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这不是爱情诗(2更)
作者:云茯苓      更新:2022-03-07 17:08      字数:2364
  这不是爱情诗(2更)

  朱老师不明所以,不过本着对沈黎的信任,他还是把纸团递了过去。

  沈黎将纸团展开,片刻后一字一句读了出来。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

  “呸!不要脸的玩意!”沈黎还没读完,李少娥已经双眼冒火地冲着苏云叶骂了出来,“这么恶心的东西都敢塞给我儿子,你不要脸,我们家还要脸呢!朱老师,这种学生还留着干什么,还不赶紧清出你们县一中!”

  刚刚沈黎念得字正腔圆,异常清晰,全班同学都听清了诗的内容。

  之前只听了一句,他们都觉得脸红,等听了后面的,一个个都惊得目瞪口呆。

  这也太大胆了!

  如果真是苏云叶给魏航的,她就真的完了。

  同学们的目光都聚焦在苏云叶身上,那目光中有不敢置信的,有同情的,有鄙夷的,还有幸灾乐祸的…

  沈黎没有理会李少娥,自顾自的转头面向全班同学

  :“有人知道这首诗的来历吗?”

  在文学极度贫瘠的当下,初三(四)班这些学生连课外书都很少能看上一本,更别提读诗了。

  再说好多诗歌都被打成封资修的产物,没人敢拿到明面上看。

  大家纷纷摇头。

  沈黎继续道:“既然没人知道,那我给大家说说吧。这首诗根本就不是一首爱情诗…”

  他此话一出,包括朱老师在内,所有人一片哗然。

  “…这首诗是民国时,一位著名女诗人写的。从这首诗的字面上看起来,的确很容易被误解,会被当作是一首爱情诗。可其实,这是她写给自己刚出生儿子的诗,里面所提到的‘爱’,是母亲对儿子的爱,而并非是大家理解的那种爱…”

  轰的一声,班里同学再也忍不住,叽叽喳喳的议论声,在教室里此起彼伏。

  这诗…竟然是妈妈写给刚出生的儿子的?

  这话换成别人说,他们肯定是不信的。

  可沈黎说出来,却不由不信了。

  而且再带入到诗的内容上想想,倒也能说得通。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朱老师此刻有点汗颜。

  他是贫下中农家的子弟,年过三十了,才有机会以工农兵大学生的身份进大学学习,那时候课本已经被删改的面目全非,全是些语录、政治方面的评论,还有样板戏和革命故事等等…至于这首诗,他是完全没听过。

  至于背后来历,就更是不清楚了。

  同学们在议论纷纷,后面范玲则瞠目结舌。

  苏萍萍搞什么鬼?

  不是说爱情诗吗?怎么又变成母亲写给儿子的诗了?

  范玲着急了,手心里都捏出汗来。

  原以为这次一定能把苏云叶赶走,哪想到又出了纰漏,可恨!

  她眼珠忽地一转,状似无意地朝旁边一个女同学低声说了些什么。

  那女同学眼睛一亮,转头又和旁边的同学咬耳朵去了。

  很快,议论声变成了质疑声,那声音也传入了李少娥耳朵里。

  李少娥轻蔑地哼了一声:“就算这不是一首爱情诗,跟苏云叶把它塞在我儿子书包里,又有什么关联?

  ”

  “既然它根本就不是一首爱情诗,苏云叶又为什么偏偏会

  选择它呢?”

  沈黎淡淡道。

  “我怎么知道!”李少娥恼羞成怒了,“或许她根本就不知道这首诗的来历,只看了里面的句子,就想当然以为是爱情诗呢!”

  “我知道它的来历。”一旁的苏云叶突然开口。

  “你知道?”

  李少娥明显不信。

  苏云叶暗自叹了口气。

  好歹她前世也是个文科生,这么著名的诗,她要是都不知道,还不如找块砖头撞死算了。

  “这是1934年发表的一首诗,当时…”

  又补充了一下具体背景,这下大家全都相信了,苏云叶的确知道这首诗的来历。

  既然她知道,又怎么会选这么一首寓意根本不相符的诗送给魏航呢?

  好多人都动摇了。

  “再说,如果我真要送什么诗,那为什么不自己写,非得拿别人的,那多没诚意啊。”

  “你会写诗?”

  大家全被震住了。

  李少娥被气笑了:“小小年纪,为了给自己脱罪,你还真是什么大话都敢说!”

  苏云叶撇撇嘴:“是不是大话,看看不就知道了。不过呢,我虽然能写诗,但我可没写过啥爱情诗,只写过风景的。”

  说完,她直接上了讲台,拿过黑板槽里的粉笔,刷刷大笔一挥,在黑板上写下了不太长的一首现代诗,是描写春景的。

  这当然不是她现场一拍脑袋就想出来的。

  就算是个文科生,她也没那么厉害。

  这个是前世上学时,语文课上老师给布置的命题作业,当时苏云叶可是绞尽脑汁写了一个周末,着实费了不少脑细胞。

  写完以后她自己挺满意,还特意又抄了一遍留在笔记本里。

  这会儿能直接拿过来用,苏云叶无比感谢当年的语文老师。

  真是太有预见性了!

  写完后,苏云叶把粉笔放回黑板槽里,拍了拍手上

  的粉笔灰。

  讲台下面,众人盯着黑板,全都惊得目瞪口呆,教室里静的落针可闻。

  连李少娥都张大了嘴,半天没说出话来。

  看着黑板上的诗,朱老师激动极了。

  这诗虽然看着还有些稚嫩,不过对于一个初三学生来说,已经很难得了。

  这么好的文采,好好培养,将来绝对是个好苗子!

  朱老师突然觉得这句话咋那么耳熟呢?

  这不是前段时间体育老师刚和他说过的话吗?

  朱老师忍不住打量了苏云叶几眼。

  学习好,排球打的好,还会写诗,妥妥是个全方面发展的好学生啊。

  这样的好学生,可不能叫人随便给冤枉了。

  “魏航妈妈,苏云叶同学已经证明了自己不是塞纸条的人,你看是不是就先不去找校长了?”

  朱老师小心翼翼地问。

  “你什么意思?我儿子被人塞小纸条,就这么轻巧的想了结?”

  李少娥不忿道。

  “不是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朱老师慌忙摆手

  ,“塞纸条的事,是一定要查清楚的。不过现在苏云叶的嫌疑,我看可以排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