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
作者:东边月亮圆      更新:2022-08-30 07:36      字数:3362
  十一月底,禾儿的办的培训班挂上招牌。

  她在经过调查之后,稍微变幻方向,决定不仅开办外语班,也教数理化这些考试内容,老师都招好了,就等开业。

  在取名这件事上,她也是破费心思,最后决定用自己和妹妹的名字加起来——毕竟这次苗苗可是出大力,卖画挣的两万块钱全掏出来,合该有她的股份。

  因此,禾苗培训班就这么定下来,连广告语都有,叫“你是一颗禾苗,你会长成大树”。

  当然,只定下这些可不叫宣传。

  禾儿真正大张旗鼓的,是她花大价钱印的宣传单,一面是她当年拿下高考状时的报纸头版,另一面是她从首都大学毕业时从在校门口时的留念照,手持毕业证书。

  还别说,照得真是漂亮极了,明眸皓齿,五官明艳,说是什么香江女明星都有人信,十九岁的大姑娘,就够吸引人眼球的。

  写的宣传语也很鼓动人心。

  “十五岁成为高考状元的方法,

  首都大学优秀毕业生的诀窍,

  只要你想知道,

  禾苗教育培训学校统统都有”

  就是叫做家长的看着,有些一言难尽。

  尤其是二楼窗户挂着的宣传单放大版,来来往往的人都看得到。

  赵秀云下班后,夫妻俩特意去看一眼,对视几秒都有些不好意思地挪开,不知道这孩子到底像谁,反正不管像谁,他们都是不大愿意承认的。

  方海向来能给孩子找借口,这次也是无奈道:“这也太能贴金了吧。”

  中国人讲究低调谦虚,更何况这状元都好几年的了,生怕别人不知道是怎么的。

  赵秀云是更懂广告,只道:“你姑娘不害臊的,这招一准有用。”

  毕竟这是多大的噱头啊,只看讨论度就知道。

  她今天没少被街坊邻居询问,大家都觉得方家的闺女不可思议,堂堂首都大学的毕业生,居然沦落到这地步,这可不大体面啊,跟旧时上街卖唱有什么区别,怎么好端端的分配工作不干,听说市里一水都是大单位任着挑。

  不过赵秀云和别的家长不一样,她固然希望孩子过更稳定的日子,平平安安一辈子,是为人父母的私心。

  却也更尊重女儿们的个人选择,期待着她们能随心所欲的生活。

  夫妻俩在这些事上的意见是相同的,否则换一家,早把孩子打断腿。

  方海只苦笑道:“还别说,后勤老陈今天就问我说‘他儿子复读两年都没考上,报名有效吗’。”

  这两年因为政策,和刚恢复高考的时候不一样,初中毕业就去念中专反而成主流,导致考中专的分数线高起来,高考报名的人数在降低,刚结束的八六年高考录取率高达百分之三十,和恢复高考头几届百分之五、六相比,已经很多了。

  即使是这样,很多人也都是一考再考,毕竟有考试就有淘汰。

  赵秀云倒是觉得说:“多上课,多做题,总会有用的,要是孩子想学的话,可以来试试。”

  复读班一个班最少五六十个人,来上小班课说不定会有效,当然,前提是孩子想学。

  方海点点头应,觉得回头还是帮孩子好好宣传下,反正这是服务性行业,不在干部子女禁止经营的范畴,孩子已经因为他们的工作做出妥协,做父母的总要多支持。

  夫妻俩说着话,完全没想到这才是开始。

  现在舍得印传单的都是大品牌、大店,一般人是舍不得的,成本太高,更何况她这样昂贵的双面彩印。

  但效果非常好,不知道从哪流传的迷信,说把这传单贴墙上能沾状元的喜气,一时之间,家里有高三学生的都在贴。

  连苗苗,都第一时间贴上了。

  禾儿在家看见自己的样子,素来不知道谦虚两个字也是难得脸红道:“是我让人传的,一点用都没有。“

  苗苗一脸认真道:“我觉得有用啊。”

  她的人生在以姐姐为目标前进,只差把“高考状元”四个字刻在自己的脑门上。

  禾儿被这样的目光看着,败下阵来,伸出手说:“行吧行吧,给你手蹭蹭。”

  苗苗是不光自己相信,到学校还要帮忙宣传。

  她就是觉得姐姐什么事都能做好,说出的承诺绝不食言。

  禾儿当然也是有这个自信的,她当年念书的时候可谓头悬梁、锥刺股,自有一套方法,整理出高中时的各科笔记,又私下里请教各校老师,编纂出一套培训班的教材。

  简称“高考秘宝”,被吹得天花乱坠,坊间传闻“得秘宝者得高分“,不消说,又是她自己搞出来的花样。

  但信的人多啊。

  等开业那天,报名的人不知道多少。

  别说什么大巷子小巷子的,走的人多的地方就成路,队伍一口气排到两公里外,因为前三百位报名的人,可以免费得售价十块钱的“高考秘宝“,当然是大排长龙。

  禾儿甚是满意,她当然也不是只做噱头的人,实力也得跟上,特别重金挖来亲姑父陈辉明——他是下乡时结婚的,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学生,沪市师范大学毕业后在市里一所高中教物理,现在高中老师的工资只能算过得去,他本人又颇有野心,一咬牙还是决定出来跟着媳妇方芳娘家侄女干。

  也是幸好方芳大专毕业后在市供电所上,家里还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他才能下这样的狠心。

  陈辉明在教师圈子里有门路,拉来不少人,尤其是费力说服不少已经退休在家的老教师,谁叫禾苗教育的工资开得高。

  大家各有各的需求,教务上的工作也都是由他主持。

  总之是万事俱备,只等后续。

  禾儿的生活比原来更忙,因为培训学校几乎都是晚上开课,当然白天也有,只是没有这么多班,各个科目都有人报名。

  她初期的想法很简单,只要有人报名就开课,先把名气打出来。

  也是好在是先交费再上课,她资金回笼得比较快,不然头两个月工资就得发不出来。

  头批学生是雷声大,雨点也大,没枉费那么多宣传费,几乎每个班级都是满满的人,这一批就是后续的宣传样本,她十分重视,对成绩抓得很紧。

  公立学校和夜校都是非盈利的,老师其实有些参差不齐,而且每个班动辄五六十个学生,难免顾不上。

  但在禾苗教育,一切都不是问题,老师有成绩才有奖金,没上课的时间都恨不得到学生家门口盯着作业做得怎么样。

  出考卷、研究考卷、整理提纲等事情都有专业的人来做,务必使每个学生来此都有进步。

  连苗苗也来上课。

  她学的是文科,前几年因为画画,耽误了些学习,成绩虽然是不错,但称不上顶尖,高三这年是下定决定要考好,就来补补最大的缺憾——地理。

  学校有学校的进度,她太多不会的东西,不可能一直缠着老师,班里那么多同学。

  只有来机构,才有机会得到一对一的指点。

  她本来就是聪慧的,一点就透,成绩进步飞快,期末考就难得靠近年级前十。

  按往年来看,继续努力下去说不准高考也能拿个全市前十。

  然而前十,在禾儿这里实在有些不值一提。

  她以前和父母一样,对妹妹的爱好都很尊重,也没什么成绩强求,架不住一家子都挺要强的,有目标。

  那做家长的怎么可以拖后腿。

  她全方位为妹妹定制了复习方案,并且在家庭会议上郑重宣布后,说:“如果苗苗能考到高考状元,咱们家就要发大财了。”

  一门双状元,这是多荣光啊。

  到时候再一宣传,是禾苗教育辅导出来的学生,简直要客似云来。

  苗苗一是陡然压力倍增,二是忧虑道:“也要把我印在宣传单上吗?”

  她这脸皮,可能有点受不住。

  禾儿觉得她这个心态非常好,说:“看,你也觉得自己能考上的对不对?”

  苗苗犹豫地“嗯”一声,捏拳头道:“如果我很努力的话。”

  赵秀云对姐俩的信心很是一言难尽,只说:“我不管你们怎么复习,身体要紧啊。”

  别读书把身体读坏了,真是孩子刻苦也担心,读书懒怠也叫父母烦恼。

  禾儿当然不会糟蹋妹妹身体,只说:“就是按我的小班化教育来,一准有效,学校的进度也不适合妹妹。”

  那是为照顾大部分们学生的程度定的,苗苗现在需要的可不是这个。

  苗苗其实也隐约觉得老师讲的都是她会的,她不会的那些讲得少,例如数学的最后一道题,有些赞同地点点头。

  孩子心里有数,夫妻俩就不管。

  赵秀云是今年才从电视台出来,牵头成立新风影视制作公司,方海则终于等到公安学校老校长退休,成功升职成为校长,兼任公安局顾问,同样忙得不可开交,哪有空管。

  禾儿更不是事事需要汇报的小孩子,毕竟她打小有主意,只是忙着忙着忽然想起件事来,掐着手指头数,高明跟翟平安去东南亚好像有半个月,应该也快回来了吧。

  作者有话要说:第二更,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