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第91章
作者:瑜姿      更新:2022-07-25 07:23      字数:3762
  黛玉被老父亲调侃,也不害怕,笑得很开心,“父亲也觉得蕴藉哥哥人很好吗?”

  “从他的言行举止来看,确实很优秀,”林如海叹了口气,“再过个两年,蕴藉怕就是第二个陈蕴贤啊。”

  黛玉眼睛微亮,“父亲的意思是说,蕴藉哥哥可以像他大哥一样,连中六元吗?”

  林如海:???我什么时候说这个了?

  他揉了揉额角,“陈蕴贤可不止连中六元,他更是许多贵女的春闺梦中人,当年陈蕴贤考中状元的时候,正好已经娶妻,这些贵女又不可能为人妾室,自然被泼了凉水,如今的蕴藉虽然做不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比之其兄长,只要能有个七八分,也够成为贵女们倾慕的对象了。”

  他年轻那会儿,也被追捧过,但也没有陈蕴贤那般受欢迎。

  黛玉没想到会得到这样的答案。

  “蕴藉哥哥……”

  “你蕴藉哥哥如今还未婚配,也未曾定下亲事,有他那个哥哥摆在那儿,陈家的家风也好,不少人都想与陈家结亲,只要蕴藉明年考中秀才,只怕就会有人去陈家探口风了。”林如海道。

  黛玉面上的笑容慢慢的消失了,“哦。”

  林如海瞥见女儿消失的笑容,不禁好笑,“你表哥一表人才,被人喜欢也是情理之中,不说我喜欢,我昔日的几位友人,也很喜欢蕴藉。”

  这倒不是林如海撒谎,自从他家的爵位没了,林家就回归了书香门第的圈子,他高升后,旧日的交际圈更是找回了七七八八,几个好友也都是高官。

  比如都察院的左都御史舒鸿祯,他家就有个小孙女,与陈蕴藉年岁相当,如今也在考察陈蕴藉。

  还有老卢,他家那个孙女儿,叫卢锦欣的,同陈蕴藉更是姑表兄妹,关系更亲,小时候还常在一块玩儿的,卢家小姑娘很喜欢粘着陈蕴藉,老卢自然也是有心撮合的,毕竟陈家的孩子都不差。

  但他认识的圈子里,就有两三个看中了陈蕴藉,甭说别家的了,只有更多,没有更少。

  黛玉自来就知道陈蕴藉很好,因为她和陈蕴藉有着共同的秘密,陈蕴藉还对她做过诸多保证,她从来没想过,会有别人。

  她一下子就有些不开心,有种想将蕴藉哥哥藏起来的想法。

  “蕴藉,真是个好孩子啊。”林如海感叹道。

  林黛玉:“……”

  看女儿异常的沉默,林如海眨了眨眼,好像逗过头了?

  雪雁从后头追了上来,黛玉默默的将帷帽戴上。

  进了堂屋,林如海笑道,“蕴藉,让你久等了。”

  陈蕴藉忙起身,“林伯伯客气了,晚辈也没有等太久。”顿了顿,看到林如海身后的黛玉,“妹妹这是准备好了?”

  “我已经让人备了马车,你们路上小心,早些回来。”林如海笑着叮嘱道。

  陈蕴藉拱手,“林伯伯放心,蕴藉一定将妹妹平安带回来。”

  “好好好,你们去吧。”林如海亲自送了陈蕴藉和黛玉出门,黛玉坐的是林家的马车,而陈蕴藉则骑马跟在一边。

  等两人走远了,林如海回去。

  本想去书房待一会儿,想到玉儿刚才的情绪,他转道又去找宋雨婷。

  宋雨婷正在逗两个儿子玩儿,一听林如海来了,就让奶娘抱下去。

  “老爷怎么来了?”一边问,一边给林如海沏茶。

  林如海叹了口气,道,“女大不中留啊。”

  宋雨婷满头疑问,“什么?”

  林如海把刚才逗黛玉的事儿说了,“我只是说有几个老朋友都喜欢蕴藉,玉儿就不高兴了,这哪儿还留得住?”

  虽然蕴藉这孩子确实不错,但他这心里怎么都不是滋味儿。

  宋雨婷笑着道,“不过是孩子们感情好罢了,老爷想太多,玉儿才多大?情窦初开都还早呢。”

  “是吗?”林如海喝了口茶,“虽然玉儿和蕴藉见的次数不多,我总觉得他们之间有什么我不知道的小秘密。”

  他过去也曾想过,陈蕴藉是不是偷偷爬他家的院墙,来找他女儿。

  可后来他严加防守,从未抓到过,他确信不会有人在他那么严密的封锁下进到他家找玉儿,那么他的猜测就是错的。

  而且,他后来也没有再抓到过玉儿在屋里同人说话。

  这件事就成了个谜团。

  隐约的,他觉得那日在屋里同玉儿说话的人,就是蕴藉,可,他没有证据。

  “老爷不是中意蕴藉吗?他们就算有什么小秘密,也不会损害到玉儿的声誉,老爷何必非要追根究底呢?”宋雨婷不知道他们有小秘密吗?她知道,但她从来没有想过一探究竟。

  林如海叹了口气,“大概是老毛病了,一有什么,就想弄明白。”

  “这是自家,俗话说,不痴不聋,不做家翁,老爷,在家里,要难得糊涂。”宋雨婷道。

  林如海:“……”

  他觉得自己已经很‘糊涂’了。

  “罢了,随他们去吧。”林如海喝了口茶解解闷,又问,“上回你去姐姐家,可问明白了?”

  “问明白了,姐姐很中意玉儿,一听我说,还很高兴,两家也是互相通了气。”宋雨婷道。

  林如海点点头,“如此也好。”

  至于他逗了女儿,会不会给陈蕴藉造成麻烦。

  林如海表示,这点麻烦都解决不了,还想做他女婿?

  喜欢归喜欢,麻烦还是要制造的。

  ……

  这边陈蕴藉带着林黛玉出了两条街,便靠近了马车,“妹妹可要出来走走?戴着帷帽,倒也不必非待在车里。”

  黛玉道,“为何不是你上来?”

  “……”陈蕴藉一噎,怎么今天妹妹火气这么大?“额,这不是出门在外要注意一些吗?”

  上回好歹有他姐姐在,他进马车也不怕人非议,可现在马车里只有黛玉,他进去就有些不妥了。

  黛玉哼道,“怎么?怕我影响了你的名声,娶不到好姑娘?”

  “……”陈蕴藉被问得满头包,好端端的,怎么就扯这上面来了?

  他哭笑不得,“妹妹这是说哪里话,我还小呢。”

  “不小了,你今年都十三了,寻常人家,这年纪也该定亲了,姨妈难道没有给你相看吗?”黛玉不依不饶的道。

  陈蕴藉挠了挠头,颇觉窒息。

  今天妹妹真难缠啊。

  “什么定不定亲的,我娘没同我说过啊,虽说我这个年纪确实有人定亲,但也不是我呀,”陈蕴藉顿了顿,“何况,我们家跟别家不同,就算要定亲,也得问过我们自己的意见,若是我不愿,母亲也不会强行给我定一门亲事的。”

  黛玉坐在马车里,沉默了一会儿,“是这样吗?”

  “妹妹还小,不懂也是正常,等晚上回家了,可以去问问堂姨,她肯定知道。”陈蕴藉忙不迭的甩锅,继续说这个话题,早晚踩坑。

  黛玉听了却茫然,她不懂吗?

  她想问陈蕴藉你很懂吗,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算了,还是回去问母亲吧。

  “妹妹想去哪里玩儿?难得出来一回,别不开心了。”陈蕴藉飞快的转移话题。

  求生欲可以说很强了。

  黛玉想了想,道,“不是说今天下元节?去三官庙拜拜吧。”

  下元节,又称‘水官解厄’,道教的观里会做法祈福,也有百姓去上香。

  黛玉既然想去,陈蕴藉立刻让马夫调头去三官庙。

  街道两边有摆摊的,陈蕴藉偶尔遇到有趣的东西都会买下来给黛玉。

  看着陈蕴藉买给她的小玩意儿,她心里堵着的一口气,就散了大半。

  嗯,蕴藉哥哥果然还是最疼她的。

  见黛玉情绪好了,陈蕴藉松了口气,情绪也没绷得那么紧了。

  到了三官庙,陈蕴藉带着黛玉去里面拜了拜,上香祈福,又捐了点钱才离开。

  “妹妹还想去哪儿玩?”

  黛玉想了想,“常听你说兰园,能去听戏吗?”

  “想听戏的话,回头请兰园的戏班子来府里唱也可,去戏园子就不必了,那地方不适合你去。”

  黛玉闻言,也没有强求,“蕴藉哥哥有想去的地方吗?”

  “我也很少出来玩儿,要说对玩儿的地方熟悉,还是宜年最了解,哎,早知道我应该提前问问他有什么好玩儿的地方。”

  黛玉闻言,笑道,“倒也不必非要问别人,自己到处走走,也很好啊。”

  “说的也是,妹妹不如下来逛一逛?”陈蕴藉道。

  黛玉这会儿早就将出门那会儿父亲说的那些堵心的话忘了,听陈蕴藉的提议,便扶着雪雁从马车上下来,陈蕴藉护着黛玉在街上闲逛,偶尔买些小玩意儿。

  路上有买糖葫芦的,黛玉没吃过,也好奇,陈蕴藉就买了两个,一人一个吃着玩儿。

  “这个还挺好吃的,酸酸甜甜的。”黛玉道。

  陈蕴藉道,“这糖葫芦就是山里红做的。”

  “山里红?”黛玉没见过。

  陈蕴藉道,“是民间小吃,一般来说,家里不会做这个吃。”

  黛玉当然也知道,吃着嘴里的糖葫芦,她脚步一顿,“我方才好像听到梁姐姐的声音。”

  陈蕴藉一愣,“梁姑娘?”他四处看了看,疑惑的道,“这是在外面,她一个姑娘,没事儿应该不会出门吧?而且我听姐姐说,她现在每天都被罚抄书,这会儿……不可能在外面。”

  梁馨宜被罚的事,黛玉自然也知道,她眉头微蹙,“可我真的好像听见了。”

  陈蕴藉道,“好吧,就算她出来了,也肯定是跟她母亲一块儿出门的,咱们就别管这些了。”

  “说的也是。”黛玉便没有再纠结这个,将这个小插曲抛到脑后,跟着陈蕴藉大街小巷的到处游玩,走得累了就上马车,找个酒楼休息一会儿,休息够了,便继续玩儿。

  转眼就到了傍晚。

  下元节虽然不放河灯,但宵禁也比平时晚一些,因此好些街上都张灯结彩,摆满了小摊。

  黛玉被小摊吸引了过去,“蕴藉哥哥,这是什么?”

  “啊?我看看。”陈蕴藉其实也不认识,这些古代的小玩意儿,他也不可能全认识,“问问就知道了,大娘,你这是卖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