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第一百七十七章
作者:荷风吹      更新:2022-08-19 22:02      字数:5362
  庆德帝为叛乱伤了神,接连两日卧床不起。第三天上午许太后驾临乾清宫,他勉力下床迎接,太后见了忙让人扶他躺下。

  庆德帝抱愧道:“儿臣近日病体疲乏,未能按时探望母后,请您见谅。”

  许太后焦愁:“你是一国之君,身子比什么都重要,太医们看了那么久,就没瞧出你这是什么病?”

  庆德帝宽慰:“都说是虚症,只能耐心调理,儿臣本已好多了,前日唐振奇谋反,儿臣略劳累了些,病情便反复了。”

  许太后叮嘱他善加保养,说:“陈良机是两朝老臣,为人忠谨,你且放心将国事托付他看管一阵子,好生养病吧。”

  宫内的人员配置庆德帝早做了安排,唯忧外廷。

  这次谋反清洗掉大批依附唐振奇的官员,中央地方都得大换血,内阁也出现权力真空,该提拔何人替补,须细加斟酌。

  许太后建议他从本次平叛的功臣中挑选,由此将话题扯到温霄寒身上。

  庆德帝知道这是太子向许太后撒娇之故,回避道:“朝堂之事母后不便过问,儿臣自会处置。”

  许太后一生恪守妇道,没想过触犯祖制,多年来初次跟儿子聊到大臣的事便受教训,心里很不快,说:“要是别人哀家肯定不管,但这温霄寒与哀家也算有缘。当年他为安国寺题的那篇序极是精彩,你姑姑也说他是天纵奇才。哀家想他为朝廷屡立大功,前日犯错也旨在救驾。昔年陈汤1矫诏平定匈奴,汉元帝不也没处罚他吗?你若严办了温霄寒,定会寒尽天下士人心啊。”

  庆德帝亦在为难:“儿臣不想重罚他,单就此事而言他的确其情可悯。儿臣担心的是曦儿深受其蛊惑,对他言听计从,将来让此人掌权,恐致三马同槽2之祸啊。”

  许太后揶揄:“所以你就想把他招到宫里做宦官?”

  庆德帝笑叹:“儿臣那是一时之念,这种留骂名的事当然不能干。但得给个教训,磨磨他的性子。”

  许太后提醒:“你也别把他挫磨得太狠了。得想想曦儿之所以倚重他,是因为他追随曦儿时只是个布衣。曦儿循规蹈矩,不同官员结党,好容易培养了这么一个没后台根基的纯臣,你得给他留点本钱。”

  太监和官员在皇家眼中相当于家犬和野狗,家犬容易训练,养熟一条野狗却不容易。野狗能做的事,家犬办不到,温霄寒这种寒门出生,没跟官宦大族结亲的还是罕见的离群野狗,种子就难寻,是该宽容些。

  庆德帝几经考虑,准备罚温霄寒冠带闲住3,反省一年,许太后表示赞同。

  他传旨后召太子训话,勒令他今后不许私下召见温霄寒,理由是:“温霄寒仗着你的宠信恣意妄为,你把他捧得越高将来他摔得越惨。你也是,为君者应海纳百川,不能只青睐一个臣子,自今起你可多与大臣们交流,再筛选几个有作为的青年才俊,留待日后委任。”

  朱昀曦知道父皇已给足颜面,但求平安过关,诚惶诚恐地领旨,回去便命陈维远赶紧将观鹤园变卖,做出洗心革面的模样让皇帝放心。

  当天柳竹秋接到圣旨,皇帝暂停了她的职务,但赐银助其修缮伯爵府,雷声大雨点小的处罚已远较预估的轻。

  她连忙上表谢恩,派人送信给亲友,再亲自去找陈尚志。

  昨晚收到他的告白,她感受复杂。

  被可爱的美少年爱慕是个人都会窃喜自得,但更多的是彷徨。好比捡到价值不菲的巨款,不想舍弃,又不能堂皇使用。

  很多事都似这般一时半会儿辨不出子丑寅卯,陈尚志也没要求她马上表态,她决定暂行搁置,视其发展再做判断。

  昨天他担心成那样,脱险后应去打个招呼。

  柳竹秋来到陈尚志的住处,施二先出来接着,说:“裕哥不知在哪儿磕破了头,小的正想去向您禀报呢。”

  柳竹秋忙进屋查看,见陈尚志坐在椅子上,一个婆子正用药酒帮他涂额头上的伤口。

  那大片青紫重叠的伤势为多次碰撞造成,婆子和施二推测是他白天趁人不备时自己撞伤的。

  傻子常有无意识的自残举动,但柳竹秋知道事出有因,忙让其他人出去,盯着他关问:“裕哥,你怎么伤成这样了?”

  陈尚志怯然不语,经她严厉逼问方说:“我想求观世音菩萨保佑你,今早起床一边祷告一边磕头,不知不觉就这样了。”

  柳竹秋百感交集,怀着心疼责备:“你这事办得比真傻子还傻。”

  陈尚志低落道:“我没能力帮你消灾解难,但总得为你做点什么吧。尤妈妈说观音菩萨最是慈悲,诚心求她必有回应,你这么好,菩萨定会保佑你的。”

  柳竹秋叹气而笑:“刚才宫里传旨下来,陛下只罚我停职反省一年,可能菩萨看你这么有诚意才助我躲过一劫。”

  陈尚志惊喜地蹦起来。

  “你真没事了?陛下会不会拉不下面子重罚你,先下道圣旨给外人看,以后再暗中为难你?”

  “你还蛮机警嘛,我想他还犯不着这么阴险地整治我,不过事情总有万一,先走一步看一步吧。”

  少年握住她的手,坚毅道:“我会保护你的。”

  她明知他没本事兑现承诺,却能踏实接受这份心意。不像面对太子的示爱总要患得患失掂量用意,分析后果,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人们都偏爱纯粹的感情吧。

  次日朝廷公布对造反团伙的处罚结果,以唐振奇为首的二百七十三名罪犯被判凌迟,另有一千九百二十五人处斩,抄家流放者多达三万,人数还待追加。

  孟亭元本当凌迟,庆德帝念其曾是当代大儒,改判大辟。

  柳竹秋想去狱中拜别,又想若因此惹嫌疑,将辜负孟亭元的庇护,便派瑞福赠送酒菜为其践行。

  瑞福带回孟亭元写的感谢信,只短短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柳竹秋见字落泪。

  孟亭元为她上的第一堂课是讲《论语学而》。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他说“学而时习之”,是不断探索修养真理。在求真的过程上遭遇世人误解也不气馁懊恼。当自己的信仰被志同道合者接受时,就像迎接远道而来的挚友般欣喜。

  看来先生已认可我就是那个与他志同道合的友人了。

  这至高的赞誉令柳竹秋愧疚,后悔没多向恩师请教学问道理,分担他的痛楚。同时又欣慰自豪,寻觅理想的坎坷旅途上确实存在伟大的开拓者,在他们的引领下,她永远不会退失。

  阉党伏诛,全城争睹。

  唐振奇被剐了一千多刀,肉片遭围观者哄抢,有人将之践踏成泥,有人点火焚化成灰,更有人直接入口生啖,倾泻对这恶贼的憎恨。

  宋妙仙去父母兄弟坟前祭奠英灵,当天前来拜祭的还有宋强生前的好友、同僚。

  柳邦彦也去了,见人太多没脸靠近,躲在远处哭祭,祈愿亡者能宽恕他的罪过。

  孟亭元问斩时柳竹秋到法场相送,之后为其收尸殡殓。

  听刽子手说孟老临刑前吟了一首诗,她念出《夷门歌》末尾四句,对方说:“就是这首!”

  她无言离去,回家后在纸上写下一首四言诗:“灿灿麒麟,禹禹独行,风骨峭峻,洁浊扬清,千劫过后,虽死如生。”

  孟亭元生前桃李满天下,因投靠阉党,正直的学生纷纷脱离门下,得知他的下场还觉快意,那些攀附他的势利小人更避之不及。他的妻女早已亡故,无亲戚朋友,下葬时只柳竹秋一人在场。

  望着凄凉的孤冢,柳竹秋想:似老师这般不图生前荣华富贵,亦不图死后流芳百世,只追求内心圆满的人才配称贤者。

  她祝酒洒祭,默默祷告:“学生誓穷毕生精力继承先生遗志,来日新帝临朝,定求他为您恢复名誉。”

  一切尘埃落定,翌日萧其臻来访。

  柳竹秋听闻他受封武英殿大学士,入职内阁,做了本朝最年轻的“黑头相公”,正想派人去祝贺,见他登门喜滋滋地当贵客招待。

  萧其臻是来找她庆祝的,取出一张草稿让她观看。

  当年文安知县蔡进宝屠杀云来村村民,他主持破案后奸党掩盖真相,纵放幕后元凶。他愤怒地写下一篇奏疏打算劝谏皇帝追查此案。柳竹秋劝其冷静,在这篇草稿上写了“待时”二字。

  字迹宛然如新,回首看已历经千难万险,这一路都是他们携手走过的。

  “你那时说天道好还,总有一天能让坏人们伏法。现在我们盼望的日子终于实现了。”

  数年来萧其臻穷心竭虑不避艰险地努力才换来这一胜利,并且是与柳竹秋共同取得的,在他看来比升官更有意义。

  柳竹秋真心为他高兴,朝廷正扫秽除愆,他这样的清官充实内阁定能带动官场新气象,日后可为她提供更多助力。

  她想趁便消除他对孟亭元的误解,讲述了相关内情。

  萧其臻惊讶,随即联想到一些佐证。

  “我参与调查阉党的谋反案,那南山的兵器厂是在今年四月建立的,正是我和苏韵受诬入狱后不久,涉案人犯也供称建厂的主意都是孟老提出的。他想是借诬陷我完全取得了唐振奇信任,才布下此局。若非如此,陛下还不会认真惩处唐振奇,阉党也不会情急造反,终被一网打尽。”

  明白孟亭元的苦心后,他再无怨念,无限崇敬地哀悼:“孟老是真圣人,以后我也要上表为他鸣冤,让世人称颂他的功绩。”

  他此番造访也为着问候柳竹秋的近况。

  柳竹秋说:“陛下宽大为怀,命我在家思过,我就老老实实关自己一年吧,有空修身养性也不错。”

  斗争危险貌似告一段落,萧其臻看她神清气爽,乐观地展望未来,便打算执行来时的决定,清理让彼此困扰的情愫。

  “我……我……”

  “大人有何话?不妨直说。”

  “前日官媒来我家,为我推荐了一门亲事……”

  柳竹秋乍惊,会意询问:“是谁家小姐?”

  萧其臻含笑迟疑道:“你也认识,就是左通政家的二小姐。”

  柳竹秋大喜:“是小兰吗?太好了!”

  她涌起心想事成的激动,兴冲冲说:“小兰蕙质兰心,与大人正是天作之合。说来你俩真有缘,还记得那年你在我家园子里帮我的画题的诗吗?那幅画是我送给小兰的生日礼物,她看后爱得不行,一直问我作诗人是谁。可见姻缘早有注定,你们定会成为佳偶。”

  萧其臻看出她的喜悦发自内心,没有半点遗憾不舍,更证明他在纯粹地单相思,努力维持笑容:“家母让我拿主意,既然你都这么夸左小姐,那定然错不了。”

  柳竹秋回过神,发觉她的态度似乎很残忍,试图补救:“萧大人,你和小兰都是我看重的,你们能结为伉俪,我像是了了一桩心愿。小兰绝对是能与你琴瑟和谐的好妻子,你也是能给她幸福的好丈夫,把你们交给彼此,我很放心。”

  萧其臻拼了老命也没按住心中波澜,担忧地吐露真情。

  “可是我很不放心你……你将来能幸福吗?”

  他的质问和泪光像一把剪刀剖开柳竹秋隐藏不安的幕布。

  她局促地笑了笑,坚定道:“大人知道我的志向,只要志向得以伸张,我便一生无憾。”

  她轻视男欢女爱,让萧其臻深入看清了:做她的事业伙伴比做情侣更有价值,会心微笑:“你的志向也是我的志向,希望能早日与你再次并肩立于朝堂。”

  作者有话说:

  1陈汤西汉时期将领。他作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和校尉甘延寿一起去了西域。当时西域的情况很复杂,汉宣帝时期匈奴五个单于争夺王位,其中郅()支单于以武力兼并其他四个单于,统一了匈奴。后来郅支杀死了汉朝使者,害怕汉朝出兵攻打,就向西跑到康居,娶了康居王的女儿,最后当上了康居的王。陈汤了解到郅支的情况后,对甘延寿说:“郅支这个人太凶狠了,如果我们现在不杀掉他,要是以后他在西域称王就麻烦了。现在他在康居,那里没有什么固定的城市,也没有善于骑射的士兵,不如我们召集起屯田戍边的士兵,再让乌孙等国派一些士兵来,直接去攻打他,他肯定打不过我们,就算逃跑都没有可藏之处,这正是我们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啊!”甘延寿虽然认为陈汤分析得很有道理,但还是坚持要先奏请皇帝。陈汤说:“这是一项大胆的计划,而朝廷上那些人大多是平庸之人,他们讨论后,肯定认为不行。”甘延寿还是不同意,想给皇帝写信征询意见,可是第二天他不巧生病了,写信一事被耽搁下来。陈汤等了一天又一天,十分着急,眼看甘延寿的病未见好转,就偷偷地起草了一道假圣旨,调集屯田的士兵去攻打郅支。甘延寿在病床上听到这个消息时大吃一惊,他想立即制止陈汤妄作主张的举动。陈汤却愤怒地握着剑,对他说:“大军已经召集起来了,难道你想让大家再回去吗?不抓住战机出击,还算什么将领?”甘延寿只好听从陈汤的建议,让他带领四万多人,大张旗鼓地向北进发。当陈汤大军猛烈进攻时,郅支身穿甲衣带领他的妻妾数十人一齐登上城楼。汉朝大军的飞箭射中了他的鼻子,又射死了他几个妻妾,郅支便骑马狼狈地跑回了他的土城。第二天,陈汤命令士兵火烧郅支的土城,不一会儿,大火就烧毁了外围的木栅,士兵们冲进土城。郅支身边只有一些侍从,他们没有任何抵抗能力,很快就被汉朝士兵杀死,郅支也在混乱之中被杀了。捷报传到长安,朝廷一片沸腾,元帝不但没有计较陈汤假传圣旨之过,还加封他为关内侯。陈汤也一战成名,流芳百世。

  2三马,喻指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槽,喻指曹操一族。汉代曹操为丞相时,曾梦三匹马同食一槽,甚恶。因对其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干预汝家事。”典出《晋书.卷一.宣帝纪。后比喻图篡谋位》。如:“他招兵买马,颇有三马同槽之意。”

  3明代对官员考察处分制度。凡罢软无为和素行不谨官员,暂停其职务,保留品秩,反省以待命。感谢在2022-07-0812:40:15~2022-07-0819:32:4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西蓝花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知时节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