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回 弄个小产业
作者:松林中的月光      更新:2022-08-19 12:53      字数:3039
  林副校长笑笑:“你小子怎么还管起这事来了?”

  得,都不是省油的灯,单用大道理说服不了人。

  陈长江回答:“于公确实就是我说那些理由,于私嘛我也确实想给手下的兄弟创点收,到时候领导你那边要是有什么进货的门路,也可以介绍给我嘛。”

  这话也就熟到一定份上才好说,林副校长摇摇头,“算了,我没那门路……以后再说吧。”

  其实主要是觉得蛋糕不大,就别掺一脚了。

  不过既然陈长江开了口,也就是一个铁皮屋的事,林副校长不至于这个面子都不卖,他从各方面信息分析陈长江的路子比较野,家里估计有背景,能把老吉姆弄来当代步工具的实在不多见,以后他要是留校或者从政,提前搞好关系没错。

  说干就干,林副校长分管安全和后勤,一个电话,后勤部门就主动来人,帮陈长江把铁皮屋拖到女生院门口的梧桐树底下——陈长江选的地方,这里人流量最大,还能遮荫乘凉,又方便打望美女,实乃风水宝地也。

  既然是勤工俭学点,该做的事就要做到位,不能挂羊头卖狗肉。陈长江所在班里就有个家庭比较贫困的女生,叫杨晓梅,这女生穷到什么程度呢——每个月生活费不到五十块钱。

  早饭是不吃的,午饭8分钱米饭,2角钱素菜,晚饭两个馒头4角钱,夹点家里带的咸菜就算对付了,一天的伙食费不到一块钱,想吃肉两个馒头换成五毛钱一个的大包子,吃一个就算。剩下还有点钱就是买肥皂、牙膏之类的日用品,据说每个月还能剩几块钱。

  学费第一年是家里借的,当地村委会补助点,第二年必须得靠奖学金(基本上内定了,没人好意思跟她争这个)、放假打工去挣学费生活费,听说她计划从第二年起不但不要家里钱还要给家里寄点回去。

  杨晓梅就是米兰寝室的,所以陈长江知道她的情况,米兰经常带她吃点好吃的打打牙祭,买点什么不贵的东西也一起结账了,除此之外杨晓梅也不会再接受更多恩惠。

  陈长江的想法就是让杨晓梅跟狗娃两个守这个勤工俭学点,毕竟杨晓梅还要上课,不可能整天在这,两个人换班就正合适。

  老子又有大义,又有实惠,还有武力,我看你廖老三能给我整出什么幺蛾子!陈长江心里想着,这下舒坦了。

  摆摊我陈某人是专业的,要不是不好搞餐饮,我陈长江装回哔弄个深夜厨房拯救一下迷途女青年的心灵都没问题。

  货架和柜台都是现成的,也不用去定做了,直接找人做个招牌,进点货就能营业。

  不少认识陈长江的女生路过,都来看他准备干嘛,陈长江就顺便宣传了一下,都答应一定来照顾生意。

  米兰也路过,看陈长江带着狗娃擦货架柜台,忙里忙外的,就要帮忙。

  陈长江让她别忙活,上去找杨晓梅说说他准备弄的这件事,问她愿不愿意来这挣点学费生活费。米兰一听这好事啊,她肯定答应,上去后不一会就带着杨晓梅下来了。

  陈长江给杨晓梅详细说了下,杨晓梅一点不犹豫,抢过抹布就开始帮忙收拾,这事就算定了。

  冷丽训练完洗过澡,端着盆子路过,本来她是不关心这怎么多了个小卖部的,但是看到陈长江在那招呼,不知怎么的长腿一转就往这边走过来。

  “哟,徒儿来了。”陈长江跟她开玩笑,不过这个称呼她是认的。

  “师傅你在这忙什么?”冷丽问。

  旁边米兰听到这两人这么互相称呼,心里说不出的味道,再加上冷丽确实是女人心里的大敌,装作很自然地上来抱住陈长江手臂:“她是你徒弟?”

  冷丽看到米兰这个动作,面上没有任何表情,心里却紧了一下。

  “是啊,”陈长江习惯了米兰在学校里偶尔的亲昵动作,也没抽手,“你们两个不认识?”

  “经常见到,没机会认识。”米兰大大方方向冷丽伸手,“我叫米兰,和长江一个班的。”

  冷丽犹豫了一下,伸手握了握,却忘了介绍自己。

  “你是冷丽,对不?”米兰的笑容意味深长,“长江没跟我提过,你什么时候认他当师傅了?”

  冷丽心里说不出的味道,有些事或许她自己不承认,但内心的反应骗不了自己,如果与这个“师傅”真就是师徒关系,那自己到底为什么这么失态呢?

  看着冷丽道别后魂不守舍的背影,米兰笑笑回身。陈长江心里也说不上来什么滋味,反正有点空荡荡的,但是他又能如何?

  还是狗娃偷偷问了句:“大哥,到底哪个是大嫂?”。

  “都不是,干活!”陈长江没好气的吼了句。

  第二天陈长江去把喷绘好的“勤工俭学小卖部”招牌拿过来钉子钉上挂好,就算正式营业了,没有花篮没有鞭炮,没有讲话没有剪彩,一个小卖部,不至于。

  小卖部卖的东西就是文具、书报、饮料、电话卡,杨晓梅上课的时候狗娃守,杨晓梅不上课两人一起守,狗娃基本上除了进货哪也不去,就在小卖部里一坐开始看书(全是武侠小说),有人买东西就卖。

  “真的只加五角就卖啊?那不是两下就卖完了?”关于电话卡的售价,狗娃认为有必要跟陈长江再讨论讨论。

  “卖完了再进呐,多进点,卖货的还怕买货的多?没本钱我给你拿。”陈长江不以为然。

  “不是……大哥……”狗娃当然明白,按这个卖法,那是把人得罪完了。

  “你是不是怂了?”陈长江扫他一眼,“怕得罪人?那你先前敢来卖卡?我给你铺好路你不干了?”

  “有大哥撑起我咋可能怂?”狗娃赶紧辩解,“我只是觉得……没必要嘛,廖老三肯定不敢来惹了,那又何必断他们生计呐?”

  “他不敢来惹,那打你白打了?跟我他也没服软啊!”陈长江的理和狗娃的理不是一个层面,“哦,他想收就收,遇到硬茬子了收不动就不收,哪有那么好的事!我今天就是要让他知道,惹到人了总要付出代价,不是缩了脖子就算了!”

  狗娃从懂事到现在,一直被他师傅灌输的是藏着躲着被逮住了认怂,当贼的遇到其他江湖人哪怕面上过得去,私下一般也是被白眼嘲笑看不起的那类,只有到了贼头子才稍微有那么点江湖地位,都还是尽量低调别被不相干的人对上号,他还没习惯象陈长江这样快意恩仇干什么都明刀明枪的。

  倒是杨晓梅没想那么多,在她的概念里陈长江就是老板,她就是店员,老板说咋卖就咋卖,只管执行就是了,至于说会不会捅了马蜂窝——她一个每天用不到一块钱的人还管你们那些?再说了,陈长江是什么人?你们有狮子老虎厉害么?

  陈长江直接取了五万给狗娃:“拿去进货,我看一天卖得完不!”

  他倒不怕狗娃拿钱跑路,蚊子跟着呢,目前为止一切正常。

  电话卡批发差不多到手就是10的利润,100块的进价90左右,学校里卖卡大帮都统一了价格,就按面值卖。

  陈长江表姐有个电信局的熟人,朋友少量买人家可以只要半价,估计是职工福利之类的,但是多了不行。

  陈长江也不打算真靠这玩意赚多少钱,就是给自己找事。

  人家赚10,他倒好,进价加5角,相当于批发商直接进驻零售铺,几乎不给人留利润空间了。

  第一天销量就呈加速态势,上午零零星星有买卡的,一问价都不敢信,便宜好几块呐,不买就跟没占着便宜似的!

  打电话对学生来说属于刚需,尤其女生,亲朋好友聊起天来半小时起步,要是外地还有个恋人那更不得了,哪天不得你侬我侬两句?

  买到就是赚到,没说的,抢!

  从中午开始就忙得飞起,狗娃和杨晓梅一个收钱一个剪袋子给卡(卡是一板一板的,外面有层塑料袋子,规矩的做法是连袋子一起给人家,免得扯皮),有的学生咬咬牙,200的卡一买好几张,每张能省十几二十块,抵几天饭钱了,到后面都排上队了。

  其余的卖卡大军面面相觑,这事闹的!往日里每天怎么也得卖个一千多赚个百来块钱,每个月给廖老三交一千,自己还能剩个几千块钱,足够用了。现在这么一搞,坐半天了都没卖出几张,这不是要了人命了么!

  一中午排成串的学生大军就把进的卡买的差不多了,但是勤工俭学超市真没赚多少,一算才赚了几百块,而且透支了未来好长一段时间的购买力,可以说,从商业角度讲,完全是损人不利己,说一声扰乱市场并不为过。

  这里面谁受损谁得利?学生肯定是得利了,受损的就是“卖卡帮”,下午陈长江没课,过来坐镇,他估计这么一搅合,“卖卡帮”怎么也得拿出点行动了,看看是文斗还是武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