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机会是给了
作者:金秋      更新:2022-07-30 17:30      字数:2013
  林满芙为韩州城置办了几套行头后,两人也没顾得上去市区的房子里看看,就近找了一个电话亭,联系了花卉厂家,确定了第一批要进购的花卉数量。

  两人本想着回去的路上去趟医院,探望老村长。不过农村这边有些不成文,但是人人敬而远之的规定。

  比如说过了中午十二点,就不能去医院探望病人。又比如说孕妇参加葬礼,会流产。还有更甚者说,葬礼上摆放的贡品,要是难产的孕妇吃了,就能很轻松的生下孩子来。

  之前建娜娘葬礼的时候,乡亲们都拿了一点贡品回去,给自己的儿媳妇和闺女留着。等她们即将要生产的时候,吃一点贡品,生孩子就一点也不费力了。

  林母当时也拿了一块被风干了的饼干,小心翼翼的保存了起来。

  不用想,那块饼干是给她留的

  “曼曼,咱们山路改造之后,山上的野草野花都不能随意摘采了。我们在跟乡里山头搭接处找了点野花,不过这也太少了吧。”

  林母的这些工人们,今天没在家里做加工,而是一起拎着竹筐上了山。

  毕竟现在正是野花盛开的季节,要是不多采集点野花回来做成干花留着备用,到冬天可就一点存货都没有了。

  林满芙和韩州城刚一进村,就看到了垂头丧气,不停发愁的工人。

  “婶子们,你们也别太担心。野花的事情我来张罗。”林满芙看了看远处的山头,连绵不断的山脉摆在这里,还能少得了干花?

  众人听到林满芙这么说,瞬间有了主心骨,当下就回了林家,继续忙活手工活去了。

  “把她们送到市郊的山里,那边是荒山,只要不闹出大动静,没人管的。”

  韩州城重新发动摩托车着,载着林满芙往家里走:“看你干花的定价,要是太便宜的话。我们光是前往市郊的路费就得不少钱,你合计合计。”

  “婚礼干花十块钱一束,其他的装饰干花,是做成三联画的样式,三小束外加悬挂木制花盆一起出售,定价也是十块钱。”

  林满芙早就做好了详细的价位表,她知道韩州城忙着研究对社会更有用的事情,所以她把悬挂木质花盆的工作,交给了韩父来张罗。

  红庙村这边随便找个有点岁数的人,都是一个很好的木匠,所以这些工作对韩父来说也是手到擒来的。

  “那利润还是蛮大的,那我找飞超来接送她们。”韩州城闻声点点头,利润摆在这里,确实值得来回折腾。

  “从村子里到市郊,至少六十里路要是用驴车接送他们的话,最起码得一个多小时,来回需要三个小时的时间。”

  林满芙蹙眉叹了一口气,这个路程放在二十一世纪,不过是十几分钟的事情。尤其是朝着市郊走,红绿灯又少

  但是放在这个年代,却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怪不得有文人墨客说,古时候车马慢,一生只有爱一个人

  两人没办法传递书信,没有交流就不会产生分歧。距离只会让他们对彼此产生思念,所以

  “驴车肯定不行,沙场每天都往市区那边送沙土和空心板,让工人们跟着车走。到了市区之后,再让飞超送她们去山下。

  那些干花就让飞超放在我们房子那边,到时候我俩去房子那边把干花收到空间里带回来。”

  韩州城也觉得这个办法真的很繁琐,涉及到这么多人和这么远的路程。但是眼下他还不确定自己是否能改装成功,所以只能先麻烦一段时间。

  往下这两天,他尽快的做实验。争取把摩托车的发动机和传送轴这类大零件,安装到三轮车上。

  他在空间里电脑上,也确实看到过三轮摩托车

  “也只能这样了。”林满芙点点头,赞同韩州城的提议。毕竟除了这个办法,目前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

  总不能等错过花期吧?

  回家之后,林满芙就去了趟林家,跟林母和工人们说了自己的想法。毕竟要出远门,既然上山就要在山里待上一整天才回来。

  所以中午饭需要林母提前准备好,给工人们带到山里。工资的话,肯定要比在家里干活赚得多,毕竟去了山路要走不少山路,很是辛苦。

  林母跟几个工人结合了一下,她们家里要么有年迈的婆婆离不开人,要么没有婆婆帮忙照看上小学的孩子,不方便去山里。

  不方便出门的工人继续留在家里,林母又重新找了几个能上山的新工人,这样互相掺和着来,林母的小小作坊里也有了正儿八经的十个工人。

  “曼曼,我看咱们家囤放的这些干花,也够几十个人办婚礼用了。”林母自然也知道多多益善,不过是随口问了一声。

  “民宿那边已经盖好了,之后会向我们购买装饰用的干花,民宿那边一共二十个房间,光是这笔数量就已经不少了。

  前来住宿的旅客看到装饰干花,自然也会产生购买力,所以这笔数字会很庞大,我们还是提前多准备点好。”

  林满芙压低声音,只用两人能听到的音调交流着。她也知道等旅客购买干花的时候,肯定会有不少乡亲们眼红。

  认为她是假公济私,仗着自己是总策划师,就给家里人谋福利的。

  话糙理不糙,虽然她的本意不是假公济私,可最后的结果确实是这样的。

  “那这得需要很多野花啊。”林母闻声也被吓了一跳,脑海里很快就浮现出干花囤货被一抢而空的画面,不仅觉得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不只是干花有需求,只要能代表我们当地特色的东西,都会产生需求。”林满芙把这番话原封不动的告诉了几个村干部。

  让他们把这番话解释给乡亲们听这样一来,所有人都可以尽自己最大的本事,去生产些他们认为是特色产品的东西出来。

  之后谁的产品会被旅客们接纳,那就是各自的本事了,挣钱不挣钱的,机会是给了,就看他们能不能把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