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晋江正版阅读
作者:若星若辰      更新:2022-08-15 15:02      字数:4739
  如发现文字缺失,关闭转/码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天气转入秋天,树梢落下了一地的黄叶,被缓慢走过的马蹄踏碎。

  一列车马停在城门口,为首的少年戴了一只笠帽,背上背着画架,他取笠帽的手腕白皙清瘦,檐下,是一双干净清澈的俊眼。

  城墙边的祝东,吊儿郎当:“好兄弟回来了?”

  骑马的正是孟欢。

  他嘿嘿笑了声,从马上跳下:“回来了。”

  “走呗?”祝东袖手一扬头,“庆祝你外出学艺平安归来,去戏楼吃饭听曲去。这几日画地图辛苦了吧?”

  “还行。”

  从蔺泊舟奔赴锦州已半个月,这几天,孟欢正是跟着工部员外郎修正地图去了。

  大宗军营目前用的军事地图是开国皇帝下令全国绘制、保存的武功图,距今已两百多年,很多地方都和现状不太一样,准确性已经不太高了。

  为了提高准确性,得到蔺泊舟的命令后,李副郎便带着孟欢一行人去实地勘察,修正地图,尽量让地图更符合实际。

  这五天,他们跑了上百里,孟欢累得跟狗一样。

  把自己沉甸甸的画架丢给祝东,孟欢美滋滋要走,想起什么邀请身后的男子:“副郎大人,要不要一去喝喝酒,放松放松?”

  他身旁站着的中年男子面容寡素,摇头:“不了,改日再见。”

  “好吧——”孟欢话音刚落。

  李副郎板着脸道:“对了,这几天沿途看到的山川湖泊和城池,与舆图中不相似的地方,小陈兄弟尽快修正,修正后交给本官。”

  “……”

  交友不成,反被安排了一身的工作。

  孟欢动了下唇:“好。”

  人影转身离去,孟欢面露费解,看了会儿他的背影。

  “总感觉李大人不爱喜欢我呢,老板着张脸,这几天出门也都独来独往。”

  孟欢还挺愁这事儿。

  蔺泊舟去前线打仗后,孟欢给自己找了个画地图的差事,试想,顶头上司是一张暮气沉沉的死人脸,这一天天的心情怎么好?

  祝东倒没他这么不解:“能不讨厌我们吗?他是崔阁老的学生。”

  “……”

  孟欢停住了脚步。

  他目光转向了祝东。

  自从崔府全家下狱之后,崔阁老这三个字孟欢总感觉有些陌生,但祝东说出来,孟欢还是浮起了担心他背后给蔺泊舟使绊子的恻然。

  “哎,你还不明白,”祝东摇摇头,“朝中同气连枝太多了,崔阁老的学生满朝廷,根本杀不完,这李副郎自认为跟咱们王府的人不是一个派系,所以虽然共事,但距离还是拉得很开啦。”

  朋党就在此处,即使是干同一件事,却有无穷的离心力,影响着团结安定。这也是朋党能酿成祸患的原因之一。

  “原来如此。”

  孟欢拖长尾调“哦”了声,像是得知什么了不得的八卦。

  祝东扬起个流里流气的笑:“走啊,听曲去。”

  “嗯!”

  孟欢露出个美滋滋的笑:v

  人就是得不到什么想要什么。

  以前在王府衣食无忧时,听什么戏记曲啊?孟欢完全没兴趣。

  可现在跟个社畜似的工作疲惫一天,孟欢最期盼的就是休息时到酒楼听听曲,喝喝酒,哪怕酒喝不明白,曲子也听不明白,可真的很放松。

  酒楼在城关一道隐蔽的巷子里,外在其貌不扬,进门堂屋却很大,摆置了许多张桌子。人群中偶尔可以看见几个总兵府的熟面孔,也是散值后过来喝酒听曲子的。

  祝东订了个临窗的座:“这里可贵了,足足花了我三两银子,唉,打仗的地方就是物价高!”

  小二往桌上的也全是大鱼大肉,孟欢目光不觉盯紧,喉头发干。

  他这一趟门出了整整五天,夜里扎帐篷睡觉,白天骑着马匹到处跑,赶工绘图时常到深夜,吃的全是干粮野菜。情不自禁给祝东点赞:“好兄弟。”

  “那肯定了,来,喝一杯。”祝东给他倒酒。

  ——烧刀。

  孟欢本来不太会喝,可这段时间全是酒场文化,他也能喝半杯了。

  喝下去后,脑子变得晕乎乎的,意识瞬间有点儿遥远。

  他视线游离,转向了台上坐着的花旦,唱戏的腔调婉转,身姿仪态也款款。

  底下的人说些荤话,立刻被店家瞪了一眼:“我们正经酒楼,说腌臜话的滚出去!”

  台下哄笑。

  气氛暧昧。

  在这种粗放的氛围中,人人浮荡不正经,孟欢撑着下巴,隐约也有了种背着蔺泊舟刷美女主播视频的错觉。

  想到这儿,孟欢扭开视线,心虚地问起祝东:“王爷几时回来?”

  “不知道,”祝东嗑瓜子,“锦州守住了,城关内放松许多,王爷估计很快回来了。”

  “哦。”

  孟欢掰着手指头数,今天没听到消息,再者天色又晚了,蔺泊舟今天是不可能回来的。

  想到这里,他喝酒听曲的兴致又好了一点点。

  ……反正就听听,也不是什么不正经场所。

  嗯,即使是成了亲,也可以偶尔出门纸醉金迷一下。

  孟欢想着,又把头趴在了围栏,鼻息里呼出酒气,听着这支温婉的曲子,眼皮醉困地半耷拉着,微红的唇瓣半抿紧。

  一会儿,他很困地蹭了下脑袋,头发翘起几缕毛,跟只犯困的猫似的。

  酒楼里音色靡靡,气氛旖旎。

  而城门外,一列漆黑的铁骑乘着夜色,踏在霜白色的泥地,从高高的山岗往平原上的城池狂奔,像一支卷起的狂风,最终停在了城门口。

  有人下马来报:“开城门,王爷回来了。”

  骏马当中是满身烟尘的蔺泊舟,他半垂下眼皮,犀挺的鼻梁蒙着淡淡的月光,眉眼被风沙砥砺得野了几分,整个人的气质比先前更阴沉,单手勒住马缰绳,半眯着狭长的眼打量整座城楼。

  锦州一役是朱里真入侵以来大宗打的第一场胜仗,群臣欢庆,但前线的兵将是真不容易,亲眼参与残酷的战场后,蔺泊舟的一些气性也更生人勿近,浑身似乎散发着血腥气。

  楼梯落下,马匹入了城。

  乘着夜色,记蔺泊舟骑马回到总兵府。

  早有人回去通报,陈安匆匆忙忙提着袍子从门槛出来,看见尘嚣和杀气满身的蔺泊舟时,眼眶顿时湿了:“王爷……”

  战场是个剥皮抽骨的地方,不止对死人,也对活人。

  蔺泊舟扔下了马鞭,平静地进了门:“拿碗茶。”

  陈安连忙给他倒茶,声音哽咽。

  “这段时间,战事频急,苦了王爷。”

  蔺泊舟没回答他。

  将茶碗里的水喝完,他坐回了梨花木的椅子里,似乎在短暂的休息,眼皮阖拢,喉结轻缓地上下滚动,锁骨处窝着一层深沉浓重的阴影,浑身像是浸在冰冷的海中。

  一会儿,他稍微恢复了精神,才问:“城里这段时间如何?”

  “这一带的长城都修筑好了,角山以外还在赶工,但都交代下去了,得抓紧时间抢修,谁怠慢就杀谁的头。团营内留守的兵将每日也按时练兵,没有松懈。粮草和军资安置在后方,一切都妥当无碍。”

  蔺泊舟说:“你辛苦了。”

  陈安苦笑:“我有什么辛苦呢,都是按照王爷的指示,王爷才苦,谁不知道战场那是生死一线。”

  蔺泊舟忍不住笑了:“好了,你就别推功了,后方比起前线重要程度不小。”

  陈安无奈地叹了声气。

  他是蔺鸾的至交好友,按辈分,称蔺泊舟应该称侄儿,从小有叔侄的交情,对他有后辈的疼惜和关爱。

  陈安问:“王爷用过晚膳了吗?”

  蔺泊舟:“赶路匆忙,未用。”

  “那我这就让厨子开火,给王爷做几个菜。”陈安说,“王爷洗漱收拾,暂歇片刻吧。”

  蔺泊舟站起了身,高挑的身材,站了会儿侧头问:“王妃呢?”

  陈安正要问他的就是这个:“要去请王妃过来吗?”

  蔺泊舟累得懒说话,嗯了声:“告诉他本王回来了。”

  孟欢肯定高高兴兴跑来看他。

  “是。”

  陈安退了下去。

  蔺泊舟坐回椅子里,挨着硬实的木头,实实在在的感觉涌上了心头。这跟他这段时间枕戈待旦、风声鹤唳的经历不同,朱里真族从都司掳走汉人,也抢走了攻城器械,用云梯和攻城锤日夜不定攻城,时间不定,导致他精神紧张,一直处于高度紧绷

  的状态,几乎没睡过一天好觉。

  从战火喧嚣的战场回到平稳的后方,心态蓦地放松,终于落了地了。

  烛光映在他犀挺鼻梁,眼底像鎏金的兵戈般暗沉,他懒散地撑着脸,等门外孟欢欢呼雀跃的声音,似乎能想到他有多开心。

  等了许久,下人进门:“王爷。”

  “嗯?”

  “表少爷不在府中,跟朋友去酒楼吃饭听曲了。”

  “……”

  蔺泊舟瞬间有点儿况味复杂,舌尖轻轻抵了下齿尖,压平的视线看过去:“去了多久了?”

  “有一个时辰了,”下人问,“要叫表少爷回来吗?”

  若有所思。

  “不用,让他玩儿吧。”

  蔺泊舟手扶着椅把站起身,“沐浴。”

  温水潺潺地汇入桶中,水光清亮,濯洗去了满身的尘灰和疲惫。下人给他系上衣服≈记3涛枪8子,再打理袖口,蔺泊舟情绪平静地半闭着眼,斜过视线一扫桌面摆上来的菜。

  他坐到桌旁,执起象牙筷子轻轻扒了两筷,吃到唇中有点儿索然无味,味同嚼蜡。

  周围没有孟欢的声音,显得太安静了。他急着从百里外赶回来,不就是急着见老婆么?现在,人还不在。

  蔺泊舟筷子一掷,发出铿锵的脆响:“哪座酒楼?”

  下人:“王爷是问——”

  “陈家的表少爷,”蔺泊舟站起了身,影子落下来,眼皮垂着,“在哪座酒楼?”

  -

  夜色如墨,明月高悬。

  城内气氛喧嚣,点着几盏暗灯,时不时有人走来走去。

  一盏精致的宫灯点着微光,照引着行路的干净鞋履,快步朝暗巷的酒楼走去。

  最后,人群停在铺着青石板的门口。

  里面,隐约传来沸腾的人声和响动,蔺泊舟抬了下手,示意下人都在外等着,他推开门走了进去。

  “客官,喝点儿什么?有酒有肉,靠里侧还有座。”小二匆匆走上来,不过他停住了脚步。

  眼前的人穿着极华贵,能看出衣衫材质极昂贵,暗纹袖口探出的手指骨节分明,往他手心丢了块碎银,声音低:“有友人在。”

  小二忙说:“爷,您请!”

  十分热火朝天的酒楼,东倒西歪地坐着各色客人,桌上摆满了酒瓶和花生瓜子壳,酒气熏天。他们对门口到来的客人并未递去目光,视线都集中在高台上的花旦,那女子纤纤素手,语气哀婉,唱着一支曲子。

  《征人泪》。

  也许是座下太多人共情,纷纷喝酒,吵嚷,热闹非凡。

  蔺泊舟眸光内敛,先将整座酒楼扫视了一圈,楼台上趴着个捂着脸的脑袋,他视线本来散漫扫过,此时停下,扫了回去。

  那个脑袋就这么趴着,醉得五迷三道,目光望着台上的花旦,一会儿猛地拍拍桌子,示

  意祝东:“啊,打仗的人怎么这么苦啊!”

  “……”

  画面似乎回到了很久以前,蔺泊舟把孟欢从酒楼拎回来那次。他唇角不觉抬了下,鞋履踩上楼板,年久失修的木楼被踩得嘎吱作响,他朝孟欢的座位走去。

  孟欢背对着楼梯,能听见气壮山河的醉音:“这谁做的词?!好虐心,完全刻画出了等待丈夫打仗回家的妻子的悲伤心情,赏,当赏!”

  “嗯,确实作的很好,”祝东眉眼沉思,“陈兄弟,我此刻也想到了一首七律,叫《出关》,意境悲凉,我念给你听听。”

  他转过身,想把酒杯斟满。

  只不过倒酒时,一扇高大的影子落下来,背住了油灯的光,让桌面陷入了一片黑暗。

  “谁啊?”祝东恼怒抬头。

  ——他声音戛然而止。

  一旁,撑着发烫的腮帮子,两眼醉的盛满春水,眉眼敷粉的孟欢,正准备掏银子给花旦打赏,可始终找不着兜,只好转头看祝东:“……你诗呢?念吧。”

  祝东眼睛发直,张嘴,直接结巴了。

  孟欢顺着他的目光,意识到了,背后有人。

  “……”

  一股莫名≈30记340预感传来,孟欢缓慢地转过脸,先看见青色雅正的衣袍,耳颈漆黑的乌发,男人微微滚动的喉头,线条清晰的下颌,最后才是那张他朝思暮想的脸。

  “夫——”

  孟欢没喊出来。

  他捂住唇,打了个小小的、软软的酒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