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第172章
作者:一七令      更新:2022-09-12 23:59      字数:3711
  上都都已经炸开了锅。

  自从顾准失踪之后,随行的大梁士兵倾巢出众,那架势几乎要讲上都翻个底朝天。

  要知道,原先吴承安失踪的时候这些人可还算稳如泰山。如今顾准才不过失踪一个时辰,那大梁来的不知名的将军便亲自去了乃仁台大汗的殿中,半是请求,半是威胁地让大汗盖了搜查令。

  外人来看或许也有些请求的味道,可乃仁台这个当事人自己心里清楚,那时倘若他不答应的话,韩斯年的剑兴许真的会架到他的脖子上。

  这个将军也不知是什么来路,乃仁台大汗派了那么多人愣是没打听清楚他的底细,只知道这人是突然被封了将军,似乎跟顾准有些瓜葛。不曾想,这人竟如此强势。对上他的时候,乃仁台这个大汗都觉得压力颇大。

  想到当初他逼着要搜查令时说的话,乃仁台大汗忽然有些后悔了。

  他们是不是弄错了,还是大梁那边根本没有说实话呢?

  不过要说这宫里头谁最紧张,那必定是阿剌海了。

  她好不容易看上个青年才俊,都还没有来得及赐婚人却消失不见了,且还在宫里头消失不见的。

  阿剌海公主有种直觉,她觉得这件事情肯定跟父亲含脱不了干系。

  阿剌海公主本来就是一个藏不住话的,她心里有所怀疑,便立马跑过去质问了。她可不怕她父汗。若此事真的是他干的,那她一定要早早地把顾大人给救出来,免得他因为这件事情对自己心存芥蒂。

  小公主在她父汗跟前一向都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只是这一次却失手了。

  乃仁台见她直接跑了过来,劈头盖脸地要她把顾准给交出去,差点气的半死。真是多亏了殿里头没有外人。这话要是被之前那个将军给听到了,一怒之下,说不定真有让他身首异处了。虽然知道这事儿不大可能,但是那个将军本就叫人琢磨不透,根本不能用寻常人的眼光看他。

  乃仁台大汗狠狠地把女儿批了一顿。斥她无事生非,胡言乱语,且还下令那下面伺候的看好公主,不许她乱跑。

  阿剌海公主听他这么一说,顿时更加坚信这件事另有内情。

  既然父汗不肯帮,那她就去找母亲。

  阿剌海公主相信她母亲肯定会站在自己这一边,毕竟当初她说起赐婚的事,母亲都未曾反对过。

  可大皇后这回却也让阿剌海失望了。

  大皇后竟然让她不要插手!

  阿剌海掐着腰,觉得这些日子光里头的人都格外的荒谬:“母亲怎么能说这样的话?他是我看中的驸马,如今他都今天失踪了我怎么能不插手?”

  大皇后当真是不知怎么跟他解释。说少了又怕他她不理解,说多了又担心她不配合。思来想去都是错,大皇后只能耐着性子继续哄了,唯有哄着,才能让她安顺一些不要去惹事:

  “你乖乖的,顾大人早晚都会出来的。你父汗是个爱惜人才的,他断不会眼睁睁地看着顾大人失踪。你且放心,宫里宫外就这么点地方么,咱们这边的人手也已经出动了,假以时日,必能把人给你找回来,到那时,你父汗自然会给你赐婚的。你听母亲一句劝,今儿回去之后就在屋里好好歇着,多余的事情不必管,自有你父汗和你母亲替你操心。”

  阿剌海不傻,她母亲左一个不必操心,右一个不能插手,让她知道只怕这件事情真的是她父汗做的。

  可是到底为什么呢?

  他们抓顾准去,究竟有什么意义?难道是为了让画两幅画?

  阿剌海怎么都想不通。

  同样想不通还有她父汗。

  乃仁台是觉得自己可能低估了顾准。不止乃仁台,就连乌恩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只是大汗发话,他不得不回。两个人商议事情的时候,把身边的人都给赶了出去,就连亲信也没留下。没了外人,乌恩才敢放心大胆地说:“大汗您放心,顾准都已经被咱们给安置好了,那地方偏僻又安全,不会有人能找到的。”

  话虽如此,可是乃仁台还是有些紧张:“那边传话的人不是说这个顾准出生寒门,无根无基,可以随意拿捏的么?怎么如今看来好像不是如此?”

  “这……”乌恩欲言又止,“按原先打听出来的情况看,也确实如此。”

  可依着这两日那些人的动静看来,似乎又有些出入。就好像那些人的存在,单单就是为了保护顾准一个人一般。

  可那顾准分明就是出身乡野,且初入官场啊,怎么可能会被如此器重?哪怕在大梁的时候,大梁皇帝多跟顾准说了两句话,乌恩都没觉得顾准受宠,毕竟他一直先入为主地觉得,顾准只是个幸运一些的无名小辈,不值得大梁花费力气去保他。直到回了上都,乌恩也一直这般想的。

  乃仁台想的深一些,他觉得他们这回恐怕是被人诓骗。对方故意让他们觉得顾准好拿捏,顾准让他们将顾准给捉住,说不定就是为了借刀杀人。

  如今他们就是那一把刀。

  乃仁台愤愤不平:“这些大梁人,心眼真是一个比一个多。”

  乌恩听到这儿也有些为难,他也算是主谋了,一手策划出如今这个局面,可现在看来这局面似乎对他们不利,弄得乌恩也有些里外不是人。

  他问:“大汗,如今咱们是要问清楚,还是……直接杀人灭口?”

  “重要的事儿都还没有问出来,就先想着杀人灭口?”乃仁台对乌恩有些失望,“真不知你是怎么想的。”

  乌恩见状心里也不大好受。

  好不容易有个立功的机会,结果功劳未立,隐患却先行一步。

  如今就连乌恩自己也不确定,他们捉了顾准这个看似“无根基”的大梁状元究竟是对是错了。

  距大都东北角有一处行宫,这行宫平日里大门紧闭,今日门外却守了两个人。

  失踪已久的吴承安以及被吴承安牵连的顾准如今正被关在里头。

  当日吴承安失踪,顾准带人前去寻他,可惜夜间着了别人的道,在找人途中被人一棒敲晕。

  那棒子来得太快,系统都还没反应过来呢,顾准人已经被拖走了。再次醒来的时候,他们便身处这初小院中。

  院子在哪儿,如今外头是何情况,顾准一概不知。他只知道,自己跟吴承安这次注定要倒大霉了。

  又隔了一日,顾准才看到有人过来。来人也是个老熟人了——乌恩。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人。

  乌恩这回没说废话,开门见山地表明了来意。他们希望顾准能将制盐之法交出来。

  北元与大梁做生意实乃下下策,大梁的盐卖给他们的价格可不算低。倘若不知内情也就罢了,偏偏乌恩在京城的时候被告知,大梁竟然有了新的制盐之法,如今得来的精盐根本不费吹灰之力。常言道物以希为贵,可如今盐已经不再稀有,凭什么大梁还要以高价卖给他们?这世间,不仅仅是商人逐利,就连乃仁台这样的大汗也一样要为了这些点利益费尽心力。

  所以他们费尽心思地将顾准从京城“请”了过来,就是为了从他口中得到秘法。不过如此大费周章来也并非不值,倘若他们真能掌握制盐之法,那么从此往后他们都不必再受制于人。

  得知乌恩的意图,吴承安立马愤怒地跳了起来指着对方的鼻子骂。

  真是好不要脸的一群人?

  要东西要得这么理直气壮,哪有半天正派之风,蛮夷就是蛮夷,令人不齿!

  他言辞激烈,宁死不屈,然而他愤慨之后,顾准却一声不吭地答应了。

  干脆到连乌恩都觉得不可思议。

  顾准重又点头:“我是答应了,可是那东西不是一天两天便能做出来的,需要些时间。”

  乌恩得了准信,心里也宽慰了些,和颜悦色地道:“好说,你若是想要什么直接同守门的人说就是了,他会将你的要求转告于我。”

  顾准再次颔首。

  乌恩走走后,吴承安一直在痛骂顾准。

  他之前不知,原来的制盐之法竟然是顾准弄出来的。可即便这法子是顾准想出来的,也不该这么随随便便就答应了人家。这可是他们大梁的东西,就这般送给北元这帮鞑靼人,跟卖国有什么两样?

  顾准听着也有些来气,懒懒地掀开眼皮:“若不是我应下,你以为咱们如今还有命在?”

  吴承安梗着脖子:“我是宁死不屈!”

  顾准鼓掌,嘲讽道:“好志气,要不要我现在便让乌恩过来,告诉他你宁死不屈,看看他愿不愿意成全你?”

  ……吴承安可耻地怂了。

  他是出身富贵的大少爷,还没建功立业呢,如何能死?

  顾准嗤笑:“不想死就给我闭嘴。”

  吴承安心里挺不服气,可事情都变成如今这样了,他不服气还能怎么样?说到底,顾准之所以被抓也是因为他。吴承安这两日不知在心里把那鞑靼人骂成什么样了,要不是因为他们心术不正,他们也不会被关在此处。不过,还有个人也可恨!

  “也不知是哪个卖国的奸贼透露了消息,叫他们知道你会制盐。若是查出来是谁走漏了风声,一定要让他挫骨扬灰!”

  顾准抬头觑了他一眼,见他义愤填膺的模样,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主意。

  他记得,这人应该是二皇子的亲信吧……不知狗咬狗是否会更有看头。

  有系统傍身,顾准倒是没害怕。

  再者他们虽然被关着,但顾准天生耳目聪明,能听到的动静远比一般人厉害得多。

  乌恩派来看守他们的人不再少数,更难得的是这些人里头还有两个大梁人。

  顾准做试剂的时候,便听到了那两个人在闲聊,这话你对他的身份不屑一顾,说他不过是乡野来的读书人,即便如今死在这儿也不会有人在意。

  顾准一下子又联想了许多。

  乌恩跟那位乃仁台贸然将他掳到此地,会不会也是这么看轻他呢?

  顾准同系统道:“将圣上送给我的玉佩取出来。”

  系统不解:“你要干嘛?”

  “自有妙用。”顾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