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
作者:默陌书      更新:2022-08-17 06:13      字数:3302
  反正该交公的部分他也交了,至于这部分钱会不会被刘父刘母他们补贴给其他几房,陶长安也懒得管了。

  反正家里再怎么补贴,也不会是补贴给原主二房这边,只付出没有得到回报的事情原主愿意干,陶长安可不愿意。

  置办好各种好吃的以后,考虑到现在已经是九月份了,天气马上就要冷下来了,原主的那件冬衣那可真是硬邦邦的,好多年没有换里面的棉花了,一点都不保暖!

  尽管这个时候已经有棉花出现了,但可能是刘家村不适合种植棉花,制作冬衣的棉花也只能够用银子买,这就导致了棉花的价格非常的贵,一般人家都不大舍得花这个钱。

  很多人一大家子人,总共也只有一两件硬邦邦的棉袄,冬天一大家子都只能够躲在屋里挤在一起取暖。

  想要出门的时候,就轮流穿着棉袄出去。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陶长安可不想再受原主那样的苦,挨饿受冻这样的日子他可过不惯。

  看到镇子上有棉花卖,他干脆走过去问了一下,道:

  “老板,你们这里的棉花怎么卖?”

  布庄的老板见来人穿得非常普通,估计也不是什么富贵人,态度十分平淡的说道:

  “我这棉花可是从省城那边运过来的新货,你要是想买的话,一两银子四斤便宜点卖给你一点!”

  嘶倒吸一口凉气,这棉花卖得也太贵了吧!

  换算成现代的时候,一两银子就差不多是一千块钱,才能够买四斤棉花,也就是说一斤棉花就要250元,这简直就是天价!

  尽管觉得十分贵,几乎都要把自己最近一段时间挣的那点私房钱都花完了,但考虑到这边冬天天气十分寒冷的问题,陶长安咬了咬牙,对布庄老板说道:

  “那就先给我来4斤吧!”

  一下子又花出去了一两银子,加上刚才买的那些用来偷偷给自己加餐的食物,弄得自己浑身上下就只剩下五十多个铜板了。

  尽管那点钱不多,但陶长安的心却比过去安稳了很多,如今小空间里面存放着这么多食物和货品,足够自己安身立命一段时间,不用怕万一被刘家赶出家门后,自己养活不了自己和小家了。

  有了这个底气在,以后只要自己想的话,有手有脚的,就不怕挣不到钱。

  心里面的安稳,那是再多钱也换不来的。

  买好东西之后,陶长安看了下时间还没到中午,就找了个地方歇了一会儿,顺便吃了点东西后,就直接步行走了两个多时辰回到刘家村。

  等回到村里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了,天色还没黑,走进刘家院门的时候,就看到大丫正在院子里面剁猪草。

  那么小小的一个人,却要拿着那么重的一把菜刀费力的剁着猪草,让人见了就觉得不大忍心。

  可从原主的记忆当中可以知道,大丫这样费力干活的场景,早在她四岁学会走路开始就一直帮着家里干活了。

  即使俗语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在陶长安看来,让这么小的女孩子干这么多活,男孩反而能够随心所欲的在村里一直玩到七八岁才开始干一点活,实在是不太好。

  可惜让女娃从小帮忙干活,在这个时代确实一个十分普遍的事情,大家总觉得女娃养大了就是别人家的,只有男娃才是家里的根。

  为了不亏本,在女娃刚会走路开始,就让她们不停的帮家里干活,重男轻女得十分理所应当!

  这让在现代已经习惯了男女平等,甚至有时候重女轻男的陶长安十分不习惯。

  见到陶长安回来,大丫第一时间高兴的喊道:

  “爹爹,您终于回来啦?大丫好久见不到你,我和娘、石头他们都非常想你啊!

  爹爹,这次你怎么这么久才回家啊?”

  见到大丫这么高兴,陶长安脸上也忍不住露出笑容来,李氏在厨房那边听到院子里面的声音,也赶忙走了出来,高兴道:

  “孩子他爹,你怎么这么久才回来啊,要不是村里人在镇子上偶尔见到你,我们都以为你出了什么事情呢?”

  有男人在家里和没有男人在家里的感觉对李氏来说,还是非常不同的。

  至少自己男人平常在家的时候,大房三房他们那些人就不敢那么明目张胆的使劲欺负自己和孩子们,日子还能够稍微好过点。

  即使同样也要做不少活,但起码其他几房不敢过分的把他们的活都退给自己和孩子们。

  陶长安知道自己这次忙着挣钱,忘记跟李氏他们说一声,让他们担心了--是自己做的不对,只能略带歉意的说道:

  “这次是我考虑得不够周到,遇到一个比较急的活,就忘记拖人跟家里说一声了!”

  “孩子他爹,你能够平安回来就已经十分好了,人没事就好!”

  李氏只想过平平安安的日子,只要自己男人好好的,她就已经觉得非常好了。

  不是李氏怕事,实在是在古代,一个家庭当中若事没有一个成年的男丁撑着,孤儿寡母的日子可是非常不好过的。

  一不小心,不仅家财保不住,甚至连自己一家老小的人身安全都保证不了!

  自己男人自己心疼,出去干了这么久的活,三餐不定的,肯定非常辛苦,李氏一脸心疼道:

  “孩子他爹,做了这么久的活,想必你也累了吧,赶紧回房间休息一会吧!”

  按理说自家男人出去这么久了才回来,第一时间应该先跟公爹和婆婆他们打声招呼才对,可李氏心疼自家男人的心情占了上风,哪里还舍得让孩子他爹继续累着啊?

  一路上有吃有喝的,中途走累的时候,陶长安也不勉强自己,会找个阴凉的地方坐着休息一会儿再继续往回走的。

  所以说他其实也没有李氏他们以为的那么累,领了李氏的好意,但为了避免回头有人拿这个说事,陶长安还是选择先进堂屋跟刘母打了声招呼后,这才准备回屋去。

  大嫂杨氏这个时候也听到动静,从自己屋里走了出来。

  见老二终于回来了,目光就跟探照灯似的,不停的盯着陶长安身上背着的包袱,忍不住说道:

  “二弟你一个人出去打工了这么久,想必挣了不少钱吧?”

  杨氏可不想直接让老二回自己的屋里,万一他回到自己的屋里以后,偷偷的把银子和东西私藏了一部分,那他们这些人可不就吃亏了?

  没有分家前,所有的东西都是全家人的,可不能够让老二有机会藏私了。

  杨氏直接问出了刘母正想要问老二的问题,听见老大家杨氏这么问了,刘母也转头看向陶长安,问道:

  “你大嫂说得对,老二你出去打工了这么久,你先说说是怎么一回事,挣到多少钱了?”

  回来的时候,陶长安就预料到了这一幕,被刘母和杨氏她们这么问,倒也不慌张,憨憨的说道:

  “这次出去找活干,确实挺幸运的,起先跟着大哥和三弟他们一起在镇子上的粮铺那边干了几天,后来我们三个分开找活干的时候,陆陆续续的自己一个人又干了十来天,就没活干了!

  本来想直接回来的,但又想着多挣点,就又在镇子上继续找活计干了。”

  正当陶长安说话的空档,刘老头和刘老大,刘老三以及难得在家的刘老五一起下地干活回来了。

  见到陶长安回来了,包括刘老头在内的几个人在内,都十分好奇他在这段时间内都干了什么?

  刘母连忙给刘父让了让位子,一脸笑容道:

  “老头子、长耀你们回来了,你们回来得正好,我们一起听听老二说关于这一段时间在镇子上做活的事情呢!”

  陶长安也跟着打招呼道:“爹,大哥三弟四弟你们回来了!”

  刘老头干了一天的农活,尽管做的都是一些轻松的活计,但一天下来也累得不轻。

  在上首的位子坐好以后,喝了杯刘母递过来的白开水,他这才把目光看向老二,平静道:

  “老二你继续说一下最近在镇子上忙的啥吧?”

  陶长安只能够把刚刚已经跟刘母他们说了的话重复说了一遍,然后才接着说道:

  “前几天一起打短工的事情,大哥和三弟他们都十分清楚,我就不多说了。

  主要是我后面再镇子上闲逛找活干的时候,正巧遇到一个从隔壁县城过来卖货的货郎,他的腿不小心摔伤了!

  当时我想着大家出来挣钱都不容易,能够帮一把就帮一把,就好心的帮着把人送到医馆了。”

  刘老大可没有耐心听老二说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他现在比较想知道老二这一段时间到底挣了多少钱?

  催促道:“这跟老二你这一段时间一直没有回来有什么关系?老二你就别卖关子了,赶紧说说你这么长一段时间,到底去了哪里做活吧?”

  陶长安不紧不慢的继续说道:“这正是我马上要说的,大哥你们先别急,要是没有说清楚前因,后面的事情就不好说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