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第150章
作者:金谷飘香      更新:2022-11-28 17:09      字数:3091
  抵达沪上,已是第二天下午。

  田小苗穿着黑色毛呢大衣,提着手提箱,出了检票口。

  站前广场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列队进站的大多是知青,穿着军大衣,背着行李,提着网兜,大呼小叫,兴奋异常。

  一张张年轻稚气的面孔,青春洋溢。

  田小苗看着,很是感慨。

  这会儿豪情满怀,过几年回来时,已是疲惫不堪。

  五一若不是参军走了,也是其中的一员吧?

  自去年开始,“上山下乡”增大了力度。运动期间积攒了三年的初中、高中毕业生,都陆陆续续地离开了城市,奔赴祖国各地,成为建设中的一员。

  幸运的去了边疆农场。

  都是国营的,规模很大,早年有农垦战士打下了基础,有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等等,半机械化作业,条件相对较好。生活设施也很齐全,有宿舍、食堂、卫生院、商店、邮电所、托儿所、学校、电影院,还有发电厂、打米场、养猪场、畜牧场、加工场等等。

  兵团农场采取军事编制,师级以下按照团、营、连、排、班、小组划分,知青们都是兵团职工,按月领取工资,还有边疆补贴,工资标准比城里高一截子,算是名副其实的“知识青年”。再加上,上百号人聚集在一个连队里,有说有笑,热闹得不得了。

  知青们的到来,带来了城市理念和文化生活,也带来了青春活力。他们跟兵团老职工一起,发挥着光和热,谱写着壮丽的诗篇。

  从后世来看,意义重大。

  那一望无际的大农场,成了著名的商品粮基地、瓜果之乡,养活了全国近三分之一的人口。从战略上来看,兵团上下闲时务农,战时化身为戍边战士,成为稳定边疆的一份子。

  去农村“插队落户”,就不一样了。

  知青们坐着马车来公社报到后,由“知青办”统一管理,一组七八个人,分到各个大队村寨。队里划出一块土地,备了几间屋子,作为知青点。知青们挥着锄头下地劳动,跟社员们一样挣工分。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农村缺水少电,蔽塞落后,生活很枯燥。后勤也跟不上,吃喝都成问题。年纪小的初中生,初来乍到啥都不会,哭鼻子的大有人在。

  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磨炼意志。

  短期还好,如果是长期的,是一种浪费,不管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

  田小苗不希望五一、三子走这一条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掌握了文化知识,才能发挥出更大效力,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出了站,坐上电车。

  田小苗看着窗外的景致,感到特别安心。这是她生活了十多年的城市,一草一木是那么熟悉。也唯有回到这里,才有家的感觉。

  跟上次回来一样,田小苗未打电话。

  她突然出现在家门口,搞了个突然袭击。

  孙梅英刚下班回来,听到敲门声,以为是三子。

  她过来开门,嘴里嘟囔着:“三子,咋又不带钥匙,说了多少遍了?”可拉开门,看到一位年轻姑娘站在门口,穿着黑色毛呢大衣,系着红围脖,亭亭玉立。

  “小苗……”孙梅英又惊又喜,声音都在颤抖。

  “娘……”田小苗像小时候那样喊着娘。

  “小苗,你可回来了……”

  孙梅英忙不迭接过手提箱,把人往屋里让。

  “小苗,快坐下,跟娘说说,你都在忙啥啊?”

  孙梅英激动得不知说啥才好。

  田小苗抿着嘴,看着梅英同志。

  两年多未见,梅英同志变化不大,还是那么精神。

  孙梅英也不错眼地看着小苗。

  头发长长了,两条麻花辫垂在胸前。下巴颏尖了,眼睛更大了,有了大人的模样。

  过了年,小苗就二十六了。搁在过去,娃娃都满地跑了。

  想到这个,孙梅英心里直打鼓。

  小苗忙着工作,是不是把个人问题给忘了?

  她想问问,又怕小苗害羞。

  她憋了半天,实在憋不住了,才拐着弯问道:“小苗,你们单位男同事多吗?”

  “娘……”

  田小苗瞅着梅英一脸八卦,就明白了。

  这是提醒她考虑一下个人问题。

  田小苗赶紧岔开话题,省得梅英刨根问底。

  可孙梅英孜孜不倦,旁敲侧击道:“小苗,梅子谈对象了,是你柳伯伯战友家的孩子,过去也在大院里,小时候就认识梅子……”

  田小苗一听,竖起了耳朵。

  梅子的对象,搞不好她也认识。她把过去的小伙伴扒拉了一遍,却猜不出是哪一位?孙梅英也不晓得名字,说刚谈的,还没带过来见长辈。

  正说着,三子放学回来了。

  看到小苗,腼腆地笑着。

  三子长高了,细细条条的,跟竹竿子似的。

  田小苗问了学习,晓得三子成绩很好,稍稍放了心。

  晚饭做好了,田大旺还没回来。

  孙梅英说:“你爹去市里开会,搞什么会战,忙得很,咱不等他了,趁热吃吧……”

  吃罢晚饭,三子回屋办作业。

  田小苗跟孙梅英一边听收音机,一边说话。

  “小苗,上一回冬子来探望,一个劲儿地打听你呢……”

  孙梅英突然冒出来一句。

  田小苗一阵紧张,就像被人窥破了秘密。

  “小苗,娘觉得冬子不错,知根知底的,就是离得太远……”

  “娘,您说啥呢?”

  田小苗脸一红。好在灯光昏暗,看不出什么来。

  “小苗,你能不能调回来啊?”

  孙梅英早就相中冬子了,柳大哥也有这层意思。

  可冬子在营区,小苗在京城,离得实在是太远了。柳大哥说,若是娃娃们乐意,就想办法调到一起。可小苗一走就是两年多,连个面都见不到,上哪儿商量去?

  田小苗心说,工作那么特殊,哪里调得回来?

  可这话不能跟梅英说,只好支支吾吾。

  孙梅英打听了半天,也没打听出来。

  正在这时,田大旺回来了。

  看到小苗,呵呵直笑。

  还从屋里取出了毕业证书,显摆了一下。

  “小苗,爹毕业了,拿到大专文凭了……”

  要说,这可不容易,夜大念了好些年,终于毕业了。

  田小苗抿着嘴笑着。

  大旺同志越来越成熟了。以前,怕大旺同志犯错误,现在想想,太小看大旺同志了。

  在家里休息了一天。

  不用考虑工作,不用考虑任何事情,像个普通人那样。

  田小苗悠闲自在,又变回了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姑娘。孙梅英也宠着小苗,啥都不让她干,还说:“工作那么累,好好歇歇。”

  到了第三天,田小苗去部队大院,探望柳叔叔一家,还有梅子。

  柳冬梅接到电话,就赶了过来。

  她穿着草绿色军服,英姿飒爽。见了小苗,一把抱住,差点忘了自己是个军人。

  “小苗……”柳冬梅抱着小苗,舍不得松开。

  “梅子……”田小苗眼眶微湿,也很激动。

  梦里想了那么多回,终于又见面了。

  当天下午,柳冬生得了消息。

  是梅子打来的,跟他说:“哥,小苗回来了,你也快点回来……”

  趁着星期六,柳冬生请了假,赶往沪上。

  他想给小苗一个惊喜,就像当初小苗来看他那样。唯一不同的是,他那时在见习期,而现在早已经转正了,还提到了营级。

  下了火车,天刚摸黑。

  柳冬生急匆匆地赶到机关大院。

  他进了楼栋,三步并做两步爬上楼。

  站在门口,他屏住呼吸,叩响了房门。

  “谁呀?”一个甜美的声音传来。

  柳冬生的心咚咚直跳,是小苗,他听出来了。

  他想答应一声,可喉咙就像被堵住了。

  “谁呀?”声音到了门口。

  “是我……”

  开门的那一瞬间,田小苗就愣住了。

  昏暗的灯光下,柳冬生站在那里,穿着军大衣,戴着解放帽,英姿挺拔,跟她记忆中一模一样。

  “小苗……”

  “冬子……”

  田小苗本打算星期天过去,可没想到柳冬生抢先了一步。

  巨大的喜悦,充盈着内心。

  那种幸福感,令人陶醉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