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作者:禾有鱼      更新:2022-08-17 06:25      字数:3621
  “七郎,你说。”

  一直未开口的四族老,此时拦下张亮还要逞威风骂人的话,冷不丁对着张桢来了这么一句。

  他皱起眉显出不耐,看了一眼三族老,略微示意后,开口道:“我房中还燃着丹炉,不可久留。”

  这位四族老,近来越发沉迷修道、炼丹,是个烧钱行当!

  此时却是连眼神,也懒得再施舍给张桢一个,显然是想压着张桢赶紧屈服。

  张桢并未着急回话,自进门后几番交锋,在场唯一还未有表态的,便是坐在左首位的张旭,在场唯二的秀才之一。

  张桢该称呼其为二族叔,此人是长房嫡长子,却面有阴沉,身结郁气,微垂着双目,不知在想些什么。

  张桢将诸人神情尽收眼底,眉尖微挑,扯高嗓音顾左右而言他道:“哎呀,光顾着和允之叔请教学问了,耽误了诸位长辈的时间,是七郎的不是,七郎这就告辞回家读书了?”

  连自己晚辈求教学问,都不耐烦的“好长辈”,会有功夫关心她,娶没娶妻生子?

  张桢话中的讽刺,在座老贼心里跟明镜似的。

  张亮一贯沉不住气,闻言只觉胸中气闷,这个小畜生,跟他那个爱嘴贱的死鬼爹一样,令人生厌。

  此次一定不能轻易放过他!

  任其有千般机巧,也别想脱身。

  于是在诸人的默许下,张亮眼中闪过恼恨,咄咄逼人,狮子大张口:

  “我说侄儿,既然你非要拿科举来说事,那好,族中今年还有三人参加乡试,此三人便交托与你。”

  “他们一应的吃喝住行,你管了吧!”

  张桢瞬间就给气笑了!

  她这些年,明明维持的是刻板人设啊,这些人,怎么就觉得她是傻和蠢呢?

  不过,本着“先礼后兵”的文化人儿信条,张桢面上敷衍着惊讶道:“七族叔这话,侄儿怎么听着,有点糊、涂?”

  实在是这样的要求,并没出她意料,面上的表情便敷衍了些。

  张允之见这侄儿没有第一时间翻脸,立马出来打圆场:“七郎啊,你也知道去年年景不大好,咱们整个中州郡都受了旱灾。”

  张桢很是给这位族叔脸面,口中跟着诉苦道:“可不是嘛,家中田产收成减了半,侄儿连肉都不敢多吃一口。”

  “过年给族中的百两银子,侄儿都是东拼西凑来的······”

  “放屁!”张亮一掌将桌子拍得振响,着急呵断张桢诉苦的话,口中夹杂着妒意,大声骂道:“你那百亩田产,都是上等良田,年年丰收,根本不会减产!”

  张桢的家底,族中怕是比张桢自己都算得清楚些。

  张桢将眉一扬,略带促狭之色地看了一眼张亮,她提起一边眉梢,伶牙俐齿反问道:

  “七族叔,为何这样说?去年整个郡里都闹旱灾,族中各位叔伯家也是好田地,不也受了灾?”

  “怎的,这老天爷是我亲戚不成,独独漏了我家?”

  在坐的,可都是她真亲戚,比把她弄来穿越的老天爷,还坑!

  然而。

  老天爷或许真是张桢亲戚!

  去年整个中州郡闹旱灾,长山县最轻,而其中,又以“小地主”张桢的田地,可被称之为风调雨顺。

  且近十年,年年如此。

  让张桢一度以为,这是老天爷给开的金手指。

  再搭配上眼前的家长里短、极品亲戚,种田流剧本,实捶!

  张亮被这话一噎,暂时找不出言语来驳斥,总不能说族中眼红,派人盯着侄儿家的田产出息吧?还是大家都没受灾?

  那他们今日要的,是哪门子的银子!

  登时气红了脸,哑了声。

  倒是神色阴郁的张旭,阴沉沉地看了张桢一眼。

  张桢心中一紧,这位二族叔,她一贯猜不透他在想什么,也不知,她哪句话戳了他的肺管子?

  张允之立马做起知心人,苦口婆心,一句一句地劝道:“七郎啊,去年大家都受了灾,族中用钱的地方多,你七叔着急,话说的不对。“

  “科举是族中大事,咱们举全族之力,也不过才供出了五、六名秀才。”

  后添上的这个‘六’,明显是意识到,将张桢这个没怎么放心上的侄儿给漏下了,临时添上的。

  长山县张家,近些年越发在走下坡路。

  多年来,唯有一个老举人撑着牌面,就连本县县尊不那么正经的亲戚王家,都要上赶着巴结。

  再加之六年前,张家被波及进新皇登基后,爆出的科举舞弊大案中。当年参加乡试的族人中,有两人被罚禁考二十年。

  一直神色阴郁的长房嫡子张旭,便是其中一,连原本定下的族长之位都没了下文。

  而张桢因母过世在家守孝,逃过一劫。

  这之后,因年岁渐长,女子身体到底和男子大不一样,而科举搜检也越发严苛,张桢便渐渐熄了中举的念头。

  “张维周,科举这样的族中大事,容不得你推诿!”

  大腹便便的张亮,跟心宽体胖这几个字,是向来不沾边的。

  他好容易耐着性子咽下尴尬,把账记在张桢头上后,就越发地看这侄儿不顺眼,瞬间又跳出来拍桌子道:

  “三人科考,两人送考,你先每人给一百两!”

  十分理直气壮。

  张桢的第一反应,呸,还长价了!

  第二反应,她是该砍砍价,还是一毛不拔?

  这位族叔,银子倒是要得挺“实诚”,的确是乡试的花销。

  可张桢没忘,她可是不到半年前才给了族中银子,这次如果轻易应允,怕是后患无穷。

  “先五百两?给乡试科考的族人?”张桢一一扫过在座的五位长辈,认真确认道。她敢肯定,这五百两不过是拿来试探她的态度的,大头还在后面。

  按着现在这形势,她的“礼”大概可以到此为止了。

  进门就憋着一股气的张桢,慢慢将一身伪装出来的刻板放开来。

  古代的同宗同族,守望相助是应有之义,她又占着张家子的名分,家里钱财颇丰,接济同族,并不是不能接受。

  可张族里的人,这些年一而再、再而三得寸进尺,打的是恨不得将她吸血吃肉的主意!

  任是个圣人,今时今日也该翻脸了吧。

  张纶欲言又止,神情为难劝道:“七郎,这银子,算族中借你的,等族中宽裕了,一定还。”

  张旭淡淡垂下眉眼,依旧不发一言。

  两位族老,此时品着香茗,似乎置身事外。

  张桢心中有数,恼恨暗藏心底,面上就未见几分气恼。果然让娶妻是假,找她要银子才是真!亏她还连夜给自己定了个亲!

  再者,她给了,这些人会知足吗?

  这么多年,独木难支,她在这些人身上受的气,填进去的银子,都够一辈子的量了。她今日,还要继续忍气吞声吗?

  在心中哂笑张氏这几辈人一脉相承的无耻后,张桢暂时压下心中怒气,面上做为难状道:

  “族中有难处,七郎也理解,科举大事,的确该不惜剖费。”

  “可我实在是,力有未逮啊!”

  “七郎!”张允之继续唱着白脸,此时叹口气道:“族里给你开这个口,也实在是没办法了呀。”

  这话倒有几分真心实意,头月与王家的一大笔亏空,的确让族中捉襟见肘,必要马上寻到一笔银子填补亏空,解燃眉之急。

  至于让他们自己变卖家财补窟窿,那是绝无可能的!

  让张桢娶妻,虽不是临时起意,然银子吃紧之下,族中何尝不是打起了巨额“聘礼”这一块遮羞布的主意。

  张亮的一番话,何尝不是逼着张桢在直接给银子,与娶妻了再给之间二选一。事成了,大家“皆大欢喜”不好吗?

  可三房这侄儿啊,明显不想配合。

  “此事,咱们今日慢慢商议。”

  张桢眼神骤凛,听张允之这话里的意思,今日不商量出个“结果”,是不让人走了是吧?

  既然张允之都不装贴心长辈了,那她还装个什么好侄儿?

  这窝囊气,她实在是受够了!

  张桢心中的怒气值在此刻直接拉满,先是扫了一眼在座诸人,一贯寡淡的脸上突兀一笑,然后特别真诚言道:

  “今日诸位长辈的一番关爱,张桢实在是,铭记于心!”

  “诸位长辈即烦扰张桢的婚事,又烦扰族中秀才的乡试大业,实在是,多有‘辛劳’!”

  “张桢不才,略有一策,可长久解此忧愁。”

  在座之人,似是没料到张桢如此快松口,互相对视一眼。坐在最上方的两位族老眸光一闪,总觉得事情,不会如他们所料的那般发展。

  “七郎有什么对策,说来听听。”张桢的反应太过出人意料,四族老端了神色,亲口过问道。

  张桢收敛神态,正襟端坐,眼中透出股压抑太久后放纵出的任性。

  她抚了抚自己衣襟上的褶皱,缓缓恭敬起身,叹口气了才道:“族中所忧,就是张桢所忧。”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所以张桢斗胆,自请将族中需桢济困之人,过继到桢名下——为子!!”

  老子养儿子,天经地义,别说是科考所费,就算是帮着养孙子,也不是不可以!

  张桢在众人渐渐铁青的脸色中,一脸正直,装傻充愣,勿自继续说道:“如此一来,桢这一脉不用忧愁子嗣香火,族中家贫秀才能安心举业,哪怕是砸锅卖铁,我也要供几位······”

  “放肆!”

  “闭嘴!”

  “竖子小儿,敢也!”

  张桢话还未完,来自张亮的一只茶杯袭面罩来,她虽偏身躲过,衣上仍是被溅上了不少茶水沫。

  张桢淡淡看了一眼衣摆上的水渍,面对急急落身的谩骂和攻击,恢复了一贯的面瘫表情,让人看不出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