不至于今天这一出都是我自导自演的吧,我还能有这么大的本事,说动二皇子谋反?”

  皇上越发脸上无光了,强行给自己扳回一城:“朕是那等无理取闹的人吗?多心的分明就是你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韩斯年笑而不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么?那可未必。

  韩斯年一贯都是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这狗皇帝,他坚信,若是今日解释不清楚的话,他们即便立了功,往后也会留出一个致命的隐患来。

  宫里头打了这么久,也是时候收拾残局了。

  皇上将那道退位的诏书收回来当众烧了,又下了一道诏书,言明二皇子沈元灏连夜逼宫谋反,幸得廉老将军跟韩斯年等人领兵抓获,如今沈元灏已经被打入天牢,夺去一切敕封。

  写好圣旨之后,皇上便算是给这件事情盖棺定论了,往后无论如何,沈元灏都得备上一个谋反的罪名,这也是他应得的。

  至于其他的罪臣,皇上直接让程相跟廉老将军负责围剿。

  如此一通安排,已经到了深夜。

  在场之人都受了惊,尤其是皇上,先是因为太子遇害受了一场惊,接着又被沈元灏逼宫给气的半死,冷静下来的时候,只觉得头晕眼花,已经撑不住了。

  不过在此之前,皇上还是亲自将太后送到了宫中,廉老将军去办事儿了,韩斯年却还留在太极殿中,皇上今儿也被吓到了,看他留下来竟然还有些安心,将他跟顾准一道安排在偏殿后面。

  将一切安排妥当之后,皇上又喝了一碗安神的汤药,最后沉沉地睡去了。

  他实在是累极了。

  这一夜惊心动魄,到如今总算是尘埃落定了。

  有惊无险,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太极殿确实折损了一些人,不过那些宫人们却大多无事,待太极殿恢复平静之后,几个宫人都聚在一块儿,数着今天的殿中没了的人究竟是谁。

  好生生的偏偏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位二皇子还真是歹毒,只盼着圣上这回不留情面,直接将那让那位人头落地,也能给那些枉死掉的人报仇。

  等李尚书忙完回府的时候,已经是下半夜了。他本以为府上人已经睡了,不想回去的时候还是灯火通明。

  老爷子带头守着夜,见他过来的时候家里大大小小心都都是一松,可见他是一个人回来的,老爷子又担忧道:“顾准那小子呢?”

  “父亲别急,允之被留在宫里了。”

  “他没伤着吧?”

  “放心,还好好的呢,只是受了惊,圣上担忧他,便没叫他回来。”

  老夫人口中念佛。

  老两口都是明白人,今儿外头的事情对府里的几个小孩都是紧紧瞒着,晚些的时候愣是将他们给哄睡着了,没叫他们操心,只是入了夜之后,两个老人家心中不安宁,所以一直守在这儿。

  如今听到儿子说宫里无事,他们并没有多问了,尤其是老爷子,只当是不知道顾准提前将兄妹两个送到他府上,又事先叮嘱他不准让家里人出门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