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第88章
作者:遇罗      更新:2022-05-13 18:45      字数:3781
  “登闻鼓”一响,意味着有人要申冤,好在这个朝代没规定击鼓的人先挨几十大板。

  江挽云为何选择这个时间来击鼓,并不是她傻了往枪口上撞,而是因为他们一直在城外等着,等朝廷钦差的到来。

  杨怀明以为凭借自家的人脉和权势可以在平山县一手遮天,把陆予风赶走了就可以霸占他的功劳,待钦差来了也看不出什么来。

  但江挽云偏不让他如愿,她又让人抄写了更多的纸,现在几乎城里的人到处都在流传这个故事,就连旁边镇上知道的人都不少。

  平山县的县令和县令儿子被省城来的刘大人赶到了镇上去办差,这样待钦差来了先看到的肯定是他姓刘的的功劳与苦劳,自然地县衙里坐镇的也是刘大人。

  这会儿百姓们刚吃了粥正好无事可做,刘大人正准备上床睡午觉,被人叫醒来升堂自然脸色很差。

  “堂下何人?”

  一个中年妇人跪在地上,她衣着破旧,头发散乱,脸颊和耳朵上都生着冻疮,双眼呆滞,磕了个头道:“大人,民妇谢张氏,是天洪村来的,家里的房子塌了,唯一的儿子……儿子也……”

  说着她悲从中来,抽噎得说不出话。

  江挽云道:“民妇陆江氏,是她的讼师。”

  这个朝代对讼师放得宽松,对簿公堂的时候,讼师也可以上公堂。

  刘大人眼睛一瞪,“你一个女人当什么讼师?”

  衙门外围观的人也议论纷纷着。

  江挽云道:“当朝律令也没规定女子不可以当讼师。”

  这时刘大人身边的师爷认出仔细打量江挽云,惊出一身冷汗,附在刘大人旁边低声说了什么,刘大人也惊在当场,这女人是陆举人的媳妇?

  难道陆举人回来了?且还敢上公堂来,莫非自己和杨大人之间的事暴露了?

  他一瞬间心差点跳出来,但此时此刻也容不得他多想,堂下多少双眼睛看着的。

  只能故作冷静,任由自己大冷天地出了一身冷汗,沉声道:“把状纸递上来。”

  他大概看了看状纸,越看越心惊,越看冷汗越多,最后他抬手狠狠拍了一下惊堂木,“大胆!你可知民告官先要挨三十大板!”

  “啊?民告官?”

  “告哪个官啊?”

  外面的百姓议论纷纷起来。

  谢张氏哭着抬起头,生着冻疮的脸上露出一个吓人的笑容,“大人,你觉得民妇这种全家死绝只剩我一个孤零零活着的人还会怕什么吗?”

  刘大人手捏着状纸微微发抖,不可能!一个农妇,怎么可能知道那么多?

  是她!是陆举人的媳妇!

  不行,这公堂不能再升下去了,到时候他只会骑虎难下!

  他暗中对师爷比了个手势,师爷立马会意,道:“哎呀!大人,有件要事您忘了啊!有个镇子今天早上刚遭了难,正需要您去调度人手赈灾呢!”

  刘大人豁然站起身,“你怎么不早提醒本官啊!这人命关天的大事!快!走走走!”

  师爷配合道:“诸位,今天有要紧事,灾事当前,大人要急着去处理,案子改日再省!”

  “诶这怎么回事啊?”

  “怎么审一半跑了啊!”

  外面的百姓哪儿想到是这种情况,这刘大人莫不是昏了头了?

  江挽云看刘大人行色匆匆地跑了,冷笑一声转过身来对着众多百姓道:“诸位父老乡亲!既然刘大人走了,那就麻烦你们帮我们审判下这案子,看看该如何判!”

  她从袖子里又摸出几张状纸来,顺手发给前排的几个百姓,他们拿到后又不认字,像拿着一个烫手山芋一样立马交给会认字的。

  “这位嫂子是天洪村的人,一家几口到城中来逃难,她的丈夫早亡,婆婆在半路上病故,好不容易带着幼子到了县城,并抢到了一件官府发的棉衣给孩子包上,但就因为她太困太累了打了个盹儿,醒来孩子就……全身僵硬了……”

  随着江挽云清晰的声音传进在场的人的耳朵,一些妇人忍不住捂嘴小声叫出声。

  谢张氏也开始嚎啕大哭起来,“我苦命的儿啊!都是为娘害了你啊!娘一定为你讨回公道啊!”

  江挽云继续道:“而造成孩子被冻死的真正原因便是这领来的棉衣!嫂子以为是普通棉衣,给孩子包上定能保暖,便没有再将孩子一直抱着,谁知这棉衣里塞的竟不是棉花,而是芦花!”

  她把随身带来的物证打开,当着众人的面展开衣服道:“请看,这衣服是不是很眼熟?”

  众人都打量起来,有人道:“这棉衣我领过啊!”

  “我也领过!是一个姓陆的举人发的,这事儿城里都传遍了,难道今天就是来状告陆举人的吗?”

  “陆举人不是跑了吗?”

  江挽云道:“不!这不是陆举人发的衣服,嫂子,你当着大家伙的面说说这是谁发的衣服?”

  谢张氏咬牙,眼里迸发出仇恨的光芒,“是知府的儿子发的!当时他刚到县城我就去领了,我是第一批领到衣服的!但是后来这衣服不知怎的又成了陆举人发的了!”

  “啊?知府的公子?”

  “不可能啊!你不要胡说啊!”

  江挽云道:“我还有其他人证!”

  这时一群衙役从后堂冲出来,打断了他们的话,领头的衙役凶神恶煞道:“把这两个扰乱公堂,污蔑知府公子的女人抓起来关进大牢听候发落!”

  江挽云向人群里的杜华投去目光,杜华对她点了点头,她颔首,看来情况还在预料之中。

  她今天的目的就是为了把事情闹大,闹得越大越好!

  衙役上前来抓人,谢张氏挣扎着大叫:“你们凭什么抓我!狗官!狗官你们不得好死!我就是做鬼也不会放过你们的!”

  江挽云的胳膊被扯得生疼,但她却不管不顾地对着人群喊道:“诸位父老乡亲!我是陆举人的娘子!我的夫君是被冤枉的!你们看到的《小兰传》里的黄举人原型就是我夫君!我夫君被人栽赃嫁祸如今生死不明!请大家……啊!”

  衙役狠狠捂住她的嘴想把她拖走,她的脚在地上乱蹬,人群里也是炸开了锅,“什么?《小兰传》竟是真实的事?”

  “难怪我觉得这故事很眼熟呢!想不到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诸位父老乡亲!我可以作证!我当时领到塞芦花的棉衣时,就是从知府的儿子那里领的,若是我说假话,我断子绝孙!”被江挽云帮助过的大娘扯着嗓子大声喊道,她的亲属也附和着。

  但也有人咬定自己的衣服是陆举人发的,一时间场面十分混乱。

  就在江挽云要被拖下去的时候,突然人群后面传来高声呵斥声:“钦差大人到!还不速速跪下!”

  百姓们对当官的都有天生的畏惧感,一听就知道什么大官,见别人跪了也赶紧跟着跪下,一时间哗啦啦跪了一片,就连衙役们都跪下了。

  钦差齐大人彼此来平山县阵仗不大,也特意交代了不要惊扰百姓,他只是来查看灾情情况的,哪知刚进城就见百姓们都往一个地方跑,派人打听下才知道县衙有人民告官。

  齐大人领着人往县衙里走,路过跪在地上的江挽云等人。

  江挽云趴在地上,看着眼前路过的人的鞋子,突然她看见一双熟悉的鞋子经过眼前,她猛地抬头,就见陆予风站在她面前。

  四目相对,双双震惊,都没想到对方会出现在这里。

  陆予风眼里有震惊,惊喜,喜悦,思恋,多重情绪涌上心头,脚跟扎根了一样立在原地。

  江挽云本以为自己内心强大,在见到他的那一刻,她心头一震,一股酸涩一下涌到鼻尖,她赶紧垂下头掩饰自己的情绪。

  齐大人已经坐下了,见陆予风还站在堂下,道:“予风,这是……”

  陆予风回过神来,拱手道:“回大人,这是学生的内子。”

  齐大人愣了下,想起来他多次提起过的女子,来了几分兴趣,道:“诸位请起,方才这公堂上发生了何事?”

  闹的动静挺大的样子。

  众人哗啦啦爬起来,窃窃私语着,有的还在回想方才的事,有的则猜测着钦差大人会如何处置此事。

  齐大人开口道:“陆……是陆江氏吧?”

  江挽云没想到齐大人居然认识自己,赶紧收起情绪,服了服身子,“正是民妇。”

  齐大人道:“就由你来说说发生了何事吧。”

  ……

  而在钦差进城的同时,一架马车快速出了城,身后跟着数个随从,一行人在清理了积雪的官道上奔跑着,马车到了一个岔路口,毫不犹豫地拐进一条小路。

  车内坐的正是杨怀明。

  杨怀明这两天心一直乱跳着,仿佛有大事要发生,在他得知江挽云敲响了登闻鼓时,就立马叫人备车准备出城。

  不行,他不能再待在县城了,他得走,他得逃,他败了,从田湖村山崩之后却没找到陆予风尸体的时候就败了。

  从派人去毒杀江氏却房中无人时就败了。

  不,是乡试时,没有找人去把陆予风弄死就败了!

  江氏既然敢敲响登闻鼓,还敢散布那样的纸张出来,必定是掌握了什么证据,说不定陆予风就藏在县城的某个角落里看着他!

  不,他要赶紧回府城找父亲商量出路!

  公堂上,江挽云已经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细细道来,齐大人沉着脸,因江挽云说的事情比陆予风提前告诉他的要更多更详细,包括杨怀明如何嫁祸他人,以及制造山崩杀害无辜百姓,还有城中百姓因芦花衣服带来的死亡惨象。

  外面的百姓们也群情激奋,他们早就被《小兰传》调动起了情绪,如今发现这事居然真实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自然更加激动更加愤恨。

  讨伐狗官的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这时两个随从来报,“启禀大人,属下们在城中抓到了准备逃跑的刘大人并押送回来,但知府的儿子应该已经出城了,兄弟们已经带人去追捕了!”

  此时急着逃命的杨怀明心高高地提着,整个人被巨大的恐慌笼罩着,他越想越害怕,忍不住一连催促车夫快点。

  这时路前方的两边林子里突然冲出一队人马,持枪把马车拦了下来。

  “杨怀明!哪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