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拉赞助
作者:不借谁的光      更新:2022-07-25 05:15      字数:3213
  结果,杜葵成功的给自己拉到了10元钱的赞助。

  杜安负责去跟爹娘说,明天去镇里赶集的事,并且让爹娘同意杜葵做药茶,必要时提供资金支持。

  杜安回到屋里,坐在床上发了半天呆,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明明是觉得药茶这事不靠谱,怎么杜葵三言两语,他就答应又出钱又出力。

  不行,头又开始隐隐作痛,不想了,已经答应了的事,想再多也没用。

  ——

  晚饭后,杜安跟爹娘说了药茶和去集市的事。

  “什么是药茶?”赵月梅第一次听只觉得新鲜,这是个什么东西,完全没懂。

  杜大海解释道:“是那个中草药茶,贺老板自己弄的,听他那意思,是个好东西,就是味道不咋地。”

  赵月梅:“药就是药,茶就是茶,没生病吃什么药。”

  这下杜大海也词穷了,所有人看向杜葵。

  “药茶可以预防疾病,还可以调理身体。”杜葵只好给大家科普什么是药茶。

  “中医讲究三分治、七分养,合四时,养五脏,畅六腑,身体强健百病不生。”杜葵说完,见大家仍是一脸懵。

  咳,好吧。

  “简单说就是你着凉打了个喷嚏,煮姜水去去寒,很快就能缓解,如果不注意发展成感冒,就得吃药才能治疗。”

  “哦,三姐,我明白了,你这个药茶就和姜水一样,这个好,生病了好难过,药很苦。”

  杜葵笑着摸摸她的自来卷,夸奖道:“小萱真聪明,就是这个意思。”

  “这么说,听上去好像还不错。”赵月梅也不是很懂,感觉这也行、那也行,还挺热闹的。

  杜大海有些犹豫,他是喝过那药茶的,实在不怎么样。

  但是贺老板说是个好东西。

  杜葵又想做。

  杜大海想了想问道:“材料贵不贵?”

  如果太贵的话,他和杜安的想法一样,草药不要本钱,只做那个也挺好。

  “只是做些样品,用不了多少材料,我的钱应该就够了。”

  材料贵不贵,要去镇里看看才知道。

  如果做成了,家里有个持续稳定的进项,压力就小多了。

  没背景、没资本,只能靠技术和信息差赚些钱,还要看机会,这种机会也不是随时都有。

  “那行,明天让你娘带着你们去镇里。”既然本钱不大,杜大海也没什么好不同意的。

  说完又看向赵月梅:“快过年了,你带上家里的钱和票,去镇里给几个孩子买点东西,置办些年货。”

  没有不喜欢购物的女人,赵月梅听了,立刻也来了精神:“那行,咱们今年也过个好年。”

  怕赵月梅高兴过头忘了分寸,杜大海有些不放心:“注意点,别太扎眼了。”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赵月梅随口应道,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起家里攒的那些票,还有明天要买的东西。

  ——

  第二天,全家起了个大早,所有人脸上都喜气洋洋的。

  路途不是很远,一家人说说笑笑,走了一个多小时,7点多就到了镇里集市。

  杜葵现在虽然身体好多了,但是这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她还是觉得有点累,这要是让她每天来回三个小时的走,她可受不了,再者对她来说去学校纯属浪费时间,不知道能不能像上一世一样,请个长期病假呢。

  ——

  镇子并不大,比县城差远了,就一个集市,每逢二、四开集,周边很多村子的人,带着自家的瓜果蔬菜去集市上卖。

  几人到的时候,集市上已经挤满了人,街道两旁都是兜售东西的小贩,吃食、生活用品、农具应有尽有。

  赵月梅拉紧了杜萱的手,叮嘱几人:“人多别乱跑,跟紧了。”集市上丢孩子的事可不少见。

  “娘,你就放心吧,我们都多大了。”杜芩有些不以为然。

  杜葵心里惦记着养生茶,对逛街什么的不感兴趣:“娘,我先去看看材料。”只有10元钱,都是要用来买材料的,这集市上也没什么她看得上眼,值得买的东西。

  杜安哪能让杜葵一个人行动,自然要跟着:“那我陪着小葵去看看,一会过来找你们,集市人多,找不见的话,就在集市入口那家供销社门前等。”

  “行,那你可看紧了小葵。”这里人确实多,那个材料也不知道哪里有,分开走也好。

  杜萱想跟着大哥和三姐,可手被她娘死死攥着。

  杜安带着杜葵,能顾好她就不错了,再多一个杜萱,不是添乱么,赵月梅当然不会同意。

  杜萱只得放弃,老老实实跟在母亲身边。

  赵月梅早有打算,直接带姐妹几人去买布,按人头扯了布,这布就是最普通的粗布,自己家里做的拿出来卖,颜色单一,胜在便宜还不要票。

  选了布料路过卖肉的摊位,那新鲜的猪肉挂在架子上,杜萱见了就走不动:“娘,我都忘了肉是什么味了。”

  赵月梅看着女儿渴望的眼神,狠狠心,让卖肉师傅给割了块肥瘦均匀的,这样做出来油汪汪的,才最解馋。

  几人走走停停,买了不少东西。

  ——

  杜葵这边转了大半天,也没看到有卖花花草草的,本就不是大众消费必需品,卖的人非常少。

  最后在一个茶叶摊子上看到了几种自己想要的材料。

  摊主是个上了些年纪的老人,摆摊的位置靠后,摊子前也冷冷清清的。

  见有人光顾,老人抬起头,睁着有些浑浊的眼睛,看向兄妹二人,觉得两人不像是会买茶的人,又低下了头。

  杜葵仔细看着地上摊开摆放的干花草药。

  褪色残缺不全的干花,让杜葵有些失望,这个来做花茶,单卖相上来说,就不过关。

  走了这么半天,就找到这么一家,难道今天要无功而返么,杜葵有些不甘心:“老爷爷,您这里有新鲜的花卖么,就这些有新鲜的么?”

  老人抬起眼,看向杜葵指的那几样,有些犹豫地开口:“新鲜的也不能便宜,都是一个价。”

  老人以为杜葵觉得这花草贵,才想要新鲜的。

  杜葵听了眼前一亮:“那您的意思是有新鲜的?”

  老人点点头:“有的,不过我没带过来,那东西不好带。”

  也很少有人买,现在吃都吃不饱,谁还会买这些。

  只不过这种茶养花是祖传的手艺,老人舍不得丢,就在自家房前屋后种上一些,平日里收了晒干,拿出来卖,补贴些家用。

  杜葵指了指:“这几样,价钱怎么算。”

  老人没这么卖过,一时有些犯难,不知道该怎么出价。

  杜葵看出他的为难,开口说道:“老爷爷,我说个算法您看行不行。”

  “多少鲜的出多少干货,您自己心里肯定清楚,我每样给您1斤的钱,你就给我能出1斤干货的鲜花,您看这样行么?”

  老人一听,觉得也合理,卖鲜的,还省了他晾晒工夫,实际上是他占便宜了。

  “行,你们是在这里等,还是跟我家里去拿。”老人边说边开始收摊,这小姑娘要的东西不少,平日里,他几天也卖不出这么多,怕杜葵反悔,就想赶紧做成这笔生意。

  “哥,咱们去跟着拿吧。”杜葵还想去看看,老爷爷家里会不会还有其它的材料。

  杜安的任务就是陪着杜葵,自然是她说什么,就听什么。

  老人家离集市不远,小院面积还不小,院子里只留着过人的小路,其余的地方都种上了各种花草,就是刚刚杜葵在摊子上看到的那些。

  除了刚刚说的那几种,杜葵又要了些其它的,总之,他院子里有什么,她都各自要了一些,可以说满载而归,相应的她的钱包也立刻瘦了下去。

  能做成这笔生意,老人十分开心,临走还让他们有什么需要,就去集市摊位找他,或者直接来家里。

  二人离开时,身后背的筐里装了各种花草,为了更好保持花型,杜葵特意问老人要些油纸,一束束一捆捆,包了起来。

  “小葵,我说你这是不是买亏了啊。”见杜葵买的开心,杜安忍不住调侃:“你看那老人家乐的嘴都合不上了。”

  “没关系,对我来说,只有这些新鲜的才能用。”杜葵不好给他解释,后世的鲜花都是论支卖的,而干花是论斤称的。

  想想又说道:“集市里应该还有卖,不会只有这一家,一会我们再打听打听,仔细找找。”

  杜安有些疑惑:“早知道这么麻烦,为什么不在贺老板那边买些?”

  “你觉得我从贺老板那里买来材料,回来简单配制下,拿去跟他谈合作,他会怎么想?”

  会怎么想?杜安认真思考了一下,如果是他的话,应该不会同意合作。

  杜葵接着道:“他肯定觉得我异想天开,把他当傻子。”

  “想要他同意合作,点子要新,技术上也必须全面碾压,只有这样双方才有合作的基础。”她的筹码不多,只能在这方面做到极致。

  这东西功效再好,也要时间验证才知道。

  工艺、细节就不同,肉眼可见,太普通了没人会买账,虽然杜葵觉得过度包装不是什么好事,但是没办法,既然是生意,就要迎合客户喜好才行。

  “再说,就我们那些本钱,在他店里也买不了什么。”

  要么出钱省力,要么出力省钱,她现在最缺的就是钱,所有都要精打细算,控制成本。

  杜安只觉得头又开始隐隐作痛,不行,他跟不上杜葵的思维和节奏,他决定放弃思考,杜葵的想法,说出的理由总让他觉得无懈可击,反正他看不出有什么问题,也找不到可以反驳的点。

  干脆放弃挣扎,听她安排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