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第 127 章(错)
作者:恋竹小妖      更新:2022-03-07 08:28      字数:5572
  “儿臣见过汗阿玛,”

  下了早朝胤禛就康熙喊到乾清宫,康熙道:“老四啊,你对曹家怎么看?”这个儿子聪明,很多事情看的透彻,康熙也不跟他玩虚的,而是选择单刀直入。

  胤禛眉头轻佻,沉吟很久,似乎在考虑怎么说?

  康熙道:“无妨,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

  胤禛这才说道:“儿臣觉得曹家很有问题。儿臣听福晋说曹家留守京城的家丁跋扈无礼、耀武扬威,还曾经干出过当街强买强卖的事。据说曹家留这人在京城就是为了方便丽妃,丽妃身边的小太监每个月都会出宫给丽妃拿银子。”

  他说的这个小太监就是小夏子,如今小夏子是丽妃身边第一得意人,风头无两。

  他说了几句然后小心的看看康熙的脸色,发现皇上并没有他想象中的不悦,神色相当平静,暗叹了句‘不愧是皇上’。

  之后他又接着说道:“据说,据说丽妃娘娘为了怀有皇嗣,花了二十多万两银子买秘方。且不论秘方真假,以曹寅的职位,攒二十万两银子需要多久?”

  “是以,儿臣认为曹家有猫腻。”

  康熙点头,他赞许道:“不错,朕这么多儿子里,只有你敢说实话。现在朕交给你一个任务。朕要你带人去江宁,暗地里查探一下曹寅这些年在江宁都做了什么。”

  胤禛肃然,他拱手道:“儿臣领旨。”

  胤禛的爽快让康熙哑然,他道:“你都不问朕为什么要查曹家?”

  老四是真的不在意,还是有所猜测?

  只听胤禛说道:“于公您是皇上,儿臣是臣子,君要臣做什么,臣自然就做什么。于私您是阿玛,阿玛吩咐儿子做事,儿子照做不是天经地义?”

  这是他的真心话并非敷衍。他是真的这么认为,不管康熙吩咐他做什么,查谁他都会照做。

  康熙满意的点头。自胤禛成年他给对方的定位就是‘忠臣’。

  什么是忠臣,就是对皇帝的命令,要做到令行禁止,皇上说什么就是什么。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就是忠。

  而不是问皇上为什么。

  无疑,胤禛的回答他是满意的,因此他也愿意给胤禛一点提示,“你去之前可以去找一下顾太医,他或许能给你提供些思路。”

  顾太医?

  胤禛内心一紧。

  太医院姓顾的太医只有一个,也就是给丽妃提供生子秘方的人。他听福晋说过因为丽妃顾太医现在炙手可热,很多人都去找他要生子的方子,这其中就包括住他隔壁的老八福晋。

  今日听汗阿玛的意思,莫非这顾太医是汗阿玛的人?

  如此那就解释的通了。

  想到老八福晋的所作所为全被汗阿玛看在眼里,四阿哥有些幸灾乐祸。

  康熙又道:“如今天寒地冻也不急于一时,等来年开春雪化了再去吧。”老四是急性子,若他不说,真担心对方明天就走了。

  “那会否影响汗阿玛的计划?”虽说现在出发路上会比较难走,但也不是不行。

  康熙摆手,“无妨,眼看着要过年了,你府上总要安排好。到时候你偷偷地出京,朕会安排人给你打掩护。”既然是偷偷调查,当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两人又商量了些细节,康熙这才放人。

  四阿哥出门就看到不少兄长在翘首张望,看到他出来,十三阿哥最先跑过来。他小心的说道:“四哥,可是因为太子的事儿,汗阿玛训斥你了?”

  也不怪十三阿哥这般想,谁都知道汗阿玛最宠爱太子,今日四哥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把太子的底掀了,汗阿玛不生气才怪。

  汗阿玛生气或许会训斥太子,但肯定会迁怒四哥。、

  停下脚步,胤禛严肃的看着十三阿哥,“十三,你这想法不对,汗阿玛并非善恶不分之人,你为何会觉得汗阿玛要训斥我?”

  十三阿哥心说还不是你出来的时候神情凝重。、

  别人或许看不出四阿哥的变化,作为经常跟四阿哥混在一起的人,十三阿哥很轻易就看出来他神情不对。

  刚才还好好地,进去一趟就变了脸,若不是因为太子,他想不出来还能因为谁。

  胤禛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别多想,再多就不说了。

  这更加坚定了十三阿哥的想法,觉得四哥是被训斥了。他小声嘀咕:“汗阿玛也太偏心了。”

  汗阿玛宠着太子他可以告诉自己因为太子是嫡子,可现在汗阿玛宠的有点是非不分,胤祥怎么都说服不了自己。

  他小跑几步追上四阿哥,见左右无人便附耳说道:“四哥,太子无德,咱们做什么还要支持他,干脆咱们单干吧。你若是愿意,十三弟我绝对支持。”

  十三阿哥一点都不喜欢太子,看谁都高高在上像别人欠他银子似的。他巴不得有朝一日太子被人拉下来。

  剩下的兄弟里,五哥曾经拉拢过他,他本来是心动的,额娘说郭妃不是好人,她还跟淑贵妃有怨。淑贵妃帮过他们,若不是淑贵妃,额娘早没了,他们不能忘恩负义。

  八哥这个人他也不太喜欢,而且八哥身边已经有了九哥,他们凑过去没多大益处。想来想去还不如自己单干。

  如今四哥的身世大白于天下,他是孝懿皇后养子,那拉贵人的阿玛虽然已经过世,她哥哥可是护军参领。真论起来,那拉贵人的家世可比乌雅氏高出太多。

  或许真的是血缘天性,四哥跟那拉家相处的竟然不错,若四哥点头,他相信那拉家会支持的。

  胤禛停住脚步,冷冷的目光看过来,他道:“胤祥我从不曾有这念头,你若有,我劝你也赶紧打消掉。”他转过头看向前方,脸上是从未有过的严肃,“我当你是亲弟弟,这话我也只说一次,汗阿玛你是你以为的那般简单。莫要因为一时的贪念害了自己。”

  胤祥张张嘴想说什么,随后又有些泄气,两个人就这样走了很远,眼看着要出宫门了,胤祥还是开口:“难道你就甘心?太子那样,你就甘心做他一辈子的刀?”

  胤祥自幼就喜欢跟在四哥屁股后头,刚开始是好奇,不明白为何德额娘会对四哥这般差,后来慢慢变得同情,在后来得知四哥不是德妃亲生,而是被掉包。所有的疑惑都有了说法,他心中更加同情这个四哥。但在同情的背后,又有着同仇敌忾,作为同一个敌人那种说不清的亲近感。

  他认为四哥跟自己一样,是恨乌雅氏的,有这个敌人在,他们天生就应该是一国的,是一路人。

  所以,他一直跟在四哥后头。而四哥也对他颇有照顾,他出宫建府的时候,只有四哥给了他五万两银子。

  他把四哥当成了自己人。所以才会说那些肺腑之言。

  可此时,四哥跟自己的想法显然是不同的,他就有些不能接受。

  若太子是明君也罢,很显然他不是。

  胤祥不明白,四哥为何还要跟着太子,在他身后给他擦屁股。

  四阿哥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良久才道:“胤祥,你的心乱了。”一句话直指要害。

  如今朝中风起云涌,胤祥年幼难免被眼前的景象误导做出不理智的事情。

  “有时间多去看看章佳庶妃,她是你额娘,不会害你,有什么苦恼困惑你可以跟她说。”

  从当初章佳庶妃找淑贵妃自救他就看出来了,这是个聪明的女人。这些年汗阿玛对章佳庶妃不闻不问,可见对当年的事情仍然心有芥蒂。

  章佳庶妃呢?她不怨天尤人,关起来门来过自己的日子。

  从这一点上,他就敬佩对方。

  十三弟从小跟他亲近,夺嫡不是那么简单的,他不希望十三弟走上不归路。

  说完这话,胤禛就大步向前,留下胤祥在背后脸色晦暗不明。

  四阿哥捅破官员借户部银子吃喝的事情没几日,就到了腊月封笔的时候。从腊月二十到来年正月十六,就是官员们的假期。大清官员也只有这一个假期。

  以往这是大家松快的日子,一年不见得亲友会聚在一起小酌几杯说说往事。

  今年不同,因为四阿哥,皇上特意下旨,让他们在这个年节把欠银准备好,来年第一个早朝,他要看到所有人的还款记录。

  这个消息让很多人睡不着,不是他们没钱,而是他们舍不得给。

  那些欠款在他们眼里早就是自己的银子了,是他们应得的。现在让他们把自己的银子拿出来,谁舍得?

  也不知是谁提起太子和曹家。太子是储君,曹家又是皇上最信赖的丽妃的娘家,这俩人一个肯定不会还钱,一个远在江南。那他们是不是就有理由不还银子?

  曹家如何他们看到不到,但太子可以啊。

  于是不少人把目光放在了毓庆宫太子身上。

  按理讲作为亲兄弟,四阿哥又是太子死忠,太子应该给四阿哥这个台阶下,意思意思还点钱。

  结果呢?

  太子不但不帮着四阿哥,他还记恨四阿哥让他在众人面前出丑,让何玉柱偷偷去传话,不让他们还银子。

  太子以为,大家都不还银子,到时候难看得肯定是四阿哥。他也算是报了当日之仇。

  太子的所作所为康熙全看在眼里,气的康熙掀了龙案,“太子,好一个太子。”

  太子自幼丧母,康熙怜惜他,所以对他诸多宠爱宽容,他以为这是补偿,补偿太子从小没有额娘。因此,哪怕是最苦的那几年康熙都不曾亏待过他。

  他是宁愿苦了自己也不会苦了太子。

  太子没钱可以跟自己说,他会给他,犯不着去动户部的银子。更何况这些年他给太子的还少?

  太子吃住都有人打理根本用不着银子,那么多钱都去了哪里?

  康熙不敢去想,或者说他心中早就有了答案只是不愿意去相信。

  眼看着时日越来越近,仍无人还款,康熙脸色越来越阴沉。

  康熙四十四年正月二十五,距离前年提出的还款日期已经过了时日。胤禛再次旧事重提,他不但把所有欠款的大臣书录一遍,更是直言‘曹家有银子修省亲别墅却不归还户部欠银,心中根本没有王法。如此藐视皇恩,应当从重发落,儿臣建议直接抄家’。

  抄家两字喊出,让众大臣打了个哆嗦。

  有人嘀咕:“四阿哥真是拿着鸡毛当令箭,事情哪有这么严重。”

  他自认为很小声,又掩盖在众多嘈杂声音之下,四阿哥是听不见的。却不想他话落抬头就看到四阿哥冷飕飕的眼神。

  那人吓的打了个哆嗦,随后又想到自己是太子的人,四阿哥再厉害能厉害的过太子。

  他却不知,四阿哥旧事重提是为了给自己不在京找个理由,这人刚好撞上来。于是这人倒了霉,被四阿哥噼里啪啦一顿说。

  小时候的四阿哥是有名的话唠,只是后来因为一些事情才变成现在这样冷冰冰不爱说话。他若动起嘴皮子,利索劲可想而知。

  那人被气的差点口吐白沫。

  刚好他夫人跟丽妃交好,或者说他夫人单方面的巴结丽妃。这人回家添油加醋跟他夫人说了一通。

  他夫人转头就学给了丽妃。

  得知四阿哥要抄曹家,丽妃吓的动了胎气差点小产,康熙勃然大怒。他先是把传瞎话的大臣和他夫人革职查办,家产充公。

  看着丽妃苍白的脸,他怒气并未有丝毫消除,他认为胤禛是故意的,直言对方寡人寡意没有兄弟情爱。四阿哥是他亲儿子,他不可能赐死或者抄家,大清没有这先例。于是他让人把四阿哥一家禁足四贝勒府。

  十三阿哥求情未果,前去探望还被康熙训斥一顿。

  有人幸灾乐祸说四阿哥彻底失宠了。

  伴随着四阿哥失宠的消息传出来的还有圣宠优渥的丽妃。人们下意识的再次把丽妃与淑贵妃作比较。

  结果发现,淑贵妃跟丽妃根本没有可比性。淑贵妃得宠之时,皇上可未曾做过一件出格的事情。

  丽妃得宠程度再次让曹家兴奋起来。孙氏隔天就大摆筵席,以示庆祝。

  康熙的烟雾弹成功的让曹家误会了,他们以为皇上对曹家是信任恩宠的,却不知,就在他们大摆筵席的晚上,几匹快马趁着夜色去往江南。

  胤禛出发的时候是一月底,五月不到他就回来了,一同带来的还有曹家的一杆罪证。

  不查不知道,一查才发现曹家在江宁简直就是土皇帝般的存在。

  江宁人可以不知道皇帝是谁,不认识皇帝,但没有人不知道曹寅。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喊出‘曹家’二字就能得逞。

  上到江宁知府下到曹家家奴,是沆瀣一气,把江宁弄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

  最让胤禛不能接受的是曹李氏放印子钱一事。大清律法明文规定,民间借贷利息不得高于三分,尤其不能利滚利。

  曹李氏明知故犯,她利用曹寅的职务放贷,利息达到了五分不说,当月若归还不上,本息全部归于下月本金,以此类推。

  有人不过借了十两银子,一年过去能翻到数百甚至上千两。

  十两银子尚且需要借贷,千两那什么去还?

  曹李氏这个黑心的就把人家的房产、田地拿去做抵押。明明价值五两银子的上等好田,她最多给人家二两银子,若觉得这人好欺负,她甚至能低到只给五百文。

  田产不够,那就卖儿卖女。

  他能查到的,有确切证据的贩卖事件有十几起。胤禛不敢想,这里面查无可查的还有多少。

  康熙看着眼前厚厚的一沓证据,面色冷如冰,“都查清楚了?”

  这里面不止记录了曹寅和他夫人的罪行,还有老夫人。那个他以为年老无所依的孙氏。

  孙氏明知曹李氏的恶性不但不加以阻止,还以此为要挟让她给宫里的丽妃准备银子。

  每个月孙氏从曹李氏这里拿到的分红就有三千两之多,他不敢想象曹李氏每个月迫害了多少人,得了多少赃款。

  胤禛艰难的点头,“能追查到的都在这里了,因为是秘密调查,有些年代久远的儿臣怕打草惊蛇直接放弃了,还有的赚够了银子销了借据,这些都无从查起。”

  他不但查了曹家,还有李家和孙家。

  曹李两家同气连枝,曹家干的这些事,他不信李家没干。李家远在苏州,从江宁到苏州路上花了些时间,李家的事儿才刚刚查了个头。

  事实上若不是皇上让人送来密函,他还准备继续查下去的。

  他没想到十三弟如此执着,还有十六弟,这两人经常在汗阿玛面前给他说好话。十三弟竟然哄的十六弟去他府上。

  十六弟执拗,苏培盛差点拦不住让人闯了进去。

  因此接到皇上的密函,他就快马加鞭的赶回来了。

  康熙点头,这些罪证足够曹家死一百次了。他沉吟片刻说道:“回来了就好好休息,朕放你几天假。”

  儿子不能逮住一个使劲使唤,老四这段时间都瘦了,“梁九功你去朕私库挑些上好的滋补药材给四阿哥带回去。然后让直郡王和诚郡王来一趟。”

  孙氏奶过他没错,但这并不能成为曹家犯罪的理由。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曹家这次一定要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