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御史戚鳃、将军羌瘣!(求订阅)
作者:冥狄z      更新:2022-08-05 00:44      字数:4103
  郑安在屋里神色难安。

  他已得到自己的季父(叔叔)被抓的消息,听到这个消息,他当时是有些怔神的,随即眼中也露出一抹怒意。

  他在狱衙呆过。

  自然知道狱曹狎的举动意味着什么。

  狎这是在公报私仇。

  但他现在只是一个黔首,连小吏都不是,什么事都做不了,只能在屋里焦急的走来走去。

  这时。

  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郑安脸色一喜,&nbp;&nbp;知道是郑玄回来了,他顾不得穿上靴子,三步并两步,快步朝屋外跑去。

  郑玄一天都在铁官署整理账簿。

  很晚才起身回家。

  推开门。

  入眼看到郑安赤脚候在门口。

  郑玄当即呵斥道“大冷天的,你赤脚站门口干什么?”

  随即。

  他就意识到不对。

  自己的儿子,他还是很了解的。

  以往郑安有这些异常举动,通常都是他犯事的时候,想到这,&nbp;&nbp;郑玄的脸就阴沉了下来。

  郑安目光闪躲,&nbp;&nbp;不敢直视。

  只能低声道

  “阿翁,出出事了。”

  郑玄怒道

  “看到你这幅模样,我还能不知道出事了?”

  “说!”

  “你又出去闯什么祸了?”

  “我前面三叮咛五嘱咐,让你这段时间给我待家里,别出去,别出去,又把我的话当耳旁风。”

  “说!你又干什么了?”

  郑安倍感委屈。

  他今天可是大门都没出。

  但郑玄正在触头上,他也不敢去惹,只能低声解释道“阿翁不是我闯祸,我今天就没出过门。”

  郑玄眉头一皱。

  冷声道

  “不是你闯祸?”

  “那你说什么出事了?”

  郑安看了下四周,把屋门关上,低声道“不是我惹事了,&nbp;&nbp;是季父出事了,&nbp;&nbp;刚才有牢隶臣过来,告诉我,&nbp;&nbp;季父被抓到狱衙去了。”

  郑玄眉头皱的更紧了。

  他虽没在其他官署工作过,&nbp;&nbp;但也知道一些常识,狱衙是负责处理咸阳及周边民事案件的,郑升是工师,是吏,根本不归狱衙管。

  狱衙凭什么敢抓人?

  不过。

  他没开口,任由郑安说。

  郑安继续道

  “我也不是很清楚。”

  “那名牢隶臣就说季父被抓了,是被一个人告到了狱衙,说季父偷了别人珍宝。”

  “华聿在问案件经过时,狱曹狎直接把案子接了。”

  “也就是认定季父偷了。”

  “案子一立,因季父是作坊那边的工师,狱衙是没审理权的,所以狎就让其他狱吏整理了一份案件爰书,然后连夜,把季父跟这份爰书送到了侍御史。”

  “狎这分明是公报私仇!”

  “阿翁,要不我们也去告他一下。”

  郑玄扫了郑安一眼。

  冷声道

  “现在的问题是去告狎吗?”

  “告他有什么用?能把你季父救出来?”

  “就算你告成功了,狎最多被认定为渎职,罚几个月秩食,除此之外,对他没有任何影响。”

  “但你季父要出事了,&nbp;&nbp;那才是真出事了!”

  “尔母婢也!”

  “没一个省心的东西。”

  “我前脚才处理完你的事,后脚他又给我惹事。”

  郑玄也是心中火大。

  要不是惹事的都是自己亲人,&nbp;&nbp;他真的恨不得直接撒手不管,&nbp;&nbp;一个个全都是事精,从没让人省心过。

  从来没有!

  但他还不能不管。

  郑升知道他太多事情了。

  他们前面算计秦落衡,就是郑升在负责,要是郑升出不来,到时间,秦落衡去作坊拿东西,这一切也就全暴露了。

  郑玄深吸口气,尽量让自己冷静。

  他沉声道

  “那名牢隶臣可信吗?”

  “他有没有说告你季父的人是谁?”

  “还有,你季父当时对这案子是什么态度,是强烈反对,还是缄默不语,还是据理力争。”

  “你都给我说一遍。”

  郑安苦笑道

  “阿翁,那就是个牢隶臣,哪知道这么多信息,不过他说的话应该是真的,我刚才派了隶臣去叔母那,季父的确没回来。”

  “至于阿翁问的其他的。”

  “我不知道。”

  “那名牢隶臣也没说。”

  郑玄火气腾腾的涌了上来。

  骂道

  “尔母婢也!”

  “谁告的不知道,告的什么不知道,你季父偷没偷也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你知道个什么?你这让我怎么做?”

  “还想我硬闯侍御史不成?”

  郑安颤巍的站在一旁,丝毫不敢吭声。

  怒骂了几声后。

  郑玄也是把心中怒意压了下去。

  他在院内走来走去,思索着怎么把郑升救出来。

  郑升他不可能不救,这是自己的亲弟弟,何况郑升身上还担着事呢。

  良久。

  郑玄脚步一停。

  他终于理清了头绪,眼下当务之急是搞清楚状况,现在他们两眼一摸瞎,什么都不知道,干着急是毫无用处的。

  想搞清楚来龙去脉,只有一个办法。

  进侍御史。

  只是他跟御史府的人没有来往,就这么平白无故的找上门,对方可能压根都不会见自己。

  他思来想去,只能靠送礼了。

  郑玄朝郑玄道“去把我珍藏的圭璋拿来。”

  郑安睁大了眼。

  不解道

  “阿翁?拿圭璋干什么?”

  “那可是你当年好不容易偷拿回来的。”

  郑玄怒道

  “让你去你就去!”

  “就你季父的性格,要是出事了,你以为真不会牵连到我们?”

  “远的不说,就说前几天帮你补篓子,挪用了属于秦落衡的熟铁量,你季父要是真被关进去了,这事就暴露了。”

  “到时。”

  “我跟你都跑不掉!”

  “你以为我舍得拿出这圭璋?”

  “那可是我当年破楚时,冒着掉脑袋的风险,从楚国王宫里偷出来的珍宝。”

  “我本打算把这圭璋当传家宝,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但现在”

  “为了救你季父,只能拿出来了。”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不拿出这圭璋,就别想见到那些御史,见不到御史,又怎么能进到监狱见到你季父?又怎么能知道这一切的来龙去脉?”

  “有舍才有得!”

  “这死东西就是用来保命的!”

  郑安满脸心疼。

  但郑玄是彻底下了决心。

  见状。

  郑安只能把这圭璋拿了过来,交给郑玄的时候,是满眼不舍,郑玄接过圭璋,塞进袖间,直接出了门。

  他要去拜访御史戚鳃。

  大秦共有三十六名御史,只是郑玄认识的不多。

  唯一一个有接触的是戚鳃。

  当年伐楚时,他为二五百主,戚鳃为右将军,他那时归于戚鳃的麾下,勉强算得上是戚鳃的旧部。

  不过。

  郑玄没觉得戚鳃会记得自己。

  他只希望能借着这层关系,进入到戚宅,然后用这份圭璋打动戚鳃,让其准许自己进入侍御史的监狱,查看郑升的情况。

  没走多久。

  郑玄就到了戚宅。

  他扣了扣门,恭敬的候在一旁。

  华府。

  今夜华府灯火通明。

  但府内实际并没有多少人。

  除了华阜父子,就只有杨端和和羌瘣(ei)两人。

  杨端和坐在案旁,眼中满是不解。

  今天朝会结束,华阜不知何意,突然叫住了他,并让他晚上到华府一聚,但没有直说原因。

  羌瘣亦然。

  两人端坐案旁,有些搞不清状况,他们知道华阜最近很活跃,但却是不明白,华阜叫他们来所为何事。

  他们已很久没聚过了。

  没多久。

  华阜就到了大厅。

  杨端和和羌瘣微微拱手。

  他们的官职不在华阜之下,自然不用行什么拜礼。

  杨端和警惕道

  “华阜,你又想搞什么?”

  “你别打我主意。”

  “当年帮你一把,可是把我杨氏害得不轻。”

  “当时若非王氏军功过高,我就被陛下直接闲置了,即便如此,我杨氏到现在都没缓过气,除我之外,朝中最高的不过一名大夫,像杨熊、杨喜、杨樛(jiu)等人,在军中也就一校尉。”

  “我警告你,别打其他心思了。”

  杨端和是真有点怕了。

  华阜面色一黑。

  不过。

  他还真不能说什么。

  当年那场逼宫,他们冲在最前面的,被陛下打压的最惨,朝堂上几乎都没影了,当时灭楚、灭齐、灭燕,这三战,他们华氏、白氏、司马氏、甘氏、杨氏这几族,直接被陛下排挤在了大军之外。

  三场灭国之战。

  他们这些氏族寸功未立。

  立国后,他们的处境也没任何好转。

  没参与那件事的,像冯氏、蒙氏、王氏等氏族子弟,当了一段郎官后,直接进入到升迁快车道,而他们这些氏族的子弟,则只能从士伍一步步往上爬。

  升迁速度天差地别。

  羌瘣和杨端和现在只想在陛下面前好好表现,争取陛下能网开一面,让他们的后辈好过一点。

  至于其他的,他们没想过。

  也不敢想。

  实在是被打压怕了。

  羌瘣狐疑的盯着华阜,像是盯着贼一样,要不是他们跟华阜有几十年交情,他这次压根都不想过来。

  鬼知道华阜想搞什么幺蛾子。

  他丝毫不想参与。

  见状。

  华阜脸色有点不好看,痛骂道

  “你们这两个蠹货,我在你们眼里就这么不堪?一个个像防贼一样防着我,你们惨,我不惨?”

  “我想这样?”

  “当年又不是我一个人做的决定。”

  “你们当时也没阻止啊。”

  “现在一个个怪在我头上来了,你们这厮,早知道我就不叫你们过来了,真是气死我了。”

  杨端和完全不为所动。

  他跟华阜认识多年,深知华阜的秉性,丝毫没有把华阜的话听进去。

  羌瘣不满道

  “华兄,大晚上的,有话直说。”

  “就别在这拐弯抹角了。”

  华阜脸上怒意一收。

  凝神道

  “我昨天跟老丞相见了一面。”

  “老丞相去找过陛下,直言想辞官,不过陛下未准,但老丞相给我透露了一个信息。”

  “什么信息?”杨端和道。

  华阜压低声音道

  “老丞相向陛下提了个建议。”

  “他建议陛下提拔我们这些老氏族。”

  “另外,陛下还亲口给老丞相说了一件事,大秦不久就会兴兵,北伐匈奴、南取百越。”

  兴兵?

  羌瘣和杨端和眼睛一亮。

  但很快。

  两人眼神就黯淡下去。

  就算是兴兵,陛下也未必会用他们。

  北伐的主将早就定下。

  蒙恬!

  这一点朝堂皆知。

  至于南取百越,他们倒还不知情,但陛下既然都给老丞相说了,想必也早就定好了主将人选。

  他们根本没机会。

  随即。

  杨端和就意识到不对。

  质疑道

  “不对。”

  “这是陛下讲给老丞相的。”

  “全都是军机要密。”

  “老丞相为人一向谨慎,从来不犯这种错误,你确定这是老丞相说的?”

  华阜点了点头,肯定道“我十分确定!”

  “现在知道我叫你们来是何意了吧?”

  “这是我们的机会。”

  “虽然我们自身不可能领兵,陛下也不会同意我们领兵,但我们各家的子弟却是能借此获得军功,重新回到世人视线,各家的杰出子弟,甚至能借着这些战功,进入到朝堂。”

  羌瘣蹙眉道

  “老丞相虽然在陛下心中地位很高,但就凭老丞相一句话,陛下就改变想法,这是不是太想当然了?”

  “而且”

  “你为何会认为这是陛下的心思,而不是老丞相退前的执念?”

  杨端和也看向华阜。

  华阜既然语气这么肯定,一定是有其道理。

  华阜沉声道

  “这就是陛下的心思!”

  “老丞相的确对我们念有旧情,但陛下是何等人物?老丞相岂会不知,以老丞相的心性,敢泄露这等大秘?”

  “老丞相过不了多久就要退下,何必在这时候去招惹陛下?”

  “换成你们,你们会做这种事?”

  羌瘣和杨端和一沉思,都摇了摇头。

  他们要退的时候,肯定不会掺和任何事,能安稳退下来就已足够了,掺和进其他事情,没有这个必要,也不值得。

  想到这。

  两人眼中都不由露出一抹异色。

  华阜笑着道“这一切自然是事出有因的。”

  “什么原因?”羌瘣道。

  华阜谨慎的看了眼四周,眼中露出一抹异彩,低声道“因为那人回来了。”

  “谁?”两人更加疑惑了。

  华阜沉声道

  “我们当年为之拼命,甚至不惜惹怒陛下,以至于我们各大氏族沦落到今天地步的那人。”

  “他回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