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第243章
作者:提灯摇曳      更新:2022-08-10 23:49      字数:3271
  叶凉臣和风玦一道将风严的遗体送回了皇宫,与此同时,丧钟再次响彻皇宫内外。

  当天晚上,每个官员的府上都收到了次日准时上朝的消息。

  其实他们也已经在家里惴惴不安了许多日,自从叶凉臣带兵回京之后,还专门派了人上门点数,之前为风流云效劳的那些人生怕叶凉臣会秋后算账,但是一连过了许多日,都没有动静,直到今天他们得知皇宫内的钟声响起。

  他们觉得完了,这是陛下驾崩了,瞧着吧,等明天早上,叶凉臣就会谋朝篡位。

  这风流云无子,但是还有永郡王和英王殿下,怎么也轮不到他一个外人掺和进来,除非他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韪,甘愿承受万千文人的口诛笔伐不成。

  是,他如今是姓风,但是没有嫡亲的皇子还在,你一个旁系的子嗣篡位的道理。

  尤其是那些为风流云出谋划策对付过叶凉臣的人,如果明天叶凉臣真的要对他们赶尽杀绝,他们就会将这番言辞昭告天下。

  尽管这些人已经想好了拿这些言论当做护身符,但是这天晚上依然有许多人难以入眠。

  次日,天还没亮,许多官员已经在宫门外等候了,在这场战乱中,很多人死了,有的人负伤了,有的人似乎看起来沧桑了不少,但毕竟活下来就算庆幸的了。

  “朱大人,朱大人……”斜后面有人小声叫道。

  朱邈就是负伤的一个,之前姜国的士兵闯入家中,他为了给藏起来的家人善后,就差点死在了他们的刀下,所幸他能屈能伸,自己摔到墙上撞了个头破血流,因为装死倒是保住了一条命。

  如今还在大理寺卿的位置上,头上包着纱布,板着一张脸等着宫门开了之后上朝,这时候听到后面有人叫他,便回头看了一眼。

  那人走上前来,压着声音向他打听宫里的事情,说是宫里,但是拐弯抹角的是想知道叶凉臣的事情。

  “待会儿上朝便都知道了。”

  “哎,以朱大人和世子的关系,难道就没有收到什么风声吗?昨日鸣钟可是陛下——”那人欲言又止,然后又继续问道,“今日主持朝会的将是何人啊?”

  朱邈不耐烦的站直了身子,目视前方,这是没打算搭理那人的意思。

  “哎,朱——”他话还没说完,宫门已经开了,所有人各归各位,依次入宫。

  进去之后,一部分人余光四处扫看着,内务府的人已经一夜之间布置好葬礼了,满目皆是黑白,周围禁军林立,宫女太监来往依旧,仿佛回到了姜国军队未曾入侵皇宫之前的模样。

  很快,他们就到了金銮殿上,站在一旁的司礼太监也换人了,但是因为不知道谁人主持朝会,众人站在那里有些不知所措。

  这时候他们看到永郡王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两份诏书,有些人就奇怪了,永郡王不是被先帝幽禁在府吗?

  他怎么来了,还以为会是叶凉臣呢?

  很多人心里已经主动把风流云叫做“先帝”了,因为除了他,也没谁有资格鸣钟了。

  但是细心的人这时候就发现了,永郡王身上穿的丧服怎么不对啊,为兄弟守丧和为父母守孝,这个丧服最是讲究不过,自然不可能是穿错了,但是先帝早就驾崩了,为何永郡王却穿着为父母守孝的衣裳呢?

  这时候,风玦开口了。

  “今日将诸位大人召进宫来,是为了交代几件大事。”

  众人纷纷竖起耳朵,听着风玦解答一个个的疑惑。

  “想必诸位已经看到宫中情形了,确有国丧无疑,但驾崩的是我父皇,当初他并没死,而因为种种原因被人迫害,几番周转才离开了皇宫,一直以来在寒山寺养病,不久前醒了过来,但昨日却忽然病发离世。”

  这个时候下面已经喧闹了起来,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我所说之言,是否属实,待会儿诸位去祭拜之时亲眼目睹就是。”风玦再次补充道。

  既然永郡王这么说了,眼见为实,待会儿自然能够分辨清楚,大家都在等着他念手上的诏书,这毕竟就是先帝的遗诏了,刚刚说种种原因被人所害,诏书里应该都交代了前因后果。

  风玦先念了第一份,关于废除风流云帝位一事,原因有二,一是听信奸佞,祸害朝纲,因为他重用了舅舅南重,但是南重包藏祸心,想要夺权复国,南重对风严下了毒手,导致风严险些丧命,是因为叶凉臣才发现了端倪,才将风严偷龙转凤送出宫外,其二是因为风流云心胸狭隘,残害忠臣不说,还放了南重回南陵,导致他勾结外贼,从而动摇了国土,身为君王,没有守在京都,还弃宫外逃,德不配位,所以,风流云的皇位自然要废。

  这诏书里,其实风严已经为风流云洗脱了不少罪名,譬如南重差人给风严下毒的时候,或许他知道,但是风严并不想将这种皇室丑闻公之于众,于是便全推到了南重身上,所以风流云只能说是一个昏君,风严诏书里只说了废除帝位,没说要他的命,可能风严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不想再失去一个儿子吧!他本就子嗣不丰,便有些心软了。

  众人这才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本之前就不满南重勾结外贼,陛下曾经还一味的重用他,做出许多不明智之举,而且从诏书来看,他也确实想杀了镇南王世子,这才导致姜国军队反扑之时无人可用,废了风流云,除了之前为他所用之人,其他人心里倒觉得先帝之举,甚是有理。

  紧接着风玦打开了第二份诏书,然而等他念完之后,下面喧闹的声音比听到风严活着还要大。

  “什么?镇南王世子是先帝血脉?这怎么可能?”

  “他到底有几个身份啊,一会儿是叶国公府的少爷,一会儿是镇南王府的世子,一会儿又是先帝的四皇子,这如何能够服众?”

  说这话的便是风流云一手提拔上去的一个大臣,如今风流云被废,他们这些人怎么办,叶凉臣若真是先帝血脉,他们还能在如今的位上?而且刚刚诏书还说了封四皇子风祈为太子,他马上就要继位了,那么他们也没几天好日子可活了。

  “放肆,皇家血脉岂容你来置喙,来人,将他拖出去。”风玦沉声道。

  那人吓得脸色一白,立即跪到了地上,“郡王饶命,下官也是为了皇室血脉着想啊?”

  其实那人也问出了许多人心中的疑惑,甚至有的人怀疑,这两份诏书连带着刚刚先帝之事都是叶凉臣和永郡王设的一个骗局,为的就是叶凉臣能够光明正大的继位。

  否则的话,这事情也太曲折了些,不过还好他们也只是在心里想想,嘴快的那个就要被杀鸡儆猴了。

  “宣镇南王世子进殿。”风玦喊道。

  一直在外面等着的叶凉臣同样穿着和风玦一样的丧服走了进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的身上,他身姿挺拔面目冷峻,一双锐利迫人的眼神只是随意往旁边一扫,那些人便自觉的低下了头。

  不得不承认,叶凉臣身上一直有种睥睨天下的气势,无论是曾经的叶大人,还是如今的镇南王世子,他都是让众人畏惧害怕的存在。

  聪明的人心里已经在盘算着到时候喊太子的时候要喊得大声一点,下跪的时候要跪的虔诚一点了,因为不管这两份诏书是不是真的,都改变不了叶凉臣如今已经成了无人与之抗衡的存在,手握兵权,还御敌有功,就连永郡王都已经向他投诚了,其他人还有必要以卵击石吗?识时务者为俊杰。

  风玦请了几个老臣还有几个皇室的亲王一道入了内室,过了一盏茶的功夫,他们纷纷脸上带着笑出来了。

  嗯?脸上带着笑?

  相比于让镇南王那一脉来当皇帝,那自然是嫡系的皇子更好啊,即便叶凉臣身份是假的,他真要当,他们也拦不住。

  不过不可不否认,叶凉臣能力是在风流云之上的,而且越国才经历一场战乱,这个时候要是有一个能力突出的君王继位,不管是对百姓来说,还是他们这些皇室之人来说,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

  “镇南王世子确实是先帝血脉无疑,因为后背有皇子独有的琉风纹印记,绝无可能作假。”说这话的正是燕王。

  随后,另外几个一起进去的人也纷纷附和,并且对视了一眼,开始跪下参见太子了。

  后面的朝臣一看见眼下的情形,立即迅速毫不拖泥带水的也跪了下去,生怕跪得慢了。

  一时之间,太子千岁的声音此起彼伏。

  之前那个质疑身份的人脸色惨白的瘫倒下去。

  “都平身吧,礼部尚书可在?”叶凉臣沉声道。

  “老臣在!”一个须发尽白的人声如洪钟的应到,然后殷勤的走近前来。

  “即刻拟旨将先帝国丧一事昭告天下,文武百官按制服丧,将东陵收拾出来,之前的黄陵废除,三日后送父皇大葬,其他事宜延后再议。”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