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九世轮回,皈依秀姑娘的故事
作者:青天飞白鹭      更新:2022-08-05 18:25      字数:4098
  <div id="tet_c">高台之上,神色淡然的李桐将故事娓娓道来。

  无数听客眼中的画面轮转,跟着他的讲述度过金蝉的一世又一世。

  第二世。

  金蝉出生于一个藏匿在深山峡谷,自给自足的富足村落之中。

  同样的,金蝉拜入山中小寺,遁入空门,成为了一个小小沙弥。

  虽然这个寺庙很小,但金蝉得到主持看重,打小传授佛法,因此金蝉小小年纪便是阅尽真经,饱通佛理。

  可惜,好景不长。

  尚来不及等他思索及佛的真意,再度走向灵山时。

  忽然有一日,惨叫声接连在这往日安静祥和的村落里不断的响起。

  原来,竟然是妖物盯上了此处,并且进村屠戮凡俗!

  山野蛮妖,尽都是血腥残忍,拿凡人当血食看的凶狠存在。

  一时间,人们全都惊慌失措,残存的人纷纷躲到这个山中小小庙宇之中,看着村落里的火光,听着厮杀叫喊声。

  他们对着佛像叩拜,口中虔诚无比的高呼佛祖的名字,祈求有佛光降临,降妖除魔、

  但是十分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这寺庙中的镀金佛像却好似仅仅只是一件毫无生机的佛像一般,毫无反应。

  金蝉敲响木鱼,高诵经文。

  但这也对外界烧杀抢掠的妖魔毫无震慑,他们已然是逼近了庙宇大门。

  正当人们心生绝望,心有死志之时,金蝉眼中的佛像忽然光明大作,佛光笼罩四方。

  佛像垂眸而下,仿佛和他尚且年幼的目光对视一起,一道宏大且淡漠的声响回荡在他的脑海中。

  “凡我西方弟子,应有为救世俗苍生而死之决心,死后可登无边极乐世界,金蝉”

  金蝉虽然年幼但他并不懵懂,佛音灌耳之下,他心中渐渐明白,佛这是让他舍生取义。

  不过,这个时候他心中仍有疑问,为何庙宇在此、佛像在此,佛不能绽大光明,降妖除魔呢?

  那些妖怪在吃了他之后,真的会放过这些村民吗?

  这个时候,他也来不及多想,只能挺身而出甘愿将自己的肉身献上。

  于是乎,他被妖魔捉走,上了蒸笼。

  第三世。

  金蝉出生在一个天灾不断的村落当中,时逢大旱,无数人饥不果腹。

  他的父母为了让他活下去,将他送去寺庙,又做了沙弥。

  这一世中,他的父母因为数年的干旱,农田之中几乎是颗粒无收,家中的粮食已经吃尽,已经是饿道在家中。

  金蝉得知消息,将他们带回了食物充足庙宇之中,希望寺庙可以给予他们一份食物,让他们能够活下去。

  但,周围村落已然是饿殍遍地,若佛当真慈悲,他们何止于沦落到如此地步?

  让人无奈的结果出现了,寺庙并不愿意接受他的父母。

  金蝉无奈,只好诚心的叩拜佛像,诚心诵经,祈求佛祖降下恩赐。

  终于,佛光普照,宏大的佛音再一次传来。

  “我佛慈悲,当舍己身,救”

  血光洒落,污浊了佛堂大地。

  在李桐玄奇的说书手段之下,众多仙神几若是身临其境的看到了金蝉每一世轮回的经历。

  他们的表情也从方才的小有思索,变得难以形容,十分的复杂!

  “这金蝉,竟然能做到如此不顾生死,救助他人,却是万分难得。”

  “他方才是真正践行了那所谓佛经中一切的僧人,于他比起来什么西方教的佛祖之类,简直就是不值一提的伪善之辈。”

  “我却是没想到西方教中竟然还有这样的能狠下心来对自己下手的存在,刮骨削肉面不改色,身遭群妖吞噬亦也不喊不叫,若换了我绝对忍受不下来。”

  三界之中的仙神们此时间,也是心中升起了一点异动,纷纷被这金蝉在几世轮回中的举动而有所触动。

  万寿山五庄观中,近来一直忙于从冥河老祖手中得来的那缕红云残魂之事的镇元子大仙,此时也是不禁叹了口气:

  “这金蝉能有这般品格,确实是世间难得,只是这所谓的佛教做派中,却是给我一种鬼祟以及阴森的感觉。”

  “就也不知,接下来他又是个如何下场?”

  被李桐在众目睽睽之下落了面子,此时正悄悄偷窥的元始天尊直皱着眉头:

  “就算是为区区后天蝼蚁之身,但能有这番舍己度人的气魄,倒也算是个人物。”

  “但那所谓之佛教又是个什么东西?”

  “虚构教义,蒙骗凡俗,收刮一方却又不做丁点庇护,如此之举又和邪教何异?”

  即便和李桐之间的矛盾不小,但在此时此刻间,看出了他说此番故事深意的元始天尊却是难得的和他的有了些相通的意见。

  这所谓的佛教,乃至于西方教,全都不是个什么好东西!

  一时间,让他对于和那西方二圣共同谋划之事,心中起了波动。

  八景宫中,原本只是略略一撇的太上,此时摇了摇头。

  “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

  这样的故事,他不愿听,这样的景象,他不愿看。

  用九世轮回的苦楚,来磨灭一个向道之人的道心,这非是磨练之举而是毁道之行。

  若此般行为出现在洪荒之中,定是为无数仙神所唾弃,必遭天谴。

  通天教主亦是皱眉,心生不悦:

  “牺牲自己之前,也应该来衡量一番值与不值!”

  “更要度量一下自己,我等圣人尚且做不到救下世家苦难,不过一区区凡俗何来的那般缥缈远望?”

  “更况来说,这所谓的佛门也不是个什么好东西,明明就是其中随便一个可以轻易解决的事情,却让一个小小沙弥不断牺牲?”

  “邪门歪道之举,若来洪荒必让其知我诛仙剑尚利否?”

  在教主心中虽然被金蝉舍己为人的举动稍有触动,但绝对是一点都不认可。

  隐藏在众多仙人中的西方二圣,此时间也是面露几分惊骇。

  他们承认当初为了成圣所发下的大宏愿有很多是夸大其词,很难实现。

  但,在他们领导下的西方教也远远没有到李桐言语讲述里的这般地步啊!

  西方教,又怎会以这种上不了台面的方法去难为一个小小凡俗。

  完全就是不值当!

  接引、准提心中叫苦,完全没有了最初听到三藏这个名字的欣喜。

  有的,只是心头一片苦涩。

  三藏变三葬,照着李桐现在的讲述来看,这葬的是何物,那不就是显而易见了吗?

  除了这逼迫他、压榨他的无良佛门,那还能有谁!

  众多仙神心头之中思绪不断,但毫无疑问的就是对故事里的佛门印象,越来越差就是。

  看着他们神色变化,听着他们之间的小声交流,李桐不做解释,继续讲述:

  “终于在第九世,金蝉终于安然的长大成人,并且有了自己的法号:三藏!”

  听到这里,众多听客松了一口气。

  金蝉这转世轮回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就没有一世能够安然活到十八岁的。

  许多人都是心生几分同情,足足八世的下场都是如此的凄惨,不是被妖怪吃掉,就是舍身救人而死,实在是不忍回忆。

  不过这同情着,他们却是也在心中思付,揣摩李桐的吐字,暗暗猜测恐怕此时这个法号并非是三葬,而是他们之前所猜测的三藏。

  在日后的时间里定然是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故,方才会让他改了自己的法号,变成三葬。

  想到这里,他们顿时就是精神抖擞起来,纷纷期待着究竟是怎样的变故,导致了三藏变三葬。

  不理睬他们忽然泛滥的同情心,李桐继续说着:

  “其实三藏天生就有众人难以匹敌的慧根,天赋绝伦,虽不是先天之体,但在后天生灵之中,却是数一数二的跟脚存在。”

  “否则,他也不会在每一世的轮回之中,都对那佛门经典有不俗的体悟,说出属于自己的观点。”

  “而他也是真正的拥有着一颗慈悲心,万分的贴合佛经真意。”

  “在他心中众生平等,再渺小的生灵也值得守护,从不会杀生,即便是扫地之时亦会有意的避开地面上的虫蚁,夜晚读书时会用灯罩护住油灯,阻止飞蛾扑火,日常生活里”

  看着这般画面,凡俗人只觉这人知行合一,果然不愧是佛门难得一见的高僧。

  而那些仙神则是有些想不通,不过没有多说什么,心中还是稍有触动。

  对于这些大神通者而言,不要说虫蚁、飞蛾了,便是人族生灵在他们眼中也是和蝼蚁一般,没什么守护的必要。

  就更别说会特意的留心他们,甚至于避开。

  他们虽然不会去刻意的杀戮,但也没有救死扶伤的善心,仙道贵己,一切生老病死都是人生百态,只需冷眼旁观就是。

  而何必,将自己参于到其中?

  这么看来的话,金蝉的的确确是将佛经中记载的佛法记载了脑袋里,修到了骨髓中。

  一举一动,都是颇具佛理。

  属实是,有些难得。

  而往往这样的人,若是来修道的话,成就更是不可限量。

  “怎么就,成了一个秃驴了呢?”

  有不少仙神暗暗嘀咕,直道那方异域之中的西方教不是什么好东西。

  李桐继续讲述:

  “在三藏还是一个小和尚的时候,他在山下挑水回寺,路过一颗榕树时,听到了树下有女子啼哭色声音,他记得师父说出家人慈悲为怀,救苦救难,既有人悲声切切,那就不可坐视不理。”

  画面一边,众人眼前啊已经是一片寂静的山林,小道蜿蜒,榕树参天。

  小和尚放下酒桶,轻步向前,双掌合十问道榕树下的小姑娘,为何伤心。

  只听她说,自家的大黄狗为了救她被狼咬死了。

  “它为救主人而亡,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小狗救了姑娘,功德无量。因果轮回,善因种善果,姑娘何必在此伤心,小狗说不定却可因此转世为人,岂不是值得开心的事。”

  小和尚低眉敛目,稳稳心神,轻声劝道。

  “嗯,说得也有道理。”

  姑娘破涕为笑,点头称是,但转头想到从此以后无法和大黄嬉戏玩耍,还是难掩伤心。

  小和尚见状,只是出言可以问它诵经,超度亡魂。

  姑娘脸上泪珠未干,听到小和尚此言,大喜过望,眼波盈盈散发光芒,说道:

  “谢谢你啊,小和尚,我叫七秀,你就叫我秀姑娘吧!”

  然后七秀问道:

  “小师傅,真的又因果轮回吗?”

  “师傅说有就是有。”

  小和尚满脸认真的回答,。

  只见七秀一脸天真与信赖的说:

  “那我信你的话,小师傅,我以后可以去听你讲经念佛说故事吗?”

  “当然可以,阿弥陀佛。”

  小和尚双手合什虔诚地念道。

  小和尚与七秀一起立于小狗坟前,一个轻声念经,一个默默怀念。

  从此,他们之间有了一个故事。秀姑娘会经常来寺庙找小和尚,听他讲经、听他念佛、听他说禅。

  直到,他们慢慢长大。

  一天,快要成年的秀姑娘又来找三藏了,让三藏给他讲故事。

  三藏便向她讲述了名为三皈依的故事。

  从前有个老和尚,总是被贼光顾,他忍无可忍了。有一天,贼又来了,他就对贼说,请你把手从门缝里伸进来,你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

  那贼听了高兴极了,就把手从门缝里伸了进去。谁知老和尚一把揪住他的手,捆在柱子上,然后用棍子痛打他,一边打还一边喊: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那毛贼喊痛:“哎哟!别打了~~~哎哟~~~~痛!哎哟!!住手!!哎哟~~”

  老和尚不管他,然就喊皈依佛!

  那贼痛极了,无奈跟着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这就是佛经中著名的三皈依段德故事。

  故秀姑娘听得入迷,笑的眉眼弯弯,听完后说道:

  “那我给你将一个四皈依的故事吧!”

  三藏一愣:“四皈依?”

  这个故事,他从来没有听说过啊!

  于是秀姑娘拿起他的说,在他手上一边写,一边念道: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三藏忍不住轻笑,也跟着诵念: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就在这时,秀姑娘轻轻说道:

  “皈依秀姑娘”

  “皈依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