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衡
作者:遥的海王琴      更新:2022-08-22 04:13      字数:3603
  朝堂上,燕帝依旧如往常那般稳坐在龙椅上,看着底下的朝臣你来我往,缄口不言,当然也无需他说话。

  上一次,左相一派准备充足,强逼着武宁侯一系低下一头,将樊之远召回。

  再过不久,人估计就能到京城了。

  而这一次,武宁侯先声夺人。

  外头闹得沸沸扬扬的钱家案件朝堂都大为关注,当京兆府尹当堂取出那枚玉佩,陈述案件始末之时,立刻便有朝臣弹劾礼部尚书俞自成教子无方,请求严查俞世洪,按罪处置。

  按照大燕律法,俞世洪殴打良民致死,□□妇女至家破人亡者,情节恶劣以流放问罪。

  俞自成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只有自行请罪。

  左相看着对面来势汹汹的武宁候,眯了眯眼睛,便没有出来作保。

  他虽然权倾朝野,可圣上年轻越发沉稳,蠢蠢欲动地想要从他的手里夺回权柄,是以他没到敢冒天下大不韪的地步。

  当然,俞尚书教出这样的儿子,德行有亏,自是不适合再作为春闱主考官,否则外头义愤填膺的考生们头一个不答应。

  可是这还不够,又有朝臣出列,接连弹劾俞自成以权谋私,残害百姓,干涉刑事,包庇罪犯,威逼利诱等罪名,简直可恨至极,妄为礼部之首!

  俞尚书曾预言,自己若是有朝一日跌下云霄,定是被这个祸家儿子给连累的。

  果不其然,上述弹劾的罪名皆是从俞世洪所犯之事而来,凭俞世洪这无法无天的性子,死在他手上的人岂是只有钱家夫妻?

  为了替儿子善后,俞自成少不得利用手中职权“摆平”那些固执的苦主,很多人已是悲痛欲绝“舍离”了人世。

  沈家为了扳回这一局,可是花了大力气下去,证据确凿,容不得俞自成抵赖。

  燕帝看了看沉着脸色的左相,以及隐隐带着得意之色的武宁侯,最终宣判道:“去俞自成礼部尚书一职,交由大理寺审查。”

  大理寺卿出列道:“是。”

  俞自成下了台并不重要,可接下来由谁接替就让人分外关注。

  当然礼部尚书不一定马上就要定下,然而春闱考试临近,再不选出主考官怕是来不及。

  燕帝神情一振,捏着龙椅的手微微收紧,他冷静地将这个问题抛到了朝堂上。

  朝中大臣文官多偏于左相一系,而武官则大部分视武宁侯为首,不过也有一部分保持中立。

  只是他们极少说话,在朝上几乎不发表任何意见,哪怕两方势力在朝堂上打起来,都仿佛与他们无关。

  上朝,不过是例行公事罢了。

  不过这次,头上神仙打架,波及到了他们。

  想要成为春闱主考官,必然是要品德高尚,学问出众才能服人,另外至少也得是朝中二品大员以上,站班前列。

  朝中二品大员本就少,实权者不出宰相及六部尚书,虚职则有大学士。

  只是学问出众好找,可德行却难。

  不管是左相还是武宁侯都是有备而来,对于对方支持的人选,早已经找到了污点,以此为反驳依据,只待提及,便依照反对甚至攻讦。

  你来我往,皆不想让。

  朝堂上,顿时犹如菜市口一般吵闹,有了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燕帝不得不出声让双方冷静。

  忽然左相抬手道:“皇上,春闱主考若是迟迟不定,春闱诸多事宜便无法进行,此事关系重大,还请皇上裁决。”

  这是把球踢到了燕帝手里,然而不等皇帝说话就见武宁侯跟着道:“不错,春闱乃朝中大事,为的是选拔有用之才,忠君之栋梁,还是由皇上来定夺。”

  “忠君”这两个字被咬的很重,左相脸色不愉,只是冷笑一声:“武宁侯说的极是。”

  燕帝看着,眼眸微微垂下,掩了眼中冷意。

  任这两人说得再好听,与他而言皆无区别,如今不过是逼他表态而已。

  燕帝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地吐出来,终究道:“几位大人既然皆不合适,不如另择一位爱卿都认可的便是。礼部尚书之位空缺,不如由侍郎暂且接任?”

  尚书之下,分左右两位侍郎,左高于右,左侍郎乃俞自成一手提拔,武宁侯是绝不会愿意的。

  不过右侍郎顾如是……

  众人的目光不禁看了过去,就见这位瘦小又木讷,且年过半百的小老头。

  官服宽大不合身,衬着更加矮小,瞅着还隐隐打了补丁,可见家境贫寒,做到四品右侍郎还没有改善生活,可见为人刻板固执且不够圆滑。

  他在朝堂上站班,从来不曾说过话,这样的人,就是两派拉都懒得拉拢。

  说来在侍郎这个位置上他已经呆了七八年,俞自成一直没让他挪走便是装个能容人,不排除异己的样子,也顺便占个位,免得让其他人有机可趁。

  没想到如今倒是便宜了这个老头。

  除了能力一般,性格呆板以外,顾如是的学问其实不错,他还是二十年前的那届状元,从翰林院一步步熬上来的。

  正经科班出身,两袖清风,自是品德无亏,只要官位上去,当个主考官……能行。

  天上的馅饼就这么掉到了这位顾大人身上。

  就因为他如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不知趣,所以诡异的是两边势力就这么默认了。

  顾大人跪在殿中受封,神情还带着难以置信,一脸状况外地接了旨,成了新出炉的礼部尚书,隔日便走马上任忙春闱的事去了。

  朝堂上的事儿很快就传到了士林,俞家父子相继下狱,让激愤的读书人稍稍平息了不满和怒火。

  然而问题又来了,新的主考官顾如是是谁?

  没名望,没学问,这年头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当春闱的主考了?

  借着这个热点,下一期的八卦小报就有了新的头条。

  顾大人刚被封了礼部尚书的当晚,八卦小报的记者便闻讯登门,后者手里正拿着蘸墨的笔和空白的纸,笑眯眯地恭敬一问道:“大人,做个专访可好?”

  顾大人想了想,虽然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笑料可爆,不过未免沦落到与那位同僚一样的可悲下场,只能将不可得罪的小报记者给迎进了门,还让老妻送了茶水过来。

  顾大人作为侍郎,会化为清风居士靠润笔费过日子,家中自然是一片清贫。

  “大人真是两袖清风,令人佩服。”小报记者的眼睛在略微空旷的室内转了一圈,然后坐下来画画,画到中途才记起来问一声,“大人,不介意让读者瞧一瞧您的家吧?”

  顾大人朝周围一看,笑道:“家徒四壁,且随意。”

  自从上一期的报纸刊登了俞世洪的玉佩,八卦小报的内容便从单一的文字转变成了图文详解,这样更加直观。

  就是作坊里的师傅又多请了几位,油墨和纸就更费了。

  幸好李璃拓展了贩卖消息的新业务,倒也不怕吃饭的人多几个。

  总之,这个模式一推出,受到广大好评。

  顾大人在对面也坐了下来,所谓专访在看过那篇《选秀一二三件事》之后,大体也明白是个一问一答的方式。

  不过奇怪的是,这位记者画完了画,就直接刷刷刷地写起来,压根没抬头问他任何问题。

  顾大人纳闷着,终于提醒道:“这位小哥……”

  “哦,差点忘了,这是咱们小报的报酬,感谢顾大人的配合。”记者将一个信封递了过去。

  顾大人顿了顿,他什么都没做,怎么好意思接报酬?

  不过看记者笑盈盈地望着自己,终究还是接过来打开,顿时神色凝重了起来。

  除了银子之外,还有一份名单。

  只见记者起身,朝着顾大人鞠了鞠躬,真诚道:“顾大人,王爷说,您头一次成为春闱主考官,定然两眼抓瞎,这些大人为六部主事,或是翰林院编修,职位并不高,但算勤恳,可作为您的副考,您随意抽掉,不会引人注意的。”

  记者的话,让顾如是心中震荡,但是很快他收起了那份惊讶,抬起手回了一礼:“多谢王爷费心,下官感激不尽。”

  这份名单上的人,有左相的派系,也有沈家的势力,但顾如是曾暗中观察过,都是踏实肯干之人,不怕他初临春闱,弄出事端来。

  “都是皇上福泽。”记者将手里的写完的专访稿子交给顾如是,“大人您看一看,若是没有不妥,这一期的小报可就以您为主角了。”

  顾如是瞧着这篇文稿,微微一叹:“王爷神通广大,消息灵通,令人佩服。”

  里头是顾如是的生平也是履历,还有他不为人知,十年如一日的私下作为。

  顾大人没有子嗣,也从不为外人说,没想到八卦小报都查得清楚。

  提起李璃,记者脸上带着骄傲:“对了,王爷曾交代过,大人文辞幽默风趣,小人的笔墨怕是写不出您的诙谐,您愿意帮忙润色就更好了。”

  李璃连顾大人的生平都查清了,岂会不知他清风居士的笔名。

  顾如是失笑,于是提起了笔,在上面又增添了几笔。

  当考生们还在想尽办法探知顾如是何许人也的时候,新一期八卦小报发行了。

  头条赫然便是《来来来,带你认识一下名不转经传的顾如是大人》,简直就是及时雨。

  销量……不必说,抢售一空。

  作者有话要说:先暂时忘了咱们将军吧,哈哈

  ……

  感谢在2020-05-1909:19:05~2020-05-2010:00: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上河图48瓶;哎不会哟20瓶;南岭6瓶;或引5瓶;苏红笺、jyn、辰星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