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第176章
作者:一七令      更新:2022-09-12 23:59      字数:3476
  顾准说走便走。

  乃仁台大汗得知顾准今日便要离开的消息,很是惊讶,大概是过了亏心事,心中有鬼,乃仁台大汗又亲自跑了一趟,待问清楚顾准提前离开与他们并没有什么关系后,乃仁台大汗才松了口,让他们离开。

  其实他松口并没有什么差别,毕竟顾准他们要走乃仁台也拦不住。如今松口,不过是脸上好看一些罢了。

  乃仁台大汗庆幸送走了这一张大佛,可阿剌海公主却哭闹不止,愣是说要同顾准他们一块回去。

  大汗跟大皇后都拿她没有什么办法,最后还是者别把她给骂醒了。

  者别觉得自己妹妹不仅蠢的离奇,还不知天高地厚,说话的时候也疾言厉色:“你看看你如今是什么样子?身为北元的公主,不仅没有做到公主该有的本分,如今竟还想倒贴那个大梁来的臣子,他就那么好,好到你连廉耻心都丢了干净?”

  阿剌海被骂傻了。

  她哥从前很疼她的,这种重话从来没有对她说过。

  大皇后有些于心不忍,刚想劝儿子别说的那么重,不曾想者又说了一句直接断了阿剌海的念想:

  “你若是看中别人也就罢了,但是这个,是万万不能的,你且绝了这个心思,这辈子都别想嫁到大梁去。就冲你这脑子,便是硬贴上去,迟早也会被人害死。”

  阿剌海人都傻了:“哪有你说的那么严重?”

  “哪有你想的那么简单?你以为大粱那边的人会像咱们一样宠着你?做梦吧。”者别冷笑一声,对着乃仁台:“父汗也别再纵着她了,再纵下去她就真的废了。”

  说完,者别卷着刀就准备出门。

  阿剌海公主想起之前他们说的话,知道她哥这回出去是为了送顾准的,也说要跟着。

  结果步子都还没有迈出去,人却被拦住了。

  乃仁台大汗终于下定了决心:“你哥说的对,那顾准你是别想了,往后老老实实地待在宫里头吧,过些日子父汗会给你选个好驸马的。”

  说完,他也不等阿剌海求情,直接让人把她给送到了自个儿殿中。

  静坐片刻,乃仁台越想越觉得大儿子说得对。

  那顾准怎么看都不像是个良配。虽然这回确实是因为顾准的缘故才使两国关系并没有恶化。但这也不能抹消顾准诓骗了他们的事实。

  乃仁台私底下还跟乌恩痛骂了顾准一顿:“原来他当初故意那般乖顺,真的是为了拖延时间。行宫外头那么多的精兵强将,者别带过去的可有足足五千之众,这些大梁人竟然全都杀光了!”

  当日拼死反抗被斩杀的尸体犹如小山一般,实在骇人。那都是乃仁台麾下的勇士,是百里挑一的人才,结果全折在里头了。后来乃仁台才得知,那里头有不少都是那个韩将军杀的,真是会咬人的狗不叫,原来这个才是尊杀神!

  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简直跟当初的大梁那个杀神将军有得一拼,那个好像也姓韩吧,这两年忽然间没了音信,不知道会不会是一家人。

  乃仁台狠狠地捶了一下桌子:“可恨他们杀了我们这么多人,我们却还不能说他们不是。”

  乌恩想想也觉得可恨:“这些大梁人还真是一个比一个无耻,就如大王子所说一般,若阿剌海公主真的嫁过去的话,必定被啃的连骨头都没了。不过,比顾准更无耻的,是那个大梁的二皇子。”

  乃仁台深表赞同。

  他为了顾准的事夜夜不得安眠,反观那位二皇子,只怕如今正嗤笑他们蠢,准备坐收渔翁之利吧。这人实在是可恶又阴毒,最憋屈的是,乃仁台还不能将实情说出去。

  只盼着大梁的皇帝厉害些,能够查明真相,好好给那二皇子一个教训。不过这般想着,乃仁台却还是决定不痛快,大概是退一步越想越气,乎乃仁台又做了决定:

  “不能叫他这般好过,咱们虽不能将此事透漏给大梁皇帝,但不论如何也得给他点教训吃!”

  乌恩好奇:“大汗您准备怎么做?”

  乃仁台但笑不语。

  且说另一头,者别将顾准送出上都城之后,顾准便客套地叫他停住了:

  “送君千日,终须一别,大王子还是就此止步吧,往后有缘再会。”

  者别一脸复杂地看着顾准。

  哪怕顾准算计了他们,可者别却没有对他有多少的恶感。这是一个难得的聪明人,知进退,也有魄力,可惜不是身在他们北元,如若不然也是一个良才了。

  “顾大人,有缘再会。”

  者别冲着他微微颔首,而后便勒紧两声,驱马调头,干脆地回了上都城。

  余下北元士兵都紧随其后。

  阵仗弄得也不小。

  吴承安徐徐地吐了一口气:“这人总算是回去了,装模作样的做什么?又不是真心的。早这么客气的话,我们也用不着吃那么多的苦了。”

  他对者别几个人还是心有芥蒂,这辈子只怕都不会原谅的。

  周胥有件事儿一直挺好奇的,只是没有机会问,眼下刚好都在这儿,他便问了出来:“这些鞑靼人是从何处得知顾大人会制盐的?”

  吴承安当场顿住。

  周胥转向顾准:“顾大人知道吗?”

  顾准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一言不发的周胥,而后道:“不知。”

  “可惜了,若是知道是谁走露风声,等回了京城定要狠狠参他一本。没见过这么吃里扒外的人,这番行为,同卖国又有什么两样?”

  周胥不知内情,所以痛骂的时候一点负担都没有:“此事不能这么轻易算了,那人没准还是鞑靼人插到京城来的探子,待回京之后必定要让圣上好生查一查。如今两国虽未起战事,却也不能掉以轻心。”

  吴承安垂着头,心头茫然地附和了一句:“是啊……”

  周胥还在碎碎念,吴承安一颗心却已经飘向了别处。其实他这段时间过得也分外煎熬,他跟二皇子算是一条船上的人了,可这回却因为二皇子差点没了命,且二皇子的所作所为也实在算不上光明磊落。

  来日圣上若是追究起来,说不定连他都要被牵连。毕竟从前他就是二皇子的人,圣上会不会以为他顾准遇害也与他有关……

  吴承安越想越迷惘,竟不知回了京城之后要怎么应付这件事了。若是坦白,他必定会得罪二皇子;可若是有所隐瞒,无疑又会落下隐患。

  及至半夜,一行人终于找到能歇脚的地方了。

  安顿下来之后,边上忽有一个小兵跑到吴承安休息了马车外头。问好。

  吴承安掀开车帘看了一眼,小兵手里捧着一碗热粥递到他眼前。

  “顾大人说您受了伤需要静养,饮食方面也是清淡一些,所以特意让人买了热粥,大人且将就的用一些吧。”

  吴承安心头微热,他没想到顾准竟然会如此心细。

  他接过来一看,见这热粥着实清淡,里面连一块肉都没有。可吴承安尝过之后还是觉得窝心,他都不知该以何面目面对顾准了。

  也不知顾准知不知道他同二皇子的关系,若他知道的话,会不会恨死他了?

  吴承安独自百感交集,顾准却跟着韩将军他们烤起了肉。

  这些将士们都是无肉不欢,顾准也是许久没有自己动过手了,一边烤一边吃,不知道有多热呢。

  几个人谁也支会吴承安,都默认了他身子不好不能享用。

  越过边境之后,顾准他终于见到了驻守在北方的大梁守卫军。

  到了军营,向子端便同他们分别了。他本想邀请韩斯年进去看看,上次匆匆闯进来,也不过就只说了两句话,一些旧相识可都还惦记着他呢。

  只是韩斯年没答应。

  向子端不解:“师父你当真不想再去看一眼?”

  “陈年旧事,没必要再看了。”

  韩斯年说完,便无情地让他先走了。

  向子端一步三回头,很是不舍。

  其实当初韩将军离开京城的时候,他们这些人也是群情激愤,想要给韩将军找回一个公道,只是此处离京城实在太远了,他们便是再激愤,朝堂上也愣是没掀起半天水花来。

  不过好在一切都结束了,韩将军又成了将军。

  前些日子向子端还特意找过韩斯年,想问问他往后还会不会来军营,向子端觉得军营才是韩将军的战场,也只有在这里,他们韩将军才能一展所长。但是奇怪的是,韩斯年对于回来这件事并不热切,反倒十分惦记着京城,好像那头有什么值得牵挂的人一样。

  这样的韩斯年让向子端觉得很陌生,但仿佛也不赖,毕竟他比从前更有人情味儿了,像是个活生生的人,不再是一尊杀神。

  步入大梁境内之后,不论是顾准还是吴承安,心里都松快了不少。

  他们一路南下,又见识了不少事儿,不过最让顾准跟吴承安深刻的还是生活在大梁边境那些百姓。

  顾准不由想到,倘若两国当真起了战乱,这些人又该如何自处呢?

  当初不过是以战事威胁者别,如今见了这些人,顾准倒是庆幸起自己劝住了对方,没让事态严重起来了。

  又走了月余,顾准一行人终于又回到了京城。

  进了城门之后,吴承安的状态便有些不对,恍恍惚惚的,时不时地出神。

  顾准知道他正在挣扎,偏要问他:“你这是怎么了?”

  吴承安手心都被汗水淋湿了,想想待会儿要面圣,还是强撑着紧张:“没,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