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信片
作者:东边月亮圆      更新:2022-08-30 07:36      字数:3444
  对妹妹的事情,禾儿一向在意,说夸张点就是老母鸡护崽似的,这会有这么大的好消息,飞一样往外跑。

  赵秀云叫都没叫住,看手表想,要这个点,说不准能在路上遇到。

  她使唤道:“方海,放鞭炮了。”

  家里其实什么都准备着,她连糖都买好,一切按照老大当年高考的规格来,当然,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升,糖都是大把大把往外发。

  正好是上下班的点,街坊邻居路过都得问一句,也有已经看过报纸的说:“老方,你们家可了不得啊。”

  方海不敢居功,他入伍前大字不识,正经学文化还是媳妇来随军后这十几年的事,哪怕到今天也得说一句,全靠家里有个人带动。

  孩子们的要强也都像妈妈,成绩上不是他费心的事,因此大方道:“全靠我媳妇遗传好,我是白捡两个状元女儿。”

  赵秀云睨他一眼,给邻居们发糖,心里别提多高兴,心里还有块大石头落下来,觉得连小的都考上大学,她这么多年好像都有回报。

  姐妹俩携手到家门口,正好一左一右站妈妈旁边。

  反正都是状元,哪个的喜气都不白蹭。

  古诗说“仙人抚我顶”,苗苗今天也做一回仙人,上来哪个小孩就摸摸ta的脑袋说:“要好好学习啊。”

  然后再给一把糖,平常那副生人勿近的样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她小时候因为生得圆嘟嘟,一张肉脸没少被认识的不认识的大人摸掐,推己及人,也很少对小孩子们表示肢体上的喜爱,今儿是破天荒。

  还别说,手感怪好的。

  她送走一拨又一拨人之后,犹豫着掐自己的脸一下,觉得也还不错。

  禾儿看妹妹刚刚那点迎来送往的机灵样全不见,捏捏她的脸说:“表现不错。”

  又掏出一个红包说:“给你的。”

  这个红包好像拉开序幕,苗苗接连又收到好几个,看着她长大的哥哥姐姐们不用提,还有向来亲近的长辈们。

  小丫头数着钱,快乐之余也有些不大想做的事,比如被印在宣传单上。

  禾儿知道妹妹的性格,还是稍微跟她商量了一下。

  苗苗觉得既然叫禾苗教育培训班,自己不得不也付出一些,想想还是点头同意,不过提出要拍一张好看点的照片,还要化妆。

  十六岁的大姑娘,平常虽然不是很讲究,也是要脸面的,公开亮相的场合务求完美。

  除开小学有表演节目时脸涂得像红屁股,苗苗还没化过妆,很有几分期待,手指搓来搓去。

  她的美以前都归结为古典,今年五月电视剧版《红楼梦》播出之后变得更为具体,长得像薛宝钗,用原著的话来说就是“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

  这样好的样貌,只画几笔就够锦上添花。

  印在传单上更是吸引人眼球。

  当然,这次不单是她,还有培训班里的其他人。

  禾苗教育头一仗打得不错,有好几位同学的成绩都更上一层楼,尤其还有两位考上首都大学的学子。

  禾儿是把喜报印个万八千份沿街发放,好好宣传了一番培训班。

  新学期的班是一个接一个地开,几乎都报得满满。

  报名是要先交点学费的,禾儿有资金回笼,对学生服务中心那边的事更上心,毕竟收费不低,总得把条件弄得更好些,毕竟这是第一家,以后说不准还有会分店。

  二是她做生意讲良心,不像市里好些抢占先机开起来的,饭菜参差不齐,住宿条件也只是勉勉强强,收的钱却没有少太多。

  禾儿想想,要换自己以前念书的时候遇上这事,多半能气得掀桌子。

  但她管不了别家怎么样,自己做好就行,那是从里到外都翻修过。

  虽然是签长约的房子,这样做多少有点“傻气”,将来还不是便宜房东,有些人也会提出疑问。

  培训班现在职工不老少,几乎都是教务方面的人才,只有少数几个人参与经营管理,一是陈辉明,他算副经理,禾儿对姑父还是挺信任的;二是陈慧云,她是管财务的,在开支上一向卡得很紧,主要是禾苗教育现在还在初步发展阶段,样样是花销,要不是总有资金回笼,早就撑不住,偏偏老板还是个手缝宽的,有时候两个人能在办公室里吵起来。

  是拍桌子的那种吵法。

  陈辉明只能和稀泥,别看老板是他晚辈,但他顾忌也比别人更多,从来不敢摆架子。

  禾儿知道自己的性格,有时候太独断专行,当初就是特意招的陈慧云这个有点“一根筋”的性子,哪怕是再生气,事后想想也冷静下来,所有抱怨都丢给男朋友。

  高明现在也忙,他的进出口公司生意不错,主要是现在国内很多东西都比较缺,人民生活渐渐好起来,消费能力也高起来,大家默认进口的都是好东西,只要找得到货源几乎都能卖。

  他是占翟家的便宜,不然光是进货这点就麻烦,天天得担心会不会被骗。

  当然,再忙也得抽空来接人,每天下班的时候,两个人都会一起找家店吃晚饭,再到公园里溜达一圈。

  正是在散步的时候,禾儿拍死好几只蚊子,给高明看自己的手,娇气地说:“看看给我咬的。”

  她皮肤嫩,又是夏天,哪怕穿长裤,手总是躲不了的,洒多少花露水都没用,如雪般的手臂上好几个红点,有些碍眼,叫人不悦地撅起嘴。

  高明眼疾手快又拍死一只,说:“要不回去吧。”

  禾儿看时间也差不多,说:“行,不然我爸又该念叨。”

  过九点回家,就得嘀嘀咕咕地。

  高明笑笑没接话,反正这可不是他能说的,只得转移到高兴的话题上,说:“是后天去四川对吗?”

  禾儿承诺带妹妹去玩,当然是言出必行,期待道:“对啊,人家说少不入蜀,也不知道是什么样。”

  高明这回不去,毕竟人家是一家四口出门,加上他也没时间,只是总有些舍不得,说:“一个礼拜才回来?”

  禾儿撒娇晃晃他的手说:“到时候给你带礼物。”

  高明稀罕的就是这个人而已,不过说:“行啊,给我寄一封明信片吧。”

  算起来,他们上一次鸿雁传书已经是四年前,他还记得自己从青岛寄出的最后一封信,里头包含多少即将见面的喜悦。

  禾儿有些惊讶道:“情书不是该男生给女生写的吗?”

  她才不要。

  高明都没想到那儿去,只是单纯想收明信片,这会才反应过来大家都在上头写什么,说:“不是,随便写点什么都行。”

  禾儿眼睛滴溜溜转,说:“那你给我写一封吧。”

  她打小长得好,即使是风气保守,也收过几封,不过都不是她想要的。

  高明是无有不应,爽快过后开始抓耳挠腮,夜里咬着笔头不知从何开始,丝毫没有头绪。

  禾儿也是故意的,要去四川那天还提醒说:“我会给你寄好多明信片,一封回一封不过分吧?”

  高明觉得不过分,点点头后又对着纸发呆。

  倒是禾儿觉得自己文思泉涌,到哪儿都买明信片,美名其曰是寄给好朋友们。

  写的时候倒是藏藏躲躲,任谁看都有猫腻。

  方海是做侦查的好手,冷哼一声道:“‘好朋友们’里的一个吧。”

  头几个字咬重音,生怕别人听不出他意有所指。

  禾儿讪讪笑,求助地看向妈妈。

  赵秀云爱莫能助耸耸肩,只挪开眼看风景。

  方海也就是嘴上爱这么一说,他就这么两个姑娘,向来宝贝得不行,但也知道少时夫妻到白头,最后还得是老两口过日子。

  毕竟孩子不管结不结婚,总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到底不再多说什么。

  禾儿吐吐舌头,跟妹妹说:“你将来要是找对象,千万先给咱爸一点心理准备。”

  别像她似的,头天捅破窗户纸,第二天就被抓现行,至今都是老父亲心上一道坎。

  苗苗如今也是十六岁,情窦是没多少,高考完全钻在画画上,这会也是对着太阳底下支起画架,有些顾不上姐姐的话,漫不经心答道:“没事,我不找对象。”

  敷衍之意清晰可见。

  禾儿看着妹妹专心致志的背影,没说话,心想还是个孩子啊。

  别看她自己处对象处得起劲,想到将来有个人要把苗苗这朵花摘下来,升起和亲爹一样的怅然,继而又想,不管是谁,反正都得先过她这关,可不能什么臭小子都行。

  她不光想,还写在明信片上。

  通信不变,少说还得一个多礼拜才能寄到沪市。

  但沪市那边却先送来一个坏消息。

  禾儿晚上回到宾馆,前台就提醒她说下午有好几个电话。

  不是大事,不至于这样十万火急的样子,她心里一咯噔,等听完倒是挺平静的,说:“爸,妈,你们带妹妹玩吧,我得先回沪市一趟。”

  剩下三口人哪里放心得下,第二天一家四口一起踏上回程的飞机。

  禾儿在家里人面前表现出不是什么大事,心里已经涌起巨大的波涛。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中午那章入v,万字更新,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救命,我把存草稿箱按成发布了,就这样吧,这章是明天早上的,明天中午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