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番外十四
作者:恋竹小妖      更新:2022-03-07 08:31      字数:6775
  “阿爸,这就是妹妹吗?她好小啊,才这么点。”蒙古包内,一个小女孩指着襁褓里的另一个孩子说道。

  小女孩并不大,两三岁的样子,而她手指着的那个更小,才刚刚出生。

  被称呼为阿爸的男子哈哈笑了两声,他声音粗犷,这两声笑引起床上妇人的不满,那妇人瞪了他一眼,吓的他赶紧捂住嘴巴。

  他小心的说道:“她才刚出生,巴音小时候也这么大点。看看现在,巴音能跑能跳了。再过些年,巴音还能骑着大马在草原来回跑。”

  说道骑马,巴音高兴的眼睛都笑完了,她长的好看,笑起来如同天上的星辰。看到她笑,床上的妇人也跟着笑了。

  粗犷男子名和塔,乃是科尔沁第二代达尔汗王。他的父亲满珠习礼是当朝太皇太后的亲弟弟。

  他跟所有蒙古人一样,高大威猛,但又跟他们不一样,他对自己的妻儿很好。在妻子面前他就是个纸老虎,让往东不敢往西。

  巴音出生于康熙元年,如今不过才三岁,作为蒙古的郡主,她一身标准的蒙古女孩打扮,跟其他人无异。

  发现父亲放低了声音,她也跟着小声说道:“那我什么时候可以带着她玩啊。娜仁总是跟我炫耀她的妹妹,哼,她妹妹可没有我的妹妹好看。”

  这不是什么亲姐姐滤镜,巴音的额吉是大清有名的美人,她阿爸长得也好,巴音本就是挑着两个人的好处长,小婴儿更甚,才几日就能看出,长大了必定能青出于蓝。

  巴音的上头有几个哥哥,男孩子比较皮实,他们不懂得怎么跟妹妹亲近,每次表达亲近的方式都是揪她的小辫子。现在有了娇娇软软的妹妹,巴音别提多高兴了。

  她看了小婴儿一会儿,又吧嗒吧嗒的跑出去,不一会儿又回来了。

  巴音的怀里抱着一个小箱子,她凑到小婴儿面前,小声的说道:“妹妹,我把我的玩具都给你,你可要快点长大。”

  她说着还打开箱子,一样一样的介绍里面的东西,什么木马、拨浪鼓,最珍贵的是一个金属制万花筒。

  这是她满周岁的时候远在京城的太皇太后赐给她的。

  和塔抱起她,“咱们的巴音很喜欢妹妹?”

  巴音用力的点头。以前别的小伙伴都有妹妹,只有她没有,现在她终于有了自己的妹妹,她当然是喜欢的。

  和塔笑道:“那万一阿爸和额吉有了妹妹不喜欢你怎么办?”

  巴音歪着头想了想,随后笃定的说道:“阿爸骗人,我知道你不会。”顿了一下她又加了一句,“额吉也不会。”

  这回连床上的妇人都忍不住笑了。

  巴音笑的露出两个小虎牙,她道:“阿爸,妹妹叫什么啊?”她总不能一直妹妹、妹妹的叫着,虽然很好听,但她更喜欢叫妹妹的名字。

  和塔低头沉思,他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什么好听的名字,又转头去看自己的妻子。

  他的妻子是大清宗室的郡主,从小金尊玉贵长大,或许是受到太皇太后等人的影响,除了满文和蒙文,她还懂一些汉文。

  她想了一会儿说道:“不如就叫宝音吧。”紧接着就是一声叹息,“也是我大意,让这孩子受了些苦,小名就叫安安。我希望你们都能平安的长大。”

  她虽然是郡主也是科尔沁的王妃,和塔不在的时候就是她在帮忙维护蒙古部落的安定。

  蒙古的冬日比较艰难,科尔沁水草肥沃,就成了不少人眼中的肥羊。每年冬日都会有不长眼的前来掠夺。

  作为王妃,她责无旁贷。

  战场上她就觉得有些不舒服,当时只想着不能露了怯要赶走敌人,也就没在意。等打退敌人,她就晕了过去。

  然后被告知她差点流产。

  之后就是漫长的修养。

  哪怕后来她一直很小心,各种补品吃着,这个孩子生下来还是比别人弱。至少比不上巴音。

  巴音富有的意思,宝音则是有福气,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她希望自己的女儿以后就平平安安,有享之不尽的福气。

  “宝音?好耶。”巴音拍着手教好。她喜欢这个名字。

  和塔与福晋原本还担心巴音有了妹妹会多想,现在看她高兴的样子,两人会心一笑。

  自从有了小妹妹宝音,巴音也不出去玩了,她每天都要到额吉的帐篷去看妹妹,有时候还会跟着下人去挤羊奶。“妹妹,这是我亲自挤的羊奶,你快喝。阿爸说喝羊奶能长得壮,等你长大了,姐姐带你去看我的小马驹。阿爸抓了一匹枣红小马可好看了。”

  三岁的巴音已经开始学习骑马,和塔给她找了一匹性格温顺的小马驹,正好适合她这个初学者。

  巴音喜欢的不得了。自从有了妹妹,她喜欢的东西都要来跟妹妹分享。

  奶嬷嬷笑道:“格格,小格格若是知道您给她煮羊奶,肯定会高兴的。”

  作为科尔沁汗王的女儿,巴音是受宠的,大家都喜欢奉承巴结她。

  巴音仰着小脸,一脸得意,“那当然,这可是我的妹妹,亲妹妹。”她故意咬重亲那个字。

  和塔是满珠习礼的长子,他还有几个亲弟弟,除此满珠习礼的三个哥哥家也有不少堂兄弟。他们之间的关系倒也说得过去,经常跟巴音一起玩耍的娜仁就是温都尔王(多罗郡王)家的姑娘。

  宝音似乎听懂了她的话,拍打着小手咿咿呀呀的叫着,这让巴音更高兴。她吧唧一口亲在宝音脸上,“好妹妹,姐姐就知道你喜欢姐姐。”

  宝音被亲的一愣,随后咯咯的笑起来。

  宝音属于早产,她在胎里的时候又差点流掉,比起别的孩子难免要差一些。比如其他人三个月都会翻身了,她要等到五个月,八个月的时候她才会说第一句话。别的小孩说的不是‘阿爸’就是‘额吉’,只有她说的是‘姐姐’。

  这可把巴音高兴坏了。她抱着宝音又蹦又跳,“我就知道妹妹是喜欢我的。”

  宝音出生的第一年草原风平浪静,和塔作为蒙古亲王能在蒙古逗留一年实数难得,还未等他给宝音过完周岁生日,就被一纸诏书给叫走了。

  这一走和塔再也没有回来,他死在了战场上。

  那一年巴音才四岁,而宝音刚过完一周岁的生辰。两个小姑娘就成了孤儿。

  巴音紧紧地搂着宝音,她哭着说道:“妹妹别怕,从今往后我保护你。”

  实际上巴音跟和塔相处的时间也并不多,但这并不妨碍孩子对父亲的崇拜。巴音甚至想过等自己长大了也要做一个跟阿爸那样的大英雄。

  现在,她心中的大英雄死在了战场上,她跟妹妹没了阿爸。尤其是妹妹,她才一岁,还什么都不懂。

  想到这里,巴音哭的更伤心了。

  来蒙古宣旨的天使有些不忍,他道:“格格节哀。”

  谁能想到呢,年纪轻轻的和塔亲王就这样走了,留下这一屋子孤儿寡母的。

  和塔的年岁并不大,仅有三十出头,他的长子班第也不过是个十岁的孩子,更别提其他几个孩子。

  天使看向王妃,说起自己前来的第二个目的:“太皇太后的意思,您一个人带着几个小主子也艰难,不如把两位小格格送入京城,她老人家帮忙照顾着。奴才听说小格格自幼身体不好,京城太医多,医术高明,正好也能帮着调养调养。”

  他除了替皇上宣旨护送亲王的尸体外,还有就是来传达太皇太后的旨意。比起第一个,这个才是他主要的目的。

  王妃顿了一下,她深呼吸,指甲陷进肉里,恭恭敬敬的对着京城的方向磕了个头,她道:“臣妾多谢太皇太后恩典,只是这俩孩子跟着臣妾习惯了,尤其是宝音,没有臣妾搂着哄她,她能苦恼一宿。太皇太后事务繁忙,臣妾还是不打扰太后了。”

  太后什么目的她现在没时间细想,但她知道肯定不是要帮她照顾孩子那么简单。

  别说什么亲情。太皇太后嫁人的时候和塔还没出生,更别说太皇太后只跟她哥哥吴克善关系好,跟满珠习礼只能说一般。

  这次吴克善那边也有人战死,他家也有女儿,怎么没见太皇太后说要照顾她们?

  班第也跟着站了出来,“公公,我额娘说的没错,太皇太后身边还有一个堂姑需要照顾,我们就不麻烦她老人家了。阿爸虽然过世了,我是他的长子,这个家理应有我撑起来。烦请您回去告诉她老人家,就说班第不会给博尔济吉特氏丢脸。”

  两人都这般说,天使也无话可说只能点头同意。

  等他走后,两人同时松了口气。

  四下无人,巴音忍不住好奇问道:“额吉,您和大哥为何不答应他?咱们这样会惹太皇太后不高兴吗?”

  在她的印象里太皇太后就是天,整个蒙古没有人能违背太皇太后的意思。比如她的堂姐如今的太后还有淑慧妃。

  谁都知道先皇不喜欢蒙古妃嫔,太皇太后一句话,不还是把好几个博尔济吉特的女孩送入了宫。

  她家现在没了阿爸,大哥年纪又小,本就是最艰难的时候,若得罪了太后,岂不是连最后一点保障都没有?

  她咬咬牙,“要不然,我还是跟着他们入京吧,就让妹妹留在这里。”她年纪是小,但看额吉与大哥的表情也知道进京不是什么好事。她愿意为了家族牺牲,妹妹就算了吧。她也希望妹妹能平平安安的。

  王妃一把搂住巴音,她眼泪掉了下来,“傻孩子,你阿爸怎么说也是为了朝廷牺牲的,皇上现在还需要蒙古,只要他需要,就不会对咱们逼得太狠。你以为那京城是好去处?你这性子,额吉怕你被吃的骨头都没了。”

  “再说,你看看皇上的后宫,除了皇后都是庶妃,庶妃是什么,说不好听点连奴才都不如。你是我们金娇玉贵养大的,额吉怎么忍心让你去给人家做奴才。”

  如果说当时她没想明白太皇太后的意思,现在却懂了。说句不好听的,太皇太后分明就是想让女儿像阿郁锡的女儿一样,去给皇上当童养媳。

  不,说童养媳都是客气的。

  皇上可是有皇后的,她女儿是亲王之女,若入了宫绝对会成为皇后、包括钮祜禄妃等在内的满洲贵女的眼中钉。有太皇太后又如何,谁知道这些贵女有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

  她女儿年岁又小,万一……

  这根本就防不胜防。

  再说,她曾经听阿玛说过,宗室对蒙古是有些防备的,下一任皇帝不管是谁都不会是蒙古妃子所生。,甚至为了打压蒙古的势力,他们还会压着蒙古妃嫔。

  她可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去京城受气。

  班第郑重的点头,“额吉说的没错,妹妹你别胡思乱想了,凡是有我们呢。”

  班第从六岁起就被送往京城,那些堂兄弟嘴里说着算话,羡慕他的生活。事实上,只有他清楚,这与其说是恩典,不如说是‘人质’更合适。

  若可以,他宁愿不要这荣誉。

  额吉与大哥都这么说,巴音也就不再纠结,她点点头,“我听额吉跟大哥的。”

  其实她们猜测的没错,太皇太后还真是这么打算的。

  宫里有个博尔济吉特氏没错,但这是太皇太后堂叔的孙女,跟太皇太后的侄孙女比起来,关系就远多了。

  如今科尔沁是和塔说了算,他的女儿自然比一个台吉的女儿更高贵,所能带来的利益更多。

  不过,对方不愿意,太皇太后也没多说。

  到底只是她的一些小心思,万一说出来让皇上误会了,只会加深皇上对蒙古的戒备。

  太皇太后没了动静让巴音等人都松了口气。

  未免惹出不必要的麻烦,他们一家子大门紧闭万事不理一心给和塔守孝。

  大家怜惜宝音出生就没了阿爸,所有人都对她很好,有求必应。

  宝音也很懂事,她很少给家人添乱。小的时候就老实的跟着奶嬷嬷和姐姐,等稍微大一点会走会跑了,就亦步亦趋的跟在姐姐巴音身后,俨然成了巴音的一个小尾巴。

  “巴音,你怎么又带着这个小笨蛋。”宝音学东西很慢,但长得漂亮,草原上的女孩都嫉妒她的长相,对她相当不友好。尤其是娜仁,一口一个小笨蛋的喊着。

  娜仁敢这么嚣张也是因为和塔已经过世。

  皇上迟迟没有宣布下一任汗王继承人,班第年幼,和塔的亲兄弟、堂兄弟甚至是族兄弟都蠢蠢欲动。其中娜仁的阿爸最明目张胆。

  他跟阿郁锡结盟,想要通过阿郁锡的女儿向太皇太后进言,以此来达到目的。

  在娜仁看来,自家阿爸是万能的,下一任汗王板上钉钉就是自家的。到时候自己也是郡主,她这个现任汗王的女儿肯定比前汗王的女儿更高贵。

  巴音小鞭子一甩,板着脸说道:“娜仁,我劝你把嘴巴放干净点,说谁小笨蛋呢,信不信我抽你嘴巴子。”

  她手里的鞭子还是和塔在世的时候给她做的,是给她骑马的时候用的,她从未用它打过人。但今天娜仁太过分了,若对方不到钱,她决定要好好教训教训对方。

  若是以往娜仁肯定会害怕,但现在不一样了,她有恃无恐,“小笨蛋小笨蛋小笨蛋,我就说了,你能怎么样?”

  “娜仁,你找死。”巴音甩了下鞭子就冲了上去。

  娜仁那边有好几个蒙古小姑娘,巴音以一敌五,落在了下风。

  宝音见状也冲了上去,她挥舞着小拳头,“坏蛋,打姐姐。”

  刚开始谁都没把这个话都说不利索的小家伙放在眼里,等小拳头落在身上她们才觉得疼。

  宝音是个小机灵鬼,她专门找会让人痛又不易察觉的地方下手。别看她比这些人小三四岁,下起手来一点也不怂。

  别人的拳头落在她身上她也不哭,只专注的朝着一个地方打。

  大概是被两姐妹的狠劲儿吓破了胆,以娜仁为首的几个人终究是怕了。巴音忍着疼冷哼,她挥舞着手臂,“下次再让我听见你们说我妹妹,我绝对饶不了你们。”

  宝音站在她身后也学着她的样子挥舞着小拳头。那群人看到她俩的拳头瑟缩了一下,连说不敢。

  等她们走远,巴音才一屁股坐在地上,她心疼的摸摸宝音的脸颊,“疼吗?”

  宝音摇头,她同样伸出肉嘟嘟的小手去摸姐姐的嘴角,那里被刚才那群人打的都破了皮,“姐姐,我给你呼呼,不疼。”

  她说的是‘我给你呼呼就不疼了’。每次宝音受伤或者怎样,她跟额吉都会这样哄对方,现在被宝音现学现卖,巴音眼泪掉了下来。

  “宝音,这次是姐姐不对,下次,姐姐一定不会再让你受伤。”

  都怪她把娜仁想的太好了,以为她们还会跟以前一样,她忘了,现在她阿爸没了,她再也不是那个能在草原上肆意的小公主。

  但那又怎样呢,巴音抹了一把脸,这些人想踩着她往上爬,做梦。

  巴音姐妹挨打的事还是被班第知道了,当晚,班第就带着弟弟们去娜仁的家里把她的兄弟揍了一顿。对上娜仁阿爸阴沉的脸他一点也不怂,“我妹妹是皇上亲封的和硕格格,你们算什么东西,若是再敢以下犯上,别怪我把你们逐出科尔沁。”

  娜仁阿爸脸色巨变,他道:“班第,你现在还不是科尔沁的王,说这话过了吧?”

  班第冷哼,“可我是达尔罕王世子,如今我阿爸过世,科尔沁我说了算。你若不服气就让皇上废了我的世子之位啊。”

  班第是真的生气了,这些人真当他不知道他们的小动作,他之前是顾念着同族之情才放松他们至此。若他们不识好歹,那就别怪自己了。

  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他不介意满手沾满鲜血。

  班第本就长的跟和塔极为相似,人们在板着脸的他身上仿佛看到了和塔的影子。想着和塔干的那些事,不少人打了个寒蝉,萌生了退意。

  班第的一番威胁,让众人不敢在小看这个孤儿寡母的家庭,因为这股狠劲,他们着实过了一段安稳的日子。

  “……世子班第继任汗位。”

  康熙七年,和塔去世的第三个年头,他们终于等来了册封下一任汗王的圣旨。

  这封圣旨可以说既在意料之外又是意料之中的。

  很矛盾的说法,但事实却是如此。

  当年吴克善过世,皇上当即封了他弟弟满珠习礼为王,理由是他儿子年幼。如今的班第跟当初何其相似,皇上的选择却跟先皇不同,他越过年长的叔叔,封了侄儿为汗王。

  不管他们心里怎么想,京城的册封就是大势所趋,所以人都必须接受。

  而班第也不负众望,小小年纪就十分出色。

  一晃眼到了康熙九年,这一年蒙古没有什么大事发生,反倒是京城。

  那位养在宫里的博尔济吉特氏堂姑没了。

  皇上册封博尔济吉特氏为慧妃,葬在了园陵。

  科尔沁在大清后宫唯一的联系没了,有人就建议班第送自己的妹妹入宫。

  “如今您可是达尔汗王,为了大清和科尔沁,责无旁贷。您也别说什么年幼的话,慧妃当时比巴音格格还小呢。”

  “这么做也不是为了我们,最终受益最大的还是你们王府。”

  班第气的想骂娘,打量他不知道这群人什么意思呢。可这群人张口就是蒙古的利益,他想反驳又不知如何说起。

  这个时候老王妃走了进来,她姓爱新觉罗,在整个科尔沁没人敢小瞧这个女人。她道:“众位说的本福晋都听见了,本福晋觉得你们说的很有道理,为了大清和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责无旁贷。”

  就在众人觉得她识大体想要夸赞一番的时候,她话锋一转,“但是,你们觉得皇上是傻子吗?慧妃刚没,就又送了个女儿过去。倘若你们处在皇上的位子会怎么想?”

  “皇上不会觉得科尔沁乖觉,他会觉得科尔沁不识好歹,野心甚大。”

  “别忘了他是先皇的儿子,先皇对科尔沁什么态度我想你们比我清楚。”

  “若你们想好了,能够承担的起后果,明日我就让人送巴音入京。一个巴音不够的话,我还可以把宝音也一起送过去。”

  老王妃一番以退为进的话,成功把这群人震慑住了,再也没人敢说送巴音入宫的事。

  但老王妃和班第都清楚,巴音进宫是迟早的事情。就像他们说的,大清与蒙古都需要这个联系人,而身为前汗王的女儿,现任汗王妹妹的巴音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