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64
作者:南湖锦鲤      更新:2022-03-07 11:16      字数:3525
  hi~您好。见到我就说明小天使需要再多买几章了哟。单单是每次外出寻找新资源,背个竹篓足够了,但是她现在带回来的葡萄晒干了之后需要用东西装起来,新鲜葡萄也不能总是放得满地都是,总要有东西装才行。

  所以陆瑶准备在闲暇的时间里编几个箩筐,顺便竹筒这个东西是消耗物,也是越多越好。

  一个上午就在陆瑶的忙碌中过去,因为没有那么急用的缘故,陆瑶的箩筐编的也没那么紧张,一个上午过去才打好架子,篾只编了四分之一。

  竹筒也新做了七八个,做好之后和之前砍的排成一排,整整齐齐二十来个竹筒全部堆放在小窝旁边。

  那四个用来烧水的竹筒已经被彻底烧成了竹炭,下次是肯定不能用了,但是陆瑶并没有把竹炭扔掉,反而小心收集了起来。

  一个上午,陆瑶总共换过四次海水,除了得到了将六个大约500毫升的大竹筒全部装满的淡水,另一个收获是一些粗盐。

  这些粗盐陆瑶也专门找了个竹筒装着,陆瑶在高中化学课上学过,海水直接蒸发后重结晶得到的粗盐含有大量杂质,是不能直接食用的,需要进一步提纯。

  而关于如何提纯,其实无论是高中化学教科书上,还是陆瑶平时做的化学练习题里,都不止一次提到过粗盐提纯。

  陆瑶的学习成绩只能算一般,也许是脑子天生没长那根筋,她的理论知识考试总是很难得到高分,费劲心思做了大量的练习,也仅仅是保证不被别人落下太远,为此陆瑶的父母常常觉得自家孩子是个没前途的蠢蛋,为孩子以后的路操碎了心。

  陆瑶也觉得自己是个点不通的小蠢蛋,那些做题技巧别人信手拈来,她就是学不会。

  她的兴趣总是偏离高考需要的方向,在同学们都在研究怎么能记住更多知识点那些知识点容易考能得更高分的时候,她的注意力总是被那些化学式在现实里的实际操作吸引过去,在脑子里反复考虑这一步如果到了现实需要怎么做需要用什么……

  这些知识当然和考试无关,知道了也没法在卷子上得到多少收益,被同学笑话是无用功,陆瑶自己也这么认为。

  然而喜欢就是喜欢,陆瑶不自觉地偏离应试大环境的要求,去研究那些也许无用的东西。

  如何初步过滤,如何进一步过滤,如何提高纯度,如何操作……这些和考试无关的东西,却是陆瑶平时喜欢关注的。陆瑶作为一个平平无奇的普通学生的生涯里,最高光的时刻大约就是在上物理或化学实验课的时候,因为这时候,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手残同志……

  回忆完过去,陆瑶笑了笑,也许理论强者自有理论强者的去处,但是此时此刻,像她这样的实操党,终于也有了用武之地不是吗?

  陆陆续续的,一整天下来,陆瑶用蒸馏出的淡水将自己的矿泉水瓶重新填满,那二十多个用来装水的竹筒已经也装满了十个,如果没有大宗用水的地方,这些水已经足够陆瑶未来三天的日常饮水加简单的擦洗了。

  为了防止放在竹筒里的水会因为现在的高温自己蒸发,陆瑶还特地加急削了一批简陋版本的竹盖,作为盖子的功能是够了,就是那形象……不知道人怕是会以为那是什么竹子废料吧。

  陆瑶的晚餐依旧是葡萄,这两天她也没忘记继续将摘回来的葡萄最熟的那部分拿去海边晒成葡萄干,两天下来,已经有一小把了,量太少,她直接用竹筒装着。

  傍晚临睡前,陆瑶瞥了一眼自己身边整齐摆放的一排排竹筒,深刻感受到了地主老财挖地窖藏金子的快/感。

  看,这一排排的竹筒,就是朕为你打下的江山!

  ……

  第二天上午陆瑶依旧选择用来蒸馏水,顺便继续编只剩下一点的箩筐,考虑到自己已经收集了有一小撮的粗盐,这期间她去海边捡了些贝壳回来备用,准备用来烧生石灰。

  中午的时候一个方方正正的宽口箩筐终于编好了,出于获得新玩意儿的激动,陆瑶迫不及待地将自己装着水的几个宝贝竹筒放进去试用,看着箩筐里一个个“嗷嗷待哺”的小圆口竹筒,陆瑶心里充满了初为人母的温情——咳咳,不对,是热情。

  下午陆瑶却没有继续浪费时间留在定居地煮水,蒸馏海水毕竟只是应急之举,为了长久生活,还是得找到正经水源。

  一个下午在无聊枯燥的寻找中匆匆而过。

  结果当然是没有找到水源,不过现在已经有了海水蒸馏法作为后备支持,陆瑶也就没那么紧张了,失望归失望,第二天还是继续上午煮水,下午去找水源。

  一连三天都是如此,陆瑶的淡水储备在迅速增加,粗盐也攒够了大半竹筒,大约150毫升体积的样子,收获十分可喜。

  但是新的水源还是遥遥无期。

  毕竟把附近细细搜寻一遍的工程实在太大了,再来一个月,陆瑶都不一定能搜完附近五百米的地方。

  第四天,陆瑶没有出去找水,而是准备好了材料开始提纯粗盐。

  陆瑶忽然加快脚步朝着声音的发源地走去。

  又走了一百来米,陆瑶前方的树木忽然稀疏了下来,而一片巨大的竹林也就显露在了她眼前。

  陆瑶看着眼前这片少说也有一个小学操场宽的竹林,看看自己刚刚到手的刀,一时竟不知是该先庆幸自己正好有了刀,还是庆幸自己竟然这么简单就在荒岛上找到了竹林这种宝藏植物。

  著名吃货苏东坡说的好,可以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竹子可是宝贝啊,不仅竹子本身可以做各种材料,地底下还能长嫩嫩的竹笋,叶子泡水还能利尿下火呢。

  陆瑶作为一个南方农村长大的孩子,她的童年和竹子息息相关,不仅是冬日春初餐桌上的冬笋春笋以及泡酸笋,上火尿黄时爷爷煎几碗竹叶茶给她喝下,童年时期爷爷教她的竹编手艺也消磨了她许多的童年时光。

  在竹子漫山遍野生长的地方,竹编手艺是很多人吃饭的“家伙”。很巧,陆瑶的爷爷就是这么一位手艺人,而从小跟在爷爷身边的陆瑶,也跟着爷爷学了一手熟练的“竹活”,不管是破竹,削篾片,还是编织,都是从小做熟了养在肌肉记忆里,信手拈来的活。

  陆瑶看着这满视野的竹子,眼前闪过的是一个个竹筐竹簸箕竹编藤椅……当然,还有她现在很缺的,装水的竹筒。

  陆瑶这时候有些后悔自己没有晚一步买矿泉水了,早知道这里有竹子,哪里用花那钱,呸,那领土点。

  甚至有了竹筒,她就可以用竹筒烧水甚至煮汤了。

  陆瑶强行深呼吸几次,只能安慰自己,只是矿泉水瓶拥有密封轻便还量大的功能,很适合随身携带出行,这一点上是竹水筒无论如何也无法比得上的。

  不管怎么样,发现竹林是一件大好事,瞬间就将她的生存难度降低了好几个点,而能获得矿泉水瓶本身也是一件好事。

  压下起伏不定的心绪,陆瑶重新变得乐观起来。

  沉浸在过去的自责里不是她的性格,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那就坦然接受事实,想办法将局面变得更好。

  陆瑶拿起刀,走进竹林。

  现在她手里只有一个装水的矿泉水瓶,考虑到生活需求,她至少也要先给自己准备十个八个竹筒用来放在定居地盛水煮东西什么的。

  另外,她今天就要去丛林深处摘葡萄和土豆,运输物品很是问题,考虑到自己的体力和手速,陆瑶决定先砍竹子给自己做一个半米高的小背篓。

  做好计算的陆瑶选了一棵年龄和粗细都合适的老竹,砍了下来。

  迅速处理完枝叶后赶时间的她也不讲究什么拖着竹子回家干活了,直接现场破篾编竹篓。

  说是熟练但是毕竟也隔了快十年没干过这活,陆瑶初时上手还有些手生。但是在将竹子破成一片片粗细一致的细长条,做好框架开始编织后,鼻尖嗅着熟悉的新鲜竹子特有的清冽味道,陆瑶渐渐找到了当年炉火旁一边守着待熟的红薯一边手下如飞编背篓的感觉。

  一个上午的时间飞快流逝,陆瑶看着自己手里飞快成形的小背篓,眼里闪过一丝怀念。

  整整九年过去了,她以外自己早就忘记了在爷爷身边那些日子,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城市人,然而当篾丝重新回到手上,她仍然没有忘记爷爷教给自己的生存技能。

  爷爷当年说这是老陆家祖祖辈辈传下来吃饭生存的把式,即使她父亲去了城里不肯学了,她也要好好将这门手艺传下去。

  年纪很小的她天真地答应了,后来却又被环境包裹着轻易将之抛在脑后,融入城市成为忙碌学业沉迷游戏的城市人。

  爷爷在几年前就带着他的老手艺孤独地老死在农村,至死不肯来城里。

  她当时在想什么呢?想爷爷真是顽固啊,一些早就可以被机器替代了的东西,没人做就没人做,又何必执拗呢?

  可是现在,在这个远离人类文明的荒岛,拯救她陪伴她的,正是爷爷的老经验,老手艺。

  陆瑶抬手抹了一下眼角,飞快地给竹篓收尾。

  直播屏幕前,从陆瑶发现竹子砍下竹子并不是像大家想的用竹子做竹筒,反而一脸沉稳地破起了篾块开始,围观的观众就已经只能用“卧槽”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了。

  “奈何老夫没文化,一句卧槽行天下。”

  “卧槽卧槽卧槽惊现民间手艺人……”

  “还能说什么呢,唯有卧槽罢了。”

  “卧槽,手工爸爸受我一拜。”

  “荒岛行,陆瑶行。”

  由于对陆瑶的期待过少,所以在陆瑶随手显露自己手工党本质的时候,观众一面倒地折服在了她的强势技能下。

  任何时候,硬核手工党门下总是不缺叫爸爸的手残党的,在这种万众瞩目的时刻尤其。

  等最初的冲击过后,就有人在弹幕上骂骂咧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