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45章
作者:东边月亮圆      更新:2022-12-10 23:35      字数:3397
  装修不是件容易事,尤其是要求高的时候。

  禾儿还打算在新家装抽水马桶和热水器,工程量直线上升,工期拖长,连费用也一路往上走。

  高明是有样学样,她在家装什么,自己就在家装什么。

  反正将来都是她住,总得合心意才行,一时之间省下不少打听的功夫。

  反正一栋也是忙,两栋也是,房子离得这么近,禾儿觉得自己当仁不让,反正她天天在沪市,总能多盯着点,不像高明这阵子总是四处跑,今天在广州,明天在首都,到处宣传伊尔这个牌子。

  进口的零食饮料,价格是贵一点,但在大城市还是很有市场的。

  尤其是赶上快过年,送礼的人总得送点高端的东西。

  高明订做了一批盒子,把几样糖果巧克力装在一起,样子从里到外都散发着三个字——够有面,一时之间拿下来不少订单。

  禾儿为支持,适时在禾苗教育推出新活动,凡是一次性报名一年课程的人,都可以领取大礼包一份,以及送课五节。

  每年寒暑假都是续费的时候,也是她账上进钱的好日子,今年确实手头不宽裕,只得多出良策。

  当然,很多家长还是比较倾向于一次交一个学期的费用,毕竟都是工薪阶层,培训班收的钱也不便宜,要不是为孩子好,谁也舍不得掏这个钱,一节课够买两斤猪肉的了。

  也不乏有家长愿意交一年的,因为大礼包在市面上就卖三十九块,加上还有送课,这不是优惠是什么,平常可很少有这样的甜头。

  培训班一年到头是不优惠的,禾儿当时把利润就定得很薄,她知道外头的小培训班,或者在家开班授课的价格都比较低,但是她确实做不来。

  禾苗教育不是只有上课的老师,研究卷子、出题的人占很大一部分,还要负责搜罗各地的复习材料,以作填充,加上林林总总的职工,都是成本。

  要不是还有出版社的收入可以分摊一部分成本,她早就提价了。

  打折这种事真是想都不要想,估计这几年也就今年这一次。

  也许是看出老板平常的“抠门”,这次回笼的资金比她想象的多。

  禾儿做好新一年的预算,就把剩下的钱拿去交第二笔房钱。

  当时约定好是每个季度付款一次,一年内全部给完,有街道的人做见证,房产证也压在那,谁也赖不掉。

  当然,这种见证也是要给钱的,人家还帮你担着风险,万一有点什么,才可以叫他们出面帮你处理。

  买卖双方每次交易都得在街道,同时得有两个人和街道干事的签字才算行。

  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保证彼此的利益,但是也透露出来一点,大家虽然现在房屋买卖爱找中介,但是一部分业务,大家还是更信任单位。

  王月婷这天是陪着禾儿去付钱,两个人打算之后去街上逛逛。

  从街道出来以后,她就说:“中介还是差一点。”

  禾儿把收据叠好放口袋,说:“那肯定的,才做几年。”

  要是十年八年的不倒闭,恐怕才能在群众眼里有更多的分量。

  王月婷是替男朋友操不少心,走在路上,看见哪家厂在盖家属院都得说:“不如大米盖的那个。”

  禾儿其实还没去过,说:“你怎么知道?”

  王月婷几乎是天天都得去转一圈,当然知道,说:“有图啊,哦,还有那什么,样板房。”

  样板房,也是从香江那边流传过来的词,大米让人在工人临时宿舍旁边盖了一间,一比一按照将来的户型,只有一小间,盖得很快,马上就要对外开放了,想趁着过年大家手里头都有钱,先收一笔订金。

  禾儿这一阵子挺忙的,工地那边离得不算近,只听高明提起过几次,这会来兴趣说:“那我们看看去吧。”

  王月婷肯定是愿意的,停下来说:“那给他们带点吃的吧。”

  她之所以用“他们”,是因为不仅大米住在工地,连他从设计院高薪挖来的两个设计师也在。

  三个人没白天黑夜的盯着施工,日子过得是苦哈哈。

  苦到什么程度呢,禾儿一看眼睛都发直,说:“这地方,我还真没住过。”

  条件有限,举凡是盖房子,工地一水的支起大棚,夏天热,冬天冷,随便放块木板就是床。

  王月婷头回来不知道多心疼,现在已经缓过劲来,说:“都是这样的,熬过这两年就好。”

  她话是这样说,看到人还是在他手上拧一下,心里还是不舒服。

  大米知道她的意思,其实他打小是能吃苦的,这点算什么,不用装都是若无其事的样子,说:“今天怎么有空来?”

  禾儿抬抬下巴说:“你对象说有个什么样板间,我来看看。”

  说起这个,大米还是有点得意的,道:“看看看,今天必须让你大开眼界。”

  地方就在大棚的旁边,外面看着还好,里面可是天差地别。

  一共有两套,都是三室一厅一卫的设计,面积大概有个七八十平方,进门处就是客厅。

  禾儿脚塌进去,就惊讶道:“你还给装修了?”

  可不是,大米点点头说:“我们这房子都带装修卖。”

  哪有人这么干的,禾儿也是第一次听说,道:“那要不带装修呢?”

  也是可以的。

  不过估计没什么人选,大米说:“装修不装修,每平方就差一百五。”

  禾儿最近自己就在弄房子,更知道价格,细细端详。

  除开家具、家电,这房子其实交房就能住,厕所的马桶、台盆、热水器都是配备好的。

  她掐指一算,说:“一百五够不上吧?”

  不过自己也反应过来,说:“你这是批发的价格,肯定便宜些。”

  那是自然,大米不忘说:“你们的我到时候一起买,最少能省一两千。”

  现在提及能省钱,禾儿是最高兴,点点头说:“行,该多少钱多少钱啊。”

  大米这几天心情正好,说:“不用,送你们的乔迁礼物。”

  这是拿准自己能挣钱,手头都阔起来。

  禾儿故意跟王月婷说:“猖狂起来啦,不管管?”

  王月婷手一摊,说:“没法管。”

  两个人搁这唱双簧。

  禾儿又看来看去,觉得这房子真不错,说:“什么时候开售?”

  房子才打好地基,但是卖已经能卖,哪怕是各单位集资房,也是按建房进度交钱。

  大米盖好样板间就开始宣传,这会说:“正月初一,到时候你帮我多吆喝点人啊,还有表演看。”

  有表演,那肯定热闹。

  禾儿了然点头说:“行,起码我们全家肯定来支持。”

  她说完这几句就想走,实在是这也没什么意思,还都是建筑材料,一不留神能摔个狗吃屎。

  但她要走,王月婷还舍不得,有些不好意思道:“我嘱咐他两句啊。“

  说是嘱咐,实际是骂人。

  王月婷板着脸说一通,出来还不顺心说:“仗着年轻,他就逞强吧。”

  这地方,夜里头不知道多冷,忙起来又得搬石头、扛水泥,老板也都是要亲力亲为。

  明知道是该这样没错,也总是心疼。

  禾儿心想,都是这样的,她随即说:“高明说不准今年都要在湖南过年。”

  过年都不回来,听上去更惨。

  王月婷也替发小担心,说:“我看新闻说雪下得很大。”

  岂止是大,禾儿也不太愿意细想,摇头说:“还行吧,反正人好好的就行。”

  人是好,可在外面一定没少受苦。

  一个品牌要打出知名度,难度不小,闭门羹都不知道吃多少。

  高明回来不说,禾儿也是有数,叹口气说:“熬过这两年就好。”

  既然吃这口饭,就得吃这个苦,两个从小到大的好朋友相视一眼,说:“我们吃烧烤去吧。”

  天寒地冻的,正应该多撒点辣椒才行。

  吃的是他们常去的那家,这个点老板还在串肉,火都还没升起来。

  禾儿一看手表才五点,说:“咱俩也是昏了头。”

  又想着离得不远,到小麦店里转转,晚些三个人一块来吃。

  去的路上,王月婷还嘀咕着说:“我大哥一准在,不知道以为那是他家。”

  禾儿十次去,也是九次能看到人,附和说:“我还以为文哥是那种处对象不粘人的。”

  那可真是看走眼,王月婷兴高采烈起来,说:“我二哥当年追我二嫂,你是不知道。”

  双胞胎嘛,总是有相像之处,她说得眉飞色舞,到地方一问,店员老老实实说:“我们老板出去了。”

  王月婷“啧啧”摇头说:“那就是去约会。”

  店员虽然没直接回答,但面带微笑的样子让人知道这是正确答案。

  她耸耸肩跟人说谢谢,就往外走。

  禾儿好笑道:“以前都是咱俩去约会,她找不到人。”

  现在是形式大逆转啊。

  王月婷感叹道:“有对象的人是了不起。”

  又说:“没事,你还有我,不可怜啊。”

  什么跟什么,两个人打打闹闹,觉得闲着也是闲着,索性很有默契往百货大楼走。

  花钱总是让人高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