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不要钱,借你们(2更)
作者:云茯苓      更新:2022-03-07 17:07      字数:2273
  不要钱,借你们(2更)

  可她仍然有疑虑:“但这地方也太偏僻了,以后过来上班都不方便,大家早上咋过来呢?”

  这个问题苏云叶一早就想好了。

  “以后咱们的三轮汽车,既是拉货的小货车,也是接送员工上下班的班车。每天早晚上下班的时候,让罗建民把大家挨个送回去。他现在是加工部的司机了,就得充分利用上。”

  见苏云叶早都谋划好了,贺娟便放了心。

  这片厂房虽然一直闲置,但毕竟是公家的财产,还是有人在看管的。

  看管的人是个老大爷。

  这里因为位置实在太偏,离城区远,离城郊的太阳公社倒是很近,这位老大爷就是从太阳公社里聘来的。

  他家就住在最近的生产队,每天过来看守厂房非常方便。

  老大爷有六十来岁,体力活儿是早就干不动了,在

  生产队下地挣工分挣不了几个钱,到这里来看厂房,一个月有十块钱工资拿,他乐意的很。

  曹一文过去和老大爷说了一声,老大爷就乐呵呵地拿了钥匙过来给开门。

  一间一间厂房看过去,苏云叶心里满意极了。

  不愧是县食品厂的厂房,里面的设计都是按照食品车间来的,虽然受年代限制,好多设计比较过时,但如果真的搬过来,以后这里的设施全部都能利用上,而且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自己再给改造一下。

  有了这么大面积的厂房,她也可以考虑重新把酱料生产线给建起来了。

  机器生产,要比人工生产更省时省力,也更能实现产品标准化。

  将来要进一步发展,那么持续扩大生产规模是再所难免的,产品标准化和生产力的提升就相当重要了。

  苏云叶将三间厂房全部看完,心里已经大致有了数。

  “怎么样,这里还可以吧?除了位置有点偏,其他没什么可挑的。”

  曹一文挺有信心的说。

  位置么,其实在苏云叶心里不是问题。

  远离城区也有好处,一个是清静,另外一个也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虽然现在经济政策有松动,但在闭塞的县城里,她仍算是第一批将买卖做大到自己要开加工厂的人。

  如果明目张胆的将私人工厂开在县城,就怕有些保守的老百姓接受不了,到时给自己惹麻烦。

  在这里其实挺好的,山高皇帝远么。

  况且,现在县城的城区范围还很小,这会儿看着偏僻的地方,若干年后,等城区不断扩张再扩张,到时是不是还偏远,那就两说了。

  反正苏云叶是看好这里了,只要条件合适,她打算把这三间厂房全部租下来。

  要是能买就更好了,可惜,她早就听说这个年代房屋和地皮是不能买卖的,都是由公家统一调配。

  想买厂房,还得等到八十年代后再说。

  “嗯,都挺好的。要是我打算把这三间厂房全租下来,租金怎么算呢?”

  “租金?”曹一文乐了,“你要把这里全租下来,租金可便宜不了。”

  &nbs

  p;  苏云叶心里一沉,她也知道这么大的全新的三间厂房,租下来肯定不会便宜。

  这会儿她心里盘算开,要是实在太贵,干脆先租一间吧,暂时也够用。

  她正想着,耳边忽地又传来曹一文的爽朗笑声。

  “租你是租不起的,不过呢,这里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回头我运作一下,找个名目把这三间厂房直接借给你们加工部。”

  借给她们?

  这惊喜来的猝不及防。

  有这等好事,苏云叶当然要全盘收下。

  这下,厂房有了,每个月的租金也省下来了。

  贺娟也惊喜得不得了,她满脸感激地道:“曹秘书,实在是太谢谢你了,帮我们找到这么好的地方,还能免费借给我们用。”

  曹一文摆摆手:“也是正好有这么块地方闲置着,要不我也爱莫能助。”

  等回程的路上,曹一文依然坐到后车厢,同苏云叶坐在一起。

  两人先是关于厂房闲聊了几句,曹一文忽地话题一转,转到了贺志伟身上。

  “估计你也应该听说了,省里面对你大堂舅的事很重视,省里面的书记直接见了你大堂舅,特批给他三年时间,让他按照自己的思路,带着丰禾村脱贫致富。三年以后看成果。如果效果好,准备让其他生产队也跟着包产到户来脱贫。”

  曹一文尽量将声音放低,用只有苏云叶能听到的音量说。

  三年?

  苏云叶盘算了一下,三年后那都已经是1981年了,包产到户早就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成了大势所趋。

  也就是说,志伟舅算是有惊无险地度过了这次风波。

  “省里对你大堂舅很看重,上次他去汇报大棚技术,表现的非常好,给省里领导留下了深刻印象。省里

  领导决定,继续让他领着在公社推广这项技术。总之,他只要按照现在的思路继续干下去,一准没问题。”

  事情已经尘埃落定,曹一文也就不再那么谨慎小心,索性把话给说透了。

  他知道苏云叶极有分寸,这事交代给了她,至于要怎么传达给贺志伟,她会拿捏到位的。

  第二天,还没等苏云叶和加工部的大家伙儿说,罗建民已经把看到的新厂房给大家添油加醋描绘了一遍。

  其他几个没见到的,全都期盼着能赶快搬到新厂房去。

  随着订单越来越多,生产量增大,她们也愈发感到现有的加工部不够用了。

  曹一文那边还没运作结束时,暑假结束了,县一中又迎来了新一届的初一新生。

  当然,也包括苏云叶这位特殊的初三新生。

  开学之前,贺娟张罗着要给苏云叶再做几套衣服,都被她给拒绝了。

  来县城这段时间已经做了不少衣服,暂时是够穿的。

  再说她才刚上学,得先摸一摸同学们都是什么家庭情况。

  如果大家都是普通家庭,穿着朴素,那她也不好太标新立异,这样容易不合群,受排挤。

  苏云叶深知,无论啥时候,和广大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那都是相当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