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第119章
作者:提灯摇曳      更新:2022-08-10 23:45      字数:3666
  清风别院。

  一切都安顿好了之后,风玦到了叶凉臣的院子,多日奔波,总算可以换洗一番,今日城外遇到的事情,他心里很是难以平静。

  “叶大人,可否闲谈片刻?”

  叶凉臣也换洗了一身干净的衣裳,抬手向风玦行了一礼,风玦立即将他扶起来。

  “叶大人不必客气,这一路上也不曾与你仔细相谈过,叶大人和在宁王府时似乎与这途中的模样有些判若两人啊,那时的你倒是随和许多,不似现在这般威严如斯。”

  风玦淡笑着揶揄道,然后坐在一侧石桌旁,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殿下说笑了。”

  “你也坐吧!”

  “是。”

  叶凉臣听了他的话,身上的冷厉气息倒是收敛了些。

  “不知殿下接下来如何打算?”

  “方才孤与长陵王和几个官员见了一面,倒是问不出什么,此次除了清剿盘虎山上的匪徒,人口失踪一事也要查清楚才好,若是一个两个便罢,接二连三恐怕是有人暗藏祸心,若不及时遏止,谁知又有怎样的祸事?”

  “坊间传闻乃妖鬼作祟……”叶凉臣看了风玦一眼,“殿下何以为是人祸呢?”

  风玦笑了笑,“叶大人饱读诗书如何不知道这世间根本没有鬼神一事,虽说世间之人对神佛心存敬畏,但也无人真正见过,若真是如此,定然早有诸天神佛来铲除妖邪了。”

  说道此处,风玦突然想起什么,笑着问道。

  “叶大人可看过一本名叫《伏妖录》的奇书,那里倒是经常说一些怪力乱神之事,写得倒是极好。”

  正在喝茶的叶凉臣突然一愣,他确实看过,阿榆当初生病时,他有念过这本书,有时候在马车上也跟着看了一点。

  “嗯。”

  阿榆也问过他,确实诡谲绮丽十分精彩,他当时是这样夸的。

  想到阿榆,他神情倒是柔软了些。

  两人又说了说此行接下来的打算。

  ……

  后面几日,叶凉臣一边先派人探过盘虎山的地形和其中匪徒状况,另一边去将那些失踪人口的线索收集起来,风玦则是和其他官员应酬,从他们口中倒是知道不少信息。

  那些失踪的人绝大多数确实是青壮年,除了何寻他爹是年过五旬的老者,都是单独外出时突然失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官府的解释是派人找过查过也请了高人做过法,但是这种事情依然接连不断的发生,导致一众百姓人心惶惶。

  因为官府一直给不出交代,很多人一起闹上了衙门,甚至围到了许多官员的家门口,长陵王府也不例外,然后自然就发生了冲突。

  这就是所谓的上奏折子里的暴民作乱。

  “简直岂有此理,风厉,你上奏给我父皇的折子可不是这么说的,如今倒是敢跟本宫狡辩。”

  “殿下,冤枉啊!老臣句句属实,他们就是一群刁民,围在老臣的王府外面几天几夜,你看,我这脑袋都被砸出一个碗大的疤来了,不是暴民是什么?您怎么能轻信他们的一面之词呢?”

  长陵王颤颤巍巍的跪在地上,面上虽然一副惶恐不安的模样,心里却很是不屑。

  就算听了那些刁民的话了又能如何,他把那些怪事都推给妖邪作乱,哪里是他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凡人能解决的。

  这时,一旁的叶凉臣打量了长陵王一眼。

  “听说甫陵郡守是你的女婿?”

  长陵王一愣,怎么突然问到这来了,但也滴水不漏的回答道。

  “是,本王有个女儿嫁给甫陵郡守,他的甫陵离此处略远,若太子殿下要召见,来回也要大半日。”

  “我还听说你女儿出嫁之时,嫁妆颇为丰厚,连绵十里,王爷对一个庶女都这般疼爱当真难得。”

  说到嫁妆这个字眼,风厉瞳孔微缩,但立刻恢复了神色,讪笑说道。

  “这位大人似乎颇喜欢这些家长里短的事情啊,敢问大人如何称呼?”

  “他是大理寺少卿,叶凉臣叶大人!”风玦在一旁说道。

  什么?梁王殿下派来的人信中提到的那个人?想到刚才他的问话难免有些惴惴不安,听说住在这清风别院而不去他的长陵王府也是此人的主意,以至于那些人也不好下手,他不由得对叶凉臣戒备起来。

  “长陵王既然对自己的子女尚且如此宽厚,为何这人口失踪一事迟迟未破,山中的匪患竟然还要请奏朝廷过来平乱,王爷是否觉得自己过于安逸了些?”

  风玦话说到后面,语气都加重了不少,年幼时曾见过长陵王,不料几十年过去竟变得如此油腔滑调。

  “殿下误会了,老臣一颗忠君爱民之心天地可鉴,您说的是事老臣当真是想尽了办法,张贴了多少告示,请了多少江湖道士过来作法,但是仍旧于事无补啊!

  那山中的匪患过于嚣张,更是不止一次上山清缴,但奈何匪徒过于狡猾,损失惨重,就弥补军备,招兵买马都花了不止多少银两吗?若不是实在没办法,老臣也不会上奏朝廷,原以为圣上会派梁王殿下……”

  说到这里,他突然停顿了下,然后义正言辞道,“不过老臣相信太子殿下定然也能扫除匪患。”

  风玦和叶凉臣对视了一眼,看来这老东西也极有可能和梁王有所牵扯。

  若是风恒此时听到风厉的话,估计杀了他的心都有了,简直是蠢货,让他收着点,偏偏要多此一举。

  “孤有些累了,你先下去吧!”

  “是,老臣告退。”

  长陵王走后,风玦心中十分恼怒。

  “凉臣,这个长陵王满嘴油腔滑调,等孤回京,定然要好好参他一本,我们得到的消息跟他说的完全不是一回事,殴打民众,上山清缴也只是做做样子,匪徒入城抢夺更是犹如进入无人之境一般,若不是亲自前来,孤还以为他当真是个忠君爱民之士。”

  叶凉臣看着太子一反在京时的温和之态,鲜少有这般怒不可遏的样子。

  “殿下不必着急,过几日我亲自带兵去盘虎山一探便知。”

  结合他们每次下山的时间,虽然少的时候一个月下来几次,多的时候隔个日便来一遭,但是每个月中那一天定会下山。

  所以在那一天,叶凉臣带人攻了上去,然而除了下山的众人在回来的路上遭了埋伏被拿下,留在山上的人除了一些年老体弱之人,叶凉臣觉得人数有些不对劲。

  根据消息所得,他们每次掠夺的食物大概会有五百多人的饭量,除了下山的一百多个,山上被拿下的也不过一百余人,而且势力非常薄弱显得不堪一击,那剩下的人去了哪里?

  倘若山上没有那么多人,那剩下的粮食又去了哪里?

  一切显得太简单,太顺利了些。

  ……

  京都。

  几场春雨过后,天气渐明,春风过耳,草木葳蕤。

  太衡书院又组织适宜身心健康的踏春活动了。

  哎呀,其实就相当于放假,大家一起组织去看看山水景色,陶冶陶冶情操,然后呢,还要交一副作品,画和文章二选一。

  你说说,就这留作业的套路怎么从古到今还一脉相承呢?

  不过前几日自己提心吊胆生怕自己遭反噬,现在总算放心了。

  看看外面的风光还挺好的,说真的她来了这么久,出过最远的地方大概就是城门口了,那就趁这次机会去感受一下自由的空气吧!

  今天出城的人也多了起来。

  叶桑榆和霜儿,还有花花一起坐着马车往大家说好踏青的地方去。

  “我们是要去哪儿啊?”

  “城外南辞山,那里皇庄很多,山脚下风光旖旎,景色怡人,咱们可以在河边钓鱼,还可以放风筝,若是不嫌累,还可以爬爬山。”

  花花一副我很有经验的样子解说道。

  “我不要,太累了,桑榆咱们不要爬了。”

  “不爬就不爬,咱们带了吃的,到时候在那边随便逛逛就好,主要是咱们得有素材才能交作业啊!”

  “哈哈哈!你们就羡慕我吧,我现在可是舒服惬意得很呢!”

  “是吗?你家表哥不是过来你们府上了吗?没有陪陪你表哥,培养培养感情?”

  叶桑榆忍不住打趣道。

  “我,我和他培养什么啊?一介柔弱书生,老娘一拳都能打飞了。”

  “花花,你脸怎么红了。”一旁的霜儿眼睛一亮,一副看好戏的模样,叶桑榆也发现了。

  “怎么?真的看对眼了?”

  “没有啊!不说我了,倒是有一次我晚上逛街赏灯的时候,竟然看到一个跟桑榆长得很像的女子在湖边跟一个男子相会,我还以为是你呢?吓了我一跳,真的特别特别像。”

  听了这话,叶桑榆心口一颤,第一次和叶凉臣出去的时候,不就是被花花撞到了吗?

  “不会吧,咱们京都哪里还能找到第二个像我们桑榆这么好看的姑娘,可是亲眼所见?”

  霜儿也好奇了起来,要是真有这么像的早就传开了吧。

  花花拧眉想了想,好像是没看到整张脸。

  “带着面纱呢?但是背影和衣着十分像,当时我都喊出来了,不过后来竟是个乌龙,原来人家是对夫妻,应该是路过京都的商人,倒是恩爱得紧。”

  一旁的花花说出这番话,让叶桑榆闹了个脸红,还好他们当时机智。

  “花花,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故意扯开话题,说说,你是和谁夜游京都的啊?是不是和你那个表哥?”

  见叶桑榆又绕了回来,花花起身就要挠她,往日一副老娘天下第一的人,像是被人戳了什么少女心中的隐秘之处,脸色染上一片嫣红。

  “霜儿,快帮我,咱们花花竟然瞒着咱们开窍了!”

  “才没有。”

  “怎么没有,都写在脸上了。”

  “哈哈哈哈哈……”

  马踏青山,水融春意。

  车帘不经意吹起一角,少女打闹的笑声卷进了那乳燕春归的欢乐高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