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第 230 章(二更)
作者:瑜姿      更新:2022-07-25 07:27      字数:3786
  搬到护国侯府之后,讨好陈蕴藉的人变多了,每日都有很多帖子送上门,陈蕴藉只留了老熟人的帖子,其他人的帖子全都以公务繁忙为由拒绝。

  陈蕴藉忙于研究肥料,黛玉隔三差五的带孩子去陈府,有时候还将两个孩子留在陈府住两日。

  两个小家伙住在陈府的时候,陈蕴藉和黛玉就有了更多时间亲热。

  年底,陈莹莹回到京城,解修筠也一块儿回京了。

  这次回京,解修筠是来提亲的。

  虽然解修筠只是个江湖人,但在江湖上也是响当当的人物。

  在京城这些世家贵族眼里,解修筠就是个不入流的人,但陈家并不靠女儿家联姻,只要陈莹莹自己幸福,嫁给谁都由着她。

  陈莹莹年纪已经不小,婚期就定在隔年正月底。

  虽然按照陈蕴藉三婶的想法,要将婚期定在年尾,这样不会显得太仓促,会让人说嘴。

  可陈莹莹并不在意,她嫁人之后也不会留在京城。

  因此,过完年,陈莹莹一出嫁,回门后,就跟着解修筠闯荡江湖去了,京城的是是非非,她彻底的抛到脑后。

  仁安二十八年,刚开年,皇上就对昔日四王八公下手了。

  除了北静王府和缮国公府,其他家的王爵和公爵爵位都被剥夺,国公府和王府被朝廷收回。

  敕造的府邸,是属于朝廷的。

  时隔这么多年,林如海连报复贾家的心思都没了。

  贾政被革职,只有贾琏的官位保住了。

  但贾琏也已经同自己的父亲和二叔翻脸,不管旁人怎么说,他都没有半分好脸色。

  贾琏当年因为祖母病故丁忧了一年,本以为起复很难,但吏部的人没为难他。

  荣国府这些年的烂账,被他清理干净,因此贾赦才没有被流放,他的官位才能保住。

  皇上雷厉风行,手段果决。

  没有给任何人反抗的机会,他想收拾这些勋贵很久了。

  要说这些勋贵为什么栽得这么狠,怪就怪他们不该搞些小动作。

  西宁王府全家被下狱,凄惨的很。

  被流放之前,陈蕴贤去了一趟天牢。

  虽然年过而立,可陈蕴贤看着依然很年轻。

  “是你……”曾经的西宁王府的王爷钟宽,看着陈蕴贤,狠狠的盯着他。

  陈蕴贤微笑道,“是我,要怪就怪你自己。”

  钟宽想说什么,陈蕴贤却不想听他废话,“看你们这么惨,我就放心了。”

  说完,就准备离开。

  “为什么?!!”

  陈蕴贤脚步一顿,偏头,“什么为什么?”

  “你明明能早些出手,为什么拖到现在?”

  陈蕴贤轻笑,“我妹妹现在,很幸福。”

  钟宽一愣,瞬间恍然,“就为了这个,你就不怕失手吗?”

  “我从来就没失手过,你也清楚,不是吗?”陈蕴贤看了他一眼,“明日我就不送你们了,希望你这养尊处优的身板儿能熬过了漫长的流放之旅吧。”

  “陈蕴贤!!陈蕴贤!!”

  不管他喊得多大声,陈蕴贤也没什么反应。

  出了天牢,陈蕴贤微微一笑,回了衙门。

  收拾了这些碍眼的勋贵,接下来……就是那些朝廷的蛀虫了。

  下衙之后,陈蕴贤去了护国侯府。

  “哥?你怎么来了?”陈蕴藉听闻陈蕴贤过来,还有些意外。

  他哥很少会来侯府。

  “你那肥料研究得怎么样了?”陈蕴贤问道。

  陈蕴藉道,“有了些进展,不过还在试验中,怎么了?”

  “你仓库里不是还有许多粮种?偷偷的掺到湖广那边培育出来的粮种里,让他们去种,应该不会被发现吧?”陈蕴贤道。

  陈蕴藉皱起眉,“哥,你想做什么?”

  “我只是觉得,这样做的话,你仓库里这些粮种也不会浪费,而且还能让新式水稻更快的扩散出去,最起码江南一带,一定要种。”

  陈蕴藉挑眉,“哥,你这是想对付他们了?”

  要说哪里最富庶,当然是江南。

  “如果将你仓库里的新式水稻放到那些粮种里,会不会有影响?”陈蕴贤不答反问。

  陈蕴藉想了想,道,“就算有影响,也是好的影响。”

  毕竟仓库里的水稻粮种那都是最优秀的。

  “那就尽快。”陈蕴贤道。

  陈蕴藉看了看他,“大哥为什么突然这么急?”

  “因为时间不够了。”陈蕴贤叹道。

  陈蕴藉皱眉,“什么时间不够了?”

  “朝儿在湖广,发现有人在偷学新式水稻的成果。”陈蕴贤道。

  陈蕴藉挑眉,“这成果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学去的。”

  “我知道,但若是他们挖走了你留在湖广的人呢?”

  陈蕴藉皱起眉,“他们想干什么?”

  “你凭此封侯,如何不叫人眼馋?”陈蕴贤道。

  陈蕴藉嗤笑,“他们难不成还想改进新式水稻?”

  “也许他们只是想陷害你。”陈蕴贤道。

  陈蕴藉皱起眉,“这些人太无耻了吧?”

  “他们无耻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我已经让嘉木去湖广处理此事,先将此事压下,你让下头的人加快速度,将新式水稻扩散到整个江南,等江南的百姓接受了新式水稻,我就可以收拾这些家伙了。”

  陈蕴藉闻言,想了想,“我知道了。”

  陈蕴贤叮嘱他保护好自己,就起身走了。

  陈蕴藉揉了揉额角,将手头的事放下,脑壳痛的厉害。

  书房的门被敲响,黛玉的声音传来,“蕴藉。”

  随着年岁渐长,黛玉已经不会再喊蕴藉哥哥,而是直呼名字,要么就喊夫君。

  “进来吧。”

  黛玉端着茶点进来,“我听说大哥来,人呢?”

  “刚走。”

  见陈蕴藉脸色不好,黛玉走过来,“出什么事了?”

  “还能是什么事?不就是朝堂上这些事儿?”陈蕴藉道。

  黛玉知道陈蕴藉厌烦官场倾轧,顿时有些心疼他,上前给他揉额角,“你要是实在受不了,要不就跟皇上辞官吧。”

  “皇上根本不会给我机会开口。”陈蕴藉叹气。

  黛玉皱起眉,“可这样下去,你会越来越不开心的。”

  陈蕴藉这几年的变化,黛玉都看在眼里,也只有在她面前,才能有片刻轻松。

  “到时候再说吧。”陈蕴藉叹道。

  黛玉顿了顿,“你是还有什么事没有做完吗?”

  她并不笨,陈蕴藉如此厌烦做官,却偏偏硬着头皮做下去,显然是有目的的。

  “新式水稻还没有能真正接手的人,我现在走不开。”

  至于他哥哥的计划,陈蕴藉其实也不是很清楚他大哥到底要怎么做,要说也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黛玉道,“大哥找你做什么?”

  “就是过来看看我。”

  “你撒谎。”黛玉放下手,“为什么要瞒着我?”

  “这……”陈蕴藉叹了口气,“事关重大,而且我也是真的不太清楚大哥到底要怎么做,我不是瞒着你。”

  黛玉道,“你很累了。”

  “再累也要做啊,等忙完这两年,我就轻松了。”陈蕴藉将黛玉揽到怀里。

  “大哥承诺过,再过两年,就帮我向皇上请辞,他答应我的事,都会做到。”陈蕴藉道。

  黛玉愈发好奇这兄弟俩到底要干什么。

  但她没有再追问下去,陈蕴藉显然不想让她知道。

  隔日,黛玉去了陈府,见沈妍妍。

  “嫂嫂可知道大哥要做什么?”

  黛玉将昨日的事告诉了沈妍妍,而沈妍妍也并不清楚。

  这些朝堂上的事,陈蕴贤鲜少跟她提及。

  “玉儿不必焦心,蕴贤从来不会害蕴藉的。”沈妍妍笑道。

  黛玉面上赧然,“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蕴藉遮遮掩掩,他近日忙于公务,越来越累,我着实有些担心。”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你就多照看蕴藉一些。”沈妍妍道。

  黛玉颔首,“我会的。”

  “你好几日没来,母亲都念你了,过去陪她说说话吧。”沈妍妍道。

  黛玉起身,“那我就先去了。”

  黛玉去了东院,见过了宋氏,陪着宋氏聊了一会儿,才告辞回府。

  晚间,陈蕴贤回府,沈妍妍端着茶去了书房见他。

  将黛玉上门的事说了。

  “这丫头倒是关心蕴藉。”陈蕴贤喝着茶道,“蕴藉的心意没有被辜负。”

  沈妍妍在他身边坐下,“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搞得玉儿这样心惊胆颤的跑来跟我打听消息。”

  “嗯,我能解决,不必担心。”陈蕴贤道。

  一直以来他没有去做,不是怕得罪人,而是怕会有百姓受到更多的伤害,清丈土地,也需要人去办。

  陈蕴贤现在根基已稳,只要陈蕴藉把新式水稻的事办好,那就什么都好办了。

  见陈蕴贤一脸镇定,沈妍妍悬着的心落下,“能解决就好。”

  到了年底,陈蕴藉终于将初版的化肥给做出来了。

  次年,陈蕴藉就让人将化肥用在新式水稻上,看看效果。

  年中的时候,产量提高了百分之十。

  相较于现代的化肥,还是有些不足之处。

  不过陈蕴藉也并不气馁,能提高产量的百分之十,对于天下的百姓而言,这也是好消息。

  户部尚书是陈蕴藉的岳父林如海,陈蕴藉想着将水稻继续扩大种植,当然得找林如海。

  林如海对于自己这个女婿是很满意的,陈蕴藉很少来求助他。

  既然求到他这里,显然是必须他出面。

  林如海很配合,有他这个户部尚书支持,陈蕴藉的种植计划没有受到阻拦。

  而且,湖广那边亩产千斤的产量,也很让人眼馋。

  没有百姓会排斥新式水稻,反而盼着新式水稻的粮种能分到他们手上。

  仁安三十年,下半年,陈蕴藉终于将新式水稻扩散种植到了整个江南。

  年末,陈蕴贤入宫单独见了陛下一面。

  没多久,陈蕴藉就顺利辞去官职。

  无官一身轻。

  陈蕴藉上门来找陈蕴贤,“大哥,你打算动手了?”

  “过完年,你就带着玉儿去游山玩水吧,不要在京城逗留。”陈蕴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