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第 77 章
作者:夜悠      更新:2022-03-07 18:39      字数:3760
  隔日。 ,

  “三哥,三哥, 又有人来了。”

  “顾泽可在, 扬州李儁前来拜访。”

  顾恒嘴角一抽,让人把他请进来, 此时, 屋里已经坐了好几位不请自来的客人。

  顾恒也没想到二哥宣传的效果那么好,昨晚就有客人前来拜访, 今早更是有不少文人慕名而来, 以后恐怕还会有更多。

  看样子山上是住不下去了,好在他已经学会古琴,琴艺则需要时间来慢慢提高。

  顾恒含笑招呼客人,清浅的笑容不热络不生疏, 谦谦君子, 温文有礼, 他的表现获得不少人赞赏,但是……

  想求画,没有。

  随便什么人求画他都给,岂不是很掉价。

  顾恒看起来很温和,姿态却摆得很高,不过,拒绝人的时候他很圆滑, 只说佳作可遇不可求, 因他心之向往才能画出如此生动的丽影。

  旁人不仅没有责怪, 反而赞他孝心可嘉。

  这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

  顾恒把客人打发走, 立刻收拾东西回家。

  来到扬州城一打听,顾恒这才知道他之所以如此有名还有顾氏的推波澜助,顾澄牵头为他扬名,顾氏大肆宣扬他的名声,再加上昨日不少文人的追捧,种种效应之下,顾泽一夜之间名声大噪成为扬州鼎鼎有名的少年英才。

  要不然,古往今来不得志的才子何其多,凭借他现在的年纪,顾澄再怎样操作,他也不会获得这样大的名气。

  总得来说他还是沾了顾氏的光。

  换成没有身份背景的农家小子,他的作画再好,旁人顶多赞赏两句,想要成为人人追捧的名家不可能。

  是的,顾恒将会成为名家。

  为了力压沈氏一头,顾氏简直下了血本。

  今年科举失利,让人看了笑话,顾氏自然要从其他地方补回来。

  顾氏和沈氏不仅在家族方面有争端,官场上他们也分别站在两个阵营,不斗,输的不仅是面子还有利益。

  因此,顾恒回家没多久,立刻被族长叫去,询问他作画的事情可真,能否再画出如此佳作。

  顾恒点头,作画对他来说不难。

  毕竟他学了两辈子,前世年迈的时候寄情山水,素描,油画,水墨画,他都学过,唯一的难题就是遮掩西方画法的痕迹,这一点他在山上已经解决,作画他现在可以信手拈来。

  族长开怀大笑,接着,又校考他学问水平,诗词水平,书法水平,棋艺,琴艺。

  除了作诗之外,族长对他很满意,甚至当面告诉他,族里会联系人脉将他捧成诗画名家。

  顾恒表情僵硬了一下,很懂事的表忠心,这是一场利益交换,族里为他出了力气,他将来自然要有所回报。

  此事有利有弊,不过,目前看来还是他占便宜。

  宗族既然能延续千年屹立不倒,自然有他的好处,但是族人多了总会有几颗老鼠屎,这就得看领导人的本事。

  顾恒很有信心不会被家族拖累。

  当然,主要原因也是顾氏以书礼传家门风清正,族人无论心里想什么,表面功夫都做的非常漂亮,真正的坏人没几个,要是换成红楼梦里的贾氏族人,顾恒绝对有多远躲多远,半点不会跟他们沾边。

  烂到骨子里的家族,就算给他当族长顾恒也不干。

  他现在唯一只烦恼

  族长真是给他出了一个大难题。

  诗画名家。

  刚刚轻松了没几天,他现在又要恶补学问,诗词方面是他的短板,原主的作诗水平也只是有点灵气。

  他融汇了原主的知识,又有前几世的记忆,作诗还算过得去,但是想要成为名家,他这点水平还不够,好在族长没有规定时间,暂时只会宣扬他的作画。

  顾恒心里明白,族长是为了他好,当然,这也是为了顾氏好,诗画诗画,只有画没诗总会少点什么,唯有把他的诗词水平提上去,名家二字他才能实至名归,旁人才不会说闲话。

  顾恒回到家。

  “泽儿,族长寻你可有要事?”

  顾恒颔首而笑,并不隐瞒家人。

  顾父兴奋的哈哈大笑:“我儿果然争气,好好好,咱们九房也要起来了,泽儿比为父有出息,你这孩子瞒得真紧,为父”

  顾恒轻笑道:“都是父亲栽培,孩儿才能学有所获。”

  “你,唉”

  顾父目光复杂,从前他逼着儿子读书,不许他为杂事分心,却没想到儿子科举失利,居然在作画上面大出风头,他们九房也算扬名了一回。

  从前旁人只知顾氏不知九房。

  “哥,今天你还没讲课。”

  “三哥,三哥,你看我的功课。”

  “三哥哥”

  几个孩子吵吵嚷嚷的跑来了。

  顾母心中纳罕,她的小儿子不提了,大伯家的嫡幼子,听说从小就顽劣,不喜读书,上课捣乱,气得夫子直接把他从族学除名,大嫂花费了好大力气,又是送礼又是求人还请了五房的婶娘说好话才又把儿子送去族学,不求他学问有多好,只求他懂事明理。

  大嫂为了这个儿子操碎了心,没想到他今天居然主动要求检查功课,真是稀奇。

  顾父板着脸想要教训,他就是那种古代典型的大家长,性情古板严肃,品行方正,但他确实是一个好丈

  夫好父亲。

  顾恒缓缓笑道:“他们有心进学是好事,父亲放心,明年下场我有把握,咱们九房总得多几个人支撑。”

  顾恒心里明白,父亲不想让人打扰他学习,但他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们这一房,只有他一个人支撑太累,多几个兄弟帮衬,九房才能真正崛起。

  君不见多少学子金榜题名,虽然荣耀一时,但后来总是为了家族累死累活汲汲钻营,顾恒不想自己的压力太重,因此,多几个人分担是好事。

  顾父沉默了一阵,终究没有出言斥责,儿子以画扬名,说话已经有了分量。

  其实,他也希望孩子们好好进学,但是

  回想起往年的种种经历,顾父很难有好脸色,几个孩子不爱学习的印象已经在他脑子里生根发芽。

  “啊,爹也在。”

  “二叔。”

  “二伯。”

  几个小家伙浑身一抖,像是老鼠见了猫,可见顾父的威力不同凡响。

  顾恒轻笑起来,顺手拿过顾渤的功课,略略扫了一眼,毫不吝啬的赞扬道:“有进步,以后继续努力。”

  顾渤连忙挺起小胸膛。

  顾恒把功课递给父亲。

  顾父微微皱眉,拿起功课仔细检查,越看眼睛瞪得越大:“这”

  文笔虽然稚嫩,但是言之有物。

  功课不算太好,文章有很多缺漏,但是对于一个九岁的孩子来说,他的成绩很不错。

  顾恒浅笑:“如何?”

  顾父欣喜道:“确实有进步。”

  何止是进步,如此见解出自一个九岁稚童之手,他们九房有望了。

  顾渤眉开眼笑,二叔居然夸他了。

  但是,他还没有来得及高兴。

  顾父道:“此事定要告诉大哥,好好培养渤儿,不行,还得去给夫子送礼,让他严加教导,渤儿如此聪慧,从前肯定是被人耽误,我”

  “不要啊!”顾渤只觉得天都塌了。

  “三哥哥救命。”

  顾恒心里无奈,他这位父亲太正经了,做做学问还行,真要是去了官场只怕会被坑的渣都不剩。

  顾恒笑道:“父亲,送礼便罢了,切莫重蹈覆辙。”

  顾父一怔,回想起大哥的长子。

  顾恒道:“以后我会盯着他们,还请父亲放心。”

  几个小家伙连忙点头,三哥教他们太好了。

  顾父皱眉:“你的功课”

  在他心里还是长子最重要。

  顾恒道:“不会耽误。”

  平日几个孩子照常去学里读书,下学以后他再讲课,花费不了多少时间。

  顾恒一锤定音,决定了几个小家伙的未来。

  大伯母喜不胜喜,隔日便让人送来许多东西,原本她还想亲自上门的,想了想二弟家的境况

  俗话说得好,人怕出名猪怕壮,顾恒家门口如今门庭若市,不少人前来拜访,想要一睹绝世佳画的风采。

  顾恒倒是躲清闲了不见客,每天在屋里恶补诗词学问。

  顾父顾母累得慌,从前家中门庭清冷,他们羡慕五房六房总是有达官贵人来访。

  如今家里热闹了,他们只恨不得时间倒流。

  幸好,没过几日便是顾老夫人寿诞。

  夫妻两人终于放松下来。

  “恭祝祖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恭祝祖母长命百岁。”

  “恭祝母亲松柏长青。”

  “”

  顾家今天热闹非凡,大房门前车水马龙,认识的不认识的,许多人都来拜寿,当然,真正有身份的人肯定没有。

  顾恒家里毕竟是白身,他的一副作画,还不至于让一些贵人放下身段。

  但是,今日的这个场面已经足以。

  大人物没来,他们家的晚辈来了,其中也有顾氏给他造势的缘故。

  门口管家不停唱礼,轮到扬州新任知府送礼时,宾客们全部惊讶了,要知道,新任知府可是出自承恩候府。

  难道他也听说了顾泽的名声。

  人没到,是因为他的地位不允许,礼到了,足以表示他对顾泽的欣赏,要不然,人家堂堂知府大人何必对一家白丁示好。

  一时之间,顾泽的名气更上一层楼。

  原本心里不服气,特意过来找茬的人,此时也安静下来。

  扬州知府有些人或许不会放在心上。

  但是承恩侯府没人敢不重视。

  承恩侯并非皇后娘家,而是太后娘家,作为当今皇帝的母族,别说扬州这些豪门世家,就算京城里的豪门世家也得礼让三分。

  轮到顾恒献礼时,看见他画的画像,不管是真心赞赏也好,还是想要挑刺的人,此时全部异口同声,只把画像夸的天上有地下无。

  一整日,顾老夫人都笑得合不拢嘴,孙儿太给她争气了,活了一辈子她还没有这样风光过,她心里唯一只遗憾自己没有朝廷诰命,不过,她不着急,以她孙儿的本事,顾老夫人心想,她的有生之年肯定会有得到诰命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