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买到了
作者:经年旧事      更新:2022-11-13 11:04      字数:4543
  <script>app2();</script>

  <div css="read2"><script>read2();</script>  准备充分,食材充足。

  再加上前几天试营业期间的演练,前后厨配合也到位,效率更高。

  一天下来,接待的人次远远超过了之前试营业的时候。

  结果就是,这天的营业额又破记录了,突破了600大关。

  另外,除了烧白菜,又多了一道特别受欢迎的菜肴。

  那就是红烧冻豆腐。

  自古就有豆制品能做出肉味的说法,这道菜,大齐硬是做出了几分红烧肉的味道。

  红烧肉是一块九毛九分钱一份,虽说份量足,味道香,但这个价格却让人望而却步。

  而红烧冻豆腐则不同,只要五毛八分钱,连红烧肉的零头都不到。

  只要吃过一回的,肯定就会选红烧冻豆腐了,如果运气好的话,里面还能找到一两片薄薄的五花肉片。

  物美价廉的好东西,相信肯定能够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成为继烧白菜之后的第二道招牌菜。

  至于豆腐的来源,这就要感谢许父和许母了。

  过年的这几天,二老都没歇着,有空就泡豆子,做豆腐。

  鲜豆腐不好保存,可冻豆腐却不用怕,都不用放冰窖或冰箱,直接用布盖好,扔院子里的雪堆上就行。

  就这几天的功夫,两人硬是靠着那只小石磨,做出上百斤的冻豆腐来。

  不过,也把他们累得不轻。

  好在,这两天的用量暂时是够了。

  许大茂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还是要快点把电动石磨搞到手。

  已经有点眉目了,妹夫小张打听到,说是鲁地有一家厂好像已经研究出一种电机控制的石磨。

  他正在帮忙联系,看能不能快点买一台回来。

  许家人在努力,何家人也没有闲着。

  傻柱父子一直在致力于研究菜式,想要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食材,做出更美味的菜来。

  而林鸿月,肉类的采购现在主要由她负责。

  她是副食商店的售货员,在这件事上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除了猪肉以外,像什么猪大骨,内脏下水等能做菜的,她是来者不距,能拿下的全都拿下。

  搞得她商店的同事经常打趣她,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哟,抢肉的来了,大家伙儿快把自己的买的肉捂好!”

  另外,商量还有一些比较稀罕的干货,少有人买,她在问了傻柱之后,也是有选择的拿下了。

  这里面可是有着不少的好东西。

  有干海带,淡菜,海米等等,这些都是提鲜的好物件,关键时候就能派上用场了。

  徐老爷子跟着玩了一天,当然了,他就是想帮忙,也没人敢让他帮。

  于是,他就在最忙的时候搬了把椅子坐在院子里,跟等候的客人们聊天,在某种程度上,他也算是帮忙了。

  雪松在一旁劝说,让他回后院休息,他还不乐意,吹胡子瞪眼的。

  无法,雪松只得由他去了。

  听人劝,吃饱饭。

  老爷子不听劝的后果就是,白天累过头了,晚饭还没吃完就在那里打瞌睡,脑袋一点一点的。

  他的乖孙子雪松见了,赶紧扶着他回了房间,然后端来热水给他擦脸洗脚。

  犯困的老爷子就跟个小孩子一样,乖得很,任由雪松摆布。

  许大茂还是头回见到徐师傅这样。

  他轻声问雪松,“你爷爷犯困的时候都这样?”

  雪松点头,没说话。

  他拿起一旁的毛巾包住老爷子的双脚,吸干脚面上的水份。

  然后,他轻声哄着老爷子,“爷爷,咱们脱了衣服睡觉吧,天色晚了。”

  徐师傅强撑着睁开了黏到一起的眼皮,看了看孙子,问道,“该睡觉了?”

  “是啊!”

  雪松边回答他,边给他解开棉衣的扣子。

  等把外面的厚衣都脱掉,老爷子也不用雪松扶他,就自动自发地滑进了被子。

  雪松帮他把被子掖好,轻拍他的胸脯,说了句,“爷爷,闭上眼睛睡觉了。”

  话音一落,老爷子就闭上了眼睛,很快,就响起了轻轻的鼾声。

  看着这神奇的一幕,许大茂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们关掉房间的顶灯,只留床头的一盏小夜灯亮着,以防老爷子晚上要起夜。

  等出了门,雪松把房门轻掩上,他这才开始说话。

  “我爷爷今天是累狠了,平时他可不这样!”

  许大茂有些担忧,“那师傅他这样不会有问题吧?”

  “没事儿,睡一觉就好了。”

  雪松不怎么担心,“偶尔一两回没事,不过平时还是要休息好。”

  “那明天?”

  许大茂担心老爷子会故态复萌,不注意身体,这院子里就他年纪最大,如果他要耍起赖来,还真没有人能治得住他。

  “许叔您放心,我有办法。”雪松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不过许大茂再继续问他,他就不肯说了,只是说有办法,明天肯定不会让爷爷给累着。

  许大茂虽然好奇,但雪松不肯松口,他也没办法。

  到了第二天傍晚,他下班回来。

  他到了自家院子门口,照例先去了前院,到饭馆里去看了看,看是不是有需要帮忙的地方。

  第二天的生意照旧火爆,不过在院子里他并没有发现徐师傅的身影。

  只有家国和林鸿月在给等候的客人分配姜汤。

  今天就只有娄晓娥和家国在这里帮忙,不见双胞胎,小旭和壮壮更不说了,踪影全无。

  一问许母才知道,原来老爷子今天只是过来吃了午饭,其余时间都待在后院里。

  许大茂心下纳闷,这个雪松,还真是挺有办法的。

  至于孩子们,许母给出的理由是,现在他们已经慢慢熟悉饭馆的节奏了,干活儿的速度也渐渐跟上了。现在先让几个小的脱离,等再过几天,就连娄晓娥和家国母子俩以及林鸿月也不再过来帮忙。

  毕竟他们的帮忙也只是临时的,等到时间一开学,就是想让他们帮忙也没办法了,还不如从现在开始就慢慢适应。

  许母已经开始跟着娄晓娥学算账了。

  本来定的是许父收银的,可是经过几天的试营业下来,他们发现,许父在算账方面好像少一根筋,远没有许母机灵,许母只是缺乏基础知道,但是只要在她能力范围的,算得超级快。

  所以,他们俩的工作就做了适当的调整。

  许母负责收银,而许父则自觉地承担起大部分的服务工作。

  当然了,现在有娄晓娥从旁协助。

  否则,就许母那初学者的半桶水,一忙起来很容易算错账的。

  就许大茂和许母说话的这会儿功夫,已经有三四桌来结账了。

  人一多,一着急,许母就算不过来了,脑门上的汗一下子就起来了。

  她赶紧推儿子,“去去去,你赶紧回后院吧,别在这里碍事了。”

  推开儿子,她马上把手里的单子分了两份给坐在一旁的娄晓娥。

  “晓娥,这两份你先帮妈算算吧,我一下子算不过来这么多。”

  娄晓娥轻应一声。放下手中正在做的账,接过单子,拨弄算盘珠子,开始算了起来。

  许大茂看看母亲,又看看妻子。

  两人配合默契,压根就没有他插嘴的份。

  再看看在各餐桌间穿梭着点单、送菜的许父,也是游刃有余得很。

  他摸摸鼻子,退了出去,不再站在这里当门神了。

  厨房里,大齐正在大锅中翻炒着什么,香味扑鼻。傻柱则是站在他身旁,是指点,也是监督。

  而林母则在大水槽那边洗着什么。

  同样,也是井井有条的。

  许大茂一看,得,还是回后院吧,这边压根就没他什么事儿了。

  于是,他出了院门,晃晃悠悠地回了家。

  孩子们正陪着徐师傅在餐厅里烤火看电视,茶几上还放了不少零食。

  小日子过得挺美的。

  老爷子见到徒弟回来了,也不理正在和他说话的家安了,匆忙站起身,拉着许大茂躲到角落里说悄悄话。

  “大茂,昨天我一直没忍住,把自己累着了,不过我今天已经改过来了,中午还睡了一个大大的午觉。你如果不信的话,可以问康康,那孩子是从来不说谎话的对吧?”

  说完,老爷子还偷摸着观察了下徒弟的脸色,也许是觉得许大茂的脸色还好,他这才把最重要的那句话说了出来,“你看,咱能不能打个商量,你先别送我回芝麻胡同,等两天观察一下,如果我还会再犯,你再送我回去也不迟啊。”

  许大茂被他说得莫名其妙的,“送回去?谁说要送您回去了?不是说好一直住到雪松开学吗?”

  徐师傅一脸无辜,他眨了眨睛睛,“不是你跟雪松说的?如果我再不听话,不注意保养自己身体的话,你就会马上把送我回去!以后再也不接我过来了”

  许大茂没着急吭声,而是转过头看雪松。

  只见那小子两手抱拳,做出一副请求的样子。

  这个臭小子,许大茂心下暗骂了一声,回过来来继续应付徐师傅,“嗯,我是说过这句话,不过,师傅您可别怪我,昨天您可是真不听话,把自己给累成那样,都把我吓坏了。立武哥把您交到我手里,是信任我的,要是您在我这里万一出个什么事儿,我没办法和立武哥交待啊!不过,”

  他是怎么严重就怎么说,既然雪松帮着想了个好办法,他可不能辜负臭小子那一片心意,干脆给师傅立立规矩,省得他倚老卖老,不听话,闹出什么事儿来。

  不过,雪松那臭小子,他也不能放过了,竟敢扯着他的虎皮当大旗。

  ……

  生意在火爆了一段时间后,等过完了元宵节,渐渐的有一点回落,不过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王强也很给力,每两天送一次菜,菜量总是足足的,而且每回都会给他们一点小惊喜。

  这个估计也是61号人家吸引人的原因之一,因为他们家总是会时不时地推出一两道与众不同的菜式来。

  都是限量的,具体是什么菜,提前没人知道,都要当天去看了菜单才知道。

  有些人,虽然过来后,发现当天的限量菜不是自己喜欢的,他们也不会就此回头,而是会就此点上一两道小菜,在这边吃顿便饭。

  所有的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当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其中一条,豆腐的供应量一直跟不上。

  家里的小石磨太小了,而且都是要人工推磨,虽说是小石磨,一直推的话也是累人得很。

  关于购买电机石磨的事情,许大茂和傻柱也是商量过的。

  傻柱大气得很,一挥手,道,“买,咱总不能一直让许叔跟着受累吧。不就是几百块嘛,咱们饭馆多做几天的生意就回来了。豆腐如果足够的话,我脑子里还有很多道好菜式可以开发呢。也许,咱还可以搞搞什么豆腐专场什么的!”

  说起做菜,傻柱就开始带劲儿了。

  二月二,龙抬头。

  这是一个好日子,小张通知许大茂,从鲁省厂家那边直购的电机石磨已经到货了,两人约好,第二天去京郊仓库提货。

  许大茂还是找的丁师傅,丁师傅虽说话多了点,人实在是不错,但凡有需要拉货的活儿,许大茂一般都会找他。

  石磨其实体积并不大,重量却很惊人。

  运过来的石磨其实就是一堆配件,拆散了装箱的。

  众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所有的东西都卸到许家的后院里。

  是的,后院。

  经过众人的讨论,并参考了豆腐主管,也就是许父本人的意见,大家一致认为,这个东西还是放到许家后院比较合适。

  这可是个稀罕东西,算是自家饭馆的一个秘密武器了。

  虽说现在京城市面上豆腐的供应量比之前多了一点,那也只是一点点,普通人家买豆腐还是需要豆腐票的。

  不管人家国营是不是有采购计划,反正对于他们这种个体饭馆,是没有这方面的便利的,想要大量的豆腐,只能自己想办法。

  所以,想要自家饭馆的豆腐美味顺利出击的话,这个新式石磨还是捂着一点为好。

  安装这件事情,是由小张负责的。

  只见他掏出一张纸来,许大茂凑近一看,原来是一张图纸,估计就是装配图。

  这石磨说大不大,可说小也不小,家里没有现成的屋子能装下它。

  于是许父就在后院南墙根垂花门东侧外,收拾出来了一处地方。

  石磨就准备安装在那里,暂时先露天放着,等有空了,会搭个简易的小屋子出来。

  小张就跟个指挥官似的,指挥着众人把所有的包装都打开,然后按照图片上标明的,一步步把石磨安装起来。

  这个机动的石磨其实原理很简单,就是给传统的石磨安装上电机,把它做成电机驱动的。

  但是,却又不简单,听小张说,这可不是简简单单加个电机的事情,像电机的功率,就要经过非常精密的计算,还有,在原有的石磨上,有好些地方与电机匹配不上,这样的话,就只能对石磨不断进行改造,直到二者能完美结合为止。

  等搬搬抬抬的活儿都干完了,大齐等人就回到了前面,准备开午市了,只留下许家父子在这里看小张演示这个新型机器的用法。

  豆子在前一天晚上就泡上了,刚刚已经倒了一部分到进料斗里面,电源插座也从屋子里引了线出来,电机的电源业已插上。

  一切都准备就绪。

  只见小张大马金刀往旁边的椅子上一坐,然后按下了开关,嘴里还喊了声,“开动!”

  <script>ap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