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必须回燕市!(1更)
作者:云茯苓      更新:2022-06-02 21:49      字数:2383
  必须回燕市!(1更)

  坐在拖拉机上,蒋宏宣感叹道:“咱们国家在机械设备方面的底子还是太薄弱了,不说别的,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现在就太稀缺。这次去沪市,听郭宝刚说起他们厂里,想多招几个技术员都很困难。”

  苏云叶安慰他:“不是恢复高考了吗?以后机械专业的学生肯定会越来越多的。”

  蒋宏宣叹口气:“要培养一个成熟的技术人员,可不是一年两年就可以的。国外的技术目前远远领先于我们,我们要走的路,还很远那…”

  苏云叶沉默了。

  蒋宏宣说得没错,目前这个贫弱的国家在各个方面都落后于那些先进大国。

  缺少原材料,缺少技术,缺少人才…他们还有几十年漫长而艰辛的路要走…

  然而路再长也总会有走完的那一天,至少,苏云叶就曾见证过那个全新且伟大的时代。

  她猛地扬起头,笃定道:“蒋叔叔,你就放心吧。我相

  信总有一天,我们在各个方面,都会领先世界的!”

  蒋宏宣望着她,片刻后微微地笑了。

  “我也相信会有那么一天。泱泱华夏,终会崛起,我们现在缺少的只是时间…”

  说完后,他忽地将目光移向远方,陷入沉默中。

  良久,他都没有再说话。

  蒋宏宣的心思,苏云叶差不多能猜到。

  她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开了口。

  “蒋叔叔,你是不是想要回到燕大去?重新回到教授的岗位,去教书育人?”

  她这一句话,令蒋宏宣自沉默中猛地回过神。

  他没立即回答,然而神情已经表明了一切。

  片刻后,蒋宏宣摇摇头:“我暂时不会回去的。”

  “为什么?”

  蒋宏宣缓缓道:“你妈妈的事业还在县城,我会陪在她身边,这是我当初对她的承诺。”

  “那…如果她愿意跟着你去燕市呢?”

  “跟我回燕市?”蒋宏宣眸光亮了下,然而只片刻他就摇头,“不可能的。酱料厂就在县城,这是你们母女的心

  血,她不会舍得放下。我也不会让她为了跟我回燕市,就放弃好不容易打拼来的事业。”

  “那你就愿意为了我妈,放弃自己的事业?”

  蒋宏宣笑了笑:“在县城里当老师,一样是教书育人。”

  “那可不一样。”苏云叶凝重道,“初中的物理老师,能胜任的人有很多。可燕大教授,机械方面的专家,却是独一无二的。回到燕大,你会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高级人才,他们将来会走上各行各业,会成为各行业的中流砥柱,这意义绝对不一样!蒋叔叔,你必须回到燕大去。至于我妈那边,我替你去说,她一定会愿意的。”

  蒋宏宣愣了片刻,还是摇头:“我不想她委屈自己…”

  “一点都不委屈,估计她高兴都来不及。”

  “啊?”蒋宏宣愣住了。

  “蒋叔叔,有件事你可能不知道。酱料厂虽然是我和我妈一起开办起来的,但她这个厂长当得可是半点不情愿,当初还是我以自己年龄太小为由,硬让她当的。其实,我知道在我妈心里,她并不真的想当一个女强人,她只是想过安安稳稳的小日子,吃穿不愁,

  家庭和睦,就足够了。

  把你和酱料厂放在一起,她的天平绝对会倾向你,而且是心甘情愿,毫不犹豫。”

  “真是这样?”

  “蒋叔叔,你看我啥时候说过不靠谱的话。必须是真的,非常真!”

  蒋宏宣又惊又喜,同时反思自己对贺娟的了解还欠缺太多。否则对她真正的心思,他怎么会弄岔呢?

  “等回了县城,我就把事情和我妈说一说,让你们尽快回燕市去。”

  “我们?你和云雪也要一起走,燕大原先曾分给我一套房子,就在校园里,环境还不错,住咱们一家四口绰绰有余。”

  这回换苏云叶摇头了。

  “你们带上云雪回去,我就不和你们一块走了。我妈虽然不是女强人,但我是呀。酱料厂这边还需要我,这是我一手创办的事业,谁放弃我都不能放弃。再说,我在这边待得挺习惯的,等高中毕业,我一定争取考上燕市的大学,到时候酱料厂也发展起来了,说不定会到燕市那边开个分厂什么的,到时咱们一家人再团聚。”

  这些都是苏云叶一早就规划好的,也曾跟贺娟提过。不过当时她没说开分厂的想法,只说要考到燕市去。

  见苏云叶态度坚决,而且考虑的很全面,似乎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蒋宏宣也就不再劝了。

  他了解这个继女,表面看着柔柔弱弱,实则骨子里充满着一股大人都及不上的韧劲,她打定主意的事,别人轻易是劝不动的。

  第二天同一时间,昨天来开会的那些村民都来到了队部。

  这回来的都是同意种植大棚辣椒,准备过来给协议书上按手印的那些人。

  大家都很积极,争先恐后地要按手印,生怕晚了没有自己的份儿。

  维持秩序的队干部急得满头大汗,不断喊着让大家去排队,别往前挤。

  奈何群众热情太高涨了,根本没人听。

  “再有不好好排队的,就直接取消资格!”

  贺志伟一句话,所有人立马麻溜地排队去了。

  队干部抹了把汗,佩服地看着自家队长,还是队长有办

  法。

  大家都不咋认识字,更加不知道啥是协议书。

  苏云叶便把自己早就拟好的协议书拿了出来,当场全文读了一遍。

  好多个术语啥的,大家伙儿都听不懂,她耐心给众人解释清楚,并让他们根据协议书再考虑一下,一旦按了手印,就不能再反悔。否则就算单方面毁约,需要赔偿的。

  “还想啥啊,咱早就想清楚了。”

  贺百花大娘排在队伍最前面,直接走上前去按手印。

  见她都按了,其他人也都纷纷上前挨个按手印。

  协议里说了,每斤鲜辣椒收购价有四分钱,十斤就是四角,一百斤就是四块。

  自家地里建上大棚,一亩地每茬能收五百公斤辣椒,按一年收三茬算,那可就是一千五百公斤,能收入一百二十块钱。

  生产队里谁家没个四五亩地啊,全种上辣椒,扣掉本钱,一年收入四五百块妥妥的。

  四五百块啊,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啊。

  一想到种上辣椒以后的高收入,队员们全都群情激动,

  喜气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