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装病
作者:遇罗      更新:2022-05-13 18:42      字数:3558
  陆予风听了雅儿的话,眸光微动,笑道:“两年不见,雅儿都长这么高了?”

  他俯身把雅儿抱起来,发现自己力不从心,又放在了地上。

  两年前他走的时候,雅儿才三岁大,竟还记得他。

  “予风叔叔,你好瘦啊。”雅儿睁着大眼睛好奇地打量他和他身后的人。

  江挽云连忙找出给雅儿准备的礼物,一个精致的盒子,里面装着女孩子喜欢的玩意儿,“你就是雅儿吧,真乖,这是婶婶给你准备的礼物。”

  雅儿有些拘谨地看着她,--------------ljpanpan陆予风接过东西放她手里,她才收下,小心地说:“谢谢叔叔婶婶。”

  这时陆予风的师娘和儿媳妇也走上前来,师娘已是头发半白的人了,看见陆予风好好地站在面前,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喜极而泣,拉着陆予风的手道:“予风你真的没死?你还活着?”

  陆予风安慰道:“没呢,师娘,我回来看您了,这两年你和老师身体可好?”

  一行人在院子里坐下,秦夫子的儿媳李氏端来茶水点心,一番寒暄后,师娘感叹道:“想不到你都娶妻了,我们一直以为你……”

  陆予风这才问道:“有人说我去世了吗?”

  李氏和师娘各自犹豫着要不要说,雅儿直言不讳道:“是杨叔叔说的,他说你死了,哼,我不喜欢杨叔叔。”

  李氏这才道:“杨怀明是你走后半年家公又收的弟子,他是隔壁府城知府的嫡子,又天资过人,家公不好拒绝才收下了他,几个月前家公领着几个弟子去了省城进修两个月,他趁家公不在便和我们说你已经去世了,我们都是妇道人家消息闭塞,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了,待家公他们回来,你都已经下葬许久了,这件事便揭过了。”

  陆予风回忆几个月前,确实有一个他并不怎么熟悉的栖山书院的弟子来看他,他那时候时而清醒时而迷糊,是家里人接待的,想不到竟是来套话的。

  他们一定以为自己活不了几天了吧。

  “他这么说可是为了老师的举荐信?”

  李氏道:“不光是举荐信,还有去省城书院的名额,如今县里的书院头一两名的弟子每年可以去省城书院学习几个月。”

  雅儿又道:“哼,杨叔叔长得丑,还说谎,雅儿不喜欢他。”

  陆予风没说来的路上遇见的事,没有证据也不能把对方怎么样,他只需要知道是谁要害他,那他就可以将计就计,对方早晚会露出马脚。

  陆予风又向李氏他们介绍江挽云和陈氏,师娘没想到他会突然带着媳妇上门,自己都没有准备见面礼,便把手上的玉镯退下来给江挽云戴上,陈氏也给李氏准备了首饰,给雅儿准备了长命锁。

  如此一番下来,几人都算熟络了。

  李氏道:“家公本来今天下午就要下山去省城的,没有十天半个月回不来,但你们来了,行程应该会推辞一天,但也不打紧,你师兄他们见了你也应该很高兴。”

  师娘看着桌上满满一桌的礼物道:“来就来嘛,还带这么多东西,雅儿你去找你爷和爹爹,叫他们中午都回来吃饭。”

  雅儿应了一声跑出去了。

  李氏便起身准备做饭,江挽云连忙把买的菜提出来道:“嫂嫂,我来帮你。”

  李氏赶紧推辞:“不不,你是客人,怎么能让你下厨呢,你还买这么多菜,我真是不好意思。”

  江挽云:“我们正是知道贸然上门,山上不好买菜才顺路带上来的,相公他是学生,孝敬一下老师怎么了,如今离饭点儿不远了,嫂子一个人忙不过来,多个人会快很多。”

  李氏这才笑道:“既然弟妹这么说了,我这个做嫂子的也不好推迟,待会你可要多吃点。”

  说笑着来到后面的厨房里,每个夫子都是配了院子的,家属也住在这儿,厨房不大但用具齐全。

  “弟妹你帮我烧火洗菜就行,免得把你衣服弄脏。”

  李氏说着系上围裙,翻看江挽云带来的菜暗自惊讶。

  陆予风说他媳妇是县里江家的女儿,江家她是知道的,富商家庭,果然出手阔绰,有酱牛肉有猪肉鱼肉鸡肉和一些小菜,加上外面那些礼物,怎么也得花个一两银子了吧。

  但看江挽云谈吐有度,做事麻利,长得也好看,身上没有大小姐的脾气也没有商人的市侩气息,是个不错的。

  李氏切肉,江挽云打下手,李氏决定做哪些菜,问她的意见,江挽云都会笑着道:“嫂嫂你决定就好,我啥菜都喜欢吃。”

  不喧宾夺主,很好,李氏更满意了,问:“弟妹以前会做饭吗?我看你做事儿挺熟练的。”

  江挽云道:“出嫁前学过,成亲后做得多了就会了。”

  李氏闻言同情心递增,叹了口气道:“好在予风是个好的,日后你会享福的。”

  两人手上不停的同时,秦夫子也领着自己的学生回来了。

  秦夫子今年六十,依然精神抖擞,健步如飞,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穿着夫子长衫,看起来很有大家气度。

  他和几个弟子都很激动,想不到本以为已经去世几个月的小师弟竟然完好无损地回来了!

  杨怀明跟在他们身后,脸黑得像锅底一样,他的脚仿佛有千斤重,脑子飞速思考着接下来该怎么办。

  第一,陆予风若是和他对峙,那他撒的谎,做过的事,该如何解释?

  第二,陆予风回来了,老师的举荐信和去省城的名额可能都要被夺走,那他这一年的努力还有什么用?

  进屋后,又是一阵寒暄,师徒几人落座,陆予风把带来的礼物分发出去。

  杨怀明一直提心吊胆的,他直直地看着陆予风拿着一套毛笔和砚台走过来。

  “你是老师新收的小师弟吧,我们还未见过,我叫陆予风,是你的四师兄。”

  陆予风把东西放在杨怀明旁边的桌子上,假装无事地拱手行礼,杨怀明没办法也站起身行礼。

  有人问陆予风:“四师弟如今身体情况如何?能参加乡试吗?错过又要等三年了。”

  陆予风闻言非常“虚弱”道:“实不相瞒,我几天前才能够下床,还是我娘子扶着我天天练习走路,如今才能站在这儿,若不是实在想念老师和各位师兄,我也不会来。”

  说罢痛苦地咳嗽几声。

  旁人见了他这模样心疼道:“养好身子要紧,你才十七,再等三年才及冠,倒也不算晚。”

  “对啊,以师弟你的才华,一举中第是妥妥的事,你两年前创下的佳绩,如今还没人打破。”

  “若是你回来了,那去省城的名额肯定没得跑了,也省得我们争来争去了哈哈哈。”

  杨怀明听着其他人对陆予风的夸赞,心里又恨又嫉妒,要不是还有几分理智在,他真想把陆予风送的砚台当场摔碎。

  这时有人问:“既然师弟还好好的,当日又为何有人说你去世了呢?”

  屋内的人齐齐看向杨怀明,杨怀明脸瞬间胀成猪肝色,结结巴巴解释道:“几个月前,我有事刚好路过他们镇上,想起四师兄,便去打听了他家地址,进了村子有一老妇给我指路,说有一家人就是陆家,我去看的时候,就,就看见他们家在办丧事!我不好上去叨扰,便打道回府了,可能是那老妇老眼昏花指错路了。”

  听起来好像有道理,又好像怪怪的。

  陆予风笑而不语,并不揭穿,道:“我还算来得及时,若是再晚一天来,正赶上你们去省城了,可就白跑一趟了。”

  杨怀明不就是想拖住他,拖到秦夫子等人下午下山嘛。

  杨怀明冷汗泠泠,他看着陆予风,不知道陆予风是真的什么也不知道还是在装傻。

  很快师母进来叫吃饭了。

  陈氏也在帮忙端菜,两桌菜,男人一桌女人一桌。

  酱牛肉,木耳炒肉,红焖鸡块,清蒸鱼,粉蒸肉,几个时令蔬菜,再加陆予风提来的一罐好酒。

  这时其他几个相熟的夫子下课后也赶到了。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

  吃罢饭,江挽云帮李氏把碗洗了,他们就准备告辞下山了。

  秦夫子等人下午也要出发前去省城,便顺路用马车带了陆予风等人一程。

  在县城门口下车,江挽云几人往医馆走去,大街上还残留着鞭炮的硝烟味,地上洒着红纸,看来今天江家的婚事办得挺盛大的。

  有人道:“哎呀你那会儿怎么不在啊,可惜了,新娘的轿子绕城一圈,正从我这摊子前过呢,我还捡到几枚抛洒的铜钱。”

  “这次嫁的是江家二姑娘吧,那大姑娘呢?”

  “大姑娘?大姑娘不是早就嫁外地去了?估摸着两个月前的事了,一大早就一顶轿子把人抬出城了,唉你没看到啊,这没娘的孩子就是可怜,堂堂一个大小姐,连一挑嫁妆都没有,就算是做妾,都没这么寒碜的。”

  几人的谈话清晰地传入江挽云几人的耳朵,江挽云倒是没有什么感觉,陆予风和陈氏就心疼了。

  陈氏道:“你这后娘做的真不是人事儿。”

  若是换其他家庭,没有嫁妆又不会干活的媳妇不知道是什么下场。

  陆予风岔开话题道:“日后家里人都要留心些,若是有人上门打听我的情况,就说我病未好全,不能参加今年的乡试。”

  陈氏点头:“放心吧,娘明白。”

  三人刚回到医馆,就见医馆门口停了一驾马车,陆予风那受伤的同窗正瘸着腿吩咐媳妇搬东西上车。

  “快点快点啊你!没给你吃饭啊!”

  陆予风走上前去,故作不解道:“赵兄,你这么快就走了吗?腿好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