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突厥兵临,谁能应对?唯有秦王!
作者:海里寻珠的胖橘      更新:2022-08-19 19:11      字数:2144
  骊山行宫。

  以太子齐王为首,重臣齐聚。

  就连京兆都督、禁军统领等武官都来了,可谓全都是重量级。

  可当他们看到豳州急报的那一刹那,没有人还能够保持淡定。

  不少人的脸上,都是露出了惊惶之色!

  “你们都看到了,颉利可汗率领精骑,号称十万,已强袭至豳州地界。”

  李渊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视着众人,缓缓道,

  “豳州若破,恐怕马上要兵临渭水,直指长安!”

  “也正因此,朕不得不召开紧急大议,把你们全都叫来,想法子,想辙子!”

  “该怎么办!”

  话音落下,大殿内却是越发的寂静。

  寂静到彼此都能听到对方的呼吸声。

  全场默然,气氛瞬间压抑到了极点。

  李渊手中捏着串珠,见此状,心下烦躁不爽。

  满朝重臣齐聚一堂,同享乐易,到了共患难的时候,怎么一个屁都崩不出来?!

  “太子!”

  他喝令道,

  “你有什么想法吗?”

  李建成被点名,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

  他起身跪伏,恭声道

  “父皇英明睿断,定然已是成竹在胸,军国大事,儿臣不敢妄言。”

  李渊面色一僵。

  成竹在胸?

  我成你个!

  “朕是有些想法,但朕现在想听听你的想法!”

  李渊没好气的道,

  “你身为监国太子,军国大事应当积极发言,什么不敢妄言?”

  “难道你将来登基以后,也要这副德行吗?”

  “大胆的说!”

  李建成“……”

  军事是他的绝对短板。

  这么紧急又棘手的事儿,他脑袋里一片空白,哪来的策略?

  可被老爹这番强硬的话逼到了墙角,李建成不得不给了李元吉一个求助的眼神。

  “父皇,儿臣有话说。”

  李元吉适时的站了出来,行礼道。

  “讲。”李渊挥了挥手,面无表情。

  “儿臣以为,颉利可汗此次犯我疆域,必然没有他吹得那么厉害。”

  李元吉朗声道,

  “所谓的起兵十万,绝对是唬人的,实际兵力可能也就三五万罢了!”

  李渊神色稍稍缓和。

  众大臣也是连连点头。

  李元吉这番话,让他们的心稍稍安了几分。

  “你继续说。”李渊道。

  “故而,父皇只需调遣五万兵马驰援豳州,纵然不能解豳州之危,起码也能与那颉利对峙。”

  李元吉侃侃而谈,傲然道,

  “颉利远来,粮草定然不济。久攻不下,自然退去。”

  “儿臣不才,愿领五万兵马,前去会一会那颉利可汗,为父皇守住国门!”

  李渊眼睛一亮、

  “好,好!”

  他抚掌称赞道,

  “元吉不愧为我家麒麟儿。有胆识,有气魄!”

  “朕就给你五万兵马,若能成功击退颉利可汗,便算你一桩大功!”

  李元吉大喜过望,正欲谢恩,却见一大臣忽然出列,下拜道

  “启奏陛下!”

  “长安并无五万兵马可以召集,自陛下解散天下府兵后,长安内外统共只有三万军队,分别驻守皇城内廷,京兆城防。”

  “若要从边境调兵,无论是任城王,还是李世绩处的兵马,都无法在短时间内赶回长安擎天保驾。”

  “等他们到,恐怕突厥骑兵早已兵临城下了!”

  李渊神色一呆。

  说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太常卿兼国子监祭酒,上柱国窦诞!

  他掌管国家常务,自然对大唐的兵力分布了如指掌。

  “这,这……”

  他忙问道,

  “若驰援,可用的兵马有多少?!”

  众大臣皆是看向窦诞,神情忐忑。

  “若不考虑长安,倾巢而出,可有三万兵。”

  窦诞神色平静,道,

  “若要拱卫京师,保护陛下,眼下最多只能分出八千兵马,最多一万。”

  “臣以为,陛下若要出援兵,只能选择后者。否则一旦吃了败仗,陛下的身边将无一人拱卫,长安将成为一座空城!”

  李渊“!!!”

  诸大臣皆色变。

  他们知道情况很糟糕,但没想到竟然严重到了这般程度!

  李元吉咽了咽口水,不动声色的将脖子缩了回去。

  八千?

  那打个粑粑!溜了溜了……

  “八千,对阵五万……”

  李渊脸色微微发白,不由得将目光转向李元吉,略带希冀的道,

  “元吉,你看……”

  李元吉“???”

  “父皇,历来虽有以少胜多的案例,但若要以八千对五万,对方还是突厥精锐,恐怕……”

  他忙道,

  “儿臣有自知之明,不敢再妄言。”

  拒绝,打不了,告辞!

  否决三连。

  “唉!”

  李渊大失所望,长叹道,

  “突厥若破豳州,为之奈何!”

  就在李渊心态爆炸的这一刻,李建成忽的出列。

  “父皇,儿臣以为,应当先保全自身,再图后事。”

  他建言道,

  “突厥来势汹汹,豳州极有可能守不住,长安亦受到威胁。”

  “为今之计,唯有迁都!”

  “父皇先行撤退至中原地带,再将各政事逐一搬迁,随后烧毁长安,将其变成一座死城!”

  “如此一来,颉利可汗得之也无用,纵然再要进攻,也需长途跋涉,攻城略地,而我们则可以逸待劳,阻击突厥!”

  李渊听到这话,心中有所意动。

  “太子殿下之言,臣不敢苟同!”

  萧瑀起身高呼道,

  “岂可将这辛苦打下来的江山,拱手送给突厥蛮子?!这样一来,恐将大失天下民心!”

  “再说,若颉利可汗入关,以突厥骑兵的凶悍,恐怕会迅速席卷天下,到时候半边天下尽失,他再染指中原,难道我们再迁都南方不成?”

  “他们以掠夺为补给,只会越来越壮大,而不会疲惫!到时候,只有半边天下和丧尽民心士气的大唐,该如何面对更加强悍的突厥?”

  “陛下,三思啊!迁都是亡国之举啊!”

  一番话语,振聋发聩!

  李渊的手指微微颤抖,李建成亦是色变。

  “萧阁老这般说,未免太危言耸听了一些!”

  李建成冷笑道,

  “迁都不过是一时权宜之计,为的是保全朝廷和父皇!”

  “呵,你既然如此有见识和谋略,那你说说,不迁都,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难道用八千人去螳臂当车?!”

  萧瑀微微抬头。

  “臣愚钝,自问没有策略。”

  他朗声道,

  “但有一人,必定有破局之法!”

  “谁!”李渊指着他,催问道。

  “天策上将,秦王李世民!”萧瑀铿锵有力的道,“陛下难道忘了,整个大唐最懂军事,最会打险仗、打硬仗的人,是谁了吗?”

  李渊呼吸为之一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