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宫(四)
作者:祝徵仪      更新:2022-07-11 06:23      字数:3338
  到万寿节时又是百花争艳,各位妃嫔向乾隆祝寿,较上次太后寿宴之际还要精心准备。

  玥琳和海贵人、陈贵人一同献上的海晏河清绣图,在一众贺礼中也显得别具心意。

  乾隆夸赞了大阿哥、二阿哥、和敬公主、和婉公主一同抄写的万寿书,足见几位皇子公主的孝心。

  而若对于嫔妃的祝礼满意,乾隆也各有赏赐。

  在万寿节后,乾隆又来看望了玥琳两次,第一次就是称赞起玥琳的女红也是这般出彩,很是令他意想不到。

  玥琳早已料想到乾隆会过来,就取出早已备下的荷包送给乾隆。

  去岁准备太后贺礼时,高舒窈就劝过玥琳,让她好歹是对乾隆上心一些,有些事情就算是表面功夫也要做的好看。

  毕竟乾隆最看重的就是这份表面心意。

  玥琳记得高舒窈的话,也就备下了这枚荷包;荷包上绣的是芍药,在古时芍药代表的是女子对爱人的一片心意。

  乾隆心情大好,又下旨赐给玥琳好些书卷。

  玥琳心下暗暗好笑,若乾隆有朝一日将藏书阁都赏赐给她,她定然是会感激涕零的。

  “皇额娘说你在她跟前侍奉得很是尽心,倒是难为你一片孝心了。”乾隆今天对玥琳很满意,连同她做的事都让他很顺心。

  玥琳应说这本就是她作为妃妾的本分;太后待她素来很好,从上次她奉旨留在宫中时,就时时到寿康宫请安,在太后身边伺候。

  从康熙朝时就有先例,膝下有子的太妃可由其子接到府中奉养。

  如今裕太妃就被和亲王接到府上,谦太妃之子弘曕在名义上虽已过继给皇叔果亲王为嗣子,但因乾隆疼爱幼弟仍是将他养在宫中,故而谦太妃也仍是住在宫中。

  裕太妃虽也会时时进宫向太后请安问候,可太后也终归是寂寞,见她们一众嫔妃愿意来寿康宫孝敬请安也是乐见其成的。

  乾隆忙于朝政也不能时时到太后跟前请安,如今有一众后妃愿意为他在太后面前尽孝心,他自是乐于如此。若能博得太后几分喜欢,便都是看各人造化了。

  之后乾隆又连续召幸了海贵人和陈贵人,算是对两人心意的认可。

  陈贵人性子木讷,倒是此次海贵人得了乾隆喜欢,听说召见后又被乾隆赏赐了几盆名贵的花卉,相比之下陈贵人只被乾隆赏赐了几匹布料就显得略为寒碜。

  玥琳估摸着乾隆的想法,兴许因为海贵人在后宫一众妃嫔中略显普通的缘故,纵使乾隆觉得海贵人的性子还算顺他的心意,在寻常之时也是很难想起海贵人此人。

  偏偏海贵人运道好,能凭着稀少的恩宠怀上皇嗣,才算是在后宫妃嫔当中有了一席之位。

  这已很是难得了。

  可惜乾隆对海贵人的几分兴趣也很快淡去,召见了几次后也就渐归于从前之态。

  海贵人倒也未因恩宠多少而变化,仍是如故淡薄低调,不惹人注意。

  在乾隆的万寿节过后,就准备着圣驾启程回宫,再到过年后纯妃就准备着三阿哥入学还有搬到阿哥所的事。

  自从上次皇后整顿过后,皇后就将阿哥所的教养嬷嬷都换了一批,只盼着她们能好好照顾几位阿哥。

  纯妃处处忧心,惦记着从前三阿哥还住在阿哥所时就时常生病,如今又要将永璋送回阿哥所,更是令她寝食难安。

  送三阿哥去南三所时,凑巧叫方才在御花园赏花的玥琳和高舒窈碰见,就见纯妃以绢拭泪地拉着三阿哥,一众伺候的宫女嬷嬷跟在她身后都不敢出声。

  玥琳和高舒窈站在石亭下,遥遥望见纯妃一行人,两人才在石亭里坐下说起近日乾隆要给从蒙古贵族子弟中挑选孩子,进宫在上书房读书。

  可若细说来,其实也是乾隆要为和敬公主挑选夫婿了。

  玥琳记得和敬公主的额驸色布腾巴勒珠尔,便是此次进宫随皇子一同读书习武,因而被乾隆选定,并在七年后尚和敬公主。

  若前世之事未曾改变,海贵人也快要怀上永琪了。

  年后乾隆也只召幸过海贵人一次,不知是否有碍。

  海贵人怀着永琪的时候,在月份尚浅时因还未被太医诊出身孕,曾误食了凉性的食物而导致她差点滑胎。也因此海贵人的胎像不稳,导致永琪自小就体弱多病。

  “妹妹,你在想着什么?”高舒窈见玥琳有些出神的模样,轻声道。

  “我只是想起如今永珹也已是周岁了,不知何时能再听到姐妹们传出喜讯。”玥琳委婉地说。

  “这些事情倒是不能强求。嘉嫔命好,才能安好地生下四阿哥;若像云常在那样命不好的,落得个母子俱损的结局也是可怜。”如今高舒窈的心态早已不同从前,听玥琳说起还能轻声劝慰着她。

  高舒窈倒是羡慕纯妃和嘉嫔,从前在圆明园时两人就经常带着永璋和永珹一起玩,多了带孩子的乐趣也能打发漫漫长日。

  见纯妃一行人都远去,也日渐西行,玥琳辞了高舒窈回到翊坤宫,见到海贵人在廊下侍花,拿着小巧的剪刀修剪着窗前的花叶。

  “娴妃娘娘。”海贵人见到玥琳,就福身道。

  “妹妹进屋来说话吧。”玥琳进到正殿,海贵人也跟着她进来,两人在暖炕上坐下,玥琳才轻笑着同她说起,“近日皇后娘娘身体抱恙,又恰逢皇上与宗室祭祀一事,今年应是未能去圆明园避暑。盛夏酷热,这些时日都要辛苦你们了。”

  海贵人听说此事就道:“宫中有冰盆降热,臣妾哪敢言苦。娘娘与贵妃娘娘、纯妃娘娘担着协理六宫之事,才实是辛劳。”

  海贵人是个会说话的,说的话也讨喜。

  玥琳仍是轻笑着说:“你与云缨素来交好。这种时气,平日在屋里说说话解解闷也好,在外边却是容易招了暑气。你们那边若是少了什么,便派人过来同我禀了。”

  “谢娘娘。”海贵人谢过玥琳。

  在海贵人离开时,玥琳还状若无意地望了一眼她的小腹,心中不由有些不安。

  许是因为天时炎热的缘故,皇后近日身子不适,传了几趟太医,然后就将宫务分下来让贵妃、娴妃和纯妃三人暂为管理。

  玥琳管的是各宫事务分配之事,各宫账头都送到翊坤宫。

  皇后病情刚有好转时,就撑着病体伴驾去祭祖。

  众妃嫔送圣驾时,玥琳看见皇后面容憔悴地站在精神抖擞的乾隆身边,显然已是强打精神的模样。

  永琏和和敬都很担忧皇后的身体,在出行前日兄妹来长春宫拜见皇后,就忧心地表示担忧皇额娘太过劳累。

  皇后也是万般无奈的决定,祭祀事关重大,帝后共同敬告祖宗。

  若她不能成行,只怕乾隆也会不满。

  权衡之下皇后还是决定抱病随驾。

  玥琳记得前世此事并非如此;当时皇后还未能走出永琏夭折的悲痛,缠绵病榻许久都未能成行,此次同样也未能伴驾祭祀。

  如今帝后皆已不在宫中,暂时没有盼头的妃嫔都愈发散懒。

  一则是宫中闷热,又无需晨昏之时去向皇后请安,嫔妃们都不甚愿意出门,只想留在自己宫中寻得一分清凉。

  再则也是这份懒散实属难得,难得帝后都不在宫中。

  在帝后离宫后不久,景仁宫传来消息说张答应殁了。

  曾在宫中也算是昙花一现的张答应,如今却是这般结局。

  玥琳听纯妃说起此事便很是惊异,纯妃只是语焉不详地说张答应是久病成疾而故的,旁的缘由却不甚明了。如今乾隆和皇后都不在宫中,便由这她们按照宫规,吩咐吉安堂敛葬了张答应。

  只是张答应生前身边伺候的宫女,均被纯妃打发去了春景园。

  玥琳猜测到张答应只怕并非病故,连同关乎张答应和她母家的怨怼都有些干系。

  从前玥琳便听纯妃提到过一嘴。

  据说张答应进宫本属无奈,初时她想着便是留在宫中做个宫女都是心甘的,却未曾想有幸得蒙皇恩成了帝王妃。

  她的父亲宠妾灭妻,对她更是视若无物。她对她的父亲继母都是满心怨恨,不愿他们沾了她半分好处;可若她在宫中犯下打错,他们却是那一家子都逃不掉这个罪过。

  张答应究竟怀着如何恨意,也便无人知晓。

  宫中的日子难熬,低位妃嫔失宠后的日子更是难挨,熬不过去的也比比皆是。

  一个失宠的小小答应,在偌大的宫中便是真的无人在意她的死活。

  而就是在张答应故去后不久,翊坤宫的海贵人传出喜讯。

  乌兰图雅有孕是在医士来把请安脉时断出来的,她已是有了一月余的身孕;只是太医说海贵人脉象不稳,这些时日需得好好安胎,方能保住龙胎无恙。

  “之前海贵人的身体一向是康健的,这怎么会胎像不稳?”玥琳骤然听闻还很诧异,近日她也未曾听说海贵人的膳食有过寒凉之物。

  “海贵人这是思虑过重的缘故所致。”太医才斟酌着说,“想是这些时日天时暑热,令海贵人时有不安之觉,实则是皇嗣也有不适。”