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令官悄皱眉 佳咏者不意
作者:杨花愁      更新:2022-07-16 07:32      字数:2062
  牛魔王小吃一惊。

  他帮了焦平一把,确实也有想看笑话的心思,却不想一头出身北蛮之地、不入龙宫的野蛟,胸腹之中竟有此华采!

  恁个不凡!恁个不同寻常!他现在是越来越想知道他的由来了。

  山涛转头,又笑问道

  “不知‘佳咏者’,欲寻何物?”

  焦平答道

  “我欲寻一物,名为‘玄冰’。”

  “玄冰……”山涛沉吟,此物少罕,他竟所知不多,于是看向王戎。

  王戎是正儿八紧的世家子弟出身,抠虽是抠,但见识还是有的。

  王戎果然知道,他身短貌陋,被问完略一抚须,即答道

  “此乃产自‘穷发之北’之奇珍,我南方之地,向来少见,不过衍弟那或许有。”

  “待我去问来……”

  焦平心下一喜,原本只想着先放出风声出去,不想这下就直接得了一个线索。

  当即端起酒杯来,遥敬王戎一杯。

  王戎回敬。

  山涛却微不可查的皱了下眉头,他一直都不大喜欢“王衍”这个人。

  ……

  王衍是“琅琊王氏”的成员。

  他是幽州刺史王雄之孙、平北将军王乂之子、也即是王戎的堂弟。

  他的字是“夷甫”,“甫”就是“美玉”的意思,跟“瑾”字是一样的。

  因此“夷甫”这个字,与“公瑾”有些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直接称颂人物美貌的。

  古人是行过冠礼才取表字,表字是对一个人的最直接形容,是极少出错的。

  因此,王衍就是一个美男子。

  魏晋喜欢臧否人物。

  王戎曾评王衍,说他“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

  王导评王衍,说他“此君特秀”、“岩岩清峙,壁立于仞”。

  王澄则说他“行似道,而神锋太俊”。

  ……

  王衍才华横溢,外表清明俊秀,风姿安详文雅,他是个很有典故的人。

  《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说有人去拜访王衍时,遇到王戎、王敦、王导在座;到另一个房间去,又见到王诩、王澄。

  他回家后,跟人说“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

  《晋书》说王衍的幼子夭折,于是山涛第五个儿子山简,前去吊唁。

  见王衍悲不自胜,山简安慰道“孩抱中物,何至于此!”

  他答“圣人忘情,最下不及于情。然则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王衍妻子叫“郭氏”,是惠帝皇后贾南风的亲戚,凭借贾后的权势,贪得无厌。

  王衍素来鄙夷郭氏的贪重钱财,所以口中从来不提钱这个字。

  郭氏想试试他究竟会不会说,就让奴婢用钱绕床一圈,让他不能走出来。

  王衍早来看到钱后,对奴婢说“把这些‘阿堵物’都拿走!”

  此外还有“乃在牛背”、“赌射杀牛”、“身今少恶”,“白眼儿遂作”等。

  王衍是晋史中,绝绕不开的人物。

  他在出道之初,曾经十分喜欢谈论连横合纵的游说之术。

  泰始八年时,司马炎下令百官举荐可以安定边疆的人才,尚书卢钦遂举荐王衍去辽东这个边境城市当太守、搞外交。

  王衍不就,从此绝口再不提纵横捭阖之术,而是改口谈玄养望。

  王衍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作子贡,他声名很大,倾动当世。

  他谈玄时言必《老》、《庄》,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

  他谈玄有个特点,那就是一旦给人指出错处,马上改口,世人谓“口中雌黄”。

  “雌黄”就是古代的“涂改液”,有个成语叫“信口雌黄”,就是从王衍这里来的。

  他是个极聪明的,很会经营自己,朝野人士都倾慕他,谓之“一世龙门”。

  他崇尚浮华放诞,被许多人赞同,成为了世间风气,“清谈误国”,以他最甚。

  王衍是个精致利己主义者。

  他位高权重,却不思为国,为了保全自己,还让弟弟王澄、族弟王敦分任荆州、青州刺史,谓为“三窟”。

  荆州有江汉之固,青州有负海之险,这些都是为“琅琊王氏”所安排的后路。

  虽识者鄙之,但他误国不误家,损公而肥私,“琅琊王氏”渡江后的鼎盛辉煌,与他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

  王家“王与马共天下”的辉煌功业,有一半是建立在“神州陆沉”的废墟之上、拿“百年丘墟”的代价换来的。

  所以王敦在过江之后,经常称颂王衍公开说“夷甫处众中,如珠玉在瓦石间”。

  顾恺之作画赞,亦称赞王衍是“岩岩清峙、壁立千仞”。

  ……

  虽然如此,与他当世的人,也不是没有与此相左的意见。

  《晋书·卷四十三·列传第十三》中记载,王衍在总角之时曾拜访过山涛。

  作别时,山涛久久目送凝视王衍的背影不放,说道“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

  《世说新语·识鉴》中记载,名将羊祜也曾点评说“乱天下者,必此子也”。

  后来二公之言,果然一语成谶!

  恒温北伐、在眺望中原时,也说“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衍就是首祸。

  就连灭亡西晋的叛军首领石勒,也认为王衍是祸国罪首。

  王衍说自己少不豫事,欲求自免,还劝石勒称帝,想卖身事贼乞命。

  石勒怒不可遏,道“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

  遂命左右推出,又跟身边的参谋孙苌说道,自己从未见过这么厚颜无耻的人,于是命人连夜推翻墙壁把他压死。

  后世的庾翼、陶弘景、房玄龄、贺兰进明、范宁、苏轼、苏辙、刘祁、蔡东藩等不同时代的人物,都曾评价过王衍。

  而这些盖棺之论,大抵都是难逃“清谈误国、欺世盗名”的范畴。

  ……

  “王衍”的生前身后名,焦平其实也略有耳闻,山涛微不可查的皱眉动作,同样也是历历在目、观察在心。

  不过焦平并不甚在意。

  他认为无论三教九流、还是贤愚忠奸的人物,都是可以接触、试着打交道的。

  只要懂得采取合适的手段,这些人物也未必不能为我所用。

  更未必不能、给自己带来益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